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49我来自未来-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强肃容道:“谢谢袁叔指点。”
    袁克敌这才满意的道:“那我就给你算算价钱吧。李慕白,你把这个单子算一下。”
    几分钟之后,袁克敌给出了一个初步报价,约合25亿人民币。
    小强先不答应,只是点点头道:“这个价先放着,我还希望得到军舰用钢板的制造工艺。”
    袁克敌道:“军舰用钢可以给你cT3c和cT4c碳素船体钢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资料,这是我国1953年从苏联引进的技术,达到50年代先进水平,可以满足生产旅大级驱逐舰的用钢需求。
    民用船舶钢材方面,可以给你按照1983年我国的民用船体钢标准,生产83a、83B、83c、83d四个牌号的船用钢材,卖给你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还有配方,这样你可以生产五万吨级左右的所有民用客货船舶和军辅船,总报价8亿。”
    小强要求道:“军舰用钢能不能给好点的?”
    袁克敌道:“那就再给你加上1960年研制的舰艇用14锰钛钒稀钢,这是卖给你的旅大级驱逐舰用的钢材。”
    小强一脸的黑线,他这才明白,袁克敌之前说的“可以满足生产旅大级驱逐舰的用钢需求”这句话的意思,原来那cT3c和cT4c型号碳素船体钢只是凑合能造旅大级罢了,真正的旅大级用的是1960年研制的舰艇用14锰钛钒稀钢。
    袁克敌见小强面色不善,赶紧道:“再给你09锰铌钢的配方,这个钢材是1975年研制的,拿来造各种军用小型船只很不错,轻便坚固。”
    小强道:“潜艇钢您还没报价呢,潜艇钢什么价呢?”
    袁克敌道:“那就是1959年研制的12镍3铬钼钒系列潜艇用钢了,我国第一代常规动力潜艇和核动力潜艇都是用这个钢。设备加资料算你5亿,和之前所有型号加起来,收你15亿吧。”
    小强道:“潜艇钢再给好点,我就接受这个价。”
    袁克敌道:“那就是1983年研制的12镍3铬钼钒铜钢了,这种含铜潜艇钢内构晶体质量相当好,低温情况下也能有很高的韧性。”
    小强见袁克敌这样爽快,知道这个价钱水分多多,便进一步要求道:“扫雷艇的低磁钢您还没给,一并送了吧。”
    袁克敌眼见得生意谈的越来越大,便痛快的道:
    “1967年研制的45锰17铝3铬低磁钢,这种奥氏体低磁钢接近无磁材料,具有较高的磁稳定性和屈服度,造扫雷艇完全够用了。此外,这种奥氏体低磁钢还用于潜艇磁罗经围壁、消磁码头等结构上,使用效果也好的很啊!另外再给你1965年研制的深潜器用10镍5铬钼钒钢,你可以用来制造海洋深潜设备和科学深潜探测潜艇。怎么样?小强,你袁叔没亏待你吧?你要一,我给你两。”

第二百一十五回 材料基础采购达成
    小强可不是傻帽,糊弄几下就能让袁克敌过去,他乘胜追击的道:“袁叔,舰艇上部结构的舰桥和武器的外壳防弹钢您也一并送给我吧。”
    袁克敌摆出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样来,装作不耐烦的道:“1963年船舶和冶金工业部门研制的f—1舰用防弹钢你知道吧?那可是抗弹性达到和超过60年代国际上同类防弹钢的水平的!f—1钢用于制造舰艇指挥台、登陆艇驾驶室、吊门和舰船锅炉舱棚等,我国曾经大量使用在军舰上。你袁叔就是爽快,都给你!这下行了吧,白送你不少了,你也知足吧。”
    小强暗自腹谤道:“真服了您老人家了,您还一副吃亏的样子啊?这一水的六七十年代旧货,要不是我想让1950能够把基础打扎实,早就去找毛子买资料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印度三哥不是很喜欢买毛子货么,也没见他们搞到毛子先进钢材的技术资料来,硬是把军舰造的跟民船一般。”
    小强试探着抛出了他今天最后一个目标:“袁叔,1968年冶金工业部搞出来的那个,就是制造核潜艇反应堆压力壳体的那种钢材,叫啥来着?”
    袁克敌脱口而出道:“12镍4。5铬钼钒铌钢。”
    说完之后,袁克敌疑惑的瞪着小强道:“你不会是要那玩意吧?要来做什么?”
    小强讪讪的道:“您行行好,最后再送我这个型号的生产工艺资料吧。”
    袁克敌盯着小强看了半天,沉默了半响道:“你也不要一个个材料的问了,干脆这样吧,我跟你说,其实舰艇用钢型号还有很多,像是潜望镜用的特种不锈钢,反应堆冷凝器用的管材钢,造鱼雷快艇的铝合金板材,潜艇螺旋桨用的钛合金材料,各种型号和材料的焊条焊丝,制造舰用锅炉的镍铜合金材料,还有好多高塑性金属加工技术,复合材料的板材和管件制造技术,玻璃钢船体材料生产技术,各种船用隔热耐火材料生产技术,说个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所以,简单的说,我给你个打包的实惠价,我这里有个我国1973年以前的金属与复合材料型号清单,涉及船舶与飞机的几乎所有门类。这里面的所有资料打包卖给你,加上之前特种钢生产技术装让的15亿,算你100亿,你要不要?”
    小强感动的几乎要热泪盈眶,脱口而出道:“我要!”
    袁克敌点点头道:“这三千多种材料和生产工艺,都是当年老一辈人,勒紧裤腰带搞出来的,别人愿意教的我们就学,别人不愿意教的我们就自己拼命研究实验,是共和国前20多年的心血积累。希望你好自为之,能够善用这些目前已经不是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这些技术虽然已经不再先进,可是却能够为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的材料学储备和材料学科研的科技储备。除了这些资料外,我还可以给你配套一批用于建立实验室的基础研究的仪器……”
    在袁克敌的打包战术下,小强最终花了接近170亿,把共和国1973年以前的所有材料领域的资料全部买了下来,并且获得了探索材料学领域的大量实验室器材,还得到了一个造船体系。小强怎么算都觉得自己是赚了,可是一想到将来为了生产这些数不清的材料所要投入的后续资金与人力物力,小强又不寒而栗,这后续投入估计是科研研发的几十甚至上百倍吧。
    而袁克敌完成了之前的这笔170亿的订单,心情大好,看到有非洲国家这么饥渴的希望完成工业化,袁克敌相信,中央一定会更加重视的,现在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希望能够和这个国家正式外交接触,把双方新的关系确定下来,结成牢固的友谊了。
    小强手拿170亿的总金额吊着袁克敌,说话也有了底气,道:“袁叔,这个船厂造潜艇没问题吧?我的客户希望能够仿制上次买的两条033级潜艇。”
    袁克敌道:“潜艇的合金钢肋骨的热加工工业稍微复杂,但是这项技术也在之前的资料中包括了,你的客户完全可以用这个船厂的设备自行建造033级潜艇,这没问题。潜艇的动力系统和材料也包括在你采购的清单里了,你就放心吧。”
    小强点点头道:“我希望再采购18条二手033,还要采购一条深潜救援船,您看是不是算我便宜点。”
    袁克敌粗略的心算一下之后道:“就算你5亿好了,不还价。”
    小强一算,这个价等于每条只要2800万,比第一次采购时的3400万便宜多了,这还没算上那条深潜救援船的价格,确实划算。
    这时小强提出了本次最后的一项采购:“袁叔,上游系列反舰导弹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能不能卖我一套。我的客户希望能够尽快的实现024导弹快艇的国产化。这是我今天最后一个要求。”
    袁克敌想了一下说道:“上游系列一共也就两个型号,上游一型和上游二型,上游一型反舰导弹是采用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的,已经落伍了,我可以卖给你固体燃料推进的上游二型的生产线。不过价钱可不便宜啊。”
    小强道:“现在朝鲜伊朗等国家都有了射程100公里的国产反舰导弹,像上游系列这样最大射程只有42公里的老货,您就别漫天要价了吧。”
    袁克敌嘟哝道:“那不一样,朝鲜和伊朗的型号在射程上是远点,可是基本原理是一样的,要说控制系统,那还未必比上游强到哪去,总之,你要是想要,我最低只能5亿人民币卖给你。”
    小强的心理价位本来是10亿,一听便宜一半,便痛快地答应了下来。
    袁克敌又说:“其实你自己造还不如买划算,上游…2型算你10万一枚,你一年能用几枚?5亿够你买5000枚了,你可要想清楚。确实,你要是能国产化生产,成本只要三万,可是你能用的掉吗?这个经济账你算算清楚。”
    小强道:“这是客户要求,我也没办法,五亿就五亿吧。这下总金额可是快180亿了,不如您再另外送我1000发上游…2反舰导弹做搭头吧?”
    袁克敌还价道:“我给你500枚,就算在总价里好了,别再还价了,我之前的报价可都是不高的。”
    小强于是答应了下来。
    于是双方在协商了本次采购的细节问题之后,这次军购就算圆满结束了。眼看着完成了约180亿的订单,小强志得意满的出了国防部。
    按照国防部的通知,海军已经把前次小强采购的舰艇凑齐了绝大部分,目前已经在天津港停泊完毕了,等待小强接收。
    于是小强带着自制的鲜血印章,马不停蹄的赶往天津港。
    1950这边,收复金门的战役正在准备中。而轰炸高雄左营的台湾海军大本营,作为战役的前置行动,已经准备完毕。
    轰8师的两个团已经在厦门机场和福州机场准备完毕,即将在拂晓出发,轰炸台湾左营海军基地。
    凌晨四点刚过,各机组人员已经登机,开始检查设备和飞机状况,地勤人员开始挂载为一架架轰五挂载炸弹。
    新任命的轰八师一团副团长马伟铭一边测试机内通话机,一边和机头玻璃舱内的领航员郝亮聊天:“郝亮,照片你都背下了吧。”
    “团长你放心,背的清清楚楚,丹阳号,汾阳号,太和号,太湖号,太昭号一条不拉。”
    马伟铭笑道:“这我就放心了,今天咱们一定要干条大的,最好是能把那条汾阳号给炸了!这可是日本二战时造的最大的一条驱逐舰,号称航空母舰防空直卫舰!他奶奶的,我看他今天怎么防老子的铁炸弹!”
    郝亮在通话器内笑道:“根据资料,这船原名“宵月号”,标准排水2701吨,最大满载排水3485吨,我可是全背下了!这两天我做梦都是照片里的这条大船。这船有四座双联装炮塔共8门100mm56倍口径高平两用炮。还装了几十门40mm和25mm防空炮。”
    “行啊,你小子记性不坏啊。到时候记得,咱们就炸他!”马伟铭兴奋的道。
    郝亮迟疑了一下道:“团长,万一找不到这条船怎么办?”
    马伟铭急了,吼道:“这么大的一条船怎么会找不到,这次轰炸我们是领航机,第一个下去炸,不搞条大鱼回来怎么行!”
    “团长,我是说万一。”
    “万一……万一真的找不到,那就选个其他的大船,反正一句话,炸个大的!”
    随着天色破晓,出发时间临近,轰八师师长杨涛下达了命令:
    “轰八师全体注意,开始升空,编成轰炸队形。
    马伟铭此时已经等得一手都是汗了,他那刷着红色8001机号的轰五早已经停在跑道起点等待出发。随着师长杨涛的命令下达,马伟铭点火发动机,将油门缓缓推满。
    厦门机场的轰八师二团掐着时间,将在轰八师一团从福州升空后不久,也全体出发,在台湾海峡上空编队后,直扑高雄左营军港。

第二百一十六回 左营
    轰八师代理师长杨涛正在检查着轰五的加压舱仪表,准备给驾驶舱加压。
    他虽然很年轻,只有28岁,但却已经习惯了轰炸机内160分贝的噪声环境。在回国之前,杨涛在苏联接受培训时,驾驶的是图4“公牛”轰炸机,这是美国B29“超级空中堡垒”的苏联山寨版,四发螺旋桨的图4“公牛”远程轰炸机内的噪声达到220多分贝,这种条件下,连面对面说话都几乎听不到。相对公牛来说,轰五的噪声已经很低了。
    作为这批留学苏联的轰炸机飞行员中的佼佼者,回国之后,杨涛就被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接去详谈,并给了他一个使命,组建中国第一个轰炸机师。
    杨涛忘不了自己第一次见到轰五时的情景。那是去年年底,空军刘司令员带着他来到北都南苑机场,一百多架轰五整齐的排列在刚刚修建完成的的停机坪上,这整整齐齐而又密密麻麻的壮观景象,让他想起了在苏联留学时看见的苏联航空军基地机场的样子。
    冬日的阳光打在铝合金机身上,仿佛沙沙作响的折射出银色的光芒。杨涛陶醉于这金属丛林其间,他的血脉在沸腾,他的青春力量在迸发,年轻气盛的他对身边的刘亚楼司令员立下军令状:
    “司令!我一定在三月底前,培训出第一批轰五飞行员,组成一个轰炸机师入役。
    两周前,杨涛提前完成了他对刘司令员的承诺,带着第一批轰五飞行员组建的轰八师,正式入役。这是共和国空军力量的一个飞跃,从这天起,新中国有了师团级的前线轰炸能力。
    “高度5000米,速度700公里每小时,全团进入巡航状态,各机注意相互距离,保持双箱型编队。准备和轰一团汇合。”杨涛一板一眼的下达着指令。
    随着杨涛的指令,轰八师轰二团第一第二两个大队的轰五喷气式轰炸机组成了两个边长为4机的正方形,从地面看去,两个箱型叠在一起,像是一个“吕”字的造型。
    “这里是轰一团,这里是轰一团,高度5000,速度700,请师长指示。”无线电中传来马伟铭的声音,轰一团目前没有团长,而是由马伟铭这个副团长代理团长职务。
    因为在之前的轰炸舟山岛沈家门战役中,马伟铭驾驶的唯一一架参战的轰五轰炸机表现突出,上级决定,由马伟铭担任轰一团副团长行使团长职权,而团长之位暂时空缺。毫无疑问,这次轰炸高雄左营军港的任务如果成功,马伟铭将被任命为团长。
    “轰一团注意,我是师长杨涛,我轰二团正在向你靠拢,请保持箱型编队,准备与我二团汇合。”
    “轰一团收到。”
    “这里是空五师,这里是空五师,我一团二团已组成一字型截击机编队,目前已抵达你轰炸机集群上空,高度9000,速度800,已经进入巡航。”此时无线电中又出现了空五师新任师长王海的声音。
    “轰八师收到,请保持高度,为我轰炸机群护航。”
    “空五师收到,正在执行护航任务。”
    随着分别从福州和厦门起飞的轰八师一团二团的汇合,48架轰五组成的四个箱型编队浩浩荡荡的在天空中汇集成一个田字型。
    他们的上方,空五师的48架歼五和歼六组成的四个一字型编队在9000米高度依次排开,守护着下方的轰八师。
    96架战斗机与轰炸机终于在地面雷达与空中指挥员的引导下,在台湾海峡的上空组成了大规模编队,96架银色喷气雄鹰呼啸轰鸣着,发出隆隆巨响,遮天蔽日的向着台湾高雄左营军港直扑过去。
    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此时正在北都通过前线电报,关注着新中国空军第一次出动的大规模轰炸机集群式轰炸行动。正如战前刘司令员在作战会议上指出的一般:
    “此次轰炸是对新组建的轰八师的一次考验,如果说轰八师第一阶段的组建解决了“能不能飞”的问题,那么这次行动将考察轰八师“能不能打”。”
    主席出席了战前的空军最高会议,在会议上指出:“空军现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