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手回春(全文+番外)-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可是有功夫在身,逃命的本事又好。”

海棠抬头温柔看了她一眼。抿嘴一笑,又低下头去缝补手中那件衣服,淡然道:“这话也就是在我们面前说说罢了。知道你是可怜那些普通士兵,然而他们每一个,只要是上了战场,哪怕一个敌人也没杀呢,那也都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你说他们软脚虾,让人家知道了。真会找你拼命的。”

付明清眨了眨眼睛,好半天才挠挠头,嘻嘻笑道:“老婆大人说得对,我只是看着他们上战场着急,有的……唉!一个照面,也就倒了……”说到此处,心情不觉沉重起来,拳头也握紧了,沉声自语道:“我只是想着,我若是也上战场,便可比他们多杀几个敌人,也许……也许他们就能少死几个……”

海棠再度抬头,温柔看着他,轻声道:“我明白你的心思,所以就别这么蹦跶了,好好儿养伤,比什么都重要。”说完见付明清点了点头,果然不再像刚才猴子般的张牙舞爪,她放下心来,看着窗外心道:不知这一次,却是什么时候能把鹏城拿下来,愿天佑我大庆朝。”

往后几天里,宁纤碧吃住都是在单独做药的屋子中,那神仙治疫片的成分她已经验了出来,却发现其治疗效果和藿香正气药汤差不多,毕竟这时代的西药也只是刚刚崭露头角,还不能说一下子就超过传统中医药。而鞑子因为身强体壮,所以这药对他们效果很好,但是对普通妇孺老弱百姓就有些不给力,甚至效果比藿香正气水还要差。

宁纤碧也不是不知道“努力的过程往往未必有好结果”这个道理,只是想一想,付明清甘冒奇险深入虎穴,结果用性命换来的这药片却是这么个结果,这打击也太大了点儿,好不容易这纨绔脱胎换骨,宁纤碧实在是不忍心因为这件事而打击了他的积极性,因此便命叶丽娘海棠等人严格保密,务必不让他知道内情。

不知不觉便过去了大半个月,这强月城的疫情已经全部控制住,天气逐渐凉爽,疫病的劲头也不是之前那么来势汹汹,再加上下了两场大雨,又有藿香正气药汤治疗,很快的,这让人谈之色变的瘟疫便像天空浮云一般,被秋风秋雨吹打洗刷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与此同时,沈千山的大军也可以说是一路势如破竹,半个多月时间里已经收复了两座城池,报捷的军报雪片似的飞来,只让宁德荣宁纤碧等看得热血沸腾,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军营去。

“奶奶,长福回来了。”

宁纤碧仍住在知府衙门的后院里,这会儿正和叶丽娘等人做着药,就听芦花在外面报告,她心中一喜,连忙走出去道:“他在哪里?走,咱们回房间去。”

芦花答应一声,跟在宁纤碧身后回了房间,不一会儿长福进来,先请了安,便对宁纤碧道:“爷派奴才回来看望奶奶,让奴才和奶奶说一声,战斗十分顺利,让奶奶不要牵挂。已经收复了两座城池,这个想必奶奶已经从军报上知道了。”

宁纤碧笑道:“没错,这我已知晓了,如今强月城的瘟疫也已经全部控制,且天气渐渐转凉,这瘟疫就算没有药,也不足为惧了,我打算做好这批药之后,就和三老太爷还有表哥他们一起追你们去,这些日子军营里的伤亡如何?”

长福连忙笑道:“爷就是怕奶奶有这个想法儿,所以让奴才赶紧来告诉奶奶。爷的意思,奶奶就留在这里安心做药,这战斗很紧张,爷是要一鼓作气打下去的,总要将余下的九个城都收复了才好,奶奶跟着奔波,却耽误做药,这很划不来。爷说,之前从奶奶这里运走的药物,在军营里很有用,伤兵虽多,但比以往情形不知好了多少,所以爷要奶奶以大局为重。”

宁纤碧想了想,点点头道:“也罢,你们爷说的有道理,那我就先留在此处,等到他收复了咱们大庆朝的城池,恐怕到那会儿,鞑子也不肯轻易再退却了,那才是正经的大战,到那时我再过去不迟。”

长福笑道:“正经奶奶不愧是跟着爷出来历练这一趟,竟把这些也看得清楚。爷也是这么说的,鞑子本是游牧,不可能在城市里扎下根来,这些城池他们都抢掠完毕,无心恋战之下,一败自然如山倒,退出了这些地方后,那才是真正的大战开始呢。所以爷要奶奶安心做药,咱们多一粒药,就是多一份准备呢。”

宁纤碧点点头,想了想又道:“军医人手可够用?要不要三爷爷过去帮忙?他老人家在我这里做药也做的有些枯燥。”

长福笑道:“自从奶奶和爷提了那建议,爷就挑了一些人手送到军医们那里,如今人人都说好,还应付的过来,三老太爷是全才,做药也是大能手,爷的意思,还是和奶奶留在一起的好。”

宁纤碧答应了,又对海棠道:“去里屋将我之前收拾的衣服拿出来,给长福带过去。”说完又对长福道:“天气渐渐凉了,你们爷走的时候儿,我原想着不过十天八日就可再见,所以也没替他准备秋天衣服。如今看来,这恐怕是两三个月都见不到,原先的打算倒不成了,你把这些衣服带回去,好好服侍着你们爷,就算是替大庆朝立功。他日凯旋班师,皇上虽不会赏你们官职,你们爷和我也必会好好赏你们的。”

“那奴才就先谢奶奶的赏了。”长福嘻嘻笑着鞠了个躬,这时候海棠已经拿了两个大包袱出来,只把长福吓了一跳,喃喃道:“这么多?这里面该不会是装的冬日里穿的大毛衣服吧?”

“不是,不过是包了几包爷爱吃的点心,还有,上次爷说山茶烤的鸭子不错,恰好今早烤了几只,你也带两只回去给爷。”宁纤碧说完,又对长福道:“行了,你歇一歇,吃点东西喝点水,这就回去吧,包袱里有你中午吃的干粮,你们爷这会儿不知忙的什么样,他那里的生活就交给你和长琴了,你不回去,长琴也忙不过来。”

长福答应了,又给宁纤碧行了礼,宁纤碧就让芦花将他送出去。

PS:

求推荐票求月票嗷呜嗷呜!看到芍药给小沈同学预备的点心和烤鸭,感觉到饿了,55555555555555

第二百三十二章金石为开

一出了门,这小厮脸上的表情就再也维持不了平静的假象了,扯了扯芦花的袖子,小声道:“哎哟喂,是我看错了还是怎的?这些东西……是……是奶奶给爷预备的?”

“废话,难不成是你给爷预备的?”芦花瞥了他一眼,然后抿嘴儿笑道:“刚刚在奶奶面前不是挺镇定的吗?这会儿想起惊讶了?”

长福翻了个白眼,心想我心里都惊涛骇浪了,可我敢在奶奶面前大惊小怪吗?因挠了挠头,呐呐道:“难道姑娘不惊奇?从前奶奶对爷是什么样儿,别人不知道,咱们难道还不知的?这什么时候还把爷的事儿放在心上啊?”

芦花很理解长福此时的想法,别说他了,就是自己,看见奶奶收拾这些东西的时候儿,不也是惊讶的眼睛都快瞪出来了吗?

只不过在沈千山的贴身小厮面前,她自然不能示弱,因笑道:“你不过是爷和奶奶的小厮,管那么宽做什么?爷和奶奶好了,难道咱们不跟着得好处?还是说,如今奶奶对爷上心了,你心中倒是替京城府里那白姨娘担心起来了?”说到最后两句话,柳眉已经竖了起来,且口气也满是讥讽。

长福吓了一大跳,看了一眼芦花道:“这叫什么话?爷的心思何曾在白姨娘身上过?让爷听见你这么说我,不剥了我的皮才怪。正经的,我们是爷的小厮,和白姨娘有分毫关系吗?自然是爷喜欢谁,咱们也尊敬谁。奶奶这样对爷,最高兴的就是咱们了,难道看爷每日里闷闷不乐,我们心里很好受吗?”

“这还像句人话。”芦花这才微笑起来,看着已经到了跨院里,便道:“成了。付公子如今也在这里,你进去和他说说话,顺便歇歇吧。”话音未落,长福已经高兴道:“是吗?那小子伤怎么样了?我临走前爷还嘱咐我来探探他的情况呢。”一边说着,就进了门。

**********************************

“我的意思是,咱们乘胜追击,明日就直奔良城,良城比起这些城池,相对来说要小一些,所以大军不必全都开过去……”

迎城府衙的大堂中。沈千山正和几个将领以及江老元帅聚集在桌前,一边看着地图一边研究下一步的行动。

圣旨已下,因为沈千山和众将领的联名求情。所以只是剥夺了老元帅的元帅职位,让他在沈千山身边任副将之职,戴罪立功。

若是别人,骤然从高位上落下,却又要给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打下手。即使这少年是有真材实料的,只怕心里的落差也避免不了。

然而江老元帅不愧是经历了大半辈子宦海沉浮的人,一身正气胸襟如海,只关心着大庆对金夏两国的战争,更兼心明眼亮,知道这个结果后。反而郑重谢过了沈千山。毕竟这样一场大败,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他这主帅只是降职。没被治罪没有连累家人,甚至还有戴罪立功的机会,这若不是沈千山反复为他求情,是绝不可能的。

“报告。”

门外突然响起的声音打断了沈千山的话,他抬起头。淡淡道:“进来。”

一个副将闪身进来,先行了单膝跪地的军礼。方沉声道:“启禀元帅,刚刚接到斥候禀报,良城的鞑子大军弃守城池,一路往北,看方向是要退守庸城。”

“哦?”沈千山目光一闪,沉声道:“消息确切吗?”

“确实无误。”

随着副将的话音落下,大堂内不由得一下子就炸开了锅,众人纷纷笑道:“这些鞑子竟然弃了良城,看来之前元帅分析的没错,鞑子军无心在这些城池上和我们纠缠,他们根本就没有城池的概念,这下好了,咱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可收回良城。”

众将正议论的高兴,忽然就听一声咳嗽,接着沈千山沉声道:“你们若是如此想,便是被这两场胜利冲昏了头脑,什么时候你们竟变得这般乐观了?”

他的话声音不高,但顿时就让几位比他大二三十岁的将领不敢再做声。这时方听江老元帅沉声道:“元帅说得对,在战场上生生死死打了这么多年,难道你们也以为鞑子是不长脑子的猪吗?万一他们假装撤退,却把精兵就埋伏在良城之内,你们这样毫无防范嘻嘻哈哈的去接手城池,出其不意之下,会是什么结果你们想过吗?即便仗着人多能取得最后胜利,又会多出多少伤亡?”

听江老元帅这么一说,众将身上不由得齐齐冒出冷汗,一个个羞愧难当的都低下头去。

“元帅放心,我等一定小心谨慎,决不让鞑子打了埋伏。”自省过后,众将纷纷保证,却听沈千山淡淡道:“小心谨慎是好的,记住,你们身为将领,每一个决定,都关系到成千上万士兵的性命。明日大军进良城,鞑子若是真的弃守良城,恐怕就是要把庸城作为一战之地了。”

话音落,江老元帅也点头道:“不错,庸城向来是连接南北的要害,易守难攻,鞑子若是不甘心,一定会在这里固守,唉!只怕到时候,又是一场血战啊。”

沈千山点了点头,半晌后沉声道:“行了,大家回去吧,抓紧时间整肃军队,明日出发。”

众将行礼退下,这里沈千山又和江元帅说了几句话,忽见长琴在屏风后探头出来,他心中猛然一动,暗暗算了下时间,心想若是长福那小子路上不耽搁,这会儿也该回来了。

江老元帅那是什么人,看见沈千山的面色便知他是有了心事,于是识趣的告辞离去,这里沈千山便回到后堂,果然看见长福正站在那里和一个小厮说话,看见他来,连忙行了礼,笑嘻嘻道:“爷,奴才回来了。”

“嗯。”

沈千山答应了一声,走到座位上坐下,长琴送了茶上来,他啜了一口,才抬眼看着长福道:“你去见过奶奶了,她怎么说?”

长福笑道:“奶奶说爷的话有道理,决定就按照爷说的做,等到把城池都收复了,再来和爷汇合。”

沈千山点点头,目光注视着茶杯,心中轻轻叹了口气。

让宁纤碧在边关和自己汇合,这决定是他做的,他也相信是正确的。然而他心里却着实矛盾,既希望妻子能听从自己的安排,又希望她能如同以往那般不顾自己的劝说,很快就赶过来,也免自己日夜相思。

如今宁纤碧如他所愿,听从了安排,但是收复城池说得容易,那不是啃大白菜,几天就能啃一堆出来,那是攻城啊,就算自己再怎么厉害,要把剩下的八座城池全部收复,没有三五个月怎么可能?除非是鞑子决意在边疆死战,彻底放弃这些大庆朝的城池。

一想到要三五个月才能见到宁纤碧,小沈元帅的心头又充满了无奈和失落,只好自己劝慰自己道:罢了,这样也该知足,你还想怎的?忘了当日阿碧要跟着过来时,你百般阻挠的情形了?若是那时阻挠成功,莫说这三五个月,就是三五年见不到她也是有的,到那时你又能如何?五年过去,凯旋回师,然后面对她逼着你履行约定,这不是更糟糕吗?知足者常乐啊,沈千山,你就知足吧。

长福和长琴小心窥着自家爷的神色,一边暗地里“眉目传书”,许是他们的举动终于惊动了沈千山,他抬起头来,咳了一声道:“唔,奶奶……她有没有再说什么?”

话音刚落,心中蓦然便升起一股巨大的希望,沈千山想着出征前宁纤碧对自己态度的忽然转变,还有她说的那些奇怪的话,只可恨自己出征匆忙,第二天就出征了,那一夜再问她她也不说什么,但他却能够感觉到爱妻对自己似乎有些不同了。只是时间太过短暂,他分不清那是不是自己的幻觉,这种自作多情的时候儿还少吗?而如今,长福的答案,很可能就让他明白之前的疑似错觉究竟是真是幻。

“嗯,有的有的。”长福听见沈千山动问,这才笑嘻嘻的和长琴对看一眼,然后道:“奶奶让奴才带回了秋天的衣服,还有爷爱吃的点心,奶奶说上次爷喜欢山茶烤的鸭子,恰好奴才去的那天早上烤了几只,也让奴才带了两只回来。奶奶还让奴才好好照顾爷的起居,说只等大战结束,只要奴才们照顾好爷,回去皇上不赏,奶奶也定然要赏的。”

一番话只听得沈千山都怔住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从座位上站起身来,不敢置信的看着长福,呐呐道:“你……你这猴儿不是故意骗我?这些……都是奶奶说的?不是你故意哄我开心?”

“爷这话可真冤枉了奴才,奴才就是跟天借个胆子,也不敢欺瞒爷啊。千真万确这都是奶奶说的,包袱奴才收进屋里去了,爷现在要看吗?点心吩咐厨房热一下,等会儿就好了,那两只烤鸭子也放在厨房,留着给爷做午饭。”

PS:

容易满足的小沈同学啊,这一点柔情就让他欣喜了,嘿嘿嘿!

求粉红票和推荐票,星期二,握拳

第二百三十三章银子

“好……好好好……”

沈千山真是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起身就要往厨房去,走到门口忽然又停下了步子,对长福道:“吩咐厨房一声,那鸭子留一只给老元帅,他也最好这一口。”虽然江老元帅此时已经成为了他的副将,但是沈千山还是遵照从前的称呼,这老元帅不仅仅是前辈,是栋梁,更等于是他的老师。

“是。”长福答应了一声,见沈千山又要举步出门,他才大着胆子道:“爷,您这是要去厨房?那个……奶奶给您的衣服都在里屋,至于厨房点心,只怕这会儿就热好了……”不等说完,一个小厮已经捧着个食盒走进来,里面装着四样点心,果然都是沈千山爱吃的。

阿碧……她怎会知道我喜欢吃这些点心?沈千山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