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漂泊家传奇--漂魂-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能够战胜‘日本猪’,实属不易了。”

  大家没有表示反对,因为国家太弱,个人再强,作用也是非常绵薄的。霄骁霄的眼睛有点湿润,补充说道:“廖将军在胜利后,立即至电蒋中正,兴奋地谈告诉蒋中正。”霄骁霄背诵当时廖将军发给蒋中正的电文:

  “此次敌重武器及军用车辆遗失之巨,人员死伤疾病转于沟壑者之众,狼狈溃散惨状,有甚于两年前国军野人山之转进。追昔睹今,因此痛雪前耻,官兵大奋。”

  大家王雪峰山西部往去,仿佛看见当年雪峰山的倔强汉子廖将军金戈铁马,从容指挥,奋力砍杀倭寇的壮烈场面。

  而关于廖耀湘将军抗日前世后生,霄骁霄比较简单地说道:“一九二一年,廖耀湘进入长沙私立岳云中学求学。一九二五年到湖南陆军第三师叶开鑫部第三旅教导总队当学兵。一九二六年七月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六期,一九二八年毕业。一九三零年以上士军衔公费赴法国留学,学习机械化骑兵,一九三六年毕业回国,在南京桂永清教导总队骑兵连任少校连长。一九三七年升该队旅部中校主任参谋,并参加南京保卫战。同年十一月,‘日本猪’攻陷南京,赴武汉任军官训练总队上校大队长。”

  肖骁霄说:“这个时期内,廖蒋军曾经蒙难,遭遇了一场传奇经历。当时廖将军承担的是守护南京城的责任,南京失守后来不及撤退的他从马群搭一个农夫的马车躲过日军搜索,藏进栖霞寺。他是当年十二月十三日当天进寺的,还带着五个士兵。他就这样一直在寺里藏身,直到栖霞寺的和尚和当时江南水泥厂难民营的辛德贝格和京特联系后,偷偷地将他用小船送到江北为止,才算脱险。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后,廖将军曾经重游栖霞寺感谢救命之恩,并且题下了‘凯旋,与旧友重还栖霞’,据说至今还留在栖霞寺内。”

  不过还是细心的刘梅敏锐地发现了问题,她说:“南京大屠杀就是这个时候的事情啊,廖将军不知道有没有尽力了。”

  肖骁霄无奈地说道:“鬼知道,中国军队当中肯定有不怕死的,但是为什么还是发生了这样的悲剧?真是只有鬼才清楚其中的内幕了!”

  廖耀湘脱险以后,一九三八年初,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成立机械化师(番号二百师),廖耀湘任少将参谋长。此后,他就参加了中国远征军,入缅甸和印度作战。接下来,中国远征军完成使命以后,雪峰山会战即将开始。

  这个时候,作为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深知廖耀湘对日本鬼子的仇恨,以及廖耀湘杰出的作战能力和令日本鬼子惧怕的顽强作战风格。准备在万一敌人进入到芷江之后,还有这个令日本鬼子心惊肉跳廖将军歼灭“日本猪”。这一点令蒋中正十分赞赏。

  肖骁霄补充说道:“廖耀湘在法国学习三年法语后,再进入法国的圣西尔军校学习一直到毕业。回国后一路高升,任第九兵团司令。国民党有六个军是美式装备,蒋介石给了廖两个军,可见蒋对廖耀湘的器重是特别大的。”

  至此,何应钦调兵遣将完毕,布防摆阵,严阵以待。一场惨烈的战役终于在雪峰山脚下、长河大地上开始了。英勇的长河人和中国国民政府军一起,书写了中国抗战史上最后一场会战!

  日本鬼子按照战略部署,首先发起了都梁城、溆浦城战斗,全线进攻,但是受到长河人们和中国国民政府军的迎头痛击,日本鬼子死伤惨重,没有达到他们的作战目的。最后,日本鬼子集中全部兵力,对江口发起总攻。

  二十世纪,公元一九四五年五月一日,江口地区阻击战开始。全长河人们自发奔赴江口前线支援中国国民政府军,他们主动帮助自己的军队搬运炮弹、装备。但是,在赶往前线的路上,不少长河人也被日本鬼子截获,他们在日本鬼子的刺刀下被迫修筑工事。

  但是这时候,刘梅明显感觉到肖骁霄更加悲愤了。原来,肖骁霄的爷爷也是在这个时候随着支援大军奔赴江口前线,半路上被日本鬼子截获了。爷爷誓死不从,操起随身扁担,奋力与日本鬼子搏斗,但是寡不敌众,最终英勇牺牲。据后来知情者告诉奶奶,爷爷身中几十发子弹,全身都是窟窿,鲜血染红了大地。

  由于日本鬼子的淫威,同行的人无法安葬爷爷,至今,肖骁霄的父亲一直还没有真正寻找到爷爷的坟墓。但是,没有大炮飞机的长河人还是用智慧进行了有效的抗日,他们在日本鬼子的工事上偷工减料,几乎是不堪一击的“豆腐渣”,有力地配合了国民政府军的军事行动。

  江口镇阻击战,从当年五月一日开始,一直持续到五月八日。江口镇这一带,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天上有盟军的飞机轮番轰炸各地“日本猪”,地面国民政府军红着眼睛死命杀敌,更有英勇的长河百姓挑担支援。八天里,天上地下,峰顶谷底,森林深处,茅草铺上,“日本猪”血肉横飞,鬼哭狼嚎,溃不成军。中国士兵亦壮烈牺牲,长河百姓也前赴后继,但是却越战越勇,越勇越凶……

  雪峰山大地,流传着各种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


()免费TXT小说下载
  最为神奇的一个就是,话说国民政府军的一个连队被日军一支主力部队围困在一个山包上,树密林深处,他们顽强作战,坚忍不拔,死死拖住日军主力。眼看就剩下少部分弹药武器,而物资补给已经空空如也,看来尚未战死,也要饿垮一直到无力杀敌而亡了。

  连长非常镇定,命令生存下来的战士们挖草根、摘树叶充饥。可是,连日的炮火,大地已经变成焦土,树叶近乎枯燥,何以能食?危机之机,突然一个仙风道骨一样的老人不知道从那里冒了出来,挑着一担用花布覆盖着口子的谷箩(当地收割稻谷的时候用的一种容器),笑嘻嘻、飘飘然就到了战士们的面前。战士们大骇,待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老人就放下担子,指指谷箩,点点头,翩然消失在密林深处。连长反应得快,立马掀开花布,哇,原来是金红质感的窖藏桔子。

  真乃神人相助也!连长命令大家马上进食桔子。战士们发现,这桔子真是皮厚质脆,握在手中,稍稍用力一捏,就开了。馅一进口,轻轻一咬,清甜无比,汁水丰盈。一入腹中,顿觉肠胃舒畅无比,饥饿疲劳之状立马消失,精神抖擞,体力倍增。当然也有不少战士饥饿难耐,连皮都没有剥,就像啃桃子一样连皮带馅一块吞下去,激动得泪流满面,场面令人动容。战士们立马斗志昂扬、勇敢无比。在连长的指挥下,依靠剩余的少量武器弹弹药,再次杀死不少日本鬼子,并杀出一条血路,带领战士们顺利突围。

  此事后被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得知,亲调长河桔子招待外宾。周总理看长河桔子色泽鲜艳,外形美观,果肉香甜无核,鲜美可口。并且通过技术员了解到雪峰山的桔子抗逆能力强,且结果早,产量高,耐储藏。遂欣然亲自命名为“雪峰蜜桔”,以彰显英雄长河之伟大功勋。从此,雪峰密桔,造福长河子孙,生生不息!

  有关流传故事这样描述江口一九四五年五月八日的:战斗异常激烈,双方打得地动山摇,中国境内的盟军飞机一批接着一批地轰炸“日本猪”,山上到处都是被炸得血肉横飞的“日本猪”尸体。下午四点以后,苟活的“日本猪”象潮水一样溃败了……

  至此,雪峰山会战最后一场战斗也算是中国抗体最后一次战役在这里胜利结束了。雪峰山傲然耸立,芷江机场平安已久,而陪都重庆蒋中正的山洞林园官邸依旧宁静……

  一九四五年五月九日,日军下达了终止“芷江作战”的命令,正式宣告了“日本猪”侵略中国的罪恶战争终结。中国国民政府军和长河人们奋起抗日,阻击敌人进攻。据统计,中日双方参战总兵力达二十八万余人(其中“日本猪”八万头,中国国民政府军二十万),战线长达四百余公里,历时五十五天,终以“日本猪”彻底溃败而告终结。

  在这场战争中,国民政府军和长河人们宰杀“日本猪”一万二千四百九十八头,伤二万三千三百零七头,活捉四百四十七头。

  国民政府军也付出了巨大代价:英勇牺牲七千七百三十七人,伤一万二千四百八十三人。

  而长河人们更是付出了惨痛代价,亡八千五百六十三人,伤一千一百七十五人。一千八百五十名妇女惨遭“日本猪”的污辱,烧毁长河人们的房屋一万四千一百五十八栋,宰杀猪、牛一百一十九万头。

  这些数字从肖骁霄的嘴里清晰地蹦出来,刘梅知道,对“日本猪”的仇恨已经深深地烙在了他的心灵深处。

  众所周知,一九四五年七月十七日至八月二日,苏联、美国和英国首脑汇集于柏林附近的波坦城,举行第三次三国首脑会议。会后,八月二日下午当地时间五时三十分,美国和英国会同中国向全世界发表了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之后,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和九日,美国空军在广岛和长崎两地,投下了美国仅有的两枚原子弹。

  接着,一九四五年八月九日○点开始,苏联也宣布对日本作战,苏军突破了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一带的防线,并兵分三路推近,直捣日军在东北的战略基地。与此同时,苏联太平洋舰队进攻南库页岛、千岛群岛及朝鲜北部的许多港口,与日军展开血战。仅二十多天,便击溃了日军二十二个师团,歼敌六十七万,使日军丧失了最后负隅顽抗的基地。

  而在中国战区,自雪峰山会战之后,国民党政府军与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重重包围了“日本猪”军队残部。

  鉴于这种局面,日本“猪天皇”裕仁不得不于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通过电台向全世界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决定:“在中国(满州除外),福摩萨(台湾)和北纬十六度以北法属印度###之日军司令官及一切海陆部队,均向蒋中正委员长投降。”

  八月十五日上午,蒋中正致电日军驻华最高指挥官冈村宁茨,指令他派代表至江西玉山,接受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的命令。后因玉山机场不能用,受降地点改在湖南芷江。于是,蒋中正速电辰溪第四方面军王耀武司令官及驻芷江新六军廖耀湘军长,告知国民政府即派先遣人员前来芷江筹备“日本投降签字典礼”,要求届时派员协助,并加强芷江机场的警卫工作。

  这是历史的一个必然选择:“日本猪”在中国最后的疯狂因为芷江在雪峰山惨败,到这里来受降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了!

  这是一个悲壮的扬眉吐气的时刻: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一日十一时二十分,日本军机载着洽降代表今井武夫及其随从在三架中国战机的严密监视和导航下,降落在芷江机场。

  这也是一个凝重的骄傲和自豪的时刻: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一日下午四时四十分,今井武夫在备忘录《受降证》上签字。

  这一切,标志着中华民族洗刷了“日本猪”侵略中国的耻辱!

  “雪峰山居然有着这么一段英勇的历史,但是,”周勿激动说道:“怎么我们的小学历史、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居然都没有详细的介绍啊?这是为什么啊?”

  肖骁霄幽幽地、不无惆怅地说:“这是因为‘运输大队长’最终失去了他的公民和他的政权,后来者的所有人当中没有谁能够客观地、公正地看待这么一段历史,虽然没有公然地抹杀这段历史,但是他们却有点‘不君子’地在遮遮掩掩、躲躲闪闪地回避甚至试图隐瞒这段历史。”

  杨思想感慨地说:“我都读了这么多年的历史书了,今天才知道‘日本猪’在中国的投降地居然离我这么近。这真是悲哀啊。”

  袁丹凤忽然带有提醒的味道说道:“这话可不能乱说啊,要不然会出问题的!”

  肖骁霄和大家没有什么奇怪的,这个“问题”,是他们此时此刻无能为力的。除了继续在温情脉脉的愚民之路上前赴后继以外,他们不能够任何选择、也无法有选择的可能性。

  因此,李辰钰不无遗憾地说道:“我们的祖先是因为为了国家命运和民族尊严在殊死战斗中前赴后继,可是我们这些不肖子孙却是为了一个猪栏的理想在成为精神奴隶的挣扎中前赴后继。惭愧,惭愧啊!”

  杨思想不忘廖耀湘将军雪峰山会战之后的命运怎么样,继续问他:“廖将军后来怎么啦?”

  所以肖骁霄继续介绍道:“抗战胜利以后,廖将军和新六军一起空运到上海待命。一九四六年一月,调往东北内战战场,在秦皇岛登陆。一九四八年十月,在辽沈战役中被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韩先楚所俘虏。一九六一年被特赦,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一九###年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但是在毫无人性的‘文化大革命’的批斗会上,心脏病突然发作而去世!”



  此后,廖将军的死对头韩先楚上将,在后来的回忆录当中有很多描述廖将军的文字,综合起来大概是这么一些:

  “廖耀湘被我部俘虏后并不服气,拒绝和我握手,并说要林彪来,从新再干一仗。看来他倔强绝不服输的精神,要是在我军指挥战斗,绝对是一代名将了。”

  “我知道,廖耀湘其实并不是真正败在我军的手里,当然他也并不知道他是败在间谍手里。”

  最令人回味的是,一九七四年九月,韩先楚就向林彪写表态信并就怀疑张春桥一事检讨,但在他的心中,身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张春桥甚至不如国民党的战俘廖耀湘,他写道:“无论我军吃了新六军多少苦头,又怎样恨死了这个冤家对头,我都不能不对这支精锐之师和他的指挥官,怀有几分敬意。更何况这位新六军的老军长还是抗战名将,曾在八年抗战中出生入死,为中华民族立下了过赫赫战功。可这‘鳝鱼眼’张春桥算个甚么东西?”

  周勿很气愤,问道:“是什么特务出卖了廖将军?”

  肖骁霄无奈地说:“我到今天还没有搜集到这方面的资料,但是倒是知道了林彪的一个作战科长被廖将军成功策反,这一次战斗是历史上出名的‘四平保卫战’中,廖将军的新六军某部进攻威远堡,林彪的部队被廖将军打的落花流水直到把林彪的部队主力赶到松花江以北。所以,廖将军被俘虏以后才不服气林彪,要再和他对打一次,以分胜负高低。”

  大家一阵沉默,心里有点忧伤。

  一会儿,刘梅说道:“我还知道一个人,一个对抗日有着杰出贡献的雪峰山人!”

  很显然,大家有点不明白刘梅说的什么,只能够等待她揭开谜底。刘梅认真地说道:“他是一个音乐家,他在抗战期间,参加了上海文化界抗日救亡演剧队,奔赴各地宣传抗日,并创作了不朽歌曲――《游击队歌》!他也是生于雪峰山地区、长于雪峰山地区宝庆府人,也是他所处那个时代最为杰出的、为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贡献的音乐家贺绿汀!”

  《游击队歌》?这个旋律是多么的熟悉,也没有想到这是属于历史上长河人创作的。于是李辰钰提议道:“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吧,表达我们对抗日的豪迈心情!”没有谁表示反对,于是袁丹凤发音,大家一起高歌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