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姐-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清晨,晨曦刚刚破开浓雾,麦场这一地儿就热闹开了,工地上热火朝天的,一干河工自河工所领了工具,便三人一丛五人一簇的下了河道,麦场四周则是一片叫卖声,一个集市的繁华已初步呈现。
  
  
  李家豆腐坊也早早的开了档,李月姐因四更天起来磨豆子做豆腐,等到豆腐包浆后,就被接手的李素娥赶回屋里睡了个回笼觉,这会儿才起来,别说,有姑母做帮手,李月姐确实觉得轻松了不少。
  
  而且家里有了一个长辈在,倒好似有了主心骨似的,这点不在于长辈的能力,而就在于存不存在的问题。
  
  “月姐儿,两碗盐豆腐脑儿。”杨东城和于子期两人连袂而来。
  
  这两个日日早上,都会来李家这小摊上喝豆腐脑儿,雷打不起的。
  
  “来了……”李月姐脆喊一声,便舀了两碗咸豆浆,洒了葱花儿,看着锅里还有煎葱油饼,便又拿了盘子装了几块饼子一并端了上来。
  
  这时,边上几个闲汉子正在聊天,说的就是昨天巡检上任的事情。
  
  
  李月姐想起昨天亲眼见到周东源跟那巡检的亲热劲道,还在酒楼里摆了酒,李月姐跟酒楼掌柜的谈生意的时候,还听几个店小二闲聊着,那周家请了镇老,里正,以及镇上面一些出色的人物,但好象就是没请于杨两位管事,不管如何,河工衙门也是朝延的正规衙门,怎么说,也该有个表面吧,于是便在于杨两人面前坐了下来,问起了巡检司和周家的事情。
  
  “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新任巡检姓查,曾是太子府的侍卫。”于子期简单明了的就道明了巡检的背后之人。
  
  
  一边的杨东城这时候又一脸乐呵的道:“这巡检司的设立,是那周家三爷极力促成的,打的什么主意大家心知肚名,只是周家这回偷鸡成不成不知道,但只刚刚开始就着实蚀了把米。”
  
  “怎么回事?”李月姐好奇的问。
  
  
  “那巡检的昨天一到,就把麦场沿河堤那边的地圈了几块去,那些原先可都是周家的地,这回啊,周家是着着实实的吐了几升血呢。”杨东城哈哈笑道,自他们接手河工所一块,周家明里暗里可下了不少手段,这会儿不用自己动手,就看周家吃瘪,而且还是自酿苦酒自己尝,岂有不快之道理。
  
  
  李月姐一听也乐了,居然还有等的事情。不过一想也正常,世间之事无利不起早,那巡检的到来也是奔着利益来的,而如今在柳洼,郑家的利益圈子尚未形成,整个柳洼利益的大头还在周家手上,周家为了表示诚意,吐出些利益是必须的。
  
  周家这亏吃的那是打落牙齿和血吞,还得陪着笑脸,李月姐想想都是爽的。
  
  
  
  第六十章 投资漕船
  
  “李家阿姐,你这可是厚些薄彼啊,我们日日在你这里喝豆浆吃豆腐脑儿,却从未见有葱油饼过,我闻着都香喷喷的,也给我们来两张啊。”这时,郑铁柱郑典两兄弟到了摊前,那郑典打趣的道。
  
  郑铁柱却是坐在那里冲着端豆腐脑儿上来的月娇儿笑了笑,算是打招呼,却被月娇儿一瞪,立刻又闷头吃起豆腐脑儿了。
  
  
  李月姐本是个爽利的性子,如今又抛头露面的惯了,对郑典这种打趣毫不在意,张嘴便回道:“是你两个臭小子,想吃葱油饼也成啊,三十文一个。”李月姐说着,转身又回厨房的锅里端了两张烫好的葱油饼出来。
  
  
  “哈,李家阿姐这是狮子大开口啊,京城天香楼的狮子头也不过十五文一个,你这小小的摊子难不成比天香楼还高了去了。”郑典不服气的道。却抓了一张葱油饼放在嘴里。
  
  
  “我说值就值,你嫌贵就别吃啊,你小子皮痒了是吧,忘了我拿扫把子抽的情形了?”李月姐挑着眉,挤兑着前几次郑典被她打的熊样儿,又没好气的伸手去夺郑典手上的葱油饼,被他一闪身,躲了过去。
  
  “墨易,你家阿姐这么凶,可不就是那母大虫,可真难为你了。”郑典边嘴着葱油饼边冲着一边正在帮忙干活的墨易道。
  
  墨易立刻横眉竖眼的:“你说谁母大虫呢,别看你对我有恩,我一样揍你,大不了到时让你打回去就是了。”
  
  而一月娥月娇也都拿眼瞪着郑典。
  
  
  “敢情着这是一大虫窝。得,我惹不得。”郑典作怪的道,随后又一推墨易:“开玩笑呢,男子汉的。一个玩笑也开不起啊,走走,一边去。有事跟你说。”说完就推着墨易,两人跑一边拐角,在里面一阵嘀嘀咕咕。
  
  李月姐瞪着两人的背影,这两个什么时候这么亲近了,也不知再捣什么鬼,自家墨易一个实诚人,别叫郑典这小子给教坏了。
  
  那杨东城看着在那边背着人嘀嘀咕咕的郑典和墨易两个。颇有些感叹的道:“这郑家出人才啊,看到郑家这典小子,我就觉得自己老了啊。”
  
  
  “此话怎讲?”李月姐在一边听得好奇啊,这杨东城可不是一般人,举子身份。虽然被革,但她听墨易说过,明年春正是三年一次的大比之期,这两个是定要在这之前起复参加会试的了,搞不好以后都是官老爷的身份,而柳洼这小池子,能让他心服的人物不多啊,便是周家,杨东城说起来都是一股子不屑的。更何况郑家这种刀徒出身的人家,郑典又是个愣小子。
  
  
  “前阵子,他和他大伯在通州,通州的漕司漕帮,他跟他大伯愣是三进三出,闯了个通透。最后一趟他和他大伯出来的时候,两个人跟血人似的,如今郑大还在家里养着呢,这典小子倒底年轻,恢复力强,没几天就生龙活虎了。”杨东城感叹的道。
  
  便是于子期这一向是中规中矩的,见不得这种逞强斗狠的事的人,这会儿也频频点头。
  
  
  这漕司漕帮的道道,李月姐虽不太明白,但阿爹当年也是河工总甲,这漕司漕帮的深浅李月姐多少还是从自家阿爹嘴里听说一些的,那漕司漕帮之地,真正是龙潭虎穴,这时听得杨东城的话,才知郑家这次通州之行,尽是伯侄俩拿命在拼,想着之前郑老太给自己看的信,全是平安顺和的话,如今看来也全是晚辈的在安慰老太。
  
  一片心意,让人感动。
  
  这会儿又想着那杨东城说郑大伯还在家里养伤,这消息在柳洼居然一点风声也没有,显然,郑家不想在这个时候节外生枝,让周家抓了机会。
  
  不过,这郑大伯在家养伤,她不知道也就罢了,既然知道了,那应该带着墨易去问候探望,毕竟墨易这条命,也是郑大伯在京里上窜下跳的使了力保下来的。
  
  这时,于子期和杨东城吃完告辞。
  
  
  那于子期临走前还深深的看了李月姐一眼,李月姐有些莫名其妙,等目送着两人的背影远离,准备收拾碗筷的时候,却不意在于子期坐过的位置上发现一个精致的盒子,打开一看,却是一瓶面脂,闻着喷香喷香的。
  
  李月姐不由的追出去几步,却又停了脚,这才明白方才于子期离于是那一眼的用意。
  
  
  “阿姐,是什么?我看看。”月娇儿眼尖,一早看到了这边的情形,也追了过来,拿过李月姐手上的面脂:“这可是上好的面脂,以前我见金凤姐用过,这一盒面脂要好几钱银子呢。”说着,便要用手指伸进去挖面脂往脸上涂,却被李月姐一把抢过:“现在不能用。”李月姐边说边回屋里。
  
  月娇儿嘟着嘴,一脸气哼哼的,一边正在晒衣服的李素娥看到这姐妹俩的情形,笑着问:“这是咋啦?一大早的。”
  
  “姑,大姐小气,刚才于管事送了大姐一盒面脂,喷香喷香的,大姐愣是不准我动。”月娇儿告状道。
  
  
  李月姐好气又好笑的瞪了这小囡子一眼,姑这才住下,这小囡子就学会告状,真是皮痒了啊,李月姐磨着牙,月娇儿冲着她做了个鬼脸,然后一溜跑到屋里去跟月娥嘀咕去了。
  
  李素娥一听于管事送李月姐面脂,她这心里正为月姐儿的亲事发愁呢,这会儿便一脸兴趣的打听。
  
  “姑,许是于管事忘在那里的,明天来还给他。”李月姐笑道。
  
  “你当姑真傻啊,这面脂是女孩子用的,那于管事是一个外乡人,这柳洼没亲没戚的,不是送给你的,他做啥去买这面脂?”李素娥一话道破。
  
  “那我就更不能收了。”李月姐眨巴着眼睛,口气很干脆的道。
  
  
  “为什么?我看这于管事对你倒是真心实意,咱家墨易他们照拂着。墨风又拜他做先生,平日里笔墨纸砚的也不知倒贴多少,这心意还不是明明白白的。”李素娥,接着又拉着李月姐的手。一脸担忧的道:“月姐儿,这又是秋天了,眨个眼。这一年又要过去了,明年你就十八了,这般年纪,你又这般情况,在咱们这十里八乡的,想找个好人家不容易了,我看这于管事不错。我跟墨易打听过了,这于管事江淮家里,就一个老娘,没有妻室,我瞧着是合适不过的。你是个要强的性子,这该下手就下手,不要象姑这样,全由命去摆弄。”
  
  李素娥说着,那眼眶便有些红,显然是想起了伤心事。
  
  李月姐听着自家姑姑的话,她又哪里不明白自家姑姑的意思,只是……
  
  “姑,明年春。于子期会参回会试,若是考不中还罢,若是考中了,你认为,我跟他会有结果吗?”李月姐一字一顿的道。
  
  “他不是被革了功名了吗?”李素娥惊讶的问。
  
  “革了功名只是一时的,他如今得二王爷看中。明年会试前那二王爷便会为他起复,他的才学是相当好的,又有二爷照拂,断没有不中之理啊。”李月姐道。
  
  听李月姐这么说,李素娥也拿不定了。
  
  
  “既然这样,那就只能明年再看了,不过,月姐儿,你答应姑,这面脂不要还了,反正他没说,你就只当是捡的,至少两人之间留个念想,以后成是好事,不成也怨不得什么。”李素娥还是不放弃的道,实在是月姐儿拖到如今,已经是良婿难寻了,这个机缘不可轻易放弃。
  
  “好。”李月姐不忍拂自家姑母的好意,便答应了下来。
  
  傍晚,吃过晚饭,天边还存了一抹晚霞,李月姐上街买了四色糕点,外带一些补品,然后叫了墨易,两人一路去了郑家。
  
  
  是郑屠娘子开的门,那郑屠娘子一见到李月姐,却是热情的不得了,之前为了家里麦场那块宅基地的事情,她让家里人给怨的不行,想拿回来却半点没法子,没想峰回路转,李家闹了那么一出,她那二哥有求于她,便一切好说,自动自觉的把宅基地还了,她也算是有了交待,这才大大的松了口气,因此这会儿对李月姐格外的热情。
  
  在郑屠娘子的心里,每次只要家里的事情跟李月姐沾了边,便能坏事变好事。
  
  
  两人一路说一路走,不一会儿,就到了郑老太的屋前,还没进门,远远的就听到郑老太中气十足的在骂人:“你这臭小子,现在知道痛啊,那怎么两句就叫人给烧的不知天高地厚了,你这才好的身子,你能去干河工那摊子事吗?真当自己是金刚罗汉呀,还叫痛,活该,痛死算了,也省得老太我操碎了心肝。”
  
  
  话音落时,李月姐和墨易正好跟着郑屠娘子进屋,就看到,郑典赤着上身跨坐在一张竹椅上,后背对着外面,上面一片青青紫紫的,还有一些伤口裂开了,正渗着血珠子,郑老太一手拿着白纱布,正在给郑典擦药包伤口,边骂还掉着眼泪儿,是心疼的。
  
  
  “老太,天地良心的,我哪里烧他了,只是当时确实有点事儿,典弟便顶了我一会儿,总归是我的不是了。”这时,屋里另外一个十七八岁的男子一脸无奈的道,李月姐也熟悉,是郑家四房的老大,郑圭,前几天郑老太就是为了他的亲事,来李家里问鞋面的事情的,最后赶上了抓奸之事。
  
  
  听了这些,李月姐有些明白了,这郑圭暂时顶了河工役的,在河道上做活儿,可能因为有事,便让郑典顶了工。那郑典前些日子才在通州受了伤,这伤才好,再叫河道上的重活一压,这原来的伤口就裂了,老太又是最疼郑典的,这会儿自然没给郑圭好脸色了。
  
  
  “行了,你也别叫屈,就算你是无心的,但自家兄弟怎么个情况你心里没数啊,那样的重活能叫他顶?以后,自家兄弟,得顾着点儿。”郑老太脸色还是不太好。
  
  “是,郑圭下次注意了。”郑圭点头受教道。
  
  “老太,我真没什么的,您这上了药,再睡一晚上,包管明天又是生龙活虎。”郑典打着圆场。
  
  “瞧你能的。”老太扬着眉一巴掌拍下。
  
  
  郑典便龇牙咧嘴的怪叫着,转头之即,这才看到李月姐和墨易还有自家二伯母站在门边,笑吟吟的看着,先是一惊,然后那脸便染的跟猴子屁股似的:“哎呀,不好,身子叫人看了去了。”说完,便站了起来,连着竹椅一起拖着躲进了屋里,那速度,跑的比猴子还快。
  
  屋子里一干人先是一愣,看了看一头跑的没影儿的郑典,又看了看站在门口,叫郑典这话给气的瞪眼的李月姐,俱大笑了起来。
  
  “这小猴子,便是有人看你,那也是你的福份。”郑老太笑骂的道。然后把纱布和药粉丢给郑屠娘子:“你进去帮典小子包一下。”
  
  “嗯。”郑屠娘子应声进了里屋,墨易也跟着进去,一会儿屋里便传来嘻嘻哈哈的笑闹声。随后两人就出来。
  
  
  “老太,我带墨易去看看大伯。”那郑典披着件挂子,胸前敞着,倒是坦坦然的没之前作怪样子了,还冲着李月姐咧嘴一笑,李月姐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这小子,每次看到他,就让人有些手痒。
  
  “去吧。”郑老太挥挥手
  
  郑圭也跟着一起离开。
  
  李月姐便陪着郑老太说话,并问候了一下郑大伯的伤势。
  
  
  “还好,再休息几天,你郑大伯就没事了,唉,富贵险中求,这人一生,平顺是一辈子,惊涛骇浪也是一辈子,有的人喜欢平平顺顺的过一生,而有的人就喜欢在浪里搏击,端看各人的心思,老太也管不得了,横竖不到百十年的时间,只要自己无悔便成。”老太平日里常上山听寺里的和尚讲禅,这话竟是悟了。
  
  
  李月姐听了,心里也觉得人生就是这样,前世,她被软禁周府,心里最掂记的就是一干弟妹,只觉得对不住泉下爹娘,而今,只要弟妹能顺遂如意,便是她自己因误了时机,没个好归属,她亦无悔。
  
  
  “对了,月姐儿,我看你每日做豆腐卖豆腐的,着实辛苦,我前日听你郑大伯说起一桩生意,倒是一条不错的赚钱路子,你要不要看看?”这时,郑老太话风一转的道。
  
  “什么路子?”李月姐好奇的问。
  
  “投资漕船。”郑老太道。
  
  
  
  第六十一章 接货
  
  晚上,李月姐睡在床上,就在想着漕船投资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