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姐-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却在讨论了嫁了人家的事情,这真是……
  
  李月姐想说,那真的只是一种理性的分析,不关其它呀……
  
  算了,事已至此,就当作什么都不知道吧。李月姐一摇头,跑回屋里,倒头就睡。
  
  
  
  第七十章 于夫人的消息
  
  天已微明,于子期一夜没睡,这会儿就坐在书房里,双手抱胸,看着对面墙上的一副字。
  
  
  “喂,子期啊,这忙了一夜了,你怎么也不补个眠,二爷不是让人传了话,今天让大家都休息。”这时,杨东城边打着哈欠边推开书房的门,疑惑的道,这于子期这是在发愣呢。
  
  
  “东城,你说,我该拿李姑娘怎么办?”于子期揉了揉眉心,之前他去李家,就是要通知墨易今天不用来河工所,在家休息一天的,没想却听到姐弟俩的对话,说实话,即有欣喜,又有失落,欣喜是因为镇上人都传言李婆子对士子文人一类有偏见,他也一直摸不透李婆子的心思,如今听来,似乎那李婆子已经默认了他跟月姐儿的关系,只等他上门提亲,这他心里当然高兴,而失落的却是,其实他跟月姐儿啥关系也没有,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至少他上次送的面脂,月姐儿应该是收是收下了吧。
  
  而更让他有些丧气的是,对于他,李家姐弟顾忌颇多,他现在想的是,怎么才能消除一些李家姐弟对他的顾忌。
  
  
  “呵,脑袋瓜子开窍了啊?我早跟你说了,这种事情手快有手慢没有的,虽然柳洼镇的人一直传你和那李月姐的谣言,不过,我看那李月姐不是个能被谣言绑住了手脚的人。”杨东城靠在门边道,李月姐的行事,他是极为欣赏的。那不是一个能被别人左右的人,不过,这类人通常冷静自持。于子期要想完全得到李月姐的心怕不是那么容易。
  
  总之,这位兄弟自求多福吧。
  
  
  “我也没想靠谣言能绑住她呀,我感觉的出来,她家人对我还是有好感的。只是她似乎顾忌颇多。”于子期便把今日听到的话跟杨东城说了一遍,两人是发小,无不可说之言。
  
  
  “我说墨易今天行事透着古怪呢。原来这小子心里打着机关呢。”杨东城恍然大悟。随后又道:“有顾忌这很正常,毕竟咱们是外乡人,你对于李家姐弟来说是一个不知根不知底的人,那李月姐又是个思虑颇重的人,怎么可能没有顾忌。”
  
  “倒也是。”于子期点点头。顾忌本是正常的,不顾忌才不正常。心里的那一丝纠结倒是消了。
  
  “那东城觉得接下来我该怎么做?”于子期道,说实话。这种事他真的不善长,如果母亲在这里就好了,只消交给她就成。
  
  
  “依我看哪,你跟李姑娘的流言也传的够久,如果你真有娶李姑娘的心思。不如找个时间,跟墨易聊聊,开城布公的,把你的心意和家底以及未来的打算跟他透透,有这么个大舅子在身边,你只要把他说服了,那李姑娘就到手大半了,另外,再找一个嘴巴牢靠的妇人先去跟李婆子提提。毕竟,流言传了这么久,对李姑娘的名声是有碍的,不如就借着这股子流言,先落实一个初步约定,等得明年揭榜后。你使不得要回乡祭祖,到那时候把你娘接来,正式跟李家提亲,这样应该比较稳妥了。”杨东城道。
  
  “嗯,就依东城说的这样子去办。”于子期长舒了一口气道。杨东城这主意倒也是舍情合理的。
  
  “行了行了,那赶紧着休息吧。”事情说完,杨东城打着大大的哈欠。
  
  
  “我现在不休息了,这天已经亮了,李家门口的豆腐脑档儿要开了,我去吃碗豆腐脑去。”说着,于子期就整了整衣服,叫了门口一个差衙打了热水来,洗了把脸,人看着就精神不少了。
  
  “得,我就舍命陪君子。”杨东城这会儿也不提睡觉了,嘴上说着舍命陪君子,实则是杨东城此人恶趣味,想看看开了窍的酸腐书生如何追小娘子。
  
  “你想去便去,别找这等由头。”两人自小一起长大,杨东城那点肠子于子期清楚的很,没好气的道。
  
  随后两人出了河工所,直奔李月姐的豆腐档。
  
  清晨,三三两两的人,因着天冷,一些懒散的此刻还窝在炕上的被窝里呢。
  
  
  所以此刻,李家豆腐坊也清闲的很,李素娥已经挑了豆腐送去码头那边,月娥一张温和讨喜的笑脸正招呼着仅有的几个客人,而月娇,这丫头又在偷懒,坐在火盆子边上,背上披了一件厚厚的棉衣,那小脑袋歪靠在桌边打着盹儿。
  
  李月姐歪在炕上也不过一个时辰,便也早早醒,她就是这般的劳碌,错过了睡点,便是再补眠也补不了多少时间就会醒。
  
  
  这会儿起来,先在厨房里熬好了猪食,然后提了到后院喂好了猪,这两头黑猪已经不算小了,不过还远没有到能宰的时候,李月姐估计着还得再过三四个月才能出栏了,而这时候,是这两头猪最能吃的时候,稍没吃饱,就一直哼哼,拱啊拱的。
  
  喂好猪,又放了鸡出来撒欢。都侍弄好,李月姐才到前头的豆腐档上。
  
  “李姑娘,两碗豆腐脑儿。”李月姐才站定,就看于子期和杨东城到了,那于子期微微拱手的道。那眼中的热度倒是比往日更盛了。
  
  
  见到他,李月姐便想起昨晚他听到自己和墨易说话的事情,不过,于子期没露面,李月姐早打定主意装做不知的,这会儿便如同往日一般,煮好两晚豆腐脑端了上去,其实那心里颇有些尴尬。
  
  “谢谢,墨易还在睡觉吧?让他多睡一会儿,昨晚二爷已经传话下来,今天大家都休息一天,不用去河工所当差。”于子期细嗅着碗里飘扬的葱香味儿道。
  
  
  “谢谢,知道了。”李月姐点头道。随后就转身回豆腐档时面了,转身之际,斜了一边几个来吃豆腐脑的闲汉一眼,瞧他们一脸饶有兴趣的样子。耳朵一个个也竖着,这会儿巴不得自己和于先生两人有什么暧昧的地方,那他们又有八卦了可传了。
  
  李月姐撇撇嘴,都是一些看客。不理他们。李月姐回档做了下来,也给自己添了一碗豆腐脑,她肚子也饿着呢。
  
  
  就在这时。路边又传来一阵咯吱咯吱的踩雪声,众人望去,便看一老婆子,整张脸包在一条青花布巾里面,只露出一双眼睛,手里挎着一只包裹,朝着这边走来。一路走还在一路咳。
  
  
  “田婆婆,这大雪的天,你这病了吧?咋不在屋里好好休息,可请了大夫?要是想喝豆腐脑儿,让人带句话。我给您送去。”李月姐一看到她,便认了出来,连忙丢开碗出了档子,迎了上前,扶着着田婆子,这一扶却发现田婆子的手烫的很,又听田婆子一阵咳,知道她这是病了。
  
  说着,便接过挂在田婆子身上的包裹。挺沉的,似乎有不少东西,不由的奇怪了,田婆婆这一大早的,还带着包裹,这是要去哪儿啊?
  
  
  “不用麻烦。老婆子跟你这丫头有缘,今天再来你这里喝一碗豆腐脑儿,一会儿,我就要坐船回家了。”田婆子说着,咳的更厉害了,整个背都驮了起来,声音也沙哑了。
  
  
  回家?田婆子家远在江淮,再看田婆子现在这情形,如今又是寒冬腊月,田婆子这年纪,李月姐很怀疑,她还能平安的回到家里吗?便着急的道:“婆婆,这可不成啊,你如今这身体病着呢,就算是要回家,等养好身体,天气暖和了再走啊。”
  
  
  李月姐说着,前世,田婆子一直是留在周家的,她不清楚为什么今世,田婆子在这个时候要离开周家离开柳洼,只是不管如何,田婆子这时候走不得,这一路的奔波对于田婆子现在这个情形,那可是要命的。
  
  随后李月姐田婆子咳的狠了,便又叫了月娇:“四妹,去请许大夫来。”
  
  “哦。”月娇儿应了声,便撒着丫头一溜跑了。
  
  “唉,不用了。”田婆子想阻止,可月娇儿已经跑的没影儿了。
  
  李月姐这时忙又端了一热腾腾的豆腐脑儿,不管如何,先让婆婆去去寒。
  
  “你是田老夫人?”这时,杨东城跑将起来,一脸惊讶的道。
  
  田婆子喝了一口热汤,正舒服间,听到杨东城的话,忙转过脸来,眯着眼仔细的瞅了瞅,好一会儿却是拍着额头道:“哦,这不是杨家和于家的两个小郎吗?”
  
  “正是,婆婆,自您离开了家里,我们可有好几年没见到您了。”于子期也凑上前。
  
  “呵,我年前的时候回过家的,还见着你娘了,你娘说你们游学去了,没想到你们游到了这里来了。”田婆婆道。
  
  只是她这一句话反倒让于杨两个一阵悻悻,他们留在柳洼也是逼不得已,被革了功名呢,如今见到家乡,便有一种不敢见江东父老的感觉。
  
  “对了,我来之前,于夫人正病着呢。”这时,田婆子似乎想起什么似的道。
  
  “您说我娘病了?”一听田婆子的话,于子期大急。
  
  “嗯,那阵子,你家管家到处再请大夫呢,不过,也过了不少时日了,应该能见好,于小郎不必担心。”田婆子安慰的道,随后也咳了起来。
  
  “不行,我得回家一趟。”于子期道。于子期是个孝子,这会儿听到家里老娘病着,哪还还能再坐得住。
  
  
  “也行,现在正好是冬歇期,没什么事,这里一切有我,你管你去吧,看你娘身体情况,如果还行,就一并把她接来,明年你一但得中,你娘正好帮你说媳妇儿。”杨东城道。
  
  于子期点点头,然后又跟田婆子告罪了一句,最后去走到李月姐面前,只说了俩字:“等我。”说完,便匆匆的离开了。



第七十一章 教训的就是你

    看着于子期远去的背影,他这两字让李月姐一时心绪乱纷纷,这是于子期第一次清楚明白的表示某种约定,而这事李月姐一直心中有些纠结的,但不可否认,李月姐也略略的松了口气,毕竟,因为她上回救了于子期,再加上如今墨易进了河工所,墨易跟着于子期读书,这导致两人的流言一直不断,这对于子月姐来说,要说没有困扰是不可能的。

    如今有这么个约定,似乎也能心定一点吧,李月姐不确定的想,然后拂开一丝乱发,轻轻一叹,多想无益。

    这时,月娇领了许大夫过来,李月姐忙将田婆子扶了进屋,然后让许大夫给田婆子看看。

    “老人家没什么大事,就是受了风寒,只是她这岁数毕竟大了,受不得一点汤火的,我给她开了药,然后需得静养数月才行。”那许大夫望闻问切一翻,就给田婆子开了药方。然后递给李月姐,李月姐便又交给月娇儿,又拿了银子给她,让她去药堂抓药。

    随后李月姐送许大夫出门,回来之即,却看田婆子正下炕穿鞋,还要走,连忙阻止。

    “婆婆,你现在无论如何也要先静养一段时间,就安心的在我家住下吧,虽然挤了点,但冬天正暖和不是。”李月姐一脸正色的劝道,刚才趁着许大夫问诊的时候,李月姐也傍敲侧击了一下,便知道为什么田婆子不留在周家了。

    实在是周家一向不养闲人的,前世,田婆子是靠着白玉豆腐的手艺留在周家的。而今生,这门手艺提前被李月姐用了,而田婆子对李月姐很有好感,再加上。这一门兄弟姐妹六个,过日子着实不容易,田婆子又怎么能乱了李家这生计。因此,这白玉豆腐她便不用了,可除了这门手艺,田婆子也没有别的长处,再加上她年纪着实大了,周家还担心万一哪一天她一蹬腿,还得花心思去收尸。别的不说,就够晦气的,所以,就辞了她,田婆子没了周家的落脚点。盘缠又用尽了,尽管发现了李家白玉豆腐这线索,可却是一个无头线索,没法子只得打道回乡了。

    李月姐清楚这个原由,那心里自然是愧疚的,她这是盗用了田婆子的手艺,结果反而害的田婆子没了生计,所以,无论如何。她得担着照应老人的责任,因此这会儿哪里肯让她走。

    “这怎么行,你一家已经够不容易的了,我这老婆子怎么能拖累你。”田婆子直摇头,无论如何不留下。

    “谁说你这是拖累我们了,我们还需要您的帮忙呢。上回就听您说过,这白玉豆腐您做了几十年了,可我们这一两年才起步,其中许多的东西都在摸索,总觉得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可您做这豆腐几十年,那火候定是老道无比了,等你身子骨好一点了,再给我们提点一下,我们将受益无穷啊。”李月姐道,她知道田婆子是个要强的人,不愿无故受人恩惠,但有这理由,她相信田婆子便能留下来。

    而田婆子,那白玉豆腐做的比自己好那也是事实,毕竟人家才是师傅。

    果然,李月姐这话让田婆子心动,而且田婆子一直在心里认为,李月姐上次说的给她家这白玉豆腐盐卤秘方的人,定然就是她的儿子,这么一丁点的线索,田婆子也实在不愿意放弃。便点了点头。

    李月姐才不管田婆子心里的心思,能留下来就好。

    李家四间大房间,家里人多,住起来是挤一点,但,当初她能隔出八间房出来,还怕住不下去啊。

    正好,墨易墨风一间,姑母和小月宝一间,月娥月娇一间,她和田婆子一间,田婆子病着,她也好方便照顾一下。

    不一会儿,月娇抓了药回来,李月姐熬了给田婆子服下,田婆子病着,服下药后,便昏昏睡去,李月姐也不打搅她,便出了屋。

    这时,李素娥送豆腐回来,手上又提了两个竹编的火篮子,这种火篮子里面再放一个铁皮打的小盆,上面有一个铁丝盖盖着,第日烧好灶的时候铲些火碳在里面,提着便可以到处走动,如果是做手头上事的时候,那双脚架在那上面,正好可以暖脚的。

    看着自家姑母手里提着这两个火篮子,李月姐便笑的贼兮兮的,不用说了,定是那夏水生怕自家姑母做绣活的时候冷,给她弄了两个火篮子洪脚的。

    李素娥看着李月姐这怪样子,反弄了一个大红脸,然后没好气的白了她一眼。

    随后李月姐便跟李素娥说了田婆子的事情,同时也解释了一下当日给自家这豆腐制法的人正是这婆子的儿子,那等于这婆子就相当于李月姐的师婆婆一般。

    虽然李月姐这话是不尽不实的,但正好合了田婆子心中的猜想,而李月姐这么说,也是要预先堵自家二婶的嘴,要不然,自己随便留一个婆婆在家里侍奉着,自家二婶不定又有什么怪话呢,她是不在意,可怕田婆子在意啊。

    而她这般说活,那在这种情况,是绝对有奉养的义务的。谁也没话说。

    “这个自是应当。”李素娥赞许的点点头。

    这时,太阳已经起山了,晒着大半个院子,印着白雪,晃得直刺眼。

    “对了,月姐儿,过年要做几双鞋子,鞋面我已经做好了,就是鞋里还缺点衬子,你这有没有用不上的旧衣旧裳,我好剪点用用。”这时,李素娥又道。

    “我找找看。”李月姐说着,便进了屋,打橱柜,在一边的拐角找到一包衣服,是阿爹,有些旧,许多地方都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