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娘子吉祥-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吉祥要去京城开成衣铺子的消息在赵家小范围地传开了,张福的三个孙子直嚷嚷着要和吉祥同去。京城可不比平县这种小地方,若是他们能跟着吉祥在京城里有一番建树,那今后回来可就是大大地风光了,哪怕依旧只是做账房先生,京城的账房也比平县的账房光鲜些。
  吉祥本来只想让干娘和张少帆同去,至于账房和贴身婢女,到了京城再找,毕竟舅舅的铺子也需要人手,张一帆和张尔帆留在这里,一来可以帮舅舅的忙,二来还可以照顾家里,至于小春,没理由不带张一帆去却单单只带她去的道理,小春与张一帆这对欢喜冤家,也到了可以成亲的年纪了,棒打鸳鸯的事情吉祥不愿做,尽管她有些舍不得离开小春。
  不过小春却不承吉祥这个情,哭着闹着要与吉祥同去,吉祥本就舍不得她,见她非要去,便心安地答应了。张一帆听说小春要去,而自己不在同去京城的名单里,着急得不得了,忙找到爷爷张福,求他去向吉祥小姐说情,让自己也去。
  张福是个人精儿,怎么会不知道张一帆看上了小辣椒似的小春,他对这二人的事儿也是乐见其成的,于是到吉祥跟前说叨了一番,说是出门在外,有个身强力壮的男子一同,会更安全些。吉祥想了想,觉得张福说得的确有理,于是便同意将张一帆也带上。
  至于如意衣坊,吉祥原本是打算将它盘出去的,也好为京城的新铺子筹集些本钱。赵存旭却不愿吉祥把一年多的心血转卖给别人,于是以一千两银子的价格从吉祥手里接了如意衣坊,以及如意衣坊的掌柜与女工们。
  这样一来吉祥便放心了,至少自家舅舅不会亏待女工们。至于每一季的新款衣裳的设计图,吉祥答应会在换季前让人从京城送到平县来。
  去京城的人数定下来后,吉祥便开始着手筹集新铺子的本钱了。
  京城的物价与消费水平比平县高出不少,要去那里开铺子,没个几千两银子去了也是白搭。好在吉祥也还是有些家底的:如意衣坊一年多里挣了一千多两银子,绣样生意也还剩下一千多两银子,加上舅舅盘下如意衣坊时给的一千两银子,统共有四千两银子,零头不算。
  吉祥将这些银子全部换成了面值一百两的银票,为了预防在路上遇到山贼劫匪被人给一勺烩了,吉祥特地将银票分成了四份,一千两交给张少帆保管,一千两交给李寡妇保管,一千两交给张一帆保管,还剩一千两她自己保管,至于散碎银子则交给小春打理,负责从平县至京城沿途的一应开销。
  至于其他的生活用品,吉祥并不想多带,初到京城时肯定要住一段时间的客栈,行李大包小包的极为不方便,不过她倒是从书架上挑了不少平时爱看的书打包带上。待都准备妥当后,才按赵老太爷翻黄历选出来的利出行的好日子动身。
  出发那日,赵老夫人搂着吉祥直抹眼泪。人年纪大了更容易伤感,当初儿子进京赶考时她也没这么伤心不舍过,这会儿却抹起眼泪来。吉祥未满周岁便来了赵家,这许多年从未离开过,如今要出远门,这一去也不知几时能回来,也难怪一家人依依不舍。
  赵老太爷见天已经不早了,便上前拍了拍赵老夫人的肩道:“行了,让孩子去吧,再不走就到晌午了,莫非还要吃过午饭才走?”说罢又对吉祥摆手道:“走吧,走吧,记得时时往家里写信,若是京城里呆不下去,就赶紧回来,至于郭家那小子,咱们再另想法子就是。”
  吉祥红着眼眶点了点头,轻声道:“姥爷姥姥也要保重身体。”赵存旭在一旁笑道:“怎么搞得好像去了就不回来似的,不过是去京城里做生意罢了,顶多一两年就能回来了,我就不信郭家那小子能三五年不成亲地耗着,只要他一走,吉祥便可以每年抽时间回来一趟了。”贞娘原本还有千言万语想要说,但听赵存旭这么一说,叮咛嘱咐的话便被堵在了喉咙里,只说:“在外一切要小心。”
  一家人话别的时候,张源两口子已经将行李都搬上了马车,因这次去京城的人较多,所以雇了两辆马车,吉祥、李寡妇、李小婉、小春坐一辆,张一帆、张少帆、赵存旭坐一辆。
  当守在门口的郭琪看到张源两口子来回地朝马车上搬东西时,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只是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过了一阵后,却有两个小厮出来,笑眯眯地来与他说话,郭琪满怀欣喜,以为是吉祥要见他了,于是起身整了整衣裳,与那两个小厮说起话来。但他哪里想道,就这说话的功夫,吉祥便从院子里出来了,与几个他不认识的女子一起上了马车,他想要上前说话,却奈何被那两个小厮死死地拉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吉祥上了马车,绝尘而去。
  郭琪眼见自己是追不上吉祥了,只能缠着两个小厮问吉祥的去向,小厮本就不知道小姐到底是去哪里,只能回答说不知道,郭琪忙掏出一锭银子,约莫有十两的样子,在小厮面前晃了晃道:“你若是说了,这银子就是你的。”小厮吞了口唾沫道:“小的真的不知道小姐去哪里了,搬了这么许多东西,想来是出远门了。”郭琪不信,又拿银子去问另一个小厮,得到的回答却是一样的,无奈之下只得悻悻地收起银子,一脸沮丧地坐回到石阶上,等着看马车什么时候回来。
  以前郭琪堵门都是白天,如今夜里也不肯走了,郭夫人心疼他,第二天便请了个专门在夜里来赵家守门的人,把郭琪替换下来。这样没日没夜地守了十天之后,郭琪终于相信吉祥是出了远门了,而且不管他如何贿赂赵家的下人,却始终问不出吉祥的去向。尽管这样,郭琪也仍旧没有死心,打算将在赵家的门口一直等着,等到吉祥回来为止。直到赵老太爷告诉他,吉祥几年内是不会回来了,他才失魂落魄地离开,谁知没走几步却晕倒在了赵家大门前。
  郭夫人将郭琪领了回去,精心地调养了数月才总算让他康复了过来,又四处托人找了个长得酷似吉祥的姑娘给他收了房,郭琪这才暂时消停了下来。
  那些是后话暂且不提,且说吉祥上了马车后,透过车窗瞧见郭琪直愣愣地望着马车,心里也是有些难过的,郭琪这人虽说缺心眼儿,给她添了不少麻烦,但他比起那些仗势欺人蛮不讲理的官家子弟来说,已经算是文明得多了,如果他纠缠的不是婚姻,也许他们还可以成为朋友。可以,姻缘一事,并不是有所求就会有所应的,失败的结果,往往便是一方视另一方为蛇蝎,避之不及。
  李寡妇原本听到流言蜚语时是十分讨厌郭琪的,认为他就是块儿牛皮糖,死死地粘住了吉祥,败坏她的名声,待今日真正看到郭琪后,却又讨厌不起来了,他那双微微有些失神的眼睛里,写满的都是单纯。李寡妇虽然有些同情郭琪,但她也知道这事儿弄到如今这地步,也怪不得吉祥,要怪只能怪天意弄人吧。
  李小婉也是早就听说了那些流言的,这会儿见郭琪失魂落魄地望着马车,不由得红了眼眶,将头靠在李寡妇肩上哽咽道:“娘,那人好可怜。”李寡妇皱了皱眉,心说这闺女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呀,正要说她几句,那边小春已经先发难了:“他可怜,难道我家小姐就不可怜吗?你……”
  吉祥忙一把拉住小春,低声道:“别说了。”小春愤愤不平地闭上了嘴,又狠狠地瞪了李小婉一眼,直瞪得她眼泪汪汪地将头埋在李寡妇肩上。小春虽然经常冒冒失失的,但是眼力还是有的,那李小婉原来就一直古里古怪的,对小姐极为不敬,今日说的这话,明面儿上是在同情郭琪,暗地里却是在指责自家小姐。小春不明白,自家小姐为什么要让着这个动不动就红着眼睛像只兔子似的姑娘。
  吉祥被李小婉踩到痛脚,虽然心下黯然,但小婉毕竟只是未满十三周岁的小姑娘,吉祥并未觉得她是存心针对自己,于是也没放在心上,只将头转向车窗,静静地望着窗外。吉祥想着心事不说话,小春看不惯李小婉娇滴滴的样子,不愿跟她讲话,而李寡妇因昨晚交接赵氏布庄的事务熬了夜,这会儿正靠在小婉的肩头打盹儿,车里静悄悄的,只有李小婉时不时地咬着嘴唇,拿眼角偷瞄吉祥一眼,平日里总是怯弱的眼神里,还夹杂着三分仇恨,三分嫉妒。
  一行人马不停蹄地赶路,若是到了午饭的饭点还没有到达城镇,便就在车里随便用些干粮对付一顿过去,到了晚上住店时才吃一餐像样的饭菜,第二日一早又匆忙上路,因为此去路途太过遥远,若是不赶紧些走,天黑之前到不了城镇,便很危险了,除了狼虫虎豹外,山贼劫匪也是喜欢夜间出没。
  一路紧赶慢赶,一行人终于在足足的十二天后到达了京城。



  四四 京城一日游

  如果说李家镇的规模与繁华程度是一滴水的程度,那么平县就是一碗水的程度,而江宁城则是一大缸水的程度,至于京城,吉祥不得不感叹:这简直是汪洋大海的程度啊。。
  单是外城的城墙就够气派,马车从城门的这边儿进门,紧走慢走的,走了近一分钟才从那头儿出去,可见城墙有多厚。马车经过重重盘查,终于进了城,又走了近一个时辰后,才到了赵存旭从前赶考时住过的那家客栈。
  客栈的伙计早就换了人,不认得赵存旭,见这两辆马车停在门口儿,赶紧笑眯眯地上前招呼客人。赵存旭是个念旧的人,下了马车后便站在客栈前,仰头将客栈上下仔细地打量了一番,然后叹道:“十几年了,这客栈还是没变。”感叹一番后,又转头问客栈伙计:“你们家掌柜的还好吧?”他还记得十几年前初来京城时,这家客栈的掌柜的便已经是五十多岁了,如今只怕已是垂垂老矣了吧。那伙计听得一头雾水,愣了愣后却点头笑道:“多谢客官记挂,掌柜的很好。”
  待几个伙计帮忙把东西都搬进客栈去后,赵存旭才与吉祥他们一同进去,近门口的柜台上站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方才答赵存旭话的那伙计对那中年人笑道:“掌柜的,这位老爷是您的旧识呢。”这掌柜的从账本上抬起头来,满脸疑惑打量了赵存旭一番,然后似猛然记起一般,大笑道:“哎呀,兄台多时不见了,真是想念得紧啊。”说罢又对那伙计吩咐道:“祥贵儿,快将上房打理几间出来,将贵客的行李搬上去。”
  赵存旭见这陌生的掌柜一副熟络的样子,只得讪讪地笑了笑,对那掌柜的道:“要四间上房,另外再备些酒菜,哦,对了,还要些热水。”那掌柜的忙吩咐了下去,然后亲自从柜台里出来,领着赵存旭一行人在一楼的大堂里找了张桌子坐了,又让其他的伙计端了茶水来。赵存旭喝了口茶后问道:“我记得原先的掌柜是个老伯,不知你是他的……”
  掌柜的笑脸垮了下来,叹了口气道:“那是我爹,不过两年前上楼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就这样去了。”赵存旭沉默了一阵后惋惜道:“我记得老伯会做那种丝瓜花汤团儿,特别好吃,后来在别家就再没吃到过了。本想着好不容易再来京城,能有机会重温一下美食,谁想到老伯却……”
  掌柜的抬手抹了抹眼角道:“这两年有好些人特地从外地赶来吃我爹做的丝瓜花汤团儿,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我爹去得突然,还没来得及把那手艺传给我呢,如今那汤团儿的做法已经失传了,连带着店里的生意都比以往差些了。”
  赵存旭回想起自己当初来这里住店时,老掌柜的得意洋洋地端出一盘儿焉儿了的丝瓜花来,请学子们品尝,赵存旭从来没见过花里包着一小团糯米的菜,尝了一口后才觉得酸甜可口,十分美味。到后来他另租了院子,也还经常走上一个时辰的路,专门来这里吃老伯做的丝瓜花汤团。过去的回忆还如此清晰,从前的人却已经离去了,这让赵存旭想起了邱雨,心下不由得黯然起来。
  掌柜的见赵存旭默然了,于是识趣地退了下去。不一会儿工夫,赵存旭要的饭菜便做好了,店伙计用大大的托盘顶在肩头上扛了过来,手脚麻利地摆上了桌。众人经过这许多日的颠簸,都已经十分疲倦了,一个个都显得无精打采,起先赵存旭还是这一行人里精神最好的一个,因为他满心以为能再见到故人,所以热情高涨,谁知道却是听到故人已逝的消息,热情瞬间熄灭,倒显得比另几个人还要疲倦几分。
  吃过饭后,一行人各自去房间里洗漱休息。直到第二日临近晌午时,众人才算睡了个通泰,起床出了房间在客栈的大堂里碰面,顺便吃午饭。午饭过后,吉祥开始安排剩下这半日的工作计划了,赵存旭对京城颇为熟悉,就由他带着张一帆和张少帆去寻找合适的宅子与铺面,京城的物价不比平县,几千两银子的本钱扣去租赁铺子的银子后,剩下的银子别指望能买处院子,哪怕是小院子,也是不可能的,只能租赁。而一干女眷,则搭马车去布庄与成衣店最多的地方逛街,名曰:考察市场。
  虽然一行人的分工不同,但是实际上走的方向却是一致的,毕竟寻宅子寻铺子,都要挨着其他的布庄或成衣铺子才好,正所谓物以类聚,总不能去菜市场里租个铺面做成衣吧?谁都知道,做生意就是要扎堆儿才能做得热火。
  客栈离成衣铺子集中的大街并不远,穿过几条街便能到达,所以赵存旭没有带着众人坐马车,而是一路逛了过去,毕竟要在京城生活,迟早也是要熟路的。待到了正地儿,两拨人便分头走了,吉祥挽着李寡妇,身后跟着小春与一脸怯弱的李小婉,挨个地进成衣铺子里去逛。
  连进了几家成衣铺子后,吉祥不得不对这些掌柜们的眼力佩服起来,每次进店,掌柜们都极为热情地上前招呼,但是谁都看得出来,他们接待的对象是吉祥,而不是其他三个人,竟似知道这几人里吉祥才是能掏腰包的人一般。
  吉祥低头看了看自己,穿得很质朴啊,一身素缎的衣裳,里面套着素纱长裙,腰上系了条盘花的银色腰带,素白的一身,唯一的装饰便是自发髻上垂下来几条的红色飘带,她的装束打扮,甚至还不及小春来得花俏,更不要说穿了一套红色衣裳的李小婉了,真不知掌柜们是怎么看出来自己才是掏腰包的人的。
  吉祥一边在心里嘀咕着,一边翻看着店里成衣的款式,看得出来,平县的穿衣新风潮并没有对京城的服饰潮流造成半点影响,这倒是让吉祥欣喜不已,这样一来,起码杜绝了自己与自己竞争的状况出现,若是满大街都是她设计的新衣裳,那她倒要头疼了。看了款式,又问询了一番价格后,吉祥心里总算是有了些底气,看来这次来京城里开铺子是来对了,尽管在价格上吉祥并没有半点优势,但至少在款式上她是占了优势的。
  逛了一阵成衣铺子后,吉祥有些腻了,这些铺子的成衣只有料子与做工的差别,款式上却没什么新鲜的。倒是布庄更有看头,这里不仅有本国出产的麻布葛布,宁国出产的丝绸,还有西北面儿少数民族部落里常见的毛制品,毛毡毯子一类的,还有那边的银制品,比如项链手环一类的,极具异域风情。吉祥前世便十分喜欢这种少数民族风的东西,如今再见到,自然是喜欢得紧,不过眼下银子紧张,却是只能看不能买的。
  逛了一阵后,吉祥发现京城里卖宁国丝绸的铺子虽然多,但货最全的却只有一家,其他的铺子卖的都是一些眼下热卖的料子。
  吉祥记得高先生曾说过,整个大兴国的丝绸都是从宁国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