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王画眉-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吗?让我瞧瞧。”画儿也探头过去,晴雪将剑拔出鞘来,登时寒光闪闪,一泓青锋。“真是一把好剑啊!”画儿惊叹了一句。这个时代的铸造之法真是精妙,她虽然不懂兵器,但一看也知道是一把神兵。 
  “我说你怎么不见了人影,原来是跑到了这里来给姑娘看剑呢!”晴霜端了药碗进来,笑着接了一句。 
  “晴霜,你的剑呢?”画儿也忙问道。 
  “在这里呢!”晴霜将药碗放在桌上,纤手往腰间一拉一抖,手中已多了一柄和晴雪一样的宝剑。两人立在一处,身量相当,手横秋水,真是美人如玉剑如虹,画儿看得赞叹不已。 
  “高总管说,这对剑还没有名字呢,姑娘来给取个名字才好!”晴雪急忙说着,画儿听了,便想了一想,脑中跳出两句诗词来,只觉得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向两人笑道:“我已经有了剑名,不过先不对你们说,正巧手里有两块玉璜,改日用金丝镶了剑名,给你们做剑坠就是!”两人忙答应了,晴霜端过药碗来让画儿喝了,主仆三人又说笑了一回。 
  “姑娘,经过了这一件事,连太后都在陛下那里碰了钉子,我想着宫里是不会再有人来找麻烦的。但姑娘也须要小心才是,别让咱们都吊着心。”晴霜将空了的药碗放在桌上,细细的叮嘱着。 
  “是是是!我知道了,以后小心便是。”画儿答应了一声,却又想起一件事来:“对了,我听说了,从今儿起,你们就要会同六尚女官办理宫中事务,这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姑娘先别想那么多,自己身子要紧。宫中的事情都是有规矩的,大家按着规矩来便是了。我们小心行事,想是不会有什么事情的。不过,我们不在的时候,姑娘可要听着沈尚宫的话才好。”晴霜又叮嘱到。 
  “是是是!遵命!”画儿可爱的向两人皱了皱鼻头,应了一声。 
  “姑娘好生歇着,先将病养好了,比什么都强的。”晴霜摇了摇头,和晴雪出去,却被画儿叫住了。 
  “晴霜,晴雪,你们亲自往太医院走一趟吧。”画儿慢慢的说着:“你们去告诉黄医正,就说之前的药,以后就停用了,这段日子生受他。” 
  “是。”两人答应一声出去,画儿慢慢的向后仰靠在了锦枕上。昨晚半夜醒来后,就再没睡着,想了这么长时候,心里无法决定,干脆就交给老天吧。从今日开始,不管是调养虚寒体质,益于怀胎的药,还是芜子的药,她都不再喝了。有没有孩子,听天由命。她是绝对无法,也不能抛下自己的孩子的,而皇室也绝对不会让她带走嫡系的血脉。若有了,就留下来,真真正正的做他的妻子;若是没有,那就不放弃回家的希望。画儿心中有了决断,困扰多时的问题解决,自然轻松起来,睡意涌上,便躺下身沉沉的睡了。     
  晴霜晴雪往乾清宫回了话,便往太医院来。一路上两人若有所思,陛下命她们会同六尚女官协理后宫事务,一面是倚重她们的学识能力,更重要的是,这昭示着,陛下隐隐有了封后之意。帝国宫中规矩,皇后身边女官,可统领六尚女官,辅佐中宫处理事务。陛下让她们先往掖庭宫,分明是为将来姑娘正位中宫做准备,也暗暗告诉整个皇宫的人,圣意如何。姑娘今日醒来后,气色清朗,心绪活泼,不复之前的挣扎,想来也是想通了一些事情。这样的节骨眼,可千万千万不要又出什么意外才好。     
  长庆宫中,此刻是一片阴霾。今晨高大总管来宣了圣景帝的问罪诏,太后听了,当场昏了过去。急召太医来瞧过了,说没有大碍,只是一时急怒攻心,服几帖药调养就是。各宫的嫔妃们见没有什么大事,便都回去了,只留下德妃在一旁侍奉。 
  “母后,来。”德妃从刘尚宫手中接过了药碗,小心翼翼的扶起太后。 
  “嗯。怪不得人家说,日久见人心,哀家素日里只瞧着你是个不错的,果然到了这时候,也只你是个孝顺孩子。”薛太后扶着德妃的手坐起,恨恨的说着。 
  “母后暂请息怒,凤体要紧。”德妃温言劝着,慢慢的舀了汤药送到薛太后嘴边。薛太后饮着汤药,喝了有大半碗,便挥手不喝,德妃忙将药碗递给刘尚宫,拿帕子给薛太后擦拭了。 
  “民间说的真是一点不错,娶了媳妇忘了娘,陛下今日如此行事,却让哀家如何是好?”薛太后往后靠在锦垫上,深深的叹了口气。 
  “母后,依臣妾看,陛下宠爱贵妃,自然是心疼得紧。这宫里人个个都睁大了眼瞧着,母后心中不忿,这臣妾是知道的,但陛下的性子,母后也清楚。陛下是九五之尊,说一不二,跟陛下闹僵了,对母后也没有什么好处。”德妃将锦被轻轻盖在太后身上,边劝说着。 
  “你说的也是。”薛太后听这话在理,便点了点头。 
  “依着臣妾的看法,倒不如母后暂且委屈一下,先服个软,这样无论是陛下还是母后,都好下台阶。毕竟是亲生的母子,孺慕之思定是有的,只要母后先开了口,陛下也定不会为难的。再者,也彰显了母后大度慈爱之心,让宫里那些人都闭上嘴。母后以为如何?”德妃温言软语的劝着,薛太后听着这话颇为顺耳,便也觉得是理。 
  “那依你看,这如何做才妥当?” 
  德妃想了一想:“陛下宠爱贵妃,母后何不从贵妃入手呢?臣妾听说,贵妃身子娇弱,受不得寒气。这眼瞧着冬天要到,母后何不送几个精巧好用的暖炉手炉什么的与承乾宫,也好让陛下知道,母后对贵妃的慈爱。” 
  “你说的极是。”薛太后赞同的点点头:“好孩子,哀家素日里见你不说话,原当你是个木讷的人,谁知你竟这般灵巧,倒是哀家看走了眼。只是你那两个皇儿,竟是双生的,可惜了。” 
  “臣妾谢母后夸赞。”德妃笑了一笑,低下头去。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画儿看着刚送到承乾宫的两块玉璜,拿在手中仔细端详,只见那温润的白色中透着青翠,上面用细细的金丝分别镶嵌了“新雨”,“清泉”,看上去极是雅致可爱。心中高兴之极,便让沈尚宫拿了金银锞子赏了送玉璜来的人,特意叮嘱了要重谢做工的师傅。晴霜高雅宁静,正合了“空山新雨”的意境;晴雪活泼灵巧,便如石上清泉一般可爱脱俗。用“新雨”,“清泉”来做她们的剑名,实在是合适得很。 
  画儿瞧着那玉璜,越看越爱,也不假手他人,自己去盒中捡了各色丝线来打起络子,将玉璜络在里面,做起剑坠。近来虽然天气渐冷,但圣景帝吩咐了,承乾宫中早早的燃起了火炉,地下也有暖热的地龙,屋内温暖如春。画儿只穿了贴身的小袄和长裙,外面罩了衫子,随意绑了辫子,看上去有一些慵懒柔弱,又娇美可爱。圣景帝走进屋中,便见画儿坐在小桌旁,桌上放着各色的丝线,手中正做着什么。 
  “在做什么?”圣景帝悄悄的走到她身后,低声问道。 
  画儿冷不防,吓得一惊:“吓死人了!陛下怎么来了?” 
  圣景帝微笑,揽她坐下:“今日没甚么要紧事情,朕批了折子就往这儿来。今天怎么做起这个来?” 
  “晴霜和晴雪的玉璜做好了,我想着给她们做个剑坠才好。”画儿将那玉璜递过去,圣景帝拿过看了,见画儿专心致志的打着手中的络子,心中不由不是滋味。她给绮英做过荷包,给皇姐做过香袋,现在连晴霜晴雪都有了她做的剑坠,怎么自个什么都没有?心中一恼,便伸手将那络子拿过扔在桌上,一把将画儿抱到膝上坐着,低头便吻了上去。 
  服侍的女官们哪有不会看人颜色的,都暗笑着掩上殿门,退了出去。圣景帝越发肆无忌惮,餍足了方放开画儿,仔细看时,见怀中人粉颊嫣红,星眸半垂,手揪着他胸前衣服细细的喘气,又羞又恼,越发可爱。 
  “你……”画儿瞪着他,面上一片霞红。这人也真是,不在乾清宫做自己的正事儿,偏跑来这里来动手动脚,他也不怕言官清流抓了这个把柄来罗嗦!那起居注上,帝皇的起坐行踪,都记载的分明,他不管那些,她还要名声呢! 
  “怎么了?”圣景帝笑望着她,挑挑眉头。 
  “没有。”画儿闷闷的回答了,重又拿起桌上的络子放在手里端详整理,却被圣景帝一手又夺了去。 
  “你若再盯着那络子,朕就在这儿要了你。”圣景帝低低在她耳边威胁着,画儿吓得差点从他膝上掉下去,脸更红了几分,再不敢看桌上的络子丝线了。圣景帝看她可爱神情,心中爱极,忍不住又在她颊上亲了亲。看她身上穿的单薄,便皱眉道:“怎么穿这么少?尚服女官失职了。” 
  “这可不关尚服女官的事儿,这里暖和得很,我也不觉得冷。若是穿了厚衣服,反倒觉得闷热。”画儿急忙辩解着,生怕他再斥责尚服女官。 
  “你身子弱,可当心着。听她们回说,太医院的药,你给停了?”圣景帝直接问了出来,眉目间有着深思。她此举,是有深意的。 
  “嗯。”画儿低低应了一声:“有些事情,是要看天意的,人力强求不来。”说罢,心中心绪浮动,却看了圣景帝不发一语。两人彼此心知肚明,此刻相视,都知道对方心中所想,不由感慨无限。圣景帝心中喜悦,握了她的手,只觉得就这么看上千百年也不会厌倦。画儿在他目光中只含笑低下头去,若有所思。     
  这日,一向平静安宁的承乾宫突然忙乱了起来。圣景帝前脚往乾清宫视朝,太后的凤驾后脚就往承乾宫来。众人事先没有得到一点消息,慌慌忙忙的通报给画儿知晓。晴霜晴雪忐忑不安,急忙把画儿叫醒,服侍着穿衣梳洗。谁知道太后又来干什么呢?众人一边服侍着画儿打理整齐,免得让太后再挑出什么毛病来;一边遣人去乾清宫通报了,只是约莫着陛下此刻在上朝,不会立刻赶回来。不过这次是在承乾宫,不是在长庆宫,料想也不会有什么大事罢。太后一向极少出长庆宫的,这次凤驾亲临,还是小心为好。 
  画儿匆匆的整理好了,带了六尚女官和晴霜晴雪迎到宫门,远远的瞧见太后的步辇往这边来。 
  “臣妾恭迎母后,千岁。”画儿在辇外蹲身行礼。 
  “免了,贵妃身子不好,不用多礼了。”太后的语调一反平时的高高在上,惊人的温和。 
  “是,谢母后恩典。”画儿心中暗暗惊讶。薛太后下了步辇,众人迎入正殿,刘尚宫扶薛太后在主位上坐下,画儿陪坐一旁,晴霜晴雪和沈尚宫带了六尚女官上来请了安。 
  “这是陛下新封的两位‘奉剑尚书’吧?嗯,果然是齐整孩子,哀家瞧着,贵妃身边的人也是不错的。刘尚宫,将那一对儿绿孔雀的簪子给两位尚书。”薛太后端详了晴霜晴雪,笑着称赞了一回,又赏了东西。两人谢了恩,心里也有了底数。太后这次来,竟是来示好的,想是受了陛下的斥责,要挽回自个儿在宫中的地位,下个台阶,修补原就不怎么好的母子关系罢了。两人放下心来,行事更加稳当。 
  “臣妾听说母后前几日凤体不适,但因臣妾也卧病在床,没有前去问安探望,还祈母后恕罪。”画儿想了一想,不管太后今天来干什么,总是长辈,还是先道歉比较好,也堵住太后的嘴罢。 
  “不妨事,哀家只是小病,如今已大安了。贵妃平日里也要保养才好。”薛太后听画儿如此说,心中也想,这贵妃明知陛下站在她那边,倒也尊重平和,也是不错的,再加上她今日来本就是来示好的,便也语气温和的说了话。 
  “是。”画儿觉得自己一面对太后,便要小心翼翼,好生别扭,便只应了一声,就不再说话了。谨言谨言,少说话,总不会有错。 
  “哀家前日里听说,贵妃身子娇弱,体质虚寒。这眼看冬日要到,江北冬天颇冷,极容易生病的。虽说这承乾宫里有地龙,也有暖炉什么的,陛下娇宠,想是也不会让贵妃冻着。但哀家前日里得了两个珐琅缠丝金花炉,见做的精巧好用,就给贵妃用罢。”薛太后向旁边点头示意,刘尚宫忙捧了一个托盘来,银盘上覆了红丝缎,沈尚宫上前接过,呈给了画儿。画儿掀开那红缎一看,只见两个小巧精致,玲珑可爱的暖炉放在那里,便谢了恩,让沈尚宫收了下去。 
  “哀家听人说,这缠丝的珐琅炉是越用越好的,贵妃可别只放在那儿当摆设才好。”薛太后想着这暖炉若是常用,放在了显眼的地方,让陛下瞧见问起,长庆宫也讨个好,彰显她的慈爱。 
  “是。”画儿答应了,两人又说了一会子话,眼看时辰不早,薛太后便说累了,依旧乘了步辇往长庆宫去,临走时又嘱咐了画儿自己保养身子,也注意着些陛下的龙体,好好服侍。语气温软,倒真有些慈母的风范。画儿一一答应了,领了众人送至宫门,眼看凤驾远去,方回来了。 
  太后走了没多久,乾清宫便遣了人来问。圣景帝刚下了朝便接到了通报,说是太后驾临了承乾宫。他深恐太后再找画儿什么麻烦,忙遣了人来询问。沈尚宫回说太后已经回西内去了,只坐了一会子,和娘娘说了话,甚是平和慈爱。圣景帝听了回话方放下心来,召见大臣叫起。     
  “朕听说了,母后今儿往你这里来了?”用过了晚膳,两人在偏殿里,一个拿了书卷看,一个提笔临字。这样的温馨是自圣景帝挪来承乾宫之后就常有的,两人不说一句话,但流动在室内的气氛,却恬静而和美。有时圣景帝看到妙处,便揽了画儿一起来看,一同品评诗词语句,有意见相合之处,也常有争论。画儿平日里随和,但每到此时却倔强得很,坚持了自己的意见不让步。圣景帝贪看她据理力争,每每涨红了小脸的可爱之态,便故意逗弄,常逗得画儿娇嗔不已。今日两人用过了晚膳,照常来偏殿,圣景帝手里拿着书本,心却不在上面,干脆放下了书本问着。 
  “是。母后今日来了,赐了两个珐琅缠丝炉,看上去真是精巧可爱,想必用着也很好。”画儿放下笔,小心翼翼的双手拈起宣纸,在空中晾着吹了吹。 
  圣景帝走到她身后,搂了她看去,见那纸上依旧用了隶字写了一首七绝:“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好诗好诗,画儿的字也好,改日给朕写在折扇上吧。”圣景帝赞叹着说,却见下面落款是“刘禹锡《秋词》,书于圣景十年秋夜”。“这刘禹锡是何人?”圣景帝不由问道,画儿笑而不答,帝皇见她神态,便也不再追问了。不过,看她今日写出如此疏朗大气的诗句来,想是心情也好,不复了之前的挣扎。既如此,就由她高兴罢。 
  “母后给的炉子,明日你叫人送到高远那里,朕命他配上两个锦垫来。”圣景帝见画儿灯下柔美之态,禁不住在她发鬓颈间落下细碎小吻,也不忘吩咐着。母后送暖炉来,想是来示好下台阶的,但也要小心为是。现在这个时候,他们好不容易琴瑟和谐了些,无论如何再不能横生枝节。     
  圣景帝坐在御案后,紧盯着桌上那对缠丝的珐琅炉。高远奉旨带了鹿皮手套,小心翼翼的拿了银针,将那炉子拿起检视着。炉底,炉边,炉口,都仔仔细细的试过了,方将那对炉子放在桌上,躬身回说:“回禀陛下,奴才检视过了,这对炉子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