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她来自碧波深处-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海一仰头将酒喝个底朝天,“我先干为敬!”
  孙教练轻轻伸手掩住酒杯杯口,“我这次是出来公干,不方便喝酒。下次罢!等到阿英奥运会归来,我一定来找阿海你讨杯庆功酒喝。”
  孟海这些年跑海鲜生意,接触得人多了,也并不觉得孙教练不给他面子,只爽快笑起来,“借孙教练吉言!”
  阿妈阿嬷当晚一起下厨,做了青蛤白菜豆腐汤,卤水拼盘,又切了六只自家腌制的红膏腌蟹,连同去村长家沙地菜圃新鲜买的蒌蒿、苦菜炒了两盘清热去火的时蔬,招待孟校长、孙教练和林渊。
  青蛤白菜豆腐汤清甜可口,青蛤只只干净肥嫩,汤喝在嘴里鲜甜无比。腌蟹咸香入味,膏腴肉肥,教日吮指不放,半只腌蟹就能送下一碗饭去。蒌蒿与苦菜则清香青脆,极之爽口。
  孙教练荤菜吃得不多,只吃了半只腌蟹,炒时蔬却大半进了他的肚皮。
  “阿妈这清炒蒌蒿做的真好吃。”孙教练笑着对阿嬷说。
  阿嬷摆摆手,“炒都是一样炒,是这菜特别新鲜,没用过一点农药化肥。”
  他们家闲置在村后头的沙地卖给村长家,村长家另辟蹊径,将沙地整理出来,种上时令蔬菜,一小部分自用,大多数都卖给村民,每逢赶集还拉到镇上去,销路出奇的好。
  孙教练点点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孟家村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啊。”
  吃过晚饭,孟英明月带着林渊回到两姐妹的房间,林渊看见屋里的木质双层床,不由得笑起来,“孟英在家里也像在宿舍一样睡上铺么?”
  孟英侧头微笑,“以前我都是和明月挤一张床的,这已经比从前大有改善了呢。”
  林渊转眸看见书桌上一个五寸大小的相框里,嵌着一张照片,瞧仔细了,是一张剪报,上头是自己十二岁那年获得青少年运动会跳水冠军归来,受到热烈欢迎时的新闻照。
  林渊扬睫望向孟英。
  孟英脸颊微红,嗔怪明月,“是明月和阿爸一定要把照片放在镜框里。”
  明月笑嘻嘻,“这是姐姐第一次上报纸,当然要放在镜框里,有纪念意义呀。”
  林渊忍住笑,免得孟英尴尬,“明月上几年级了?”
  明月伸出一只手,“五年级。”
  “平时喜欢看什么书?”林渊极有耐心同小小少女攀谈。
  “什么书都喜欢看!”谈及自己喜欢的话题,明月大眼明亮,“阿爸每次去赶集的时候会带我去镇上的图书馆,一次可以借三本书回来看。最近迷上卫先生写的科幻小说。”
  孟英含笑望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交谈,觉得再幸福没有,真希望时光就此停留。
  林渊却看了看腕上的防水运动手表,起身告辞,“时间不早了,我该回招待所了。”
  “我送你过去罢。”孟英站起来,在林渊出声拒绝前阻止他,“村里有的地方没有装路灯,我得保证你平安回到招待所。”
  林渊便不再推托,朝明月摆手,“明月再见。”
  “再见!”
  孟英同林渊走出房间,在院子里向着堂屋扬声道:“阿嬷,阿爸阿妈,我送林渊回招待所。”
  阿妈闻声从客堂间里出来,将一个牛皮纸包塞给林渊。“自己家做的麻薯,带回去当点心吃。”
  林渊点点头,“谢谢阿姨。”
  随后同孟英一道走出院子,两人的背影渐渐融进夜色里去。
  
  另一边,吃过饭,孟海和孟校长、孙教练在客堂间里闲坐聊天。孙教练提起自己这次来的主要目的。
  “把孟英她们这批孩子培养出来了,可是也不能就此放松,还要继续培养后备力量。孟家村出来的两个孩子都很优秀,成绩相当亮眼,所以市里想还是来孟家村考察一下,看看能不能选拔出几棵优秀的苗子。”
  孟校长接口道:“我们孟家村出了孟雄孟英两个奥运集训选手,邻村看到了,不晓得多羡慕。我们靠海吃海的人家,哪个孩子不会水的?大家都希望自己村里也能出个冠军。前头卓家村已经自己组建了游泳队,选拔有天分的孩子参加。”
  孙教练微微摇头,“主要是在孩子没有养成错误的习惯前,能接受系统科学的训练,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孙教练郑重地对孟海说,“今天我在海边,看到你家小女儿跳水,虽然她没有接受过正统的跳水训练,但是这孩子有着惊人的天赋,姿势几乎完全正确,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都非常好,我想破格录取她进少体校。
  “当然,以她的年龄,现在才开始学跳水,的确晚了点,优势没有那些从小就被选拔进少体校的选手大,需要更刻苦的训练,才能纠正一些坏毛病,但是我相信自己的眼光,假以时日,她会成为非常出色的运动员。”
  孟海闻言,浓眉为之一扬。
  家里出孟英一个运动员,已经出乎他们两夫妻意料,想不到明月竟然也被孙教练挑中。
  孟英进少体校读书,转为城镇户口,每月都生活补贴,无疑减轻了家里的经济压力,随之而来的还有眼界的拓宽。
  明月小时候不懂事,对于和阿英分离有种本能的抗拒,每次阿英要离家去城里,总是难分难舍,大人只好哄她:好好吃饭,好好读书,快点长大,以后和阿英一起进城去读书。但这话戏言成分居多。
  待明月日渐长大以后,分离仍然令她难过,但是却慢慢不再提起一起进城读书的话题。每每两姐妹在村口道别,明月都会笑着对阿英说:姐姐加油!
  而大女儿孟英,七岁时就离开家,独立生活,久久才回家一次,作为父母,没能陪伴女儿成长,他觉得亏欠了女儿。这令得他和阿霞还有阿妈,将所有的爱,都投注在小女儿身上。
  这时孙教练提出想将明月也选进少体校,孟海不是不犹豫的。
  孟校长看出孟海的犹豫,伸手拍拍他肩膀,“阿海,阿英他们有十天假期,孙教练在这期间还会到附近的几个村镇去看一看,走访几个有潜力的孩子。你不妨趁机好好和阿霞商量一下。”
  孟校长也知道一时间让孟海两夫妻下决心做决定很不容易。
  家里一共才两个孩子,一个已经常年不在身边,再把另一个也送到体校去,换做他恐怕也不舍得。
  但他几乎看着明月长大,深知明月是个读书用功又有运动天分的孩子,把她拘束在孟家村里,最大的成就也只不过是考上大学,往后打一份朝九晚五的工,这无疑埋没了明月的天分。
  他希望明月能像下午纵身跃向大海时一样,展开她的人生画卷,恣意在上头描绘浓墨重彩。
  阿妈坐在一旁沉默不语。
  把明月也送到城里读书?
  虽然她这话她嘴上说过,然而内心深处,她真的没有想过,有朝一日,小女儿也会离开她的身边,去遥远的地方。
  这时候院子里传来阿英的声音:“阿嬷,阿爸阿妈,我送林渊回招待所。”
  阿妈连忙起身,从桌上取过稍早包好的牛皮纸包,对孟海和客人点点头,“你们慢慢聊,我去看看。”然后走出堂屋,来到院子里。
  院子里,少女和青年并肩而立,堂屋里透出来的灯光暖暖拢在两人身上,阿妈倏忽有种他们将乘风而去的错觉,暗暗摇头,笑自己瞎想,上前将牛皮纸包塞给年轻男孩,“自己家做的麻薯,带回去当点心吃。”
  男孩子道了谢,同孟英相偕走出院子。
  阿妈站在原地,目送两人的背影消失在夜色里,过了片刻,才踅身往女儿房间走去。
  走到门边,阿妈伸手敲敲敞着的房门,然后进屋。
  明月看见阿妈,放下手边正在看的书,“阿妈。”
  阿妈走过去,和明月一起挤坐在椅子里,抚摸女儿头顶,“这次借的书说什么,给阿妈讲讲。”
  明月依偎在阿妈肩膀上,眉飞色舞,“这次借的书,主人公还是上次那个,讲到在一个煤矿里发生了离奇的矿工屠杀,他受命去调查这件事。随着调查的深入,他发现所有的疑问都指向煤矿里挖掘出来的如同眼睛一样的煤精……”
  阿妈摸一摸手臂,“真吓人,明月看了不害怕么”
  明月便收了声,搂住阿妈手臂,“我不害怕,这只是小说呀,阿妈。”
  旋即又一拍手心,“阿妈不喜欢听这个,那我讲格林童话给阿妈听罢。”
  阿妈听着女儿清脆的声音在耳边绘声绘色地讲着童话故事,微笑。
  倘使明月也去城里读书,这个家里,会寂寞冷清很多罢?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每天给我留言的朋友~




15

15、第14章 选择 。。。 
 
 
  那晚孟英送林渊回村里的招待所,回来的时候,给明月带了一本九成新的科幻小说,作者正是明月最近推崇的卫先生。
  “林渊说初次见面,他也没有什么准备,见你喜欢卫先生的小说,他正好随身带着一本解闷,就权当见面礼了,希望你不要嫌弃。”孟英将书交给明月,“好好保存,这可是林渊送出的礼物。”
  明月双手接过书来,是卫先生最新出版的科幻小说,翻开封面,意外地在扉页上看到一排龙飞凤舞的字:送给小友林渊,祝奥运夺冠!卫。
  明月轻轻合上书,小心翼翼放在书桌上,这才一下子扑到姐姐身边,靠在姐姐肩膀上,“阿英,进了国家队集训大名单,是什么感觉?”
  孟英偏头想一想,“很兴奋很激动,也很紧张很害怕。”
  明月微微抬头看着姐姐轮廓优美的侧面,不解,“兴奋激动紧张我都能理会得,可是为什么害怕?”
  孟英起手拽一拽明月的辫梢,“你不懂,是因为你还太小。”
  孟英不想告诉妹妹,运动员是淘汰率很高的职业,竞争非常残酷,比赛名次是检验成绩的唯一标准,如果不能出成绩,就会被无情的淘汰掉。
  与她同期进少体校的那批小运动员里,真正坚持到最后,并取得成绩的,寥寥可数,九成以上的人都在八年间被陆续淘汰。
  想留在竞争残酷激烈的运动员行列里,就必须不断地逼迫自己,真真印证了那句奥运会“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
  那些被淘汰的运动员,多数都是城里孩子,他们不担心被刷下去以后,要回到又苦又穷的乡村,过面朝黄土背朝天,靠海看天吃饭的日子,所以他们即使能吃苦,也有限度。
  而像她,像同村的阿雄,却没有任何退路。
  家庭和村人对他们寄予希望,觉得他们为全村人争了光,假如他们被淘汰下来,他们将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
  他们只能逼迫自己,突破自己的极限。
  可是这些辛苦,和着眼泪浑身酸疼地入睡,想念阿嬷阿爸阿妈妹妹的心情,她自己知道就好,没必要讲给妹妹听,让她和家人担心。
  明月噘嘴,“我已经十岁了,姐姐!”
  “是是是,十岁了,是小大人了。”孟英从善如流,“小大人要好好听阿爸阿妈的话,孝顺阿嬷,好好读书,知道么?”
  “姐姐你口气活像老阿嬷。”明月听得皱鼻子。
  “你说我像老阿嬷?!”孟英伸手到明月腋下呵痒,“不想活了是罢?”
  “哈哈哈……”明月最怕痒,立刻耸肩缩颈讨饶,“我错了……救命!”
  
  两姐妹在房间里的笑闹声传到阿爸阿妈房间里,阿妈轻轻翻了个身。
  “……还没睡?”孟海低低问。
  “……”隔了良久,阿妈才低声回答,“我舍不得明月。”
  从怀胎十月,到呱呱落地,再到如今活泼可爱,知冷知暖的,明月从来没离开过他们。
  当年听孙教练说能把阿英转成城镇户口,又能享受国家给的福利待遇,他们觉得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几乎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下来,把阿英送到少体校去了。
  可是这些年过来,每到节下,家人围坐在八仙桌旁,总有个位子是空着的,身为母亲,个中滋味,无处言说。
  一年中难得回家一两次,问阿英训练苦不苦,她也总是报喜不报忧,说“不辛苦”、“难不倒我”。
  阿嬷年纪大了,眼神不好,阿海是男人,心比较粗,所以都没有注意,然而她这个做阿妈的,却很难不注意到女儿藏在衣袖下头的绷带和淤青。
  孟英却从来未曾说过只言半语,惟独在十四岁初…潮时候,回家来露出过一次软弱的表情,躺在床上说:“阿妈,我肚子疼得厉害。”
  她记得她当时坐在女儿床边,拿冬天用的铜汤婆子筹了热水,裹在毛巾里给阿英焐肚子,一边扭过头去,偷偷把眼泪擦干。
  她是靠海人家的女儿,又嫁给靠海吃海的人家,怎么会不晓得这中间的痛苦折磨?她自己做姑娘的时候,在家里汲水做饭洗衣,大冬天也不例外,等到来潮,从经期前就开始下…腹隐隐作痛,期中更是经常痛得直冒冷汗,面如金纸,嘴唇发青。
  请村里的老阿嬷看了,只说是着了凉,身体虚寒,少碰凉水就好。
  而阿英,是要整个身体都在浸在冰凉的水里的,怎么可能不受寒凉?
  也不过就那一次,往后再问她,她都说没事了,少体校的校医给了她药吃,已经不要紧了。
  阿妈闭上眼睛,她不知道女儿吃的是什么药,但总是不放心的。
  如今,要让明月也经历这样的艰苦么?
  阿妈辗转反侧,无法成眠。
  孟海搂过阿妈来,把她的脑袋轻轻按在自己的肩窝,“你要是舍不得,那就不让明月去,我们家出一个奥运选手,已经很不得了了。要是再出一个,阿雄阿妈回去要扎草人了。”
  阿妈笑不出来,“我怕明月以后知道我们的决定,会怨我们。”
  孟海沉默。
  是啊,明月会不会怨他们,自作主张,剥夺了她像阿英一样的机会呢?
  “不是还有好几天时间么?我们再好好考虑考虑,先不忙做决定。”他紧一紧手,“明月精乖得很,你明早要是顶着一副没睡好的面孔出门,她会担心的。”
  阿妈这才在阿爸胸前慢慢睡去。
  
  明月并不晓得阿爸阿妈心里的犹豫纠结,她觉得这几天真是再快活没有。
  姐姐孟英难得有个十天长的假期,两姐妹可以凑在一起不停讲悄悄话。
  放了学明月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到村中心的老年活动室去找姐姐孟英,离得老远就看见在那棵古老的沉水樟树下头,围着一群人。
  明月跑过去一看,正是村里的老阿伯和休渔中的阿叔阿伯们在观棋,棋手是村长和——林渊?
  坐在一边青石花坛上的孟英朝明月招手,“明月,这里!”
  明月轻轻一跃,跳坐在花坛上。
  孟英递过一包炒得香喷喷的葵花子来,“喏,阿钟婶给我的。”
  明月笑嘻嘻抓过一把来,朝着花坛下头围成一圈观棋的人群努嘴,“村长怎么和林渊下起棋的?”
  村长下得一手臭棋,村里人都知道的。
  孟英同妹妹咬耳朵,“和奥运冠军下棋,不是天天都能遇到的事。”
  明月笑起来。她简直可以想像村长正在和人对弈,看见林渊从招待所里出来,小眼睛光芒大炽,厚手掌一招:“小伙子,来下盘棋!”的情形。
  “林渊不会输吧?”明月问,如果让村长赢了棋,那还了得?以后逢年过节都要听他吹嘘他曾经赢过奥运冠军的事迹了。
  孟英向明月眨眼睛,“少体校几乎没有娱乐活动,他们男生在宿舍里,没事就是下下棋看看书。”
  明月听了嘿嘿直笑:那村长岂不是输定了?
  孟英也微笑:你看着罢。
  果然没一会儿,围观的人群发出“轰”的一声,然后只见村长大力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