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手回春(全文+番外)-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里姜老太君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门外,不由得长长叹了口气,喃喃道:“六丫头你倒是个聪明的,看的也通透,却只怕你再怎么聪明,聪明不过天意去啊。”想起大长公主曾经透露出的一些话,她心里更是沉甸甸的添了丝压抑。

PS:

嘿嘿嘿!很快就要重逢了哦,求粉红月票推荐票,嗷呜嗷呜!

第一百六十三章留住僧寺

端午过去后,天气就一天比一天炎热了。

六月初一是宁纤碧的生日,因为还没到及竿之年,所以也用不着大肆庆祝,不过是摆了一席酒,几个姐妹在一起坐着说了会儿话,送了几色针线就完了。

余氏却是十分忙碌,因宁纤碧小时候体弱多病,她曾在菩萨面前许愿,求菩萨保佑女儿平安长大。如今宁纤碧长到十五岁,虽然偶尔也有点风寒受凉等小病,然而总算也说得上是平安长大。

之前的许愿自然早就还过愿了,然而如今眼看着女儿已经十五了,余氏心思就又活动起来,找了蒋姨妈来商量道:“这些年忙着家里的事,倒是很少出去,如今端午过了,难得清闲下来,又赶上芍药的生日,不如去白云寺进香,也顺便就当是游玩了。”

蒋姨妈自然同意,在大宅门中困得久了,自然愿意出去,因此余氏禀报了姜老太君,老太太是礼佛至诚之人,自然不会反对。如此一来,三房里人个个都想出去,宁纤碧更不用提,她素日里还算是自由的,行动少有人问,然而这回可等于是去游山玩水,她哪能放过这个机会。

因此六月初三一大早,恰好宁世泊这一天也是休沐,余氏便带着宁纤碧和宁彻宣以及兰姨娘肖姨娘在丈夫的陪同下出门了,其他几个女孩儿也十分眼热,然而她们素日里对宁纤碧都十分嫉恨,何况又听说三公子不过这几天便要班师回朝,万一去了佛寺反而错过接三公子班师的大事呢?于是也就留了下来。

如此倒是正好趁了宁纤碧所愿,她原本就不愿意和这些姐妹们打交道。如今只有一个聪明懂事的弟弟,自然快活的多。虽有个肖姨娘,只是轻易也不敢扎刺儿了,何况还有父亲跟随。更不用怕。

这一趟三房里人倒是玩的十分愉快,就连宁世泊,也觉着自己浸淫官场日久,好不容易能偷得这浮生半日闲,殊为难得,因和主持谈佛论道,下棋作画,自在的都忘了时间,于是一家人在这佛寺里住了两夜,只说第三日上午再回城。

却是在第二日的下午。蒋经打发了小厮送信过来,说是叶丽娘带人就要回来了,许是一天后便能到白云寺。听说置办了十分丰厚的药材,问宁纤碧是不是要在寺里等着和她汇合,再一起回京。

宁纤碧看了信,顿时就有些心动,她实在忍不住想看看叶丽娘都进了什么样的货。这一年多来的相处,她知道对方确实对药材方面十分精通,因此也就格外期待。于是到宁世泊和余氏面前好一番磨缠,才总算让他们答应自己再在佛寺里留一天。

宁世泊却是等不得,因此带着余氏和兰姨娘肖姨娘仍是在第三日上午回城。只把宁彻宣留下来陪着姐姐在这里等叶丽娘。

等到父母前脚走了,姐弟两个便动了游兴。和主持方丈说好了,在一个小沙弥的带领下去登白云峰。

白云峰高六百余米,宁世泊和余氏等来去匆匆。都没来得及登这峰顶。如今宁纤碧宁彻宣姐弟两个带着几个小厮丫头,等攀到峰顶时,也已经是晌午了。

几个人心里知道午饭是要在峰顶解决的,因此带了些素面饼和酱菜,好在有山脚下无限风光配衬着。这粗茶淡饭也是吃的津津有味儿。

用完午饭,一众人等便谈论起这峰顶风光。宁彻宣向往道:“这山峰并不甚高,可是向山脚下看去,已经是令人陶醉神往。真不知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泰山山顶,又会是什么样的壮丽风光。”

宁纤碧笑道:“你是男孩儿,将来总有行万里路的机会,急什么?只怕我这辈子是去不成泰山了。”

虽这样说,不过想到自己在现代时也是去过许多地方旅游,因此心里也有一份满足和自豪:嘿嘿!其实你姐姐我连张家界神农架都去过了,唔,那两个地方儿现在在这时代里也就是没开发的蛮荒之地吧?不知道风景比起后世,是否更加优美。

正想着,忽听身旁芦花叫道:“姑娘,你看下面,那是什么啊?蚂蚁搬家吗?”

宁纤碧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差点儿一个跟头从山上滚下去,没好气的对芦花道:“蚂蚁搬家?你们家蚂蚁和人一样大呢?”

芦花这时候也醒悟过来,脸上也红了,羞愧笑道:“我只是看山脚下密密麻麻的,一时间就想起了蚂蚁搬家,却忘了这是在山顶上,看山脚下的人可不就是和蚂蚁一样大呢?奇怪,这是从哪里来的人?怎么这么多?怕没有好几千呢?”

宁彻宣在一旁郑重道:”何止几千?你看那队伍连绵不绝,怎么着也有几万。是了,那里应该是回京的官道,这样长的队伍,莫不是三公子班师回朝了?‘他只是随口一猜,宁纤碧心中却是“咯噔”一跳,点头道:“怕的确是这样了,不然这个时候儿再找不出如此庞大的队伍。”说完却听宁彻宣笑道:“嗯,之前不就有信儿说三公子回朝就在这两天吗?原本四姐姐五姐姐她们还想跟着咱们一起来进香,也是因为怕错过接三公子,所以到底没跟过来。”

他说到这里,便不由得看向宁纤碧,小声道:“没成想姐姐为了接叶嫂子,竟到底错过了去接三公子……”不等说完,便听宁纤碧冷冷道:“错过了正好,就算没错过,我也不会去的,你小小年纪,脑子里想什么呢?”

宁彻宣目瞪口呆,呐呐道:“那个……我没想什么啊,就是想着几位姐姐都过去,姐姐你不过去……喔,也是。”他说到这里才反应过来,嘿嘿笑道:“姐姐对三公子一直都有成见,六年前那一次,人人都去接三公子,就姐姐你跑去冬青大街施医赠药了,听三哥哥说,那一次三公子好像还有些不高兴呢。”

是,那家伙很不高兴,所以第二天就跑去冬青大街找茬了。宁纤碧在心里哼了一声,也知道自己冤枉了弟弟,他的本意应该是纯洁地,无奈自己这些日子因为提亲的事儿心烦意乱,所以宁彻宣刚开了头,她就想岔了。

山脚下那浩浩荡荡的队伍一直走了大半个时辰,宁纤碧和宁彻宣估计着,这怎么也有五万人以上了,想到沈千山离开的时候是带着十万人,虽然剩下的五万人未必就是牺牲在战场上,但这一年多和宁夏国的战争惨烈,恐怕那瀚海沙场最起码也要多两三万的白骨,姐弟两个心中便有些沉重。

因此下山时的心情就有些沉甸甸的,几个下人看出主子们的心情不好,也就都不敢说笑了。好在回到寺里时,看到一个等在外面的小厮,恰是跟着叶丽娘车队的,这会儿正蹲在庙门外呢,见他们回来,便站起来打千儿笑道:“见过六姑娘,五少爷。”

“丽娘姐可是到了?”

宁纤碧心中大喜,挥手让那小厮起来,却听他笑道:“这会儿不能到,估摸着怎么也要傍晚的时候儿。咱们这一次共进了几百斤的药材,绝大部分是用马车直接拉回京城,叶嫂子只带了几样稀奇的,大概傍晚就能上山。”

宁纤碧笑道:“是了,我竟然忘了这里是山道,马车行走不方便,早知如此,我便该虽父母一起回府等着才是。”一边说着,便进了山门,问小厮道:“你们这一次去进药顺不顺利?那药材大会很大吗?药材的质量如何?带的钱够不够?”

小厮一一答了,宁纤碧就让僧人帮他安排下处,这里自己在房中走来走去,暗道稀奇的药材?不知会是什么药材,不会是百年人参千年何首乌吧?唔,这样的宝贝那都够进贡到皇宫中了呢,好运气应该不会总降临到我头上的,这金手指本来开的就不算小了。

山茶走进来,看见姑娘在屋里踱着步,便忍不住笑道:“姑娘歇一歇吧,走了半天也不嫌累。”说完忽觉一阵风吹来,她向外面瞥了一眼,不由得奇怪道:“怎么回事?这天色怎么阴沉下来了?莫非是要下雨?”

宁纤碧连忙向外看去,果然,就见原本还明媚的天色,此时却是乌云蔽日,她不由得摇头道:“果然是六月天小孩的脸,这是说翻脸就翻脸啊。怎么办?这雨看来一会儿就能下来,丽娘姐也不知道能不能赶到……”

不等说完,就听外面芦花的声音笑道:“姑娘,叶嫂子到了。”

宁纤碧这才松了一口气,双掌合十道:“阿弥陀佛,还好还好,没赶上雨,不然可不就浇成了落汤鸡呢。”一边说着,便亲自迎出去,正好看到叶丽娘和几个小厮跨进门来,看见她,叶丽娘脸上也堆满了笑容,福身道:“见过姑娘,此行幸不辱命,收获还真是不小呢。只是马车难走山道,所以绝大部分直接运回京城的百草阁,姑娘是见不到了,好在我这里买到了几样珍稀的药材,倒可以给姑娘过过眼瘾。”

PS:

求粉红月票推荐票,下一章小沈将军就回来了,六姑娘要和他把话说开,嗷呜!

第一百六十四掌山寺巧遇上

宁纤碧笑道:“我这会儿就是心里痒痒呢,看着这天色要下雨,还唯恐担心你赶上,好在你这会儿来了,便是再下雨,倒和咱们没有关系了。”说完引着叶丽娘进了房,又向她问起药材大会的情况。

叶丽娘的叙述自然要比那小厮详尽得多,一番话下来,只听得宁纤碧悠然神往,叹气道:“只可惜我生成女儿身,又在这深宅大院中不得出去门,不然我也想去见识见识那盛况。”

叶丽娘笑道:“姑娘是千金贵女,论理也的确不适合去那种龙蛇混杂的地方,虽然热闹,可闹事的也不少,期间甚至闹出一件人命官司,好几家头一次去药材大会的商家都吓跑了……”

不等说完,就见宁纤碧吓了一跳,拉着她的手道:“怎么?人命官司?怎……怎会出这样的事情?你也是,既出了这样事,就该赶紧回来,无论如何,性命重要,留得性命在,药材和银子日后还有,若真出了事,你让我怎么跟岳大哥交代?”

叶丽娘笑道:“那人命官司其实也没什么,不过是两家世仇一言不合动起手来,不小心伤了人命。姑娘不知道,恰是出了这种事,一些没经验的吓走了。那些药商为了卖药材,不得不降价。有经验的商家都留着专门等下手呢,到最后药材卖完了,才能把压箱底的宝贝拿出来。我跟着我爹不知去过那药材大会多少次,这里的门道儿再清楚不过。姑娘也不用为我担心,我换了男人装束,又有温公子那里的高手,怕什么?”

一边说着,就将手中几个盒子打开,兴致勃勃道:“姑娘你看。这支人参据说是千年人参,不过我看着,一千年肯定是没有的,可怎么着也有八百年以上了,你看这参的形状,已经初具人形,没有八百年的时间,到不了这个地步。只是这一次却捡了个大便宜,那卖参的是个新手,挖了这参出来。知道了不得,唯恐让人盯上,他又急于出手。又不太了解人参行情,让我二百两银子就买到手里,这支参若是放在咱们药铺中,虽说将来不敢说,眼下却肯定是镇店之宝了。两千银子恐怕也有人要。”

一说起药材,叶丽娘的脸上便散发出无限光彩,宁纤碧也是听得兴致盎然。当下叶丽娘将人参盒子小心合上,又打开一个盒子,指着里面的东西笑道:“这个姑娘肯定知道,只是您认一认看看。这东西是刚摘下来的,奴婢想着姑娘未必就认得了。”

宁纤碧拿起那东西在手中翻来覆去看了一会儿,才疑惑道:“这个……莫非是麝香?”

这一回就轮到叶丽娘惊讶了。她瞪大了眼睛看着宁纤碧,喃喃道:“姑娘怎会知道的?是,奴婢知道姑娘肯定认识麝香,只那是加工出来的,气味儿和现在这个也完全不同。更不用提形状,这是从雄麝身上取下的完好香囊。那雄麝脾气最烈。往往临死前只要还有一口气儿,也要把香囊抓破,到时候人们即使能得到香囊,终究比不上完整的。所以这一块东西着实难得,是了,姑娘到底是怎么认出来的?”

宁纤碧前一世还真没看过完整的麝香香囊,现代的麝是保护动物,麝香大多是人为加工,天然麝香几乎见不到。她能辨认出来,还是得益于一些中药画册,看着这个香囊的形状和画册上的相似,味道虽然不是麝香味,可是浓烈的腥味儿中倒也能感觉到一丝蛛丝马迹,因此试探着说出来,却不料竟是一下子就说中了。

只是这番话自然要改动下,只说是从一本医书里看过香囊的形状,觉着像,所以试着猜一猜,没想到就猜中了。至于是哪本医书,呵呵,这个时代的医书药书浩如烟海,她记不住也是正常的嘛。

两人正说得高兴,忽听外面“咔嚓”一声雷响,接着只听“刷刷刷”一片雨声,转头看去,豆大的雨点越来越密集,转眼就在天地之间织出了一片雨幕。

“好大的雨。”

叶丽娘不由得咋舌,抚着胸口道:“幸亏我没耽搁,不然这样大雨,几步路就浇透了。”她说完,便站起身关上了窗户,对宁纤碧笑道:“这真是风雨交加,但愿可别下一夜,不然只怕咱们明日也没办法下山了。”

宁纤碧知道叶丽娘说的没错,这样大的雨若是下上一夜,整个山道都没法儿走了。这也就是在古代,山上植被丰盛,不然的话,出现点小型泥石流都有可能。

正想着,便听山茶笑道:“叶嫂子别担心,不会下上一夜的,那还让不让人活了?估摸着下一会儿雨势就会转小。”

果然,就如同山茶说的,到了黄昏时分,雨越发小了,只是那倾盆大雨虽然只下了两刻钟,却已是在院子里积攒了许多雨水。

眼见原本阴沉的天色逐渐明亮起来,连太阳都露出脸,只是已临近落山,叶丽娘不由得笑道:“这真是怎么说的?老天也太儿戏,那样的天色那样的雨,我只担心一夜也不能停,谁知这会儿就放晴了。”

几人说笑了一会儿,就见西边的天空上,慢慢出现一道彩虹。山茶芦花都欢叫起来,小厮们也都跑出僧房看彩虹。宁纤碧就对叶丽娘道:“走,咱们也出去看看。”

两人一起出了僧房,小厮们一见主子出来了,除了只有十一岁的两个小厮还陪着宁彻宣留在外面,其他都避到房间里去了。这里宁纤碧看了一会儿彩虹,不由得就对叶丽娘感叹道:“风雨后才能现彩虹,这其实和人生中事是一样的。”

叶丽娘笑道:“这事儿再没错的,就如同我和相公,如今也算是历尽风雨磨难了,眼看着走投无路,幸亏竟遇到姑娘,方能让我们两个绝处逢生,那会儿困顿的时候,哪里能想到现在的风光?”

宁纤碧笑道:“这就叫风光了?你也太容易知足。唉!说起来,原本我都要在京城踅摸着开第二家药铺了,手上的钱估摸着也够用,但表哥急用钱,便借给他使,我想,咱们百草阁还是要扩大规模才好,不然什么时候才能把分号开到济南府去?不开到济南府,却让你们怎么扬眉吐气?把祖宗的产业夺回来?”

叶丽娘笑道:“姑娘向来冰雪聪明,怎么如今却忘了一口吃不下胖子的道理,事情总是要慢慢来,还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好,切莫急于求成,越是这样,越容易为人所趁呢。”

宁纤碧扭头有些诧异的看着她,半晌方点头赞道:“丽娘姐能说出这番话,着实出乎我的意料,在夺回祖宗产业这方面,你也能沉稳至此,我更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亏我还以为自己是个稳重的人,如今想想,或许是这些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