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媳妇 曾经的青柳-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婉沉吟了一下,道:“我想多买一些地,这里适宜种植茶叶,而且我还想把咖啡移植到这里,建个茶园,再建个咖啡园。”
  张陵苦笑:“你真的想成为地主啊?”
  “有什么不对吗?”
  小婉理直气壮地道:“民以食为天,食从地上来,所以我的理想是一个很伟大的理想!”
  “娘,等妞妞长大后,也要当一个跟您一样的地主”旁边探出个小脑袋,妞妞不知道什么时候跑进来了。
  “咳……”
  夫妻俩呛得咳嗽起来。
  中午的时候,还没等小婉她们开火,于若山和老伴俩过来看小婉,这是听于霆说的,老两口不放心,所以过来了。
  “上我家吧,昨儿个我那二小子听你说的那个涮肉片,今天备齐了作料,正要请你们过去指导呢,这种涮着吃的方法我们还没试过,得请你们做指导。”于若山乐呵呵地说道。
  昨天中午在溪边吃饭的时候,小婉和于霆就野味的各种吃法小小地做了番探讨……她脑子里装的可都是五千年的历史沉淀,而且现在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鹿鸣春),所以说得于霆一愣一愣的,尤其是这山珍火锅的吃法,当时于霆就差口水横流了,还反复询问了具体的吃法。
  于若山老两口盛情相邀,一方面是盛情难却,另一方面小婉也觉得吃吃火锅,再出一身汗,这身体也就差不多恢复了,还可以在这里多待两天。
  刚走到门口,小婉突然想起一件事情,她回身在门边捡起那株已经有些枯萎的山辣椒苗问道:“于老伯,你认识这种植物吗?”
  于若山接过来仔细看了一遍,点点头道:“我们叫它灯笼果,刚开始的时候是绿色的,等上了秋之后就是一片红彤彤的,小孩子有时候不小心弄眼里,疼得哇哇的哭,喂猪猪都不吃”老爷子说完还一脸上不屑的模样。
  什么叫猪都不吃?
  小婉脑门上顿时一连串儿的黑线。
  小婉夫妻俩加上雪雁和两个孩子,一人五个人,张松他们几个都留下来自己开火,总不能全家老少一起去吃大户。
  众人顺着村里的小径,来到于若山家,只见门口那两只黄色的猎犬在那儿探头探脑的张望,不由得也向院子里看去,只见院子当中摆着一个案子,于霆正在那儿剔肉呢。
  昨天于霆分的那头水鹿是头小鹿,所以肉质细嫩,粉嘟嘟的,看着就有食欲,于霆别看长得粗鲁,刀法却是不俗,只见他运刀如飞,肉片切得薄如纸片一般,小婉自忖都没有这份刀功。
  在院子当中有一个用石头临时垒起的小灶,火烧得正旺,小婉一看……笑了,上面坐着一个金光闪闪的大铜盆,也不知道原来是洗脸的还是做什么的,这乡下淘换这么一个大铜件可是难得,这个大号火锅,十来个人围着吃都没有。
  于若山看到小婉打量着这个大铜盆,便笑道:“说起这铜盆也是有年岁了,还是我那老婆子赔嫁的物件,老2听说用这东西当火锅好,就给找出来了。”
  他忽然一拍脑门:“对了,张小娘子,我家里还有一此上秋的灯笼果,小孩子串着玩儿的,还没扔。”说着,他去旁边一间房里,拎出六、七串已经晒成暗红色的山辣椒出来。
  “就是这个”
  小婉立即喜形于色,她接过来一串,拈起其中的一颗捏碎了……她深深地嗅了一口:“就是这味儿”
  “张小娘了,莫非这东西能吃?”于若山好奇地问道。
  “当然能吃。”小婉笑道。
  其实这也没什么可奇怪的,当年西红柿早就成为人类的观赏植物,却从来没有人敢于尝试,第一个试吃西红柿的家伙是冒着‘生命危险’,将那颗红彤彤的果实吃下去的,否则人类到现在还只将西红柿当成观赏植物。山里人不肯冒险,让猪来试吃……可想而知,猪是绝对不会认为山辣椒和美味有关的。
  大铜盆里熬的是野(又鸟)汤,鲜香扑鼻,汤汁都成白色的了,于霆他媳妇早就把调料准备好了,小婉取了十来个山辣椒洗净搓碎,又去灶火上用油一滚……大唐第一碗辣椒油新鲜出锅了
  “这东西真的能吃?”于若山还是有些怀疑。
  “爹,人家说能吃肯定就能吃,当初那猪吃了不也是没死吗?”于霆倒是挺服气小婉的,只是后面这一句跟的实在是不怎么样,小婉差一点儿就把这一碗辣椒油扣地上。
  这时候于若山的老伴端着一大盆洗摘好的蘑菇、竹荪来到院子里,道:“这汤都沸了,怎么还不将肉下锅?”
  众人这才围坐到大铜盆跟前,雪雁已经帮着将调料拌好,再将辣椒油倒上,张陵一扬手将一大盆鹿肉倒进汤里。
  肉片切得极薄,锅底汤滚了一滚便已经熟透,小婉先给两个孩子夹了两小婉肉,然后拌上不带辣椒的调料,让他们坐在旁边的小桌子旁边吃,忙活完两个孩子回到座位时,盆里的鹿肉已经被捞完了,张陵正将一大把竹荪扔进锅里。
  “夫人。”雪雁将一只碗递过来,里面盛着满当当的鹿肉片。
  小婉冲她伸伸大拇指,笑吟吟地接过来,然后兑上调料轻轻地搅拌起来,旁边的张陵等人已经开始‘咝咝 ’地吐气开声,看来辣得不清。
  小婉却不忙着吃,笑着问道:“味道怎么样?”
  于霆吃得猛了,辣得呼呼哈气,他端起旁边的茶碗狠灌了两口,道:“好号,够劲儿”
  山辣椒是非常辣的,几个人第一次吃这辣椒调料,虽然辣得厉害,却吃得眉飞色舞,小婉则着碗小口小口吃着,心里琢磨着再加上些什么东西。
  汤滚了几滚,蘑菇和竹荪下去了大半之后,于若山忽然问道:“张小娘子,你说这竹荪真的可以种植吗?”
  “可以”
  小婉点点头道:“我有个庄子就是专门种植蘑菇和木耳的,这个竹荪虽然有些不同,难度也就是在温度和湿度的掌握上,只要下点儿工夫琢磨,应该没什么问题。”
  “这个……”
  于若山突然站起身向小婉做了个揖:“小老儿自知冒昧,不知道张小娘子这种植之法可否传授一、二。”
  小婉想了一下,正色道:“于老伯,这个种植法子虽然不是什么了不德的事情,不过法不轻传,这也是我研究了很久才琢磨出来的法子,如果想要我传出来,那我就要提出的条件。”
  看于若山的神色十分真诚,小婉也是挺感动的,不过,感动归感动,上下嘴皮一碰就想将自己的种植技术拿走,也没那个道理。
  “不知张小娘子都有些什么条件?”于若山有些迟疑地问道。
  “其实很简单。”
  小婉道:“第一,来跟我学的必须都是女人;第二,当年和第二年种植的蘑菇都必须以低于市场价格半成的价格由我统一收购;第三,未经我的允许不得将种植技术传授给其他人。”
  “可以,可以。”
  于若山一听是这三个条件,忙不迭的点头,第一和第三个条件基本上不算条件,大老爷们都是田里干活,谁有时间去学习这个?第二条虽然价格要低半成,仔细算起来也不差那些钱,只要产量跟得上,差的钱也就找补回来了,白学人家的东西也不合适,就是上学还要给先生交束脩的嘛。
  “那就好办了,回头我让人准备文书,咱们签字画押后就可以开始了。”小婉说道。
  第一卷 乱世 第五百二十一节 问计
  第五百二十一节 问计
  ‘喔喔……’
  大公(又鸟)雄纠纠地站在(又鸟)笼前发出一声声的啼叫……不过,这可不比在山村里一呼百应,倒是两只獒犬被它啼叫得有些心烦,发出不满的嘶吼声,刚才还威风凛凛的公(又鸟)立即发出一阵急促的声音逃进了(又鸟)窝里。
  “这也是个银样蜡枪头,回头把它宰了,炖锅(又鸟)汤喝,免得养老了肉都不香。”小婉探头往窗外看着。这只大公(又鸟)是回城那天,香雪硬塞过来的,本来她是不想收的,但推却不过她的一番心意。回来之后,看着这羽毛油光闪亮的,满院的人都觉得是个稀罕,张有现让人搭了个(又鸟)窝,每天早晨报晨,倒满像回事的。
  “娘,不要杀花花”一只小手拉着她的衣袖,妞妞仰着小脸,几分气愤,几分求恳。
  “妞妞,娘是怕它啄伤了你。”小婉耐心地说道,那只公(又鸟)尖嘴对于小孩子来说还是非常危险的,偏偏妞妞很喜欢过去逗引它,若是被啄伤了……粉粉嫩嫩的皮肤哪里禁得住?
  “妞妞会小心的,”小女孩侧着脑袋想了一下,道:“我可以带着黑虎、黑豹去跟它玩儿,它不敢啄我”
  小家伙竟然也学会难仗狗势了,小婉刚想调侃一下女儿,张陵从外面溜达进来:“妞妞愿养着就谁她去罢,今天早晨吃什么?”
  “混饨。”小婉说道。
  “娘,妞妞最爱吃混饨了,是什么馅的?”小女孩很聪明,似乎知道继续这个话题会让危险远离她的花花。
  “是用最鲜嫩的竹笋剁成茸和着山(又鸟)肉包的,汤也是用山(又鸟)熬的,里面还有剁碎的蘑菇丁。”小婉说道。
  “耶有竹笋吃喽”妞妞兴奋的跳起来,小女孩去了山里一趟,倒是对竹笋之类的山珍情有独钟,不过蘑菇也就罢了,新鲜竹笋在北方是很难吃到的。
  “娘,我饿了”
  外面又风风火火地跑进来一个,宝儿这次进山也有了自己的兴趣……不愧是武将的后代,竟然迷上了弓箭,而每天早上都要出去锻炼,然后才回来吃饭上学堂,坚持了几天做得还算不错。
  “快去洗一洗,换身衣服。”
  小婉摞下脸,紫鹃忍着笑将‘锻炼’成小泥猴似的宝儿领到外面。
  等紫鹃将宝儿收拾干净带回来的时候,厨房已经将早饭送过来了,香气补鼻的混饨配上清凉的小菜,看着就有食欲,小婉拿了碟子给妞妞盛了四个吹凉了,然后用小勺一点点的喂给她吃,吃完一个,就喝两口汤,还就着小菜,小牙咬得‘咯吱、咯吱’响……这孩子吃饭是极省心的。
  等两个小家伙吃饱了,宝儿自去准备上学堂读书,雪雁又领着妞妞出去消食,小婉这才开始吃饭……吃了几口,看到张陵坐那儿守着个空碗目不转睛地看着她,纳闷道:“怎么?我脸上有花了?”
  她抬手摸摸脸……似乎没什么。
  “什么花也没有我家娘子漂亮”张陵说道。
  “油嘴滑舌”
  小婉脸微微一红,嗔怪地瞪了他一眼,三、两口将碗里的混饨吃了,又喝了小半碗汤,吩咐下人将饭撤下去,然后问道:“今天你怎么不上衙门?”
  张陵笑道:“这里就是刺史府,我本来就在衙门里,只不过是前后之分罢了。”
  小婉好笑道:“你就不怕有人告你公私不分?”
  “我是韶州刺史,这类控告拒不接收,至于上奏朝廷……嘿,不是阿猫阿狗都有这个权利的。”张陵得意地道。
  “你们先下去吧。”小婉向紫鹃递了个眼色,紫鹃微一颔首,带着其他几个丫环仆妇退了出去,并随手将房门掩上。
  “阿陵,衙里没什么异动吧?”小婉关切地问道。
  “没有,军事有七哥帮衬,政事有我主持,便是有些风吹草动也不过是摇晃一阵罢了。”张陵一付游刃有余的模样。
  “那是什么事?”小婉问道。
  “就是上次你说过的事情。”
  “我说过的……别打哑谜,什么事情?”小婉说过的话太多,还真是记不起来了。
  “就是那个整合商业协会的事情。”张陵提醒道。
  “哦,我记起来了。”
  小婉想起这件事了,她就就手边的茶盏喝了一口,点点头:“我刚进曲江县城的时候就发现,这地方繁而不荣,有些太可惜了。其实仔细地比较一下,仅曲江而言,就有三大便利。
  第一,这里的水陆交通都很方便,承接南北,完全可以将它建设成为一个枢纽,无论是南货北运还是北货南运,尤其是那几入码头,简直就是黄金宝地……对了,回头就让张有去把码头周围的地买了,将来盖成仓库出租,必定大赚。”
  “好,这件事情回头就办,你继续说。”张陵有点儿哭笑不得,自家娘子对土地和赚钱几乎已经到了一个执着的地步了。
  “第二,曲江不仅天然资源丰富,而且后天可为的资源也很多,譬如各种养殖、种植业,还有矿物开采;第三,这里没有大型商业协会组织,将这边的生意人都联合起来,组成不同行业的商行,然后再把这些商行组成一个商业协会,这样在做生意的话就可以形成一个有规模、有组织的团体,不会像一般散沙似的,彼此之间也不会造成恶意的竞争。”
  “官府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呢?”张陵问道。
  “做生意始终是商人的事情,官府要做的就是引导和仲裁。”小婉道。
  “可不可以将我们的船队调过来呢?”
  张陵觉得这个方法可行,不仅能够让生意变得规范,而且还能够让当地人尽快地赚到钱,所以也跟着分析起来:“我们家的船队现在有内河和海运两支,可以延长航线,必要的话再加上几艘,当地的东西当地卖,肯定是卖不出好价钱,外地的东西经过陆地的颠簸和长时间的运输都会有所损耗,而我们家的船队速度要比普通的船只快,无论是南货北运还是北货南运,都可能获利。”
  “说的不错”
  小婉笑道:“你还记得我们在沧州所做的吗?要想富,先修路,修码头,圣人不是说过嘛,‘穷则变,变则通’,只要对策合适,哪有不成的?不过,当前要修路还是要修山里出来的路,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充,可以发动当地的百姓。”
  “钱从哪里出?官府可没多少钱,难道还要要朝廷要钱?”张陵问道。
  向朝廷要钱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个时代可远不如后世,只要有益于国计民生……甚至纯属政绩工程就可以请款,很多时候都是要自筹资金,以韶州目前的财政状况而言,也就仅仅是维持个饥饱而已,哪里会有余钱修路。
  “曲江水路通达,修一条通向山里的路可以将山里的物产运出来也就罢了,有必要修其它的路吗?”张陵蹙眉道。
  “当然有必要”
  小婉肯定的点点头:“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只有流通才能繁荣,咱们这里货物不缺,主要就是少了流通手段,结果外地来的不值钱的货物到这里卖的价钱虚高,而本地的货物却因为同样的原因出不去,只有少数人能够以此谋利,这种利益同样是不正常的。
  水路运输虽然快,但我大唐居于水边的城市毕竟是少数,内地的城市居大多数,尤其是周围的内地城市,就是因为道路不通畅而导致流通不利。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些流通手段不仅会带来货物的周转,同时也会带动住宿、饮食等行业的发展。”
  “可归根结底,韶州的底子还是太薄,本身没有资金,朝廷恐怕也没有办法。”张陵觉得绕来绕去,最后又绕到一个‘钱’字上面了。
  小婉抚了抚额头,心忖或许该做一些牺牲了:“阿陵,钱的问题不是很难解决,不过这件事情还要上奏朝廷,免得留下后患。”
  “什么办法?”张陵一喜,连忙问道。
  小婉觉得有些口干舌燥,又给自己倒了一盏茶喝了,这才悠悠地说道:“第一,码头边的那些地,完全可以由官府自己开发,先盖一些简易仓库,然后派出岗哨,按照适宜的价钱租给来行的商人使用;第二,避如一些资源的开发,完全可以控制在官府手中,如果官府不能亲自出面,可以与商人合资,双方分成,这样一来,钱自然就有了,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