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媳妇 曾经的青柳-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合了古代的畜力龙骨水车的特点,并结合了现代的蜗叶滑轮旋转技术,特别研制出来这种可汲深水到二十五米以上的新型木质水车,用来做井灌之用。
  出于对这种在大城市已经成为古董的工具,当时考察队员们都非常感兴趣,就差将那些水车完全分解了,慌得那个村长连村里珍藏的设计图纸都取出来了,才满足了这一群好奇宝宝的无数问题,而就在那个时候,小婉记住了这个水车并不复杂的工艺,稍有些小差异,也很容易就修正了。
  在离开之前,她便将图纸给了张孝,让家中的木匠制作,原本打算自用,后来竟然有不少人来工坊打听,张孝索性将生意做大,又招了十来名木匠进行大规模的生产,现在至少有十来个村子,都用上了这种新式水车。
  “无忌,你在想什么?”李世民突然问道。
  “呵呵,我在想,这种水车如果能够在我大唐境内进行推广,如果再有什么旱灾,完全不足为害了。”长孙无忌说道。
  “是啊。不过,暂且不急。”李世民淡淡地道。
  长孙无忌愣了一下,旋即明白过来。到目前为止,李渊还是倾向于太子李建成,无论李世民建了何种功勋,都被掩在他与太子的阴影之下,就像前几次呈递《三字经》和煤炭用途的奏折,也不过是得了个‘好’字的评语。总之,所有的功劳和成就,都是在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的领导下聚得的,李世民当然不愿意为他人做嫁衣……这种好事,徐徐图之。
  山行六、七里,拐过一片林子,狗子指着前面的一个庄子道:“那里就是张家的田庄了。”
  “你们每天都要走这么远上学吗?”长孙无忌问道。
  “天气不好的时候,学上会联系马车接送。平日早晚跟着上下工的大人一起走。”狗子答道。
  忽然,他指着前面道:“奇怪,那里怎么聚了这么多的人?”
  李世民等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前面的庄口聚起了一群人,隐隐传来争吵声。
  “客人,你们若要见田庄的管事,就径自过去,我要上学了,再晚先生会罚的。”狗子看着地面,却是不敢跃下去。
  “站稳了!”李勇哈哈一笑,伸手将他提起,俯身放到地上。
  “谢谢!”
  狗子微微鞠了一躬,撒腿就向另一条道跑去。
  “我们过去看看。”李世民招呼长孙无忌,一行人催马前行,在距离庄子不远的地方下马。将马拴在树上,留了两个人看守,其他人随着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向前走去。
  此时,在庄子的门口挤着不少人,从他们的装束来看,大多数是行商或他们的仆从,本地人极少,其中一些人应该是这个庄子里的人。
  在人群之中,有一个衣着华丽的中年人,正一脸傲色的向对面的中年男人说道:“张管家,你这里什么意思,难道我进你们庄子里看看,还需要看你们的脸色不成?别忘了,我可是来做大买卖的,你若是得罪了我们郑家,恐怕以后的生意就不太好做了。”
  在他对面的是一个精悍的中年男子,闻言淡淡一笑,道:“我知道郑家的能力,但再大的能力也得守规矩不是?你既然来了,那就是客人,但也没听说客人就应该在主人家里乱逛,如果阁下真的有意做生意,我们去那边房里去谈,莫耽误了别人的时间。”
  那个自称来自郑家的中年人微微转动了一下眼球,道:“张管家,我们都是来做生意的,你总不好将人拒之门外吧?至少我们应该先看一下货。”
  “看货没问题,请这边走!”张仁微笑着指他去庄外的一所独楼,“那里是我们接待客人的地方,诸位都移驾过去吧。”
  “哼!这种生意,分明是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不谈也罢!”那个郑家来人一甩手,带着仆人挤出人群,扬长而去。
  “哎,那个姓郑的是怎么回事?”长孙无忌向身前一个身材矮小的人行商问道。
  那个行商不屑的撇撇嘴道:“还不是荥阳郑家的人想欺负人。这张家的工厂都建在庄子的附近,来做生意的客商都是在那边单独的会客室谈话,偏偏那个姓郑的想要进人家的庄子,而手下的人也不老实,竟然要钻进人家的工厂里,结果就被赶出来了。”
  “那又怎么样?”李世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二爷,他们可不是去参观的,而是去偷艺的。”长孙无忌轻声道。
  “不错!”那个行商笑道:“听说郑家刚开始的时候要以低价收购他们的制糖技术,被拒绝后便以断其销路相威胁,但张家与长安的泰安货栈有往来,根本不怕他们的威胁,有几家商业协会听了郑家的话,结果现在连交易的资格都被取消了,现在后悔莫及。”
  “既然被取消了资格,为什么郑家还能过来?”李世民问道。
  行商又笑,“说也奇怪,这是张家特许的。听他们主事的管家说了,生意场上采取一些手段竞争,只要是不伤天害理,罔顾人情,还是允许的,但最可恨的就是那些见风使舵,自己没有准主意,只想跟着投机取巧的,这种人必须狠狠地教训!”
  “呵呵,这倒是真有意思!”李世民笑道。
  “哎呀,不和你们说了。”行商回头,看人已经走了大半,连忙跟了上去。
  大部分商人已经跟着张仁去了会客室,但他们的从人都留在了外面,现在天气转热,十几个庄客搬了两张桌子,上面摆了水,供他们取用解渴。有一个年轻的庄客看到李世民等人站在庄门那里张望,便走过来问道:“请问有什么可以帮你们的吗?”
  长孙无忌上前道:“小哥,我们可以参观一下庄子吗?”
  这个年轻的庄客看了他一眼,又打量了李世民等人一遍,问道:“你们是第一次来张氏田庄的吗?”
  “是的,我们是从长安来的,小哥的眼力果然高明。”长孙无忌道,顺手将一顶高帽给扣在脑袋上。
  庄客笑着摇摇头道:“不是我眼力高,只有第一次来的人,才会问这种问题。”
  他接着道:“庄上是允许第一次来的客人参观,只是有几个要求必须遵守。”
  “都是些什么要求?”长孙无忌连忙问道。
  “第一,一个团体参观之人不能超两人;第二,不得记录、商谈;第三,不得随意走动;第四,因为技术保密的原因,有些关键工艺不许参观。”庄客一板一眼地说道。
  “哦,那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参观?”李世民问道。
  “那你们得稍等一下,这件事情得向二管家申请。”庄客转身向那会客室跑去。
  不一会儿,张仁跟着那名庄客来到李世民等人的面前。
  “二管家,就是这几位客人想要进庄子参观。”庄客说道。
  张仁的目光在一行人身上扫过,看着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的时候,他的眉梢微微一跳,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倒不是他认出这两个人的身份,而是觉得以他们二人的气派,绝对不像是两名商人,尤其是在看了他们身后的护卫时,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了。秦王府的护卫那都是艺高强,在人堆里百战余生的精锐,身上充斥着一股铁血之气,只有那些同样在尸堆里打过滚儿的人,才能够感觉到。
  第一卷 乱世 第九十五节 参观(一)
  第九十五节 参观(一)
  (稍晚还有一晚,求收!求票!)
  “你们是哪儿来的?怎么称呼?”张仁不动声色的问道,直觉上,他觉得这些人绝对不是什么商人,但也不像是怀有恶意的人,更像是……怀着猎奇心理过来的。
  “我们是从长安来的商人,我叫孙武,这位是我们的大掌柜,李敏,我们早就听说张氏之名,特地过来看一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长孙无忌说道,他捏造了两个化名,倒也不虞能露出什么破绽。
  张仁微微点头,虽然这二人有些来路不明的意思,但小婉之前就已经吩咐过,有祸心不怕,只要没祸行就可以,打铁还需自身硬,若想不被人掂记,那还需要自己有本事。
  微微一笑,他介绍道:“二位客人,我们张氏现在有的产业主要是煤矿,箱包厂,印刷厂,糖厂,木械厂、养(又鸟)厂,你们想要参观什么地方?不过我劝你们印刷厂和糖厂就不必参观了。”
  “为什么?”长孙无忌好奇道。
  “这两个厂子去了,也只能看成品,没什么看头,如果你们想要进货,直接看样品就行了。”张仁说道。
  “听说你们这里还有一个学堂?”长孙无忌问道。
  “是的,你们想参观学堂?”张仁问道。他的心理更有些了然了,只是不知道这二人来自长安的哪一股势力,硬拒显然是不现实的,索性就装糊涂好了。
  李世民微笑着道:“如果方便的话,我们也想看看。”他指了指长孙无忌道:“我的这位副手,一直有意开办一个学堂,广招天下学子,跟我做生意,也是为了实现这个宏愿!”
  广招天下学子……真是好大的气魄啊!张仁几乎可以肯定,这二人当中,必有一个与宗室有关的,这个姓李的很有可能就是宗室子弟。
  心思转动,口中却连连称是:“好志向,孙先生好志向啊!如果我家婉小姐见了,定必引为知己。”
  “噢,你们家小姐也有这个志向?”李世民笑着问道。
  张仁心中一凛,连忙笑道:“只是相似而已。”
  “如何相似?”李世民却是穷追不舍似的追回。
  如果是普通人,张仁大可不答,但心中已经确认对方不是普通人,如果应答不对,影响自身事小,没准就会牵累主人,张仁还真有些难办了,眼见李世民炯炯有神地目光注视着自己,他静下心里思索道:“家小姐说过,无论为官、为富、为学,都要造福一方。授人以鱼,可供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而她所能做的就是将知识和学问尽一己所能遍传乡梓。”
  李世民微微点头,长孙无忌拱手道:“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未见斯人,已闻斯言!张管家,请带我们一观。”
  张仁没听明白那句文绉绉的话是什么意思,却知道对方是在赞叹,心里也自欢喜,他目光看了一眼二人身后那些护卫,“两位先生,你们自然可以参观,但这些随从恐怕不宜随行。”
  “大胆!”李勇上前一步,喝斥道。
  “李勇,这既然是规矩,我们也不能破坏。”李世民喝退李勇,对张仁道:“张管家,参观的人就你们俩,你看可行?”
  “当然,请二位先生跟我来。”张仁心里也松了一口气,那些随从显然是二人的护卫,如果坚持要同行,他还真的有些没法下台了。不过以二人的气度来看,似乎也不可能做出那种下作的事情。
  “这里是养(又鸟)场,山坡上草籽多,只要将(又鸟)散放在坡上,四周使人守住就行了,而且(又鸟)粪可以当作肥料,这项工作女子也能做,现在除了药王坪外,其他村子也有人过来做工,每个月所获颇丰。”
  “那这些(又鸟)挤在一起,难道就不担心它们互斗或者得病吗?”长孙无忌问道。
  “你们跟我过来就知道了。”张仁领他们来到(又鸟)舍。
  (又鸟)舍是一趟趟大棚,棚子里是一趟趟(又鸟)舍,而且这里面空气也比较流通,通常(又鸟)舍里的那股怪味很少,长孙无忌皱着鼻子嗅了嗅道:“这是什么味?有些呛人。”
  李世民使劲嗅了嗅,果然有一股子怪味,二人便四处寻找。
  张仁笑道:“不用找了,是石灰。”他指了指地面。
  长孙无忌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了一下,点点头:“果然是石灰,不知道在这里洒石灰是为了什么?”
  “当然是为了消毒。”
  张仁指着(又鸟)舍道:“(又鸟)多了,最担心的就是闹(又鸟)瘟,除了(又鸟)舍要用石灰消毒之外,还要保持通风。而且每天都要定点放(又鸟),然后清理(又鸟)舍的粪便,只要通风状态良好,保持洁净,就可以避免(又鸟)瘟的产生了。”
  二人相顾一眼,长孙无忌问道:“这么说,这个办法也可以应用到其它方面了?”
  “当然。我们家小姐说了,等我们到了长安后,就可以……咳!”张仁觉得自己说多了,干咳一声便要往外走。
  虽然很想知道那位婉小姐想在长安做什么,但对方明显是不想再说了,长孙无忌问道:“这养(又鸟)厂只卖蛋吗?”
  “除了卖蛋,也卖(又鸟),小(又鸟)和下了蛋的老(又鸟),我们都卖。”张仁说着,领二人来到一个院子里,“这就是我们的繁殖基地。”
  在这个所谓的繁殖基地前面已经有不少人,见张仁过来,都一边打着招呼,一边让出路来。张仁领着他们进了院子,耳响顿时响起一片小(又鸟)的叫声,只见满地(又鸟)崽,各种颜色,煞是可爱,其中还有不少雏鸭,蹒跚学步,甚是可爱。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都有些疑虑……卖(又鸟)崽当然可以赚钱,可孵(又鸟)蛋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他们上哪儿找这么多的(又鸟)崽供应?
  看着二人满脸疑问的样子,张仁微感得意,许多人在看到这一幕后,都觉得奇怪,但这也是养(又鸟)场的秘密,当然不可以让外人知道。小婉为了这个人工孵化的办法,和家里那些仆妇们趴在小黑屋里捂汗,人都足足瘦了一圈,才摸索出经验,掌握好温度,那是谁也不能告诉的。
  “二位先生,我家小姐这一举措,可是造福一方。”张仁自豪地说道。
  “这是怎么说?”李世民问道。
  “由我家提供(又鸟)源,在附近五个村子里,都建起不同规划的养(又鸟)场,给不少家庭提高了收入,而且经此一来,(又鸟)蛋的价格大幅下降,吃(又鸟)蛋的人也多了,便是这些(又鸟)下完蛋之后卖掉,也比普通的(又鸟)肉便宜,很多人都吃得起。”
  李世民目光一凝,道:“那你们一定有稳定提供(又鸟)源的办法是吗?”
  张仁笑而不答:“二位先生,我们去木械加工厂。”
  长孙无忌突然冷笑,道:“张管家,贵小姐既然有意造福一方,为什么不把这个方法公布出来?”
  这话就有些质问的意思了。
  张仁倒没有生气,摇摇头道:“我们是有这个方法,但这个方法有很大的危险,我们也是经过不断的摸索才获得的,一般的平民就算是有了这个办法,恐怕也难以做到,就凭他们的财力,不等成功,就会破产。而我们张家提供(又鸟)源,指导饲养,比传授如何孵化小(又鸟)更有实际意义。”
  “可这样获利的只有你们山阳县附近的人。”长孙无忌说道。
  “没错。但人总是难免自私的。我们小姐说了,先让山阳县的人富起来,她会寻找一个真正为百姓着想的官员,由官府负责提供(又鸟)苗,然后指导百姓饲养。否则,这个办法只是平白让那些大家族愈来愈富,对于百姓却没什么好处。”张仁坦然答道。
  二人这才无语,不可否认,大多数的财富集中在门阀世家手中,这就是隋唐时期的现状,而朝廷也离不开这些世家门阀的支持。
  一行人默默无言地离开养(又鸟)场,来到另一间工厂,在外面就听到里面传来的乒乒乓乓的声音,进去一看,果然是一群木工在做活。
  “这就是我们的木械厂,目前加工的只是水车和(又鸟)笼、鸭舍之类的东西,等我们小姐回来之后,会设计一些家具,那时候二位先生如果有暇过来,一人送你们一套家具。”张仁笑道:“这水车可是没办法送的,而且你们家里恐怕也没地方摆这个大东西。”
  李世民突然正色道:“张管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