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49我来自未来-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强在采购小炼油时,没有忘记采购配套的环保设备,这样既能够得到小炼油建设快出油快的好处,又能最大限度减小污染,虽说运行能耗和油品质量比起大厂差了点,总算也让小强心理平衡了些。”
    “等到那个300万吨炼油厂投产之后,新中国有了大型石化项目的建设与运行经验,以后我全部采购大型炼油厂就是了。”小强安慰自己道。
    小强批准了总处理量一千万吨的小炼油设备的采购,按照这份计划,全部设备几乎都是从国内的淘汰产能中获得的二手设备,连上运输成本,价值7000万人民币。
    把计划书交给公司的化工项目组之后,小强回到办公室,开始审批小钢厂采购计划。
    这几乎是和小炼油一样的情况,小强捏着鼻子,指示钢铁项目组开始着手实施他们的收购计划,收购国内200万吨以下的所有淘汰产能5000万吨,把这些小钢厂的设备统统的运过去。
    好吧,烟尘和水污染啥的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小强还是希望尽量把伤害降到最低,他指示,对于原厂的治污设备,也要一并收购,目前来看,只能如此了。按照钢铁组的初步判断,这份收购总价达到1个亿,加上补充设备,估计要两亿人民币。
    钢铁组的计划书很详细,小强准备把他们的计划书作为标准在公司里普及一下。这份计划书详细的写明了,对于原厂设备在拆除之前,要先进行厂区的绘图与测量,拍照与录像,确保这些设备运到国外后能够按照原厂的布局方位用最高速度还原建设起来。小强很满意钢铁组的这个想法,他在计划书上写道:“这个办法好,全公司推广,钢铁组本月双薪奖励。”
    “5000万吨的炼钢能力,嗯。”小强把污染抛在脑后,目前国内钢铁行业所有淘汰产能基本都在这里了。一旦全部建设完毕,1950的钢铁产能将超过历史上1985年水平。达到苏联1957年的水平!美国1950年产能的一半!英法德日产能总和!
    “只是可惜了那青山绿水……”小强又一次感叹道。
    翻开一份新的计划书,小强自言自语道:“糖厂和盐厂的设备已经采购好了啊,真快……”
    按照这份报告,总价值7亿人民币的精炼糖厂设备已经洽谈完毕,这些设备可以建设10个糖厂,年产精炼白糖8万吨食用白糖70万吨,酒精16万吨。当然,和小强的其他采购一样,这里还包括了技术转让。
    这样的话,加上新中国原有的20万吨白糖产能,总产能突破了百万吨,全国每人每年可以供应两公斤白糖,这和2011人均年消耗12公斤白糖比起来还差了不少,但是2011大量的白糖用在饮料和食品行业,所以这个量倒是够用了。
    1950的白糖很稀罕,属于奢侈品,买上十斤白糖也就是5公斤,一个工人的工资就没了,既便如此,还是经常供应不上。中国不得不大量进口古巴等国的白糖。有了设备,中国的糖业基地将能够迅速建立,种植基地的建设,也将给农业带去丰厚收入。
    根据研究证明,吃甜食能够使人产生幸福感,小强希望,所有中国人都有甜蜜的感觉,能够每天幸福的生活。
    食用精盐厂的设备同样不可或缺,中国自古缺盐,即使到了新中国成立,盐产量还是不高,国产基本是粗盐,精盐生产能力几乎没有。即使是粗盐,国内很多贫困地区还是吃不到,只能靠打咸水井晒煮卤水的办法,吃那些含有大量杂质的不健康的棕盐黑盐。总价3亿的精盐生产设备先运过去,应该可以缓解一下压力。小强又签下了一份采购计划。
    接下来一份化工组的报告已经被小强放了很久了,数额实在是大,以至于小强不得不一再要求化工组把计划做得细些更细些,把各种技术资料和培训手册准备的更加充分翔实。这是一份价值40亿的三酸两碱工业设备的采购合同,学过化学的都知道,三酸两碱哪里都要用到,哪里都离不开,这是所有工业领域的基础保证。
    眼见得化工组把一份采购报告变得越来越厚,小强也开始头疼了,既然自己已经有些看不懂,那就差不多了。小强终于批了这份采购清单。
    ……
    1950这里,舟山群岛收复之战已经紧锣密鼓的准备开打了。这将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海陆空军的联合作战。
    舟山群岛此刻已经有国民党部队12万人了。当初老蒋被打残的13个师六万余残兵败将撤退到岛上时,被紧急编成了第七十五、八十七军的六个师,老蒋一看这哪够啊,于是调进整编的五十二军三个师,十九军两个师,把守备兵力增加到了11万人之多。等到解放军金门战役失利,老蒋大喜过望,又把参加金门战役的十九军另一个师调来舟山,这样,十九军的三个师也到齐了,舟山群岛上盘踞了老蒋的四个军12个师,12万多人的大军!
    在老蒋看来,世界局势不要三五年就变了,到时候反工大陆,舟山肯定是桥头堡啊,他这样想,也是这样说的,舟山防卫司令部司令石觉听他这样说,便也夸口说:“守上三五年不成问题。”
    可是如今,石觉觉得这很成问题。因为空中优势没了,国民党空军接二连三的连续惨败如今已经是传的沸沸扬扬,加上前次被轰炸沈家门港口的惨痛教训,已经把岛上守军吓得人心惶惶,什么时候起,这片天空已经不属于他们了呢?各个部队流传着这样的口头禅:“打下舟山,附送台湾。”
    石觉过完年后心里一直不安稳,正打算给老蒋再发个报告,请求增兵。
    在石觉看来,没了空中优势,防御就完全谈不上靠谱了,供军万一来个大轰炸,那要想守住,简直就是离谱了。
    协防舟山的第一舰队司令马纪壮也赞同他的看法。上次轰炸中,第一舰队损失惨重,出去的炮艇一个没回来,港口的舰艇被炸的稀里哗啦。虽然事后老蒋阴沉沉的啥都没说,可是他自己心里清楚,这要是再来一次,他就得以死报效党锅了。
    这次春节前的大轰炸惨状,已经把石觉和马纪壮的魂都吓没了,可谓斗志全无。什么样的妖孽能够把71架战斗机轰炸机的混编集群打的一个也不剩?这尼玛换了美军也做不到吧?打不过总可以逃吧?跑的飞快的P51野马居然也一个都没逃出来,这是什么情况?你别跟我说弟兄们效忠党锅死战不退,混了一辈子国民党军队的石觉和马纪壮打死也不会信这鬼话的。
    石觉和马纪壮两人这两天成天都在商量,想来想去,貌似只有增兵才能解决问题。可是目前这12万人人吃马嚼的已经叫负责补给的后勤海运吃紧了,再加上沈家门港口里沉着的那几条该死的被炸沉的军舰到现在都没拉出来,码头几乎一半不能用,起吊塔也被炸的横了过来,到现在没修好,运输补给完全在靠登陆舰往附近平坦的滩头上冲滩,然后叫士兵上去搬运。岛上守军这几天吃的米里面都有海水的味道。

第一百四十八回 增兵
    ()    增兵石觉和马纪壮觉得,这报告打上去,起码可以叫老蒋知道,舟山已经不可守了,最好是他自己明白过来,然后知难而退,把大家伙撤退去台湾。这鬼地方实在没法待,和台湾没法比啊,妓院酒楼电影院啥的全没有,整个就一农村。
    目前的台湾第一舰队完全没有了初来舟山的神气,士气低落如同惊弓之鸟。上次的空袭仿佛历历在目,马纪壮连做梦都会梦见被空袭。于是他下了命令,所有战舰必须24小时有人值班,锅炉随时准备生火逃出港外,所有舰艇上面用伪装网覆盖树枝草叶。石觉在舟山群岛上密密的布置了大量的观察哨,以期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空袭的飞机。并对第一舰队和岛上驻军发出精报。
    最近舟山群岛寂静的吓人,解放军已经好久不来进攻了,只是偶尔会出现几架战斗机护着一架轰侦五前来拍照。石觉和马纪壮经验比较丰富,他们知道这是对手在积蓄力量,按照以往的教训,供军战前越是平静,战役越是大。石觉简直夜不能寐了,他不是海军司令,随时可以跑路。马纪壮这孙子最近吃住都在军舰上,石觉岂能不清楚他的算计。
    这不,才年初三,就出事了。石觉哪里知道,自己和马纪壮的联名报告一打上去,老蒋居然批准了,大过年的派来了第二舰队,驻守岱山岛东面长途岛上的长途港,这还不算完,又把打赢了金门战役的胡涟的67军三个师拉来舟山中南部防御定海,同时作为总预备队,增援其他各军。这么一来,石觉和马纪壮虽然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总算心里安稳了一些。
    老蒋在空袭浦海的空军集群被全歼之后,按理来说,应该明白自己已经丧失了一直以来赖以苟延残喘的空中优势,当速速从舟山撤军才是。
    可是人家拉不下来这个脸啊,军统的密探告诉他军中流传的顺口溜:“打下舟山,附送台湾”之后,他是整夜整夜的睡不着,如果舟山失守,毫无疑问,供军下一步就是打台湾,或者打海南,台湾在老蒋眼里都是个穷地方,如何愿意再逃去更加落后偏远,毫无工业的海南呢?起码台湾还有日本人残余的老本可以吃吃,海南有什么?椰子?
    “无论如何,舟山要守住。”
    老蒋突然的固执起来。
    “台湾和舟山不一样,就算供军打下舟山,远离大陆的台湾对于供军的进攻难度,还是丝毫未减,如果舟山不守,就这样撤离,台湾对于供军的进攻难度也是丝毫不减的。”他这样对劝他从舟山撤走的蒋经国和其他手下们说道。
    既然守不守舟山对台湾一样,为什么不守?老蒋决心,先守一下,吓一吓供军。如果供军真的集结了大军,情况不妙,再走不迟。
    老蒋对于撤退很有信心,历史上老蒋仗着船多路近,十几万人从舟山撤走只花了三天。毕竟他在逃离台湾时,卷裹走了这个国家几乎所有的船只。
    国民党部队这些年屡战屡败之后,也不是没有收获,这些收获中有句经验之谈:“三千发炮弹打不动,不是三纵就是八纵”。老八师就是三纵的主力中的主力。
    三纵的老八师整编三个团,被称为“陈一袖子里的老虎”。陈一司令员称其为华东部队的“头等兵团”。
    1949年二月,华东军区以三纵的老八师的三个团为基础,扩编成为三个师。
    其中24团,扩编为64师。
    剩下的22和23团,那都是以115师老红军连队为基础的部队,为了延续这个骄傲的历史,这两个团在一起做为基础扩编为65师。
    而66师就是原来的三纵的九师,是由原山东军区警备队第十和第十一旅改编而来。
    经过华东军区海陆空三军联席作战会议讨论决定,解放舟山战役将采取南北夹攻,海陆空并举的方式进行。北面用七兵团第21第22第23军负责进攻,南面由九兵团第20第26第27军负责进攻。
    毫无疑问,北面的由老8师成长而来的第22军,将是主力先头登陆部队,他们将首先发起对舟山大岛的登陆作战。接到作战命令,22军军长孙继先,政委丁秋生。感到责任无比重大,但又感到无上光荣。
    海岛登陆作战不比以往野战军的行军打仗,由于海洋的存在,很多因素变得不确定起来。比如登陆部队是否会被洋流裹挟导致船只偏离方向,最后登陆地点与预定登陆地点地点不相符合?这可是近在眼前的金门战役的惨痛教训。还有比如登陆之后后继部队是否跟得上?遇上敌人顽固死守疯狂抵抗,部队的弹药是否能够经得起消耗?如果出现金门战役中那样的遭遇敌人装甲部队对我军发起突击,我军是否能顶得住?是否会出现死伤惨重的状况?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作为指挥员必须考虑的问题。
    孙军长手里拿着指挥部发下来的航拍图片,看了一遍又一遍。他翻过来到倒过去的,对着地图上已经标出的敌军部署不断地对比照片研究着。轰侦五通过高空侦察,高速而又大量拍下的照片非常清晰,每一个滩头碉堡、每一条敌军战壕、每一座高地机枪阵地,都在照片上清晰可见。
    由于我军现在占据空中优势,导致我轰侦五现在做的飞行侦察有些“肆无忌惮”,在舟山群岛上空流连忘返,甚至连敌人在山上修筑的隐蔽小口径高射炮的炮位,都照得一清二楚。这些炮位显然不是用来打飞机的,从这些靠近滩头的山上,对着前方的滩头进行射击,无疑将造成登陆部队很大的伤亡。
    孙继先一边研究一边在想,怎么向自己的同志们布置这次的任务。这一次的登陆作战虽然计划是指挥部拟定的,但是做出来的口味,最终还是由一个军长和他的战士们自身的素质决定的。这就像是提前告诉你要做什么菜出来,给你什么样的佐料和什么样的食材,可是最后做出来的味道,却是因人而异的,有的厨师能做出杰出的美味,有的做出的菜肴口感平淡无奇,还有的能把好菜烧成一锅焦炭,甚至有些厨师干脆把锅子都能给你给弄砸了。
    但是现在孙军长充满了信心,自己一定能把这盘大菜做得喷香可口。他心里清楚的很,现在的22军是空前的强大。如果说以前的22军,敢于不怕牺牲硬碰敌人两三个军,或者面对三五个军的围剿兵力,能够死顶硬扛掩护其他部队,或者在面对一个军的敌人防御密集火力时能够勇猛突破敌军防御击垮对手。但是,今天,孙军长敢说。22军现在即使面对几倍的敌人也敢上去就揍,只要弹药管够,他能把面前敌人的两三个军全部吃掉。
    22军是最早换装的部队,按照中央的指示,他们全面换装的不是五六半,也不是五六冲,而是小强第一批带回的武器——八一杠。
    孙继先还记得,当自己第一次看见八一杠开火时的景象。那满满的30发弹夹,眼睛一眨就没了。那子弹密集的飞出枪膛,朝着目标准确地倾泻而去。按照单兵四个弹夹外加120发散弹的带弹量,实在是有点不够用。即使是这次作战考虑到比较特殊,先头部队双倍带弹,孙继先还是有点担心。毕竟打起来之后杀的红了眼,肯定是顾不得太多了。于是他最近不得不强调了一下节约子弹,一人连发扫射不如多人点射。
    孙继先明白,整整一个军全部装备这种名叫八一杠的自动步枪意味着什么!有了这样强大的火力,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敌人,孙继先觉得都不在话下。孙继先敢打包票,装备了八一杠的部队,其一个连登陆上去,会要比其他部队的一个团都来的强大。
    更何况,孙继先不止拿到了八一杠。至于那些六九式40毫米口径火箭筒,孙军长起先刚看完使用演示后,几乎是把它们当成了宝贝般供了起来。结果军委给他敞开供应,给22军每一个连在原有三个步兵排之外,都额外成立了一个火器排,每个火器排下设两个火器班,每班6个战士配三个火箭筒,携带24发火箭弹。主火箭筒射手一筒三弹一个背弹具,火箭筒副射手5弹一个背弹具。这样一个连就有了6个火箭筒48发火箭弹。孙继先当时就傻了眼,心说这以后还怕个鸟装甲车坦克车啊!老子的连队从今天起就怕遇不上带铁皮的玩意!今后老子见一个打一个!绝不放过一个带壳的!哪个连队再说顶不住装甲车坦克车,连长自己跳海算了。
    还有那种八五式高平两用重机枪,发到部队之后每个营都成立了一个重机枪连,一个连三个排,一个排三个班,每班装备一挺85式高平两用重机枪,一个连整整9挺重机枪!每架重机枪配2个60发弹盒,4条60发弹链。所有机枪手见到这宝贝就立即爱上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