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媳妇 曾经的青柳-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婉有些不舍地看着那只巨蚌。这只巨蚌里面还有近百颗品质不错的珍珠,已经被她收起来了,本来她打算养着这只巨蚌,可时间一长,发现这只巨蚌的情况似乎有些不妙,她已经让姚长子准备将巨蚌送回水下,只是为了让王守拙等人看个新鲜。
  “为什么不合适?”王守拙奇道。
  “鱼儿离不开水,这只巨蚌已经成为这大海的一部分,离开大海就等于是慢慢等待死亡的降临,妾身将它留到现在,就是要给诸位看个新鲜,今天晚上就要安排人将它送回海里,那才是它的世界。”小婉慨叹道。
  “真是太可惜了。”
  王夫人低声道。
  “也不算是太可惜,我这里还收罗了许多贝壳标本,都是非常有意思的。”
  小婉将他们领到另外一间房子,这间屋子面积不大,里面摆着一个个特制的架子,上面摆满了各种色彩斑斓的贝壳,有些贝壳旁边标有名字,但大多数的贝壳旁边都没有名字。
  “这都是你收集的?”王夫人一眼就爱上了这些贝壳,倒是李道玄他们几个男人不是很在意。
  “有些是我收集的,还有一些是养殖场那些工人下水的时候收集的,很漂亮不是吗?”小婉笑问。
  “是很漂亮。”
  王夫人爱不释眼地看着那些贝壳:“我可以摸摸它们吗?”
  “当然可以,不过那有什么意思。”
  小婉从桌子下面拿起一只口袋道给王夫人:“这里有一些重样的贝壳,也是非常漂亮的,就送给你好了。”
  “啊……太好了”
  王夫人接过口袋,伸指从里面拈出一只淡蓝色的贝壳,十分欣喜。这个时代的娱乐节目太少,深宅里的女性恐怕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女红上面下功夫,时间一久,日子枯燥无味,这些色彩艳丽的贝壳确实让她感到新奇。
  “张夫人,不好厚此薄彼吧?”长孙珏在一旁看得有些眼热,虽然他觉得一个大男人喜欢这东西有些好笑,但他家中还有个女儿,想来一定会喜欢这个的。
  “常先生也喜欢?好在我这里还有一些。”
  小婉在桌子下面又划拉出一只口袋递给长孙珏,这些都是多出来的,她也是分别收集,准备成套了之后给囡囡她们,现在只好用来送礼了,好在不需要考虑成本的问题。
  几个人参观了一会小婉收集的标本,又回到厅中继续研究那只巨大的珍珠蚌,小婉还特意打开蚌壳让众人看里面刚刚培育的珍珠。
  “夫人,外面已经收拾好了。”紫鹃进入厅中禀报道。
  “噢,那我们出去吃午饭。”
  小婉也有些饿了,立即邀请众人出去。
  “这是……”
  众人一来到院子里,立马又是一愣。
  院子里此时已经摆了一张长桌,上面摆着几个热气腾腾的大盆,里面盛放着原汁原味的海鲜,在桌子的一角,放置着葡萄酒和黄酒,还有一些果汁饮料。不过香味最大的还是院子一角那个烤炉,那些下人正在上面烤制食物,一边烤还一边往上面涮调料,烤得是香味灿烂,连一向举止优雅的王夫人都不禁喉头蠕动。
  “那个,张夫人,我们要守着盆吃吗?”长孙珏小心翼翼地问道。
  “今天吃自助餐,大家愿意吃什么,可以自己去盛。”
  小婉一招手,立即有下人过来送上几只餐盘,人手一只……看众人还在端着饭盘发呆,小婉来到桌旁,用勺子从盆里盛出海鲜,然后又拿起一杯饮料,向众人举了举:“就是这样,能吃多少,想吃什么,自己随意。”
  “呵呵,这倒是挺有意思的。”李道玄第一个反应过来,走到桌前,找寻那看着不错,闻着也挺满意的海鲜下勺。
  “鱿鱼烤好了。”一名下人过来禀报道。
  “拿过来啊,这还用问吗?”
  小婉看了他一眼,这家伙的反应可真够迟钝的。
  几个人在一张临时拼起来的餐桌旁坐下,各人守着自己眼前的一盘食物,没吃便已经觉得有意思了。这时,一片诱人的香气再次向她们这边移动过来,刚才被小婉喝斥过的下人已经端着一盘烤好的鱿鱼过来了。
  “每位客人一条,剩下的你们分着吃吧。”小婉让他在每个人的餐盘上留下一条烤鱿鱼,其它的都撤下去。
  “一条?”长孙珏明显有些不舍,这烤鱿鱼的香味实在是太诱人了。
  “常先生有所不知,这烤鱿鱼现烤的才吃着香,过一会儿腥味反上来倒是不美了。”小婉解释道。
  “夫人,老姚又弄到一条好大的黑鱼”
  紫鹃在门口转了一圈,指挥着两个下人将一只大木盆抬了过来,众人举目看去,只见木盘里盘着一样近米长的大黑鱼,尾巴拍得啪啪响,水花都溅到了众人的衣服上。
  “好大的一条鱼,紫鹃,给他们赏钱,立即将这鱼收拾出来做醒酒汤。”小婉吩咐道。
  “是。”
  紫鹃应了一声,又领着那两个下人抬着木盆到外面去……半个时辰之后,正喝得面红耳赤的王守拙等人已经闻到一股清香,精神立时为之一振。
  紫鹃带着两名下人举着食盘将一碗碗鱼汤放在众人面前,乳汁似雪白的汤水上漂浮着翠绿的葱花,里面还有几块白花花的肉段,光是那股香气就让人头脑为之一清……这汤,还未喝下,就已经起到醒酒的作用了。
  第一卷 乱世 第三百二十八节 码头、专营
  第三百二十八节 码头、专营
  “真是……”
  张陵送走最后一位客人之后,揉了揉腮帮子,总算是舒了口气,这含笑待客付出的代价就是面颊酸痛。
  自从不得不亮出身份之后,这些天就客人不断,害得他送往迎来的好不疲乏,现在连看到饭桌都觉得腿软了。
  “老爷,林家那一家三口在柜台留了一封信就告辞离开了。”张松禀报道。
  “嗯,也好。早一些离开也免得那秦府的人继续找麻烦。”张陵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有他这个钦差的身份相护,林天南一家这几天倒是没有受到什么骚扰,一家人还专程来道谢。这几天因为过来拜访的人多,所以张陵也就没有多注意那一家三口,听到他们走了,倒也放心,免得自己离开平遥后,那个姓秦的家伙再生事。
  “可他们也太不像话了,在船上救他们的时候,就是不辞而别,这回临走的时候又是连面都不照一下,还读书人呢,一点儿礼貌也没有。”张松抱怨道。
  “呵呵,这是他的谨慎之处,趁着众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咱们身上,他们一家三口离开这里不是很好吗?”张陵倒是不以为意,只希望洛儿那个小家伙不再受那颠沛流离之苦。
  “老爷,我们还要在平遥待多长时间?”张松问道。
  “想家了?”张陵诧异。
  “不是,平遥的食物实在是太单调了,再吃下去胃口都要倒了。”张松愁眉苦脸地道。
  张陵也笑了,平遥的面食确实很有特色,可再有特色也是面食,吃了这么长时间的平遥‘特色’,再好的美食也是‘味同嚼蜡’了。
  “这样吧,你去打听一下厉家在哪儿,我们明天去拜访一下,然后就回沧州。”张陵吩咐道。
  “厉家……是那个漆器商厉如海的家吗?”张松想了一下问道。
  “嗯,打听地方之后,我们明天一起去拜访。”张陵说道。
  “不过是一介商人,应该是他来拜见老爷才对。”张松有些不情愿。
  “呵呵,在商言商,从商业角度上,我们都是平等的,而且我的年龄也小于那位厉老先生,理当登门拜访。”张陵说道。
  “是,老爷。”张松无奈答应一声,匆匆去找店伙计打听消息了。
  张陵这次出来巡访,固然是李世民的命令,可也有自己的主意,沧州要建码头、修路,可这修建码头和道路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而朝廷现在至少有两件事需要大笔的银钱——安抚百姓、安抚突厥。前者经过这几年的休养生息,各地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至少难民潮的现象基本上没有了;后者就有些闹心,那些突厥人纯粹是欲求不满的恶狼,即便喂得再多,他们也不满足,经常寇边,李世民现在其实就是在积蓄力量准备对突厥发动一场战争,以求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为了修筑码头和道路,张陵只能想办法另寻办法,小婉所建议的招商引资让他大受启发,在此之前,他已经与扬州等地的商人洽谈过,只要沧州的码头建好,那些商人的投资都会收回来。今天所要商谈的漆器商厉如海也是他内定的一个大投资商,而且按照小婉所说的,平遥漆器绝对不下于宜春漆器,销往倭国和百济、新罗,都没有问题。
  第二天一早,张陵带着张松直奔厉府而来,张松上前弟了名刺,那门上的家人原本没当回事——两个人太年轻了,被家人们当作前来打秋风的穷书生,待看了名刺上的头衔之后,这才怔怔地打量了张陵一眼,飞也似的跑去向主人禀报。
  “沧州别驾张陵……这个名字倒有些耳熟。”厉家当家主人厉如海沉吟道。厉如海今年已经有六十一岁了,但精神矍铄,身上穿着一件团花的长袍,面如满月——只是这满月上多了几着深深的抬头纹和一撮花白胡子,看起来倒是颇显贵气。
  在他身旁有一位中年人,面孔与他酷肖,大约四十岁上下,那是他的儿子厉宗山,他接过那张名刺看了一下,突然‘哦’了道:“爹,孩儿想起来了,这个张陵就是这两日在平遥传得沸沸扬扬的钦差大人。”
  “钦差大人来我一个漆器商家里干嘛?”
  厉如海百思不得其解,但也不是让人家在外面站着,急急地带着儿子出来迎接。
  “不知张大人大驾光临,厉某失礼了”
  厉如海带着儿子就要行礼,张陵连忙阻止:“张某此来并非公务,厉老先生不必客气”
  这番表态让厉家父子宽心不少,一行人进入大厅,厉如海主座相陪,厉宗山却只能老老实实的站在父亲的背后。
  下人端着茶放在了桌案上,厉宗山上前为客人和父亲斟茶,厉如海捻须笑道:“张大人,这是今年新下来的雨前茶,长安的一个朋友捎给我的,至于这水也是取自去年竹叶上的积雪保存下来的,请慢用。”
  让过茶后,厉如海含笑道:“早就听说钦差大人这几日驾临平遥城,却未曾想到大人竟然如此年轻,果然是少年俊彦,前程不可限量啊”
  “厉老先生过奖了。”张陵微微一笑,喝了一口茶,然后将茶盏放在桌上。
  “张松。”他向身后的张松招了招手,后者立即取出一份文书呈上,张陵将文书递给厉如海。
  “这是……”厉如海疑惑地接过文书——这却是证明张陵身份的一份文书,有官府盖的大印。
  “张大人是钦差大人,老夫岂有不信之理”厉如海嘴上说的客气,眼睛却是一个字不拉地看完,然后恭恭敬敬地将文书还给张陵,“不知张大人此行有何见教?”
  “见教不敢,在下是来给厉老先生送财的。”张陵含笑道。
  “哦?财从何来?”厉如海微微一怔,旋即声色不动地问道。
  “张松,地图拿来。”张陵吩咐一声,然后将桌上的茶盏推至一旁。
  张松应声上前,将背着的一幅图轴取下,在桌上展开。
  “张大人这是何意?”厉如海讶异地问道。
  “厉老先生请看,”
  张陵在图上一指:“这里就是沧州……这里是鲇鱼湾……”
  他详细地介绍了沧州的地理位置和目前的发展情况,尤其是重点介绍了鲇鱼湾的情况和意义,从陆地到海上,尤其是与沿海各港口的关连。
  厉如海虽然年迈,却并不影响其眼光和阅历,这幅沧州地图不算什么,重要的……正如张陵所说,那个鲇鱼湾是一个建立码头的好地方,如果张陵所说属实,以这个码头为起始,将平遥的漆器推向新罗、百济、倭国,甚至可以远销大食、波斯。
  对于平遥来说,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名气……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品牌不够响;二是运输,此时的大唐最大的贸易港口就是泉州,平遥距离的实在是太远了,如果是在沧州的话,运输就方便了许多,而且从海上去新罗、百济、倭国,距离要近上许多,时间、成本都会降低。
  低成本意味着高利润,想到这一点,老练如厉如海也不禁呼吸微微有些急促,无法保持淡定,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意味着厉家的事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算完全交给儿子也可以放心了。
  不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厉如海兴奋之后,开始考虑张陵的来意,“张大人,恕老夫愚鲁,这确实是一个发财的好办法,却不知道大人为何要说给老夫听闻?”
  张陵微微一笑:“因为这个码头还仅仅在图纸上。”
  “图纸上?”
  厉如海的脸色顿时一变:“张大人莫非在与老夫说笑?”
  “并非说笑。”
  张陵严肃地道:“我这次出巡,一是为了完成皇上的旨意,二就是寻找合作的伙伴。厉老先生,您不否认这个码头所能起到的作用吧?”
  厉如海点点头,“大人所言极是,这个码头建成之后,确实有利于商贸,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大人是要老夫投资建码头,老夫投资又有什么好处?”
  “好处大了。”
  张陵示意张松将地图收起,端起茶盏饮了一口:“在下这一路上,颇联系了一些商家。不过,我给他们的不过是一个能够养(又鸟)的窝,给你的却是一只会下(又鸟)蛋的(又鸟)。”
  “张大人,你有多大的权利?”厉如海思忖了片刻问道。
  “刺史大人已经将这些事项完全交给我,我是沧州别驾,可以负全责。”
  张陵轻轻点着桌子,“我准备建五个码头,可以将其中一个码头的专属运营权交给你,出多少钱,就可以得到多少年的运营权。”
  “专属运营权是什么意思?”厉如海问道。
  “专属运营权的意思就是这个码头上只装运你们厉家的货物,其它船只无法使用这个码头……”张陵给他解释了一番,这一点并不难于理解,厉如海点点头,“大人,老夫想去沧州看一看可否?”
  “欢迎之至”
  张陵欣然应允:“下月十五,在下邀得的商户在沧州鹿鸣春连锁相聚,届时还请厉老先生莅临”
  第一卷 乱世 第三百二十九节 望远镜、礼物
  第三百二十九节 望远镜、礼物
  “这是什么?”
  坐在一张可调节椅背角度的躺椅上,王夫人好奇地把玩着一付望远镜。
  “这叫千里镜,也叫做望远镜,你可以试着用它向远处看。”小婉告诉她如何使用。能够烧制比较纯净的厚玻璃之后,她就命人试验磨制望远镜的镜片,经过反复的试验,终于成功地制作出望远镜。
  在这个技术十分落后的时代,手工磨制镜片的废品率极高,两个月的时间,一共才制作了二十付望远镜,九付望远镜送去了长安,分别送到平阳公主府和东宫、张府,她手里还有十一付,是准备在沧州送礼的。刚才见王夫人吃完饭后无聊,便取了一个给她赏玩。
  “哎呀,太神奇了”
  王夫人将望远镜移到眼前,很失态地叫了一声。
  “又有什么怪异的事情?”正在喝茶的王守拙回头问道,李道玄和长孙珏却是连头都没有转过来,一边品茶,一边闲谈……他们已经对层出不穷的新鲜东西有了一定的免疫力
  “你们过来看啊,这个神奇的望远镜能够将远处的东西拉到你们面前”一向矜持的王夫人竟然如此失态,让三个男人都感到好奇,再者……‘能够将远处的东西拉到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