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起吧,太妃!-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跪着了,起来吧。”底下跪着的人虽跪着,背脊挺的笔直。
   
   “请父皇开恩,答应儿臣的请求。儿臣保证绝对不惹生非,跟着蔡太傅和沈大人好好学习。请父皇给儿臣一个机会。”跪着的人是赵煦。如今庆都大捷,皇上准备派人去庆都谈议和之事,赵煦听闻消息,立即求到了垂拱殿前。
   
   皇上看着下首跪着儿子,心生感慨。他不是一个严厉的人,却没人敢小觑,朝堂内外事无巨细,心中皆有数。后人评价他是个好皇帝,却被外戚拖了后腿。其实云宣帝不是将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怎能独宠一人呢。两个孩子可以说是皇上一手带大的,他不像严父,倒更像慈母。煦儿太过温顺,他希望能更强硬些,然儿过于霸道,则希望能更温和。这是煦儿第一次向云宣帝提出自己的要求,云宣帝心里早就答应了,又怕他是一时兴起,故刻意为难了下,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孟氏小产,朕的第一个皇孙;可惜了。让她好生养着吧,陆太医再去瞧瞧。煦儿,当知家和万事兴。”皇上没有正面回答赵煦的请求,反而提了孟顺容。
   
   赵煦的面上露出戚容,这本是他第一个孩子,不明不白夭折,偏还不能查,叫人难以咽下这口气。“谢父皇体恤,孟氏身子虚,和孩子福薄了些。有王妃在,儿臣很放心。”
   
   皇上本来担心他是因为痛失爱子,找机会离开京城疗伤。又怕他怀疑郭王妃,导致家不安宁。赵氏皇族的子嗣甚是艰难,此次的孟氏小产的消息让皇上的头上添了几根白发。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有生之年想看皇孙,恐怕难了。
   
   “你母后身子一向不大好,身边离不了人,你这次代朕去吧,让乌衣队暗中保护你。去吧去吧,去见识下大周的河山,胸中有丘壑,方能成大业。”
   
   这一行走了一个多月,到达了北地第一城庆都。迎接他们的是一个残垣断壁,满目参与荒凉地带。寒风携着黄沙气势汹汹扑来,衰草在风中呜咽,城墙上庆都的牌匾掉了一大半,乌黑发亮散着腥气。
   
   “上面染的都是将士们的血。”同性的沈大人是个美髯公,他的声音有些哽咽。城中的行人少的可怜,他们衣不蔽体,蓬头垢面,偶尔过来的好奇目光,其余的人脸上尽是漠然。
   
   太守是由人抬过来的,身后跟着一群老老少少,他在师爷的搀扶下哆哆嗦嗦下了椅子,跪着地上道:“微臣率领庆都百姓恭迎八皇子,蔡太傅,沈大人。”
   
   大家都盯着上首唇红齿白的年轻人,赵煦心里翻江倒海一般翻滚着,他是金樽玉馐养出来的,每天生活在奢靡富贵之中。而庆都为了抗击大燕,臣民付出了他们的一切,他做了什么呢,坐享其成。
   
   他缓了缓心神,亲自扶起了那位中年太守,两腿不便,却还给他下跪。赵煦觉得自己难以消受。
   
   太守睁着浑浊的双眼欣慰的接受了赵煦的搀扶。此刻赵煦代表的是皇家的态度,对他们表示感谢。
   
   庆都苦寒,遭此大劫,城中青壮年多数为国捐躯,只剩下老弱病。。赵煦命人将带来的物资全分发给了老百姓,又要随行的太医给太守及城中百姓治病。
   
   另一方面,和大燕的谈判并不顺利,燕国多数为高原,百姓畜牧为生,为了提高战斗力,燕国皇帝一边学习汉族礼仪,一边开始实行全民皆兵政策。人人能打,个个骁勇,委实是块难啃的骨头。他们觊觎大周的繁华,时而大战,时而小骚扰,边境百姓防不胜防。大周出大部队,他们就偃旗息鼓了。显然他们的国师明白自己的优势,在谈判期间狮子大开口,竟要求大周归还他们的土地,并割地赔偿,连年进贡,才愿意和谈。
   
   蔡太师和沈大人每日和燕国使者据理力争,进程缓慢。赵煦跟着学到了不少东西。一直以来他养于深宫,拘于京城。为了在皇后底下讨生存,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眼界自然小了。此刻庆都之行让他大开眼界,对皇子这个身份有了与有荣焉的感觉。
   
   年前,双方终于达成共识,签订了五十年免战的条约,其中包括大周归还占领的燕国土地,两国同商,互通有无。远在京城的沈夫人母女遭遇大祸,双双遇难。
   
   圣德三十年,云宣帝驾崩,赵煦登基,年号为永嘉。永嘉四年底,大燕攻入京城皇宫,皇室尽数被屠杀,无一人生还。历时一百二十五年的大周朝就此覆灭。
   
   赵煦觉得自己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梦见自己做了皇帝,大周被灭,他冷汗泠泠惊醒,发现自己待着密封的柜子里。一把推开头顶的木板。眼前白纱白布白色蜡烛,白胡子老道笑眯眯看着他:“世事难料,天意难测,既是如此,当珍之重之。陛下有贵人相助,切莫重蹈覆辙。天象已变,尘缘已了,老道将云游四方,归隐山林。”
   
   他回到了圣德三十年,京城未破,众人安好,父皇也还在世。他因为未仆先知,希望能改变这场祸事。这辈子他不能沉浸于山水字画之中,有要守护的人,有要守护的地方。
   
   很久很久以后,他才知道沈懿之就是生命中的贵人,父皇临终前和他说的两句话,沈朝宗在外面已经游历够了,让他回来辅佐你吧。如果你以后遇到心爱的人,那么一定要记住,只有掌控全局的力量,你才能保护她。
   
             
 作者有话要说:皇上是重生的!明天开始继续走主剧情。说说更新,太妃除了星期四一直日更,预计教师节左右才能完结了。皇上的番外大概还会写三个。如果大家想看其他人的番外,可以点。
 然后 昨天开了新文《奋起吧,农女》,是农妇题材的,楠竹还是温柔型,一对一。也是日更,太妃完结的时候,那文预计也肥了。裸奔的人同时更新两篇,鸭梨很大。
 以上  谢谢所有人支持。
 
 
 
 
 ☆、皇上落难
 
   翠微殿中摆着九株五尺高的橘色珊瑚;流光溢彩;美不胜收。。沈懿之仔细研究珊瑚的纹路;结果发现还是一无所获。贵妃略提了提音量,道:“姐姐的意思是?”
   沈懿之侧身对嘴边冒着白星儿的贵妃道:“妹妹且喝口茶润润喉;容姐姐好好想想。”
   贵妃在心里翻了个白眼;眼巴巴的赶到翠微殿就为商量二帝姬和大皇子的百日宴;这个亲娘倒好,屁都不放一个。好歹让她知道是香是臭么。
   沈懿之偏着头;思绪飞到了回宫拜见太后那日,说到最后;太后的语气软了下来,还说错过了自己生辰;把这丛全国最大的珊瑚送她,并要贵妃和她商量给两个孩子办百日宴。各宫各殿闻风而动,个个奉上了贵重礼品,恨不得黏在翠微殿了。
   “太后娘娘赏赐的珊瑚举国难寻。妹妹你瞧,这株比起皇后娘娘殿里那株如何。”沈懿之记得皇后也是得过珊瑚的,看来太后娘娘的习惯还没变。珊瑚这东西,先不说多贵重,你收着只能放在正殿挡风,来来往往的人少不得念及太后仁厚。沈懿之回宫第二天带着两个孩子去给皇后磕头,皇后病着呢,不能理事,在仁明前磕头了事。
   贵妃手揭芙蓉白玉杯盖,边吹着滚烫的茶水,不防被这句话惊到了,拧起茶水往嘴里灌,借以掩饰自己的情绪。想法是好的,结果是出人意料的。那茶瞬间就把嫩生生的舌头烫出几枚大泡,咽了下去。
   “妹妹,可是茶不顺口。来人。”沈懿之眨眼喊道。
   贵妃顺过气来,摆摆手道:“姐姐这六安茶极好,妹妹贪杯,多喝了几口。”贵妃这人就是要面子,这话夸了沈懿之,也有岔开话题的意思。
   沈懿之笑眯眯道:“这好东西可是皇后娘娘赏赐的,皇后娘娘仁明慈孝,本位离宫有一段时日,却没想到娘娘得了病症。梧桐妹妹可知其中内情啊。”
   贵妃的嘴巴肿的老高,有点像肥香肠,她握着沈懿之的手哽咽道:“姐姐,你是个顶顶善人。却不知道皇后娘娘表面仁慈,内里啊。就说她身边的大宫女浮云,皇后娘娘竟把野猫和人一起捆在袋子里。这话旁人不知道,姐姐你知道就行,别说出去。”
   沈懿之大吃一惊,皇后怎么有点像破罐子破摔啊,这事做的渗人,她全身鸡皮疙瘩都冒出来了。
   “七日后就是二帝姬和大皇子的百日宴,按规矩是要大宴群臣,赐名封号。只是姐姐你也知道,现在边关战乱,这宴要如何办,还请姐姐示下。”百日宴的向来大办特办,历来还有大赦天下。按理说宸妃一胞双胎,规格上更要大些。皇上御驾亲征,宫中歌舞升平恐是不好看,不办又让人将大皇子看低了去。怎么办,办什么程度,不好把握。她当家理事的还是要看宸妃的意思。
   沈懿之不想接这个皮球,笑道:“辛苦妹妹了,妹妹做事周全,太后皇上都赞赏有加,姐姐是把妹妹当亲妹妹看的,自然信的过。妹妹放手去做就是。^//^”
   贵妃还欲开口,冬虫面带急色的进来行礼:“娘娘,二帝姬哭的厉害,娘娘且去哄哄。”
   贵妃见状只得告辞,沈懿之对贵妃抱以歉意一笑,跟着冬虫去了暖阁,却是安静的很,心里存疑。昭女脸上挂着泪,睡梦中还抽着小鼻子,沈懿之摸了摸她红彤彤的小脸,有些烫手。
   “冬虫,你去请太医。”她拿毛巾轻轻擦拭孩子的脸蛋,吩咐道。之前还以为是冬虫说孩子哭,借以赶走贵妃,原来是生病发烧了。
   “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她拿眼看着奶妈,昨晚抱着昭女睡觉还好好的。
   奶妈战战兢兢地回道:“回娘娘,二帝姬中午吃了奶就开始哭,奴婢哄了很久还是不肯停,发现脸上红的不正常,就让人请了冬虫姑娘来。”
   话未落音,昭女就在母亲怀里悠悠转醒,张嘴吐了几口奶。沈懿之哪里受的了,简直剜心之痛。抱着孩子就要往外冲,奶妈宫女跪了一地,死命劝道:“娘娘,外面风大,帝姬不能着风。”
   她看着病猫般的女儿,猛的止住了脚,有机灵的马上去路上迎太医。
   陆太医是跟着冬虫半跑进翠微殿的,他一进门就瞧见宸妃那双冷月寒冰的似的眼睛,顾不上行礼,就去看帝姬。
   “娘娘。”冬虫回首看着,娘娘白纸似的脸上凝着豆大的汗珠,浑身抖的不成样子,眼睛木木的过来,声音没有起伏,道:“她吐了,她吐了。”
   陆太医摇头晃脑数着脉搏,又将小儿的嘴张开,用银针试了试呕吐的奶水。方正色道:“启禀娘娘,帝姬是感染了风寒,待微臣开几付方子就好。最好是让帝姬亲自服用,效果更好。”
   “太医,昭女没事吧。”她看了昭女片刻,似乎在消化这一事实,然后露出苦笑。
   陆太医垂着眼帘,安慰道:“娘娘不必忧心,帝姬服药后自然会好,只要这烧退下来就没事了。”
   发烧!她记得表哥家的孩子就是因为发烧没有及时送去医院,最后转为肺炎夭折了。昭女的身子壮的跟牛一样,怎么会生病。如果不是赵煦御驾亲征,如果不是太后要急召他们回来,如果不是九王爷在途中设下埋伏,昭女怎么会生病。她的两个孩子,是造了什么孽。一个一出生就折了腿,一个才三个月就得了风寒。一股怨气积在胸口,赵家就没让人消停过。
   可是人生没有如果,她紧紧抱着孩子,道:“奶妈也辛苦了,这几日就下去休息,本位亲自照看帝姬。”奶妈也是由洛河跟着过来的,一路颠簸惊吓,奶水恐怕也不太好了。现在立马去找其他奶妈,恐又不放心。索性让小厨房熬些粥品并□来。
   奶妈不敢求情,娘娘没有发作他们已经是最大的恩德,毕恭毕敬下拜退下了。
   昭女后来又吐了两回,小肚子瘪瘪的。偶尔呜咽两声,挠到沈懿之心口又痛又痒。她给冷毛巾给孩子敷脸,在水盆里用太医特制的药水洗了澡,换上干净衣服。小姑娘任由娘摆布,一只眼闭着,一只眼半合着。晚膳时分,用银勺子给喂了些五谷杂粮粥和苹果泥。沈懿之心略安了些,放了糖的中药,昭女是如何也不肯咽下去的,她哭的撕心裂肺,为娘的狠了狠心,让丹碧和夏草一个捉孩子,一个捏着鼻子,灌了下去。
   “娘娘,太后娘娘下旨请您去慈元殿。”冬虫急道。
   沈懿之心里存了火,冷哼道:“知道是什么事吗。”
   “一夕姑姑亲自来的,说是边关来战报了,奴婢探不出半点口风。”
   沈懿之冷齿笑道:“知道了。”
   春寒料峭,更深露重,慈元殿里冷风四起,仙鹤腾云灵芝蟠花烛台闪着如豆子般的火光,眼看就要熄灭。一双葱白玉手执金剪利落的剪去燃尽的花芯。红烛又舔着火舌旺起来。
   “姑母,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贵妃将手中金剪放在宫女举起的案上。
   明亮的灯烛让侧殿一览无余,太后半躺在六柱万字不断头镶楠木床,头上缠着玄色布条,手里塞着鎏银百花香炉掐丝珐琅的手炉。她脸上泛青,印着鬓边银色。“你当然不着急啊,煦儿还没和你圆房,说不定你心里巴不得呢。”太后火大的嚷道。
   贵妃也不辩白,只轻言软语哄道:“姑母你是要侄女去死么,侄女这条命是姑母给的,姑母什么时候想拿去都可以,只是现下不是死的时候,侄女愿姑母万寿无疆。”
   “说的好听,宸妃呢,琛儿来了么。哀家要带着琛儿。”太后不屑道,脸上皱纹卷成老树皮,实在可怖。
   沈懿之刚踏进慈元殿就听见两姑母的对话,她装作不知,由着一夕姑姑领进了侧殿。
   “臣妾给太后请安,太后娘娘万福金安,不知娘娘召唤臣妾所为何时,今日昭女身患风寒,臣妾走不开,万请娘娘恕罪。”她弯了弯,也不去看太后。意思是说有话快说,有屁快放,别耽误正事。
   太后也不是蠢人,话还是听的懂,要是往常,早不知在她手里死了多少回。她按捺住心中不悦,训斥道:“小孩子家家,有什么大病,你是怎么照顾孩子的。皇上在边关出了事,哀家召你来,就是让你出个主意。”
   “臣妾惶恐,昭女乃是皇家血脉,怎可轻率。贵妃娘娘足智多谋,定能为太后分忧解难。”她心下一沉,面上不露,平淡安静的回答太后的问题。
   太后瞧着宸妃这模样,什么拿乔的心思都没了,只要想到被那母子折磨死,恨不得一头撞在柱子上。不过太后养尊处优多年,怕疼。当即扑到床上嚎吼大哭,“我怎么如此命苦,两个恶妇还敢欺辱我,先帝啊,您睁眼看看,带臣妾走吧。”
   沈懿之微微抬头看了一眼,脸上无任何表情,眼神如刀锋刮过。太后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神色,连哭也忘记了,前言不搭后语道:“你把琛儿要看好,哀家可就指望他了,宸妃啊,煦儿他他出事了。”
   “皇上被燕国六皇子捉了,还有沈将军一并!”贵妃轻声道。悄悄打量着沈懿之,只见扇子似的睫毛轻轻颤动着,白着一张脸,死死盯着自己,全身僵直站着。
   她突然不忍再说下去,宸妃本应该是大周最幸福的女人。儿女双全,皇上宠爱,有着显赫的家世。此刻却没人比她更可怜了,皇上和沈将军被抓,凶多吉少。
   “你别急,只是被抓,燕国顾着大周,不敢乱来的。”她说着自己也不信的话。燕国的先帝就是被薛将军射死的,难保对方不会拿他们出气。
   沈懿之想起出征前夕,他和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