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千山寻亿-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好的名字。
  对于宛兰,她就是一个流浪人,从海之南而来,要到山之北。历经了春夏秋冬四季,尝遍了人间山川所有的酸甜苦辣,目的相当的明确,就是要寻到梦中之人。
  故事从头到尾都十分的简单,却没有想到,这个流浪人不好当,冒着许许多多的苦难,以为苦尽甘来,到头来还是一个擦肩错过。
  夜曲悠远,带着丝丝的惆怅,在天地间奏响。
  宛兰的眼泪一点点的落下,还没有滴落,就被风吹凉了。
  *
  秦岁首,承载着许多的记忆。第一年,宛兰和蒋堂在南越国的仁化度过,那时候的蒋堂还是个病秧子。第二年,宛兰和蒋堂去往夜郎国出使,那时,她就开始再寻找千亿。第三年的秦岁首,则是十分的激烈,是在一片战火当中度过的,也就是在那时,遇到了千亿,有了狂华的一夜。
  从繁华到现在的萧条,好似人生的必经之路,不管怀念也好,憎恨也罢,那些记忆都已经远去。多年后想起,记忆的最后还剩下惆怅。那是时间逝去留下的阵痛。
  离开了安定这个小地方,他们继续上路,往邽县而去。
  路上依然是单调的,比起之前的重山小道。这里就是一个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当然,有趣点的,就是头上还有几只鸟悠悠的飞过。
  路途还得继续,为了加快点到邽县,他们夜以继日。宛兰有些受不住这路途的劳顿,又加上这寒冷的天气,路上是不住的咳嗽,一咳嗽就引发背疼。这样就十分的难受。
  如果是在大都市里,一切还好办。可惜这荒郊野岭,下一个县城,还得走上十天半个月的。
  这就是寻人觅事的下场,宛兰得默默的品尝。
  除了忍耐,别无他法。
  也好在这一年来,宛兰养成了耐住性子的好习惯,咬咬牙,万事就这么过去了。
  一段夜以继日的征途,两人来到了邽县,样子好似流浪汉。
  这个地方依然萧条,除了比上次见到的安定稍微大了一点,屋子多了一点,其他没什么可以言表的。
  当然,还有小店可以住一下。只是里面许久没有人来过了,非常的不整洁。不过,有个地方住就很好了。
  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了,冬天来临,开始下着飞絮。
  晚上,雪正下着,犹如精灵来到这个世间。地上已然是薄薄的白雪。他们得在这里住上一个月,等待雪停。
  流浪人的夜歌,在飞雪中,如凄如怨的慢慢唱来——
  我是漂泊的孤身,
  飘摇在这片世间当中,
  四季循环,不变的还是执着的心。
  繁花之春,我种下了小小的心愿,
  期望能有个好梦,好结果,
  相信你就在前方。
  燠耀之夏,我翻越一个个的山峦,
  只因心中有一个传说,
  翻过山的对面,就能与你相拥。
  枯木之秋,我拾起片片残血红叶,
  面对夕阳,望断了天涯,
  还在树下哭泣嘤嘤。
  飘絮之冬,我在窗口看着黑夜,
  再也找不回当初的回忆,
  心与夜一同沉-沦。
  四季循环,不变的还是流浪人,
  我还是漂泊的孤身。
  

第一章 风雨欲摇
更新时间2015…1…7 15:45:09  字数:5187

 冬天的长安城,正飘着绵绵飞絮。下雪,已经有一个月了。
  黑压压的天空,犹如一条长长的黑龙盘旋在上空。而大黑龙的底部,正飘着白白的雪,随着风,降临到世间当中。
  从远处看这座长安城,灰白是其主色调——每一道城墙,每一座房屋,都盖着薄薄的雪,雪中又盎然透露着砖瓦的灰色。整个长安城,化身成为了冰雪王国,银装素裹,透露着别样的雪域风情。况且,长安城还是举国最大的城市,从城南到城北,已经望不到了边,也因而衬托出雪域的宏伟壮观。
  从近处来看,长安城的过道横竖排布犹如雪白的“井”字,人们撑着伞在其中行走,犹如活动的雪雕。更有些小孩,在街道中堆着雪人,呼着白白的热气,一点都不惧怕寒冷,嬉笑其间。集市的早点正冒着白烟,盖子一开,一大盆白雾冲天而上,与雪交融,化作白点。
  继续往南而走,便是未央宫。未央宫换上了白装,但依然颇具威严。三四米高的大门被雪披上了一层,白中透着金黄。布上银白台阶,进到里面,才感觉是另一番的景象。
  除了银装素裹这第一印象之外,还有别样的一抹红。
  一进宫门不远处,有近一百个大臣,围着一处高台看着。他们表情肃穆,即使头上肩膀上落了雪,都没有去拍落,一动不动的看着前方。
  前方高台上,正绑着好几个人,低着头跪在大臣面前。而旁边就站着拿着大刀的壮汉,盯着跪着的人的脖子。
  寻千亿在这一帮的大臣的中间,心情颇为的复杂。
  须知,跪在高台上正中间的是当朝的皇帝!
  别看只有十来岁,还是个孩童,但却是高后亲自任命的皇帝!
  千亿只觉得一阵惋惜,但又无可奈何。为了这个小皇帝,他曾经跟太尉周勃,丞相陈平还有朱虚侯刘章协商了一番,想要留下这个小皇帝的命。
  那时还在前天,千亿总觉得诛杀皇帝实在不妥,便与这三人讨论。“虽然当今圣上是高后所立,是为吕氏的人。但在怎么说也是个孩子,罪不至死。”
  朱虚侯刘章摇头,怎么都不同意,认为斩草就除根,等新的圣上登基,这个小皇帝留着是个祸害。刘章在这两个月,斩杀了许多吕氏宗亲的人。例如高后侄子吕产,当时吕产逃走,随从官员一片混乱,刘章率兵追赶吕产,一直追到郎中令官府的厕所才把他杀掉。还如高后的妹妹吕嬃'xū',将近六十岁的高龄,被刘章活活用鞭仗抽打而死。可见他对于吕氏的人,一概是杀字解决。
  另外两人,太尉周勃,丞相陈平均默许这种做法,担心这个小皇帝长大后会报复,留下隐患。要么就是禁闭一辈子,要么就是被杀头。
  那时刘章拍拍千亿的肩膀,叹气说道:“你要想想高后的为人,她在活之前,对我们又杀又赶,实在无义。她死后,既然要清楚余孽,就要清楚到底!”
  “可是,这孩子,跟高后也有仇和怨啊。高后的死,对他是个解脱,为何还要斩首于他?”千亿心地善良,不愿这个小皇帝遭到斩首之刑法。他说的这个事情,还是有渊源的。这个小皇帝原封为常山王,之所以立为皇帝,是高后觉得前任小皇帝对她十分的不利,便杀了前任小皇帝,新任常山王为如今的小皇帝。从此这个小皇帝在高后的巨大阴影下度过了四年,每日惶惶恐恐的。
  “即使这样,那又如何。他又不是孝惠先帝亲生子。凡是高后的余孽,统统不能留!”刘章便派人,将还在熟睡的小皇帝抓紧监牢,等待斩首。
  现在,跟着小皇帝斩首的,还有他的四个兄弟。为了防止他们再讲些反-动的言论,统统塞上了布条。
  看着这几人,有不懂事的五六岁孩童,有刚刚及冠的青年,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就要作为高后的余孽,一起斩首。千亿在下面看着,却爱莫能助。眼泪划过脸庞,被寒风吹成了冰粒。
  他被代王派过来看看情况,与太尉周勃等人联络。却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剧烈变局发生。他刚到的时候,齐王正在城外发难,吕氏等宗亲正殊死抵抗,最后不敌齐王而躲进了未央宫。未央宫的大臣又闹起叛变,要驱赶吕氏宗亲。最后,吕氏宗亲死伤大约有几百人!
  经过一场“旷世持久”的大变局,千亿似乎明白了什么。
  猛然之间,一声令下,高台上的刽子手有了动静。
  千亿只看到那几人哀求哭泣的深情,挣扎求饶的晃动。再然后——就是一抹冲天的红。
  没有任何的回响,只有静静的矗立。
  高台上的雪,皆备染成了红色。
  当雪再覆盖那鲜红色,大臣们才呼着白气,拍掉身上厚厚的白雪,缓缓的散去。
  千亿低着头,踏着沉重的步伐,准备出宫门回去。这时候丞相陈平在后面呼喊他的名字,然后追了上来。“待会你修书一封,给代王。描述下这里情况,然后询问他何时来长安。能尽快就最好。”
  陈平认为,面前的千亿受代王信任,由他来写信是再合适不过了。
  千亿轻轻的点点头。
  走出宫门,出了未央宫,便来到大道上。他看到这里的百姓依然如平常一样生活,在街道上穿梭。
  雪依然纯净,落在每个人的身上,落在街道上。每一次的走动或者摩肩擦踵,轻轻的雪絮飘洒下来,晶莹泛着微光。
  只是千亿心情沉重,忽略了这般的美。亦或者说他看完了刚刚的斩首,心情很难恢复到平常人的心态。
  此时,前方又来一干士兵,推开旁边的行人。千亿走到一旁,目送这些士兵离去。这些士兵往未央宫方向去了,中间还有一干衣着华丽但却蓬头垢面的人。想必这些人就是吕氏的人吧。
  凡是吕氏的人,不管关系离高后有多么的远,哪怕是隔了好几代的远方亲戚都得一一审问。
  这又造成多少无辜?这又得造成多少人的牺牲?
  他不禁又联想到刚才斩首小皇帝的那一抹鲜红,全身有一阵寒意。
  回到他住的地方,千亿拿起刻刀,放下竹简,正要描写今天的概括,但却很难下笔。思考再三,叹气再四,还是隐去这个斩首的事情,大致描写了迎接代王的状况。
  *
  第二天中午,千亿邀约贾谊一起在小酒店吃饭。
  贾谊在此次诛杀吕氏余孽,立了许多功劳。比如游说齐王,让他带兵反抗吕氏。因为“志同道合”,他们认识了有一个月。贾谊的谈吐,很令千亿折服。
  千亿指着这些菜,笑道:“今天好不容易请你这个大忙人,实在难得啊。正好你有空,
  一阵寒暄过后,其他的小菜也端了上来。
  吃了几口,千亿问了一个很高深的问题:“你觉得什么是治世?”之所以这么问,是他看了那么多的斩首行刑,心里很堵很堵,总觉得,这样的世界并不是这样的,但又说不清应该是怎么样的。
  看起来很高深,但是对于贾谊,显然是胸有成竹了。他张开就反问一句:“你先告诉我,秦朝是如何灭亡的?”
  “秦王保证,引起起义,最后灭亡。”千亿大致讲了一下。
  贾谊笑了笑,“有这个意思了。我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如有不正确的,多多指教。秦亡主要在于“仁义不施”,要使我们汉室长治久安,必须施仁义、行仁政。故夫民者,弗爱则弗附,只有与民以福,与民以财,才能得到人民的喜爱啊。”
  “说得倒挺不错的啊。”千亿听着有些楞了,这些言论他也很明白,但是要成系统的言论,当推贾谊啊。
  贾谊说到兴奋之处,“发展农民田地,提倡积贮才是根本啊。你想,百姓靠什么生活啊,当然是田地,当然是粮食。如果这方面做好了,百姓不就能安居乐业咯?”
  “看来这方面,高后有很多都没有做到,所以大臣乃至百姓怨念啊。”千亿似乎明白了什么。或许高后的倒台,就是与这方面有关吧。
  “所以我们才迎接代王的到来。代王为人亲和,将代国治理的不错。不怕和你说,我觉得代王绝对会成为一个明君。”贾谊笑了笑,端起酒杯一干二净。
  千亿想了想,也呵呵的笑道:“说的也是。一代明君,受到百姓的喜欢,才能使得国家长久。想必,这就是治世吧。”
  他们又痛痛快快的干了几杯,为他们共同的理念一饮而尽。然后继续吃菜,十分的欢畅。
  千亿也将前几天的阴影渐渐淡忘,心里的疙瘩松开,沉浸在与朋友的欢乐畅饮中。
  “你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士兵在未央宫进进出出吗?”
  “听说是抓吕氏的人。你说这样的有用吗?”
  千亿身后的食客在讨论着。这引起了两人的注意。贾谊笑笑,附耳说道:“我们听下那两人的对话。我想,他们待会一定会谈论之后新登基的圣上,然后谈论之后能好好种田之类的。如果他们不谈论,这顿饭就由我来请。”
  千亿将信将疑,不过还是愿意应下这个小小的赌局。他本来就是要请贾谊的,输赢毫无所谓,只是为了增加一点小小的乐趣。
  “抓吕氏的人有没有用,我觉得似乎没有用。这只是我的看法,别跟其他人讲。”
  “怎么会没有用呢?”
  “你想,这么多的官兵进进出出,抓这个人又抓那个人,我们看了都会怕。如果是这样,那还不如以前高后在的时候呢。不知道你听说了没有,之前的那个小皇帝都挨斩首了——”说的非常非常的小声,似乎害怕因言论不当而被抓去。
  “是吗?我可不知道。那这太可怕了。”惶惶恐的,声音颤抖。
  “这样子都能随便,那以后我们这些人的性命岂不是更加?”
  千亿和贾谊假装吃菜,其实都在认认真真的听着。千亿看到他的表情有些不自然——眼神虽然很专注,但嘴角在不住的轻微抽搐。
  “很快就有人登基了……”
  “谁坐皇位不都一样,不过是那些人换着坐而已。你看,孝惠先帝驾崩,高后控制了朝野,那段时间,杀的杀斩的斩,不计其数。等了几年,终于安定了。虽然高后暴戾了一点,但都没有违背农时,我们生活得慢慢变好。结果才过了十年,高后驾崩,又闹了四五个月,城外打仗,城内吵闹。那段时间,我都是天天躲在家里,不敢出来,田地都不敢去打理咧。”
  “说的也是,我都偷偷溜到别的地方了,最近刚溜了回来。”
  “难怪许久没见到你,以为你也躲在家里。”那人叹了一口气,小小声,略带苦涩的说道:“我反倒希望高后没有驾崩,我们还能好好的安息几年咧。就算是换了人坐上龙位,与我们又有何干。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斗来斗去的,还是那几派的人。”
  “好像挺有道理,反正就是因为立场不同罢了。到头来,还不是像高后云云,驾崩而去,成了过去的事情。”
  “这些话,可千万不能让别人知道,不然就等着杀头。”
  “那是必须的。”
  贾谊听罢,拂袖而去,在柜台那生气的将钱拍下,匆匆离去。
  千亿也觉得郁闷,出了小店,却找不到他的影子,或许早就愤然离去了。只是那刚才那两个食客的对话,还在他心中萦绕着,久久没有散去。
  真正的治世,不是推举一个明君,然后让百姓勿违农时吗?
  但是那两个人的说法,却又十分的有道理,让人无法反驳。还是说这两个人说的只是小层面的治世,而方才和贾谊讨论的是大方面的治世?
  心情颇为的复杂,千亿想回去好好的休息。在回去的路上,又看到一派士兵,抓了一个吕氏的人,朝未央宫而去。这些士兵十分的凶悍,许多的路人因避闪不及而被撞倒,或者被重重的推开。在一片低声的责骂里,这排士兵雄赳赳气昂昂的离去。
  千亿看到了,总觉得有哪些地方不对。
  *
  代王明确回复,要来长安城。这让那些大臣好一阵欢心鼓舞。然后就开始整个宫殿进行一番细致的布置。
  大约上百个宫女给宫殿细细的打扫一番,大到每一个宫殿,小到一个小小的过道,不管是积雪还是落叶,统统扫除,总之要求一尘不染。寒风的天,还得用布沾湿着冷水,细细的擦拭,就连宫殿顶部,也要架上个梯子,仔细的擦一擦。
  总之打扫了整整十日,每一个人带着虔诚,带着惶恐,终于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