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姐-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月姐赌的其实就是一种感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阿爷不会输,不过月娇这么说,也挺合理。
  “哦,也是,那行,这注我接了。”郑屠乐呵呵的道。
  这边下好了注,台上的赌局就要开了,这回特意请了村老上台去开。
  李月姐又拉着弟妹们挤到台前,就听一干看戏的人在道:“那李老头居然压了豹子,怎么可能,就他那样能摇出豹子来?真是疯了。”
  “别吵,开了,真紧张。”另外一个看戏的不耐烦的道,显然也是赌性不小的人,这位完全入戏了。
  台上,村老缓缓的揭开色盅的盖子,三个色子,均是六点朝上。
  “还真是豹子。”那村老惊讶失声,同时也引来台下一片抽气声。一边周大爷一脸铁青,唯有李老头,又一脸老实巴交,诚惶诚恐的道:“运气,运气,碰巧,碰巧。”
  台下一干看戏的人更是惊讶的下巴都快掉了,李老头运气太好了,这都能碰上,唯有一两个有眼光的人却在那里嘀咕,这未必是运气啊。
  当然,更多的则是一些输了钱的人在骂娘。
  “大姐,阿爷赢了,快,快去兑银子。”月娇高兴的蹦了起来,这丫头就记着银子呢。
  而李月姐这时心中的一块大石也终于落了地,就说阿爷不会害她的。
 

第十章 爷孙谈心
更新时间2012…11…29 16:30:18  字数:3145

 没一会儿,这场堵局的结果就传遍了柳洼镇。柳洼镇又多了一个谈资,而做为赌斗的两方周大爷和李老头,还有一些善后的要谈,就另外找地儿聊天去了。
  此时,李月姐心头一块大石落地,又净得了四两银子的赌金。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于是就带着李墨易和李月娇,先去郑屠家的肉案切了一刀肉,三指宽的肥膘,然后又打了一壶酒,再买了两盒油酥饼,还有一袋上好的烟丝,这些自然是拿回去孝敬阿爷的了。
  随后姐弟三个路过姚裁缝家的成衣铺的时候,月娇死活要进去,这丫头掂记着过年的新衣服呢,之前知道家里困难,也不敢提想法,可这会儿赢了银子,那哪还客气啊。一进铺子,就盯着一块水红梅朵儿的细布料,那脚步就再也不移动了。
  “不行,咱家守孝呢。”李月姐摇头。
  月娇儿才扁扁嘴,最后选了边上一块白底带蓝花的布料,看着也挺雅致,随后李月姐就给家里几个小的抽了几块素色的衣料,都是普通的细布,比起李金凤今天买的那缎子就没的比了。
  不过,过年能有新衣服,这已经让墨易和月娇欣喜了。
  付了账,收好布料,李月姐这才打量了整个铺子,果然,艳色的衣服少了很多,如今挂着的已经有不少素色衣服了,柜台的一边还堆了几卷白麻布。
  “姚家主婆,这快过年了,你这铺子的衣服颜色怎么越来越素,艳色的还是前段时间制的吧?”这时,边上一位顾客问姚娘子。
  “这马上就过年了,该买的都买的差不多了,再做艳衣服就得积压到明年,等天一热,艳色的衣服瞧着刺眼,还不如这素色的好卖,咱们做衣服的得赶在时间前头不是。”姚娘子一张快嘴,却把道道儿说的通透,反把真正的原因瞒了下来。
  说着,还冲着月姐儿打了个你知我知的眼神,月姐儿自然回了个心领神会的眼神,只觉姚婶子这张嘴哦,死的都能说成活的了。
  不过,说又话回来了,姚婶子那么解释也有几分道理的。
  果然,那顾客点头:“不错,不错,是这个理儿,那我家里都有艳色衣服了,这回就再买两件素色的,过了春穿正好。”
  于是,姚婶子又多卖出两件素色的衣服。
  月姐儿便朝她拱了拱手,说了声生意兴隆,然后带着弟妹趁着夕阳的余晖回到家里。
  心里还想着,阿爷应该回来了,之前赌完,阿爷和周大爷另打地方谈话,李月姐自然不便那时候去打扰阿爷。
  此时,一进院子,就看到阿爷已经回来了,正蹲在两院中间的土墙垛上,仍眯着眼睛编着竹篮,似乎之前那场激烈的赌局跟他毫无关系似的。
  这会儿,他两腿夹着竹篮子,一手编着,另一只手却从烟袋里抽烟丝往那烟铜口里放,只是烟袋早就瘪了,两指捻出来的只是些烟丝粉沫,李老头叹了口气,正拿放下烟筒,没想横里伸出两指,捻着细戎的烟丝放进了烟筒里。
  “阿爷。”李月姐在边上叫着,边拿着李老头那个空烟袋,先前里面的粉沫倒了出来,然后把刚买来的烟丝放了进去。
  “呵,这可算是急时雨了。”李老头狠狠的抽了一口,然后朝天吐出一口烟雾,那样子很满足。然后侧过脸,还看到李月姐巴巴的眼神,不由的笑了,赌局他虽然赢了,但事后一些事也还是要跟周家谈妥的。
  于是道:“没事了,不过,你自己说的,要守大孝,守三年,所以,这三年都不能出嫁,等三年一过,你都十九了,到时也不知还能嫁哪个好人家,真不知你这回这么坚持是对还是错?”
  “自然是对的,孙女儿是长姐,有些责任是不能推卸的。”李月姐低着头道。
  “嗯,也对,你能这样想也不枉你爹疼你,墨易十三岁了,再过三年,十六岁,他爹那个工他就能顶了吧,到时也该他撑起这个家了。”李老头道。
  李家长子李伯显,也就是李月姐的爹,是个秀才,但却不是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年轻那会儿,运河修堤,朝延沿河岸两边的村子招河工,按人头摊到每家每户,摊到李家时,李老爹是瘸子,衙门不收,两个儿子,李大本来有秀才功名,是可以免的,但李婆子偏心老二,死活让李大去上工,最后李大只得脱了秀才的长衫,换了短衣去当河工,好在他有秀才功名,管理河工的工头就让他当了巡河道的记录员,也并是一个文职,不用每天干苦力了,此后他又凭着工作勤恳,一步步升到了河工总甲,成了衙门里正式的吏员,就是可以传给后代的那种。
  所以,从原则上说,李相公故去,他就留了下一个各额,等墨易十六岁,就可以顶这个名额,当然这也只是原则上,而且具体的职位不好说,前世墨易虽然顶了名额,但干的却是苦力活。
  为了修干河水库,每日里背着成袋成袋的沙石,小小年纪,那背就压的跟老头子似的。所以,对能不能顶职,李月姐并不在乎,那样的河工不做也罢。
  不过前世,新皇帝登基后不久,为了缓解国库的空虚,会在柳洼这一带建立抄关,向来往的船只征税,到时,许多的河工和小吏会直接转到这个新建的抄关上,而抄关上的工作过个几年就是人人公认的肥差,前程不敢说,但是每月例钱,冰碳等都比一般衙门里肥厚的多。
  如果墨易能抓住这次机会,倒是不错的,不过现在也只是想想,知易难行啊。
  这会儿李月姐还是顺着阿爷的话点头“嗯。”随后好奇的问:“阿爷今天为什么会跟周大爷赌了起来,按说,有我那主意,周家不会不从的。”
  “你这丫头啊,鬼心眼不小,但倒底嫩了点,你那个主意,周家投鼠忌器,是不敢不从,但你有没有想过以后呢,周家被你阴了,这一场是可以过去,可若是周家在背后使坏,你们姐妹几个,没爹没娘的,能防的住周家吗?
  再说了,你和周家大少爷这一次的婚约闹的沸沸扬扬的,如果突然不成了,别人私底下还不知道怎么议论呢,而周家为了自家的面子,定然会把过错全往你身上推,到时你要怎么样?
  所以,周家这婚得退,但也不能把人给得罪狠了,再至少,咱们这婚也得退个光明正大的,让别人没有话说,所以,我今天开玩笑的把你要大闹公堂的事情说了,然后才打出赌债赌消的,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愿赌服输,谁还有什么话说。”李老头道。
  “谢谢阿爷。”李月姐听了一阵感动,她是走一步算一步,而自家阿爷却已经为自己算到后面的许多步了。
  本来李月姐还打算问阿爷赌术的事情,不过见阿爷只字不提,也就不再追问了,随后想着阿奶叫自己气病了,便又问:“阿奶身体好点了吗?”
  “没事,别担心,你阿奶不是真病,她是装的,阿爷毕竟是入赘的,你阿奶才是一家之主,她装病,这样,就能让阿爷顺理成章的接手这事了,所以,你这丫头千万别怪你阿奶,你阿奶说倒底也是为你好。”李老头又看着月姐道。
  装的?阿爷的话让李月姐一阵惊讶,随后再细细想中午时发生的事情,开始阿奶尽管是气,但并没有什么不适,只是后来,花媒婆一出现,阿奶就突然的病了,然后把事情顺理成章的交给阿爷。
  这么说,是真的装的?李月姐越想越是真的,阿奶并不是如自己以前想的那样,完全不顾自己死活。
  “阿爷,我知道了,周家毕竟是大户人家,嫁入周家,不管怎么说,吃穿不愁,阿奶常说,人生在世,吃穿二字,阿奶其实也是想让我能吃饱穿暖。”李月姐有些心酸的回道。
  “知道就好,知道就好,不过,你阿奶那脾气没法子的,你别往心里去就成。”李老头一脸微笑的点头,虽然木讷的脸,但更可亲。
  “阿爷,我知道,但愿阿奶别气我太久。”李月姐笑着,重生一世,李月姐发现,有些伤害也并不是如前世所想的那样预谋已久,大多时候是一些观念,处世方法的不同而造成的。
  当然,李月姐心里也明白,这次自家阿奶装病大体还是看在阿爷的份上,要不然,以阿奶的固执,她既是认为是了她月姐儿好,再加上又对二叔有天大的好处,又哪里肯轻易妥协。
  总之祖母孙女俩隔阂已久,一时半会儿是亲近不起来的。
  这些事情,李月姐还是能看的分明的。只是在知道阿奶对自己倒底还是有一丝关心,那前世积累的怨和恨的淡了不少。
  随后李月姐又把自己买的酒和酥洒饼递给阿爷,又提了提手上的肉道:“阿爷,外面冷,而且天都黑了,这篮子你明天再编吧,我今晚包饺子,一会儿给阿爷和阿奶送去。”
  “要得,要得。”李老头嘿嘿的笑着。
  

第十一章 李二夫妇
更新时间2012…11…30 15:17:53  字数:2718

 晚上,李仲达喝了醉熏熏的回到家里。
  “死鬼,又喝这么多酒。”方氏闻得他一身的酒气,便没好气的捂着鼻子,然后端了热水和汗巾子,给擦脸。
  “别管我。”李仲达一手拨开方氏的手,跟死猪似的倒在床上,两眼望着顶上的蚊账,一句话也不说。
  李仲达千算万算的没算到自家老爹会出面管这事情,今天傍晚,他被方氏的大哥方全叫了去,不但陪了一顿酒钱,还讨了方全一顿教训,说他没本事,这么个大人,连这么点小事也办不了,李仲达只觉一阵憋屈。心里既恼恨自家老爹多管闲事,又恨方全全然不顾亲戚的面子,熊了他跟孙子似的。
  因此,这一回到家里,看到方氏便眼睛不上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
  “怎么,在外面受了气,回来就跟我撒呀,我在家里给你上侍侯老的,下侍侯小的,我容易吗我?”方氏一看他那样子,一脸的委屈,一手将汗巾重重的丢在盆里,溅起一堆水花。
  “你说这些有的没的干什么?你在这家里上侍侯老下侍侯小的,我还不是在外面看人眼色低头做事的,赚点辛苦钱为了一家老小的生活,多不容易啊,别的不说,就说你大哥那里,我每年孝敬他的银钱不少了吧,不就是想请他帮个忙在衙门里谋个差事吗?别以为我不知道,前些日子,你大姐家的二小子就进了衙门当田亩吏了,上回我在码头上碰到他,见我这姨父就跟没见到似的,以前他可是一缺钱子就往我铺子里钻的啊……”
  李仲达气哼哼的说着,衙门的田亩吏属于钱粮一系,凡是跟田亩有关的都用的上,也是衙门里油水比较多的小吏,别的不说,就单说给田亩定品,那油水就足的很。
  田亩分上中下三品,每一品所要交的税是不同的,上品的交税多,下品的交税少,一些大户人家常常会塞些银子给田亩吏,然后请定品吏将本属于上品的定为中品或下品,用来逃税。
  这个职位,李仲达年初的时候就打听过了,也知道衙门管钱粮的主簿是周家的人,那方氏的大哥方全小时候曾是跟着周大爷的书童,如今已是周府的管家了,在周大爷面前很得脸面,那管钱粮的主簿平日里也跟方全称兄道弟的,于是,李仲达就托了这个大舅爷的关系,想得到这个职位,为此塞了不少的银子,可没想到最后,方全却把职位给了外甥。
  为此李仲达心冷了好一阵子,直到这回,周家想要娶李月姐进门冲喜,方全又找上他,说好再给他谋一个职位的,可最后李老头插手,事情又黄了,他心里好受吗?他也不好受啊,可方全倒好,
  一点情面也不讲,就差指着李仲达的鼻子骂了,训起他来跟教训孙子似的,李仲达憋了一口气,咽不下呀。
  想到这里,李仲达的脸色更不好看:“以后,你没事少往你嫂子那里跑,不知道的人还说我家人怎么着你了,让你天天往娘家人那里窜。”
  “天地良心,我常往我嫂子那里,那也还不是为了你啊,你怎么睁着眼说瞎话呢。”方氏又叫起屈来。
  随后却也一脸恨恨的:“这回这事,怪不到我哥,也怪不到我们,我们已经尽力了,全赖月姐儿忤逆,我就从没听到过敢开口闭口把自家阿奶告上公堂的孙女儿,真是反了天了,还有爹,也不知月姐儿给他吃了什么迷心药,以前老大两夫妻在世时,爹从来不管西屋那一边的事情的,这老大才走没多久,哟,爹他就管上了,爹倒底是跟谁一家的啊?我看这日子没法过,咱们也分家算了。”
  “分家?码头的铺子还在爹娘的名下呢,分了咱们喝西北风去啊。”李仲达没好气的瞪着自家媳妇,这媳妇儿就是头发长见识短。
  李家码头上的铺子就是个竹篾作坊,里面请了十几个伙计,都是曾经跟着李老头学竹篾手艺出来的,出师后,因为李家篾坊的名气,便留在坊里做活拿工钱,而码头上,运货,搬货的,也少不了竹筐,所以,李家篾坊的生意相当不错,除去开销和工钱,每年净得有六七十两银子的进账。
  也幸得有这些银子进账,李二才有银子去打点。所以,分家的事情是提都不能提的。
  “我不就随意说说嘛。”方氏也不是真想分家,靠着老俩口,这家里日子才有这么舒坦,不用跟一帮的村妇一样上山下田的,谁多人都羡慕她呢。
  更把女儿娇养着,以后嫁个大户人家,也是少奶奶的命。比起那月姐儿来,自家金凤可是那枝头的凤凰。
  也真不知周家咋就看上李月姐了呢?
  “对了,当家的,周家怎么就看上李月姐了呢?”方氏又奇怪的问。
  “还问这些干嘛,过都过去了。”李仲达翻个身子趴着,然后指了指腰背,冲着方氏道:“揉揉,累的很。”
  方氏那脸不由的就红了,走过去,撩起李仲达的外衣,只隔着里衣给他揉着,嘴里道:“好奇呗,就问问。”
  “还是灵水寺那大和尚弄出来的鬼,说月姐儿有旺家的命,而周家老太爷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他们周家也富贵五代了,再下去可能就要开始败了,所以就想借着这次周老太爷的病娶李月姐,一为冲喜,二为旺家。”
  “真的假的啊?月姐儿要真有旺家的命,那老大夫妻两人怎么会早早就走了。”方氏一脸不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