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契丹王的女人-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没有作声,依旧低着头。

  “我不是在怨恨你,其实你能做到这一步我已经是很感动了,照此下去,也并非是长久之计。”她接着解释。

  他终于抬起头,望着她憔悴的脸庞,痛心疾首的说“我向你保证,今后不再喝酒。”

  忏悔的样子,让她心酸。

  婉婼觉得他这话等于没说,他如何才能不喝酒。现在并不是他喝不喝酒的问题,而是她在考虑俩人今后的事情。她不可能为他生孩子,做为一个普通人还有“不孝为三,无后为大”的思想,更何况他是个皇帝,即使他不在意这些,可是他的母后,还有那些大臣们是不会轻易罢休的。

  皇上的事就是国家的大事,他没有私人空间,他统治着这个国家,他的一切也都是国家的。

  只所以现在大臣们没说,是因为现在有很多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事情,一旦等他们闲下来,就会没事找事的。太后不是已经开腔了吗?

  “德谨,我是生不出孩子的,可是我又不愿你去宠幸其他女人,将来你会后继为人的。”她发恨了,想断了他的念想。

  “月儿,我只你就行了,有你在身边,有没有孩子并不重要,继承人的事你不用担心,我已想好了,适当时候立李胡为皇太弟,让他来继承皇位,这个你不用再费心思考了。”他动情的说。

  婉婼简直不敢相信他说的这些话,即使在现代社会中,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不要孩子对很多家庭来说也是不能接受的,更何况他是个封建帝王,儿子除了江山之外,是头等的大事,他竟能说出这种话来。

  面对这头情兽,她的心软了。

  。。。。。。。。。。。。。。。。。。。。。。。。。。。。。。。。。。。。。。。。。。。。。。。。。。。

  做为赎罪,耶律德光带她婉婼来到天皇寺进香,求佛祖饶恕自己的罪过。

  受唐代的影响,佛教在契丹很是盛行,建有很多的寺庙。尤其是到了阿保机的统治时期,尊孔重佛更为风行。佛教徒自古崇尚结善缘,济功德,所以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之说………这里的浮屠指的就是佛塔。可见,救人是最重要的。

  天皇寺内就建有一座佛塔,那是阿保机建造的。这让婉婼感到有些可笑。看来他是没有人可救了,只好去建造佛塔,把自己的虔诚之心,鉴于佛祖面前。

  蓝天之下,座座庄严肃穆的殿堂,金色的琉璃瓦映着光辉,吸纳着神灵从天上传递的信息。

  他们拾级而上,一步步接近佛祖,心诚的叩首,双手合十的膜拜。方丈敲打着木鱼念诵经文普渡众生,祈祷着菩萨的保佑……。

  这是座高级寺院,只有皇上和贵族才能前来进香。

  婉婼一袭白衣,纯净祥和。方丈不住的将她打量,让耶律德光甚是奇怪,“大师为何这般?”他不解的问,方丈的眼神中尽是纯洁敬仰之光,非猥亵之态。

  “皇上万福,圣姑乃白衣菩萨投胎人间,解救百姓与水火之中。”方丈深邃的目光中,闪露出兴奋之情。

  “是吗?”耶律德光也是兴奋异常,他非常相信方丈的话。他不一直也认为是上天派月儿来辅佐自己的吗?今天终于找到了根据,有了出处。

  他感到自己真正成了天子,可以聆听佛祖的教诲,得到菩萨的眷顾。

  德光又一次顶礼膜拜,感谢上苍对自己的厚爱,悠悠诵经声中,流露着虔诚的目光。“举头三尺有神明”,佛祖的妙音,仿佛就在耳边。

  听到方丈的一番论断,婉婼觉得很是可笑,不过能让佛教普渡众生的风气感染一下耶律德光,也是件好事。

  婉婼对佛教也是非常敬仰的,所有世俗的尘缘在肃穆的佛墙里都会荡然一空,所有物质的烦扰在纯粹的精神里都会遁于无形。

  寺庙之中,供奉着诸多佛像,他们一一膜拜,佛法的神奇,诠释着佛经的内涵,还有轮回图,告诉世人前身今世和来生,也警告着人们为恶的后果……,在佛祖面前,所有的迷惑都可以解开,所有的善恶都有各自的结局。

  婉婼心头一动,何不向方丈打听一下自己今后的着落?

  方丈的禅房在后院,婉婼独自来到这里,向他讨教。

  浑厚悠扬的钟声和佛语让人耳聪目明,弥漫着的花香和烟香让人心静神清,每个人都怀揣着自己的故事,安静的祝愿,用心灵和佛祖坦诚的交谈,怜听佛祖不同的回声。神秘的让人兴奋,兴奋的让人感动,感动的让人不自觉之间也跪倒在地。

  婉婼的膜拜让方丈受宠若惊,“老纳说过施主不是凡人,乃白衣菩萨转世。”

  “方丈,我想知道自己今后的去向。”婉婼虔诚的问道。

  “请圣姑见谅,老纳修行还浅,只能看到您的前世,不能看出您的今生。”方丈惭愧的说。

  婉婼感到有些失望,她的希望太高了。

  “圣姑,心存善念的人,每一声祝福都有回报,每一句祈祷都有回声,佛祖能听得到,因为他就在咫尺。”方丈安慰她说。

  她苦笑一下,向方丈告辞。

  人生如一本书籍,一页一页地翻过后,才能洞悉其中的真谛。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正文:第四十七章 拜访]


  耶律德光登基后,无论是大臣还是百姓都觉得比起先皇来说变革的力度加大了,一切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让人民休养生息,没有再发动大的战争,恢复生产,加大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发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泰民安的法令和制度,完善了契丹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了政治体制,达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

  在欣欣向荣发展的同时,他加大了对军队的控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控制,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对各部族长和贵族采取各项手段,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逐步削减了他们手中的兵权。

  尤其是对前太子,东丹国主耶律倍,这是他的心腹大患。

  政治体制改革触动了一些贵族和大臣的利益,他们私下里议论皇上来历不明,如果让耶律倍来继承皇位,也许就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了。

  这一切成为了耶律德光的心头大患。这是他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向黄河以北地区扩展,是他不变的原则,由于连年征战,劳民伤财,需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才可以。

  再说现在中原地区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单纯的宣战和决战是很难取胜的,阿保机时就吃过这方面的亏,只有等到中原有变故或是起内讧时才能进军。

  现在首先要把国家治理太平,铲除异己,解除后顾之忧才行。

  他借故让东丹国主耶律倍回京都述职,调他离开东丹国,处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才对东丹国实施动作,以防生变。

  。。。。。。。。。。。。。。。。。。。。。。。。。。。。。。。。。。。。。。。。。。。。。。。。。。。。。。。。

  婉婼正在宫中编书,她向耶律德光建议,强国要从娃娃抓起,自己要办个新式学堂,义务教授孩子们一些知识和道理。

  他当然不会反对,只要她太太平平的不找事,就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想怎样折腾就怎样折腾吧。真的不指望她能教出什么成果来。

  他现在是皇帝越做越来劲,越做越自信。

  宫女来报,说皇后前来拜访。婉婼略有些吃惊,她与她从来都是井水不犯河水,到现在为止除了远远的望上一眼外,还没有正式碰过面。

  重大场合下,都是皇后陪皇上出席,毕竟她是明媒正娶,明正言顺的正牌妻子。她婉婼再怎么得宠,也是拿不上桌面的。

  再说她也不愿去掺和那些场合,礼仪繁琐,纯粹是在折腾人。她喜欢深入简出,简简单单的生活。

  由于婉婼的特殊地位,有很多大臣想从她这里找到攀龙附凤的捷径,想方设法和她拉关系,送些稀世珍品给她。

  婉婼一概退回,她不接见任何大臣,不与他们交往,一切都是为了耶律德光,除了国家的大政方针外,她不参与任何人事任免和具体细则的制定。

  惟独两个人除外,一个是敢于纳谏的汉臣赵思温,一个就是耶律屋质这个小男子汉。

  毕竟契丹国离现代社会太过遥远了,一切都要按当时的实际水平来进行,不可能全套照搬现在的方式来进行,先进的生产方式还要受到时代的制约。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赵思温能为她客观讲解当时的实际情况,让她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因适而宜,给耶律德光提出好的建议。

  耶律屋质是她的小开心果,是她未来的希望所在。

  当听到皇后来访时,婉婼忙起身整理自己的衣着,她不能太随便,要对皇后表现出应有的尊重才行。

  这是个可怜的女人,由于自己的存在,她不能和自己的丈夫过正常人的生活,那怕是他有三宫六院也无妨,毕竟可以分得一勺羹的,可现在却…。。。。

  婉婼有时也在想是不是自己太过霸道、自私了,时代不一样,对待爱情的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可是一想到他将与别的女人发生关系,将与别人一起分享他,她就难以接受。她不愿做那个时代的牺牲品,她要维护自己做女人的尊严和权力。

  一切准备就绪后,婉婼走出门外,站在门口迎接耶律德光的正牌皇后。

  萧皇后在宫女的簇拥下款款走来,走近后俩人相对一笑,婉婼伸出手来挽住了她的手,无需什么礼节,无法要让谁拜谁,还是平等一点吧。

  俩人似故友一般,没有任何的生疏。

  “皇后一向可好,婉婼失礼了,本该前去拜会的。”婉婼谦逊的说,她对皇后怀着一种愧疚的心情。

  “姐姐言重了,应该我前来拜会您才对,您对皇上一向照顾有加,省了我的不少心事,要对您表示感谢才对。”萧皇后诚恳的说。

  婉婼心中不免有些尴尬,她不愿说谎欺骗皇后,说自己和耶律德光只是心心相印,再无任何瓜葛,有点于心不忍。可是如果不这样说,皇后知道真相会更痛苦,有时善意的欺骗也是不得以而为之的。

  “你我都是女人,算是天涯沦落人了,就不要这般客气计较。”婉婼想了半天,才想出这句不疼不痒的话来。

  “是啊,我们都是皇上的女人,他的知己,也是他最亲近的人,都能体谅他的苦衷和不易。”皇后体贴的回答。

  萧皇后年龄不大,不过说起话来很是得体,不似其他契丹女人那样彪悍,有汉家姑娘的温婉和柔顺,模样也生的俊俏。确实是从小被家里人当做皇后来培养的,颇具国母的仪容和风范。

  “姐姐,妹妹闲来无事,学会了女红。契丹不比芙蓉国,这里入冬早,天气寒冷,我为姐姐做了件棉夹袄,防风御寒,只是手艺不精,望姐姐不要见笑,请收下。”皇后谦逊的说。

  婉婼有点受宠若惊,看来皇后是有备而来,早做好了准备工作,自己什么也不会做,除了比别人多读一点书外,没什么能拿出手的。

  婉婼双手亲自接过棉衣,让翠玉放好,想着如何回赠皇后,金银珠宝太俗了,不能表达心意。贵为皇后她想要什么珍珠宝石的都不算难,更何况自己想送也没有呀。

  婉婼对皇后表示了感谢,俩人谈了一些边缘话题,生活琐事,皇后便起身告辞。第一次见面,确实不宜久呆,她的分寸把握的很好。

  婉婼没有挽留,亲自将她送至紫薇宫口,这才依依不舍的分别。

  望着皇后离去的背影,婉婼站在那里发呆。

  她现在还无法揣摩皇后的真实用意。是真心实意与自己友好往来,和睦相处,惺惺相惜;还是笑里藏刀,心怀鬼胎,玩弄心机。

  无论是哪种方式,她都将无法接受。宁愿俩人老死不相往来。

  若她是怀着善良之心,自己的良心将会不安;如果她是在耍阴谋诡计,只会两败俱伤,没有最终的胜利者。

  想到这里婉婼回转身,来到耶律德光议事的正殿外,侍卫告诉她皇上正在接见自己的哥哥、东丹国人皇王耶律倍。

  一天之内吃惊的事情太多了,她不知耶律倍此时回来有何事情。他不好好呆在东丹国,回到这事非之地做什么呀?

  她没有进去,回自己的紫薇宫了。

  等晚上见到耶律德光后再详细的问问吧。不过耶律倍回来应该会提前通知当今皇上的,不会悄无声息的回来。

  做为藩王如果没有得到皇上的允许离开自己的属地,那就等于是谋反,他不是不知道。

  这件事耶律德光事前肯定知道,只是他从来没有在她面前提及过。耶律德光确实很避讳在她面前提起耶律倍,女人和皇位都是他抢来的,两者性质是一样的。得了女人又得到江山,因为耶律倍的存在,这两者他觉得都不踏实。

  他知道芙蓉公主和别的女人不一样,不会因为他做了皇帝就为了权势而依附于他。反而是因为他是皇上而对他多加挑剔,站在弱者的一面,替他们抱打不平。

  他现在也已经明白,婉婼只所以处处为耶律倍说话,并不是说她喜欢他,心中没有自己,而是因为他失败了,是个弱者。所以耶律德光尽量不在她面前提及耶律倍的事情,以免节外生枝。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正文:第四十八章 心思]


  这一夜,耶律德光没有过来,婉婼趴在床上睡着了。当她再次抬起头时,天已大亮。

  她挑帘走了出来,外面有两个宫女值夜,看到她出来,慌忙起身相迎。

  做为皇上的女人,基本上是没有隐私可言的,你的生活要暴露在侍从们的眼前。

  以前秦枫也看过很多关于清朝晚期宫女或是太监们写的回忆录,描写当时皇上和妃子们的日常生活。现在自己也竟成了这样,真是没想到。

  她不知道耶律德光昨夜在忙些什么,平时也没太在意这些。因为昨晚想要见他,现在倒很想知道他在做什么。

  用完早膳,她在院子里活动了一下,派小宫女探一下皇上现在做什么,方不方便过去找他。

  一会工夫小宫女便跑了回来,听侍从说皇上正在和大臣们讨论军国大事,昨晚在宣政殿休息。

  婉婼认为,耶律德光是个好皇帝,为了国家能够废寝忘食,整个心思都在上面,甚是勤政。

  一天在无聊中度过去了,越是有心事,就感到时间过的比较慢,婉婼有点坐卧不安的感觉,不停的派小宫女打探。

  夜幕降临,还不见他的动静,婉婼对着晚饭发起呆来,她决定自己亲自前去,有什么事情能忙到现在吗?

  刚走到宣政殿门口,就看到如花出来。

  “公主,有事吗?”如花忙问。

  “皇上和谁在议事,怎么一整天都不见闲下来?”婉婼答非所问的说。

  “现在的人和公主比较熟悉,是赵思温,公主不妨进去吧。”如花同婉婼很默契,她出去时一般都是他来保驾护航,这样耶律德光比较放心。

  “好啊”婉婼回答。

  如花替她打开了门,婉婼进了大殿内的暖阁,这是皇上专门单独召见大臣们的地方。

  耶律德光和赵思温正在头碰头的交谈着,看到婉婼进来,严肃的氛围轻松下来。

  赵思温起身要向她施礼,虽然他们比较熟悉,但在皇上面前,他还是不敢逾越礼节的,至少要做做样子。被婉婼制止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