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契丹王的女人-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说什么?”她惊喜的叫道,好象没有听清他刚的和话。

  “你是我的月亮。”他对着天空大声的呼着。

  她眼中的泪水夺眶而出,禁不住俯在他身上大哭起来。月儿是她的小名,只有秦枫的亲人才会这样,他为什么也要这样叫她。

  他忽然觉得有光亮在闪,不知是哪里发出来的,仔细察看,发现是从她的胸前发出来的。

  他轻轻的解开她的披风,是她长颈之上带的那块翡翠发出的白光。

  他用手轻轻的拿起带着她体温的翡翠,清澈碧绿,光是从中间那块月芽状发出来的,白玉发光时整块翡翠晶莹剔透,美仑美奂,斑斓瑰丽。

  “它怎么会发光?”婉婼也很吃惊,她不知道道长给她的这块玉还能发光,以前从来没有这样过。

  “是上面的月芽发出的,我叫你月儿时它才会发光,你知道吗?你就是我的月儿。”他兴奋的把她抱了起来,旋转着,表达自己惊喜的心情。

  “真的吗,真的是这样吗?”婉婼不敢相信,不过确实在他叫自己月儿时,它就会银光闪烁。难道它是块宝玉吗,它对她究竟预示着什么?道长让她一定要随身携带,不能离身。

  意外的惊喜让她对他另眼相待,敞开对他尘封已久的心扉,无所拘束的放飞自己的情感,让她的心灵奔放,肆无忌惮的得已张扬。

  她的热情转变让他受宠若惊,她的含情脉脉让他欣喜若狂。苍天都在眷恋着他。

  “元帅,起雾了,请回帐歇息吧。”风影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情思。

  耶律德光望着升腾起来的白雾,转身走回寝帐,侍卫帮他脱下外衣,他躺在床上,紧闭双目,他记得从她嘴里流出的每一句话和她脸上荡漾的每一种神情。

  一想起她,贪婪,仇恨,嫉妒,争斗,尔虞我诈和疯狂的争名夺利都会在他面前削减了威力;甜蜜,快乐与日俱增,这些让他精神抖擞,充满了斗志。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正文:第十五章 情思]


  当耶律德光对空望月之时,耶律倍也在辗转反侧,不能入眠。这些天来他无暇去想芙蓉公主,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不过确有成效。

  父王对他相当的器重,凡事都要和他商量,听下他的建议,那些善于见风使舵的大臣们,明显有很多已向他暗送秋波,眉目传情了。让他感到奇怪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德光那里竟能沉得住气,毫无动静,不知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可以肯定的是他不会对此善罢甘休,置之不理的,倒是他的那帮手下个个摩拳擦掌,想要把他耶律倍生吞掉。

  大战在际,暂时的平静,让他不由想起了远在皇都的婉婼。他以前觉得对她是稳操胜券,可现在却感到他们之间在渐渐的疏远。她对他越是客气,就让他觉得他们之间的距离在拉大。

  耶律德光这小子太大胆了,出征之前竟私自出营,估计去会芙蓉公主了。自己没有把这事做为把柄来对付他,因为他不想把深爱的女人卷进他们弟兄的权力纷争中来。究竟将来鹿死谁手,他还是信心百倍的。一旦江山社稷到手后,纵使是耶律德光有天大的本事,婉婼也只会是他耶律倍的。

  只是此行母后也极力要求随行,父王竟答应了她的请求,母后是绝不会让自己顺利登上皇位的,德光是她器重和极力推荐的人选。

  他无法理解,自己和德光、李胡同是母后所生,为什么她却处处容不下自已这个亲生儿子,心偏的也太大了,明明他是契丹国的太子,明正言顺要做未来契丹国的皇上,可是母后却不甘心这样,怂恿德光这个二儿子,非要和他争夺王位,让本来亲密无坚的兄弟失和,还会引起相互残杀。难道仅仅就是因为自己喜爱读书,藏书,饱读天下文章吗?

  他感到婉婼足智多谋和坚韧上和母后非常相象,这也是她为什么能够吸引他们弟兄三人的地方,但她却比母后博学,宽容,善良,这也许才是她真正的魅力所在。

  不知道这个芙蓉公主此时正在做什么,是挑灯夜读,还是已进入了梦乡,不知是自己出现在她的梦中,还是二弟德光?

  虽然父王对自己比较器重,不过他还是觉得危机四伏,皇位之争自己还没有胜算的把握。

  虽然以前他也曾立下赫赫战功,但俱往矣,德光此次西征,马到成功,已牢牢控制住国家的军队,兵权在握,同样深受父王的器重。

  父王对自己重视,赞扬,并不等于是对二弟的轻视和不满。父王这样做只能说明他大公无私,知人善任,不象母后那样偏心罢了。

  可是父王却很听母后的话,即便他再公正,也架不住母后吹的枕边风。

  西征和此次讨伐渤海国是最好的例子,由于母后从中阻挠,他没有机会参加西征,失去了建功立业,扬名的资本。

  由于这次征讨渤海国自己先未雨绸缪,早早为父王献上了周密的作战方案,父王才带他一起出征,给自己树立战功的机会。可母后看到太子随军出征,她也要一起来,父王当即便答应了她的请求。也许父王还不明白母后的真实用意,可是他却清楚的很,她是想方设法来压制自己,处处与他做对而来,生怕他的风头盖过德光。巩固了太子地位。

  有时想想还是婉婼说的不错,凡事要难得糊涂才行,功名利碌都是身外之物,何苦要和自己过不去。

  可反过来一想却又不甘心,明明是自己应得的东西,凭什么要让他人白白抢走。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话通俗的表现出了人类的贪婪。

  对名气和成功的强烈渴望,以及内心的孤独,是每个人都不可能避免的。

  耶律倍记得曾和婉婼讨论过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婉婼当时对他说“有些人抛家弃子,隐遁山林,佛祖想要人们珍惜的,并非是放弃物质世界这个实际行动,而是能了解并接受生命真缔的能力。”

  他至今也没有弄明白她这句话的意思。有很多东西道听途说是没有太大感触的,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之后,才能真正体会的到。

  出征前夕,他曾派自己的待卫去了婉婼的住所,带去了他写给她的信,告诉一下自己将要随军出征,不能再去探望她,问她有何需求可向太子宫的总管要求,他已经吩咐给了他们。

  待卫也带回了公主的一写给他的信,当他展开时,发现里面只有一首词,忆古论今,他认为这是婉婼在劝慰自己要淡泊名利,任何的英雄豪杰都将会随着历史的进程,灰飞烟灭,一去不复返。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出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忆秦皇汉武,

  历史怀古。

  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耶律倍不知道这是婉婼把苏轼的词稍作了一下改动,写给了他。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耶律倍此时还体会不出这首词对他的震撼作用,若干年之后,他就会深有体会。

  任何的风流人物,英雄豪杰都阻挡不住历史行进的滚滚车轮,人生如梦,面对生活我们要超旷放达,荣辱不惊,摆脱个人的失意与愁绪,获得心灵的解脱,这就是婉婼想要他明白的道理。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正文:第十六章 灭国]


  渤海国被契丹国大兵压境,一场灾难即将降临,它此时如一匹苟延残喘的马,做着最后的挣扎。

  渤海国王大諲撰早已集结军队,准备迎战契丹大军。

  契丹大军在阿保机亲自督阵,耶律德光的指挥下对渤海国重镇扶馀城实施了包围,耶律德光的军事才能在此役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契丹兵士将城围的水泄不通,契丹兵的铠甲和兵器在阳光下闪耀出刺眼的光芒,飘扬的锦旗连成一片,一眼望不到边。

  黑云压城城欲摧,这是耶律德光采取的威慑心理战术,他要在气势上给渤海国的守城兵将们造成恐慌。

  他知人善任,有很强的组织能力,面对渤海国坚固的城池和拼死抵抗,没有退缩,亲历前线,坐阵指挥,冷静判断战场形势,选择准确的进攻位置。

  经过一番试探性的进攻后,他已看出了敌人的薄弱环节在那里,进攻暂时停止。战场上出现了可怕的宁静,这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因为这种可怕的沉默不会等待多久,更残酷更血腥的战斗将要开始。

  没等城内渤海国的军队缓过劲来,耶律德光亲自检阅早已整装待发的攻城将士,他庄严肃穆的骑在马上,肃杀的表情和严厉的话语让人喘不过气来,“我将与你们一起战斗,战至城破人亡,一死方休!”他大喊道。

  随后兵分六路,在契丹将领的率领下,虚虚实实的对扶馀城展开了轮番攻击。战斗进行的十分激烈,在契丹兵进攻下,城内的军队有点惊慌失措,不知那路才是契丹重点进攻路线。

  耶律德光亲率一队精挑细选的契丹勇士,向北门发动了最猛烈的进攻。兵士们象着了魔法一样,疯狂的进攻,双方处于胶着状态,暂时还分不出胜负,将士的心理正经受着残酷的战斗考验,这时候谁能坚持住,谁就可以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此时耶律德光坚韧的毅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没有一丝的松懈,组织了更为强大的进攻,他的勇猛和执着,极大的鼓舞了士兵的斗志,这是最为艰苦的一战,此战的胜负直接关系到今后战争的行程,双方以命相博,损失都很惨重。

  这是一场博弈,是用大批将士的生命作筹码,胜利的人将获得或是继续这一大片土地的统治权,失败的人将会出局,这个结果充满了诱惑,没有人能够抗拒。

  一定要胜!

  胜利一定是属于我的!

  耶律德光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亲自持刀冲入阵前,誓与将士共生死,将士为其勇气所感,坚持到了最后,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扶馀城最终被攻克了!

  这一战敲响了渤海国灭亡的钟声,扬了耶律德光和契丹将士英勇的威名。

  契丹大军一部分进驻城内,一部分城外防御。

  阿保机坐在将军府内,论功行赏,犒劳三军将士,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中,作为五代十国时期的乱世枭雄,他在战乱中脱颖而出,傲立在北方草原。

  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他有着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心理。被暂时取得的胜利冲昏了头脑。

  他命令全军休整,清点全城的户籍和人口。

  耶律倍听到父王的命令后,急忙上前加以阻止说“父王且慢,我们如今刚刚拿下扶馀城,就急于清点户籍和人口,人民必定不会安分,趁现在我军势如破竹之势,应一鼓作气,乘胜追击,长驱直入,直接攻向渤海国的都城忽汗城,肯能马到成功。”

  阿保机听完皇太子的建议后,沉思了良久,“太子所言极是,比朕想的更为长远,看来朕的确老了,打不起斗志了。”他点头称颂道。

  听完父王这一番话后,耶律倍用眼角瞟了一下二弟耶律德光,不免心中十分得意,他又成功的扳回了一局。俩人在父王面前打了个平手。

  接着契丹皇帝阿保机发了道圣旨,耶律倍和耶律德光担任前锋,会同南府丞相耶律苏,北院大王耶律斜涅赤,南院大王耶律迭等进兵渤海国都城忽汗城。

  他们懂得兵归神速,日夜兼程,一路上攻城掠寨,勇不可挡,5日之后兵临忽汗城下,如神兵天将一般。

  没有给渤海国国王任何喘息的机会,连夜攻城。契丹兵士的勇猛,早已使渤海国国王和大臣们闻风丧胆,又听说耶律德光等人一同到来,见契丹将勇兵多,自己势单力薄,自知大势已去,没有再多做无畏的抵抗,开城投降。

  契丹大军随即进入城内,接管了城内的防守。

  耶律德光建议杀掉渤海国国王,断除渤海人复国的念想,被耶律倍挡了下来,建议应以德服人,做仁义之师,尊孔孟之道。

  一切就绪之后他们做好准备,迎接皇上的到来。

  耶律德光率部分军队清剿渤海顽固抵抗的残部,耶律倍留在城内,等待父王驾临。

  在他们兄弟攻城之际,阿保机也在做着善后工作,他将渤海大王氏族和攻城过程中俘虏的渤海军民进行了一次大迁移,让他们迁到了巴林左旗,便于统治,以防他们造反。

  一切安顿好之后,他才向忽汗城进发。

  很多渤海国人不愿接受契丹的统治,因为渤海国建国二百多年来,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文化制度都效仿唐朝,觉得契丹人野蛮,落后,不接受他们的统治,有的外逃,有的起来反抗。

  渤海国国王在一些大臣的怂恿下反悔了,趁耶律倍和众将领出城迎接阿保机之时,在投降一个月后,反动了叛乱,宣布独立,重新占据了忽汗城。

  此时耶律德光已横扫渤海南北,平定渤海全境,正回忽汗城,与父王汇合,忽然接到禀报,渤海国王反叛占据了忽汗城,不由怒火中烧,带领义愤填膺的将士火速赶到了城下,宣誓夺回城池。

  在契丹兵士的猛烈攻击下,渤海国反叛兵士无法抵挡,当天契丹勇士攻入城中,忽汗城又一次被击破,耶律德光攻入城后,血刃渤海国王,反叛人员全部被诛杀,无一幸免,忽汗城内血流成河,尸横满地,一片凄凉。

  渤海国最终灭亡。

  半个月后,因渤海国全境已被评定,全部归于契丹版图,阿保机用青牛白马祭天地,大赦天下,改国号天赞为天显。

  此次征讨渤海国,不仅灭亡了渤海国,也改变了阿保机的思想,他做出了一系列的决定,使日后的帝位之争中耶律德光占尽天时、地理、人和,得以和皇太子耶律倍抗衡。

  此时的忽都城内万巷街空,除了巡逻的契丹国兵士之外,没有任何行人,店铺和住户不待天黑都已早早关门上锁,生怕稍有不慎惹祸上身。耶律德光从父王暂居的渤海王宫内出来后,回到自己的住所。

  天已黑下来了,待卫早在他的房间内掌上了灯,待待着他的归来。

  待卫接过他脱下来的外衣后,出门为他张罗饭菜,他忽然感到有点不对劲,房间内有人,他不动声色的坐了下来,极度警觉,等待着这位不速之客的出现。

  只见人影一闪,快速的从他背后袭了过来,他来了个闪击,一下子卡住了那人的脖子,让他动弹不得,紧接着用手抓住来人的头发,顺势把他的脸抬了起来,他要看看来人研究是谁。

  。。。。。。。。。。。。。。。。。。。。。。。。。。。。。。。。。。。

  今天晚些时候我的另一篇小说《迷情总裁》也会上传,请朋友们前去欣赏收藏。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正文:第十七章 想我]


  “啊………疼死我了,元帅你下手太重了,不会轻点吗,一点不懂怜香惜玉。”来人大声叫着。

  “轻点?我早就没命了。”耶律德光说着松开了手,他已经知道来人是谁。

  “你怎么跑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