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穿残汉 黑柳丁 最新更新-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时代人口就是最大的资源。有了人口才能奢谈发展。当然这人口最好是没有根基、松散的流民。如此这般官府才能将他们编成屯户,抽税,抽壮丁。将现成的流民移居它地,无疑就是在削弱自己的实力。而此刻的徐州无论是在富庶程度,还是防御力上,都比幽州值得攻略。若是为了应付袁绍而丧失扩充地盘的机会,那自己岂不是亏大了。至于在一旁坐山观虎斗,兼傻傻种田这种事,是刘表、刘璋的风格,不是她蔡吉的路数。

    鉴于眼下自己与袁绍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离,有些话自然也就不用再向王修等心腹幕僚多做隐瞒。于是乎,蔡吉在整理了一下思绪之后,随即便向王修坦言道,“不瞒叔治先生,本府确实有攻略幽州的打算,但不是现在。目前本府更关心的是徐州的攻略。要知道本府在许都之时,已向天子许诺会出兵讨伐袁、吕二人。倘若应袁绍之命出兵幽州,本府怕会就此分散兵力,影响徐州攻略。但不管出不出兵,本府此番都不会亲自去幽州。毕竟对东莱而言,中原的攻略才是重中之重。”

    王修听罢蔡吉一席推心置腹的言语,脸上终于露出了会心的笑意,“那是当然。主公白天的宣言已经说得很明确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北海七县,以及东莱诸县皆会力挺主公南下攻吕。”

    蔡吉见王修一语点穿了自己的心事,不禁也跟着洋溢起了笑容。没错,蔡吉之所以白天会在城门口当众放出豪言,其目的就是要在民间造成攻略徐州的舆论效应。以此方便她回黄县之后同袁绍的特使讨价还价。不过想到此番出使东莱的是在后世有“辛毗引裾”之称的,辛毗,辛佐治,蔡吉便觉得光靠这点小伎俩,还不足以应付那位陇西名士。因此蔡吉接着又向王修探问道,“叔治先生,本府听儁义将军所言,似乎这些日子,驻扎琅琊的吕布军颇为安静,并没有滋扰北海的意思。本府在想,高密可否引吕布军来袭。造成边境剑拔弩张的架势给袁绍的特使看看也好啊。”

    “主公无须多虑。修这里就现成的出兵理由。”王修说罢,转身从身后的箱子里取出了一只锦盒摆在蔡吉面前道,“主公,这是琅琊国相萧建写给修的信件。”

    “萧建?可是那个同臧霸不和的萧国相?此事儁义将军也同本府说起过。其要吾等出兵相助?”蔡吉看了一眼面前的锦盒并没有打开的意思。

    而王修则自顾自地打开了锦盒,从中取出一片锦书递给蔡吉,微微一笑说道,“主公误会了,萧建这是要献城给主公。”

    “献城?”蔡吉诧异地接过那锦书一瞧,果然对方在上面声情并茂地声称要将琅琊诸城献给蔡刺史。从对方口口声声,称自己为蔡刺史,可以看出这封信应该是在宛城之战那会儿写的。因此才有献城一说,而眼下自己已然成了蔡州牧,那占据琅琊就更加是理所当然之事了。不过相比直接大兵压境,有带路党带路总是一件好事。想到这里,蔡吉当即两眼放光道,“好如此这般琅琊还不是本府的囊中之物。”

    王修见蔡吉看过信后颇为兴奋,倒也不忘向她提醒道,“主公,萧建与琅琊众世家虽一心想要迎主公入主琅琊。不过眼下萧建实质上仅占据莒县一县之地。而琅琊郡治开阳城等重镇任在臧霸的控制之下。臧霸、孙观经营琅琊多年,其在徐州的根基比吕布、刘备要深厚得多,非寻常流寇可比拟。主公想要入主琅琊,终免不了要大战一场。”

    “嗯,叔治先生言之有理。臧霸不除,徐州难安。”蔡吉满怀杀意地颔首道。说实话,能使蔡吉起杀意的武将并不多。哪怕当初张辽领兵偷袭东莱本阵,叫嚣着要取她蔡安贞的项上人头,蔡吉也本着惜才的想法没要张辽的命。然而臧霸却不同,他与张辽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两种概念。张辽只是一介武将,其在中原无根无基,无法自立。而臧霸却是盘踞徐州多年豪强。要知道历史上,曹操灭吕布之后,新一任的徐州牧不是别人,正是臧霸,臧宣高。直到曹丕登基称帝之后,曹丕才通过一面敦促臧霸攻吴,一面不给他增兵的方法,慢慢削弱这位臧使君的实力,并最终夺了他的兵权。可饶是如此,臧霸在丧失兵权之后,依旧邑三千五百户,死后追谥曰威侯。面对这样一尊大佛,蔡吉自付自己这座小庙可供不起。

    王修又何尝不知蔡吉心中所想,正所谓一山容不得二虎,以徐州为目标的蔡吉会对身为地头蛇的臧霸、孙观起杀心,不足为奇。王修这会儿更关心的是蔡吉如何应付北边的袁绍。却听他语重心长的向蔡吉进言道,“有了攻打吕布的大义名分在,主公想要留在青州并不难。眼下麻烦的是如何回复袁绍出兵幽州的要求。正如主公先前所言,东莱兵力有限不可能同时大举出兵徐州和幽州。但倘若不出兵,不出力,又会引起袁绍的不满。故修以为主公对幽州之战还是得有所表示的。至于是出兵,还是出粮,出多少,主公还需同奉孝等人好好商议才是。”

    王修的这番话说得十分诚恳,也十分实在。虽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可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谁让她蔡安贞这会儿还只是个小诸侯呢。因此听罢王修所言,蔡吉也只得点了点头,决意早点回黄县,同郭嘉等人好好商讨应对之策。

    虽说想要做到刀切豆腐两面光不容易,可天下间让蔡吉留在青州的理由倒是越来越充足起来。这不,就在蔡吉启程离开高密之时,从南方传来了最新的战报。据悉,袁术与吕布在彭城会面,期间袁术当众封吕布为“宋王”。至于理由嘛,除了吕布是他的亲家之外,也因为吕布所控制的徐州在春秋时期隶属宋国。对此蔡吉则坏坏地腹诽,袁术太没地理概念,徐州那片以前是越国的属地,应该封吕布为“越王”,这样吕布就能同孙策掐起来了。

    不过吕布显然对自己是什么王,并不在意,他只知道自己封王了,成王爷了。作为报答,吕布当场答应会同袁术一同出兵攻打豫州。而吕布所在的下邳毗邻豫州的沛国,其首当其冲自然是要同小沛的刘备大战一场。而袁术则统领大将线勋、桥蕤等人与关中的韩暹、杨奉组成联军,打着“二十万”大军的旗号,浩浩荡荡地杀入曹操治下的豫州汝南郡。一时间整个中原战云密布,杀声四起,刚刚迁都许都的汉庭在众人的眼中显得飘摇异常。

    小蔡裂墙:刀尖上跳舞,神马滴~~~最头痛鸟~~~本府需要动力~~~需要票票~~~需要收藏~~~需要推荐~~~    
    第2卷青州之鹏 第71节贤良之士

    袁雷身披二十家子铁铠,脚跨五花马,一路护卫着锦旗招展的东莱使团,行进与官道之上。乍一看上去任谁都不会相信这么一个威风凛凛的年轻将领会是个家奴,会是袁绍正妻刘夫人派来东莱的暗线。事实上,就连袁雷自己都快忘了他那个“脂粉探子”的身份。虽说当初刘夫人安排他进张颌部,本是指望他能监视蔡安贞的一举一动,从而促成三公子与这位蔡氏女郎的婚事。可如今一年过去了,莫说是监视了,袁雷就连黄县城也只到过两次而已。其他大部分时间,他都是随儁义将军驻扎于北海的高密城防范吕布军来袭。更何况那位蔡使君此番还花了四、五个月的时间前去许都面圣,就算袁雷真留在了黄县也打探不到消息。

    诚然袁雷“脂粉探子”的主业毫无进展,但他作为副业的军旅生涯却进行得有声有色。这不,而今的袁雷已然由最初的都伯升做了司马。而另一头,刘夫人倒也没为他荒废“主业”而大发雷霆,只是来信嘱咐他要关注张颌的动向。听她那口气似乎是对张罗讨蔡安贞做媳妇的事没了兴致。不过袁雷却知,刘夫人并没有放弃为三公子说亲的事,只是主公新纳的两个小妾令他那位主母无暇顾及东莱这边。女人嘛,最关心的还是自家宅院那一亩三分地的事。当然前头车驾内端坐的那个女人除外。

    在袁雷的眼中蔡吉无疑是个女人中的异类。想她蔡安贞不过是个十六七岁的弱质女流,既没有出身名门望族,也没有名师指点,甚至在十四岁之前根本就没半点是神童的迹象。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人畜无害的女娃娃,却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白手起家成了盘踞一方的诸侯。不仅如此,更有不少名士名将相继追随与她。就像这一次,蔡吉就从许都又带回来了两个文士。其中那个姓祢的文士,袁雷并没有听说过。不过瞧他那堂堂相貌与仪表,应该非泛泛之辈。而那个整日窝在马车内极少露面的贾文和,贾老先生的大名袁雷可是在邺城之时就已如雷贯耳。想当初得知李傕等人占据长安之后,主公可没少念叨这个名字。据说此人之前还曾做过光禄大夫、宣义将军。这样一个大人物骤然降临东莱,也不知蔡安贞的那些个幕僚们会作何反应?

    作为刘夫人的心腹家奴,袁雷这些年可没少为其里里外外地打探消息。而明里暗里的肮脏事见多了之后,袁雷也就有一番不足为外人道来的心得。在他看来,招纳谋士部将,其实同娶纳妻妾差不多,人越多就越麻烦。新的要与老的争,少的要与长的争,傲的要与骄的争,争来争去,无外乎就是博主公一丝青睐。正如这些年主公袁绍小妾纳了一个又一个,名士招了一位又一位,然而里里外外却越发不消停起来。当然袁雷也听说,主公的老朋友兼老对手曹操,也是不断地纳妾招人,但曹操的妻妾却能和睦相处,曹操的幕僚部将亦能同仇敌忾。倘若这事是真的,那只能说搞不定家宅的人,也别指望手下的部下能安生。

    前头那位蔡使君尚未婚嫁,自然是没有后宅,可她能摆平日益壮大的班底吗?

    且就在袁雷在心中暗自腹诽之时,队伍突然停了下来。原来在不知不觉间众人已然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黄县城。只见眼前的黄县城比之数个月之前又巍峨了不少,想来冬天农闲的时候留守的官僚们没少为这座东莱的中心添砖加瓦。而此时此刻率领一干官民前来迎接蔡吉的赫然就是她麾下的一文一武两大心腹,郭嘉与太史慈。

    见此情形,再一联想到自己从前在邺城的所见所闻,袁雷觉得自己那久违了的探子精神正在复苏。于是乎,他当即就打起精神观察起了城门下众人的表现。待见此时的郭嘉与太史慈等人照例还是先向蔡吉施礼问安。不过在一番例行的寒暄之后,郭嘉并没有直接领着众官僚簇拥蔡吉入城,而是信步到一直掩在队伍之中的贾诩面前,恭敬地向其躬身施礼道,“晚生郭嘉见过文和公。”

    贾诩显然没料到郭嘉会突然来这么一手。不过贾文和可不是那种别人给顶高帽子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的主。这会儿面对郭嘉谦恭的表态,贾诩依旧不动声色地还礼,谦逊道,“老夫不过是闲云野鹤之人,郭先生何须行此大礼。”

    “文和公是吾家主公请来的上宾,吾等理应以礼相待。”郭嘉再次向贾诩作了一揖之后,便抬手示意其先行。

    一旁的蔡吉见状,立马就明白了郭嘉的深意,赶紧像女儿搀扶老爹一样,一把扶住贾诩,并微笑着顺着郭嘉的口吻招呼道,“文和公莫要谦让。”

    眼瞅着郭嘉与蔡吉当众一唱一和,向来为人低调的贾诩自然是不好意思再做推辞。于是他只得任由蔡吉搀扶着在众目睽睽之下入了城。不用问,经过这一插曲之后,用不了多久整个黄县,整个东莱,乃至整个中原,都会知道蔡吉请了贾诩做谋主。而郭嘉对此似乎还不放心,到了当夜的接风宴之上,他更是与黄珍等人将贾诩奉若上宾。但值得玩味的是,贾诩虽也同郭嘉等人颇为客套,但是他从头至尾都始终坚称自己是“闲云野鹤之人”,丝毫没有接手做谋主的意思。

    对于贾诩如此固执的态度,蔡吉在无奈之余,也只得暂时任由他去。反正人都在手上了,软磨硬泡之下,还怕他贾文和不就范。而对于眼下的蔡吉来说,真正头痛的还是如何应付袁绍那边出兵幽州的命令。毕竟自己人已回黄县了,相信不多时辛毗就会找上门来。不想好应对之策,那可就麻烦咯。因此翌日一早,蔡吉便差人寻来了郭嘉与太史慈到她书房内商讨要事。

    然而令蔡吉颇感意外的是,郭嘉一进书房,在发现屋内只有蔡吉和太史慈之后,劈头就向她问道,“主公,文和公没来?”

    蔡吉被郭嘉冷不丁地一问,先是怔了一下,随即便如实地回答道,“文和公昨日在宴会之上喝了不少酒。更何况其对东莱的情况还不甚了解,所以本府没让他来。”

    “什么?主公这一路上没有同贾文和谈过东莱的事?”郭嘉瞪大着眼镜一脸诧异地望着蔡吉问道。

    而蔡吉被郭嘉如此一瞪,不由也有些心虚起来。却见她跟着便讪讪作答道,“不瞒奉孝先生,文和公一路上对本府都不冷不热。故本府至今都没找着机会同他说明东莱的情况。”

    “怪不得怪不得,昨日贾文和会有如此表现。”郭嘉在听罢蔡吉的解释之后,先是低头呢喃了一番,跟着便抬起头冲着蔡吉苦笑道,“主公难道不知,正是因为主公没有将东莱的情况同贾文和说明,所以贾文和到现在还对主公不冷不热啊”

    “此话怎讲?”这一次轮到蔡吉诧异地问道。

    一旁的太史慈虽闹不清楚事情的缘由,却也跟着帮腔道,“是啊,奉孝汝就同主公说说,这事那里做得不妥。”

    郭嘉眼见蔡吉与太史慈都盯着自己,便叹了口气,向他二人分析道,“咳,若是换做寻常的谋士,主公所为倒也不算不妥。毕竟以东莱以及北海七县兵强马壮,安居乐业的景象,不管何人都能看出主公乃当世明主。然则贾文和却非寻常谋士可比拟。此人出身西凉,从一介小吏做到光禄大夫之职,可谓是历经坎坷。所以贾文和为人向来谨小慎微,以明哲保身为先。主公或许认为自己滔滔不绝地说上一通,不及让贾文和亲自观察东莱郡来得眼见为实。可在对方看来,主公迟迟不同其交代东莱郡的情况,是对其存有顾忌,是不信任他。”

    “本府没这意思”蔡吉脱口而出反驳道。

    “嘉也知主公是诚心诚意想要请文和公入幕。否则主公也不会大老远地将人绑来,更不会特意修书要吾等早做准备。只是贾文和心中的刺已然扎下,吾等再怎么礼遇于他,在他眼里都是在做作。而今能拔去这根刺的人也唯有主公了啊。”郭嘉语重心长地向蔡吉劝说道。

    此刻的蔡吉听罢郭嘉一番有理有据的分析,再结合史书对贾诩的一些评价,发现事情还真有可能像郭嘉说得那样。于是蔡吉当即便向郭嘉拱手作揖道,“先生之言令本府茅塞顿开。本府这就着人请文和公过来商议。”

    哪知此时的郭嘉却一抬手阻止蔡吉说道,“慢着。既然主公没将东莱的情况告知文和公,那主公还是同吾等商讨完之后,再单独找文和公商议为妙。毕竟文和公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不清楚,骤然让其参与密谈,只会平添尴尬。”

    “奉孝先生说得是。是本府鲁莽了。”意识到自己有些关心则乱的蔡吉拍了下脑门苦笑道。而郭嘉与太史慈见状亦同时发出了会心的笑声。

    此刻面对眼前笑得颇为欢畅的两个男子,蔡吉不得不感慨自己是幸运的。郭嘉与太史慈都是有才华的人,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都是胸襟宽广的男子汉。正如,郭嘉身为自己的首席幕僚,不仅对新晋加盟的贾诩丝毫没有抵触之意,反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