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杀破千军-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是将其他的劳动力——主要就是十六岁到五十岁,未达到参军要求的男性——都利用了起来。烧砖、制瓦、伐木、烧炭、修缮房屋、整修道路,对授田附近的灌溉水渠进行了修理,甚至还挖了一条渠道,将山里的一股泉水引到了营地里,获得了干净的水源。李洪涛没有给这些劳力发“薪水”,劳动的报酬就是每日三餐,餐餐管饱。
    这些都只是针对普通劳动力,另外还有几个有“手艺”的劳动力得到了特别的利用。
    李洪涛为他的医疗班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班长:钟素珍。此人原本是乡村赤脚医生,虽然名字有点女性化,但是医术还算不错。
    李洪涛还找到了两个木匠,只是这两人做不了精细活,只能在搭屋建房方面出点力。还有三个泥瓦匠也被“发掘”了出来。对这些人,李洪涛是必须要开工钱的,毕竟这个时代里手艺人在哪都受欢迎。
    最大的收获是一个叫邓颐斐的年轻人。此人被一伙难民所救,岁后与难民一起来到百市集的。据他自己介绍,他是某支小商队的镖客,也就是类似于保镖性质的车夫,同时还是商队的文书,能识文写字。对于“文化人”,李洪涛求之若渴,赶紧就将其收入了队里,做了第二名连部文书,只是暂时没有给邓颐斐安排军职。
    除了劳力之外,还有两类难民让李洪涛头痛,一是老人,二是孩子。
    老人还好处理一点,李洪涛尽量让他们发挥了“余热”,照顾孩子,监督工地,管理营地,到山里拾柴禾,反正都是些轻体力的劳动。
    孩子就让李洪涛有点头痛了。这个时代,孩子是不受重视的,这让李洪涛根本无法理解,在他的观念中,孩子是最重要的,是整个社会的未来。结果,李洪涛力排众议,头脑发热,以每月二两白银报酬,从荆县请了三个教书先生,开了大中小三个班,将三百多名孩子全都送去读书,并且保证所有孩子都能够吃饱饭,每天一个鸡蛋,保证营养跟上,免得像他们的父辈一样,落得个后天营养不良的身体。
    原本荒凉的百市集一下就红火了起来。用一个之前在百市集生活了几十年的“宿老”的话来说:百市集建镇上百年的历史中,从来这么繁荣过。
    在繁荣的背后,是更大的负担。
    吃的问题就已经让李洪涛头痛不已了。住的问题还好,正在解决之中,按照工程进度,入冬之前,大部分人都能够住进房舍之中。真正让李洪涛感到头痛的还是穿的问题。
    新增添了五十六名官兵,李洪涛为他们各定制了两套秋季军服。
    秋装的问题还好解决,反正秋天冻不死人,冬装的问题就有点棘手了。
    难民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带有棉衣棉被,其他的都没有御寒的衣被。甲队官兵更是连一件御寒的衣背都没有。
    “一件棉衣至少需要一斤棉花,一条棉裤需要八两棉花,一床棉被至少需要三斤棉花。”蒋晟不在的时候,邓颐斐成了李洪涛的“财务”助理。“现在甲队有一百三十五人,按照每人一件棉衣,一条棉裤,一床棉被计算的话,需要六百四十八斤棉花。另外,还有大概六百名难民需要御寒的衣物,就算不考虑给他们置办棉被,也需要一千余斤棉花。算上制作时的损耗,总共需要大概一千八百斤棉花。”
    “这要多少钱?”李洪涛悄悄擦了下额头上的汗水。
    邓颐斐迅速计算了一番,说道:“一担棉花二十斤,实际只有十八斤左右,崮梁的价格是一两五十钱,也就是说,总共需要二百七十两白银。另外还得算上布匹,裁缝的工钱,总共得花大概五百两左右。”
    李洪涛倒吸了口气,对现在的他来说,五百两白银,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
    “钱还是次要的,时间。”邓颐斐也叹了口气,“还有两月就将入冬,就算那十五个裁缝加班加点,我们再去找十个弹棉花的匠人,恐怕两个月内也制不出这么多的棉衣棉被。”
    “这个可以多找裁缝与匠人。”郁闷归郁闷,问题总得解决,李洪涛又说道,“等蒋晟回来之后,你们两一起去崮梁,设法采购棉花,如果崮梁那边买不到这么多棉花的话,就去别的县城买,顺带把师傅请来,我们得抓紧时间。”
    事情就这么订了下来,可李洪涛心里很清楚,他得去找到更多的钱!
第十章 仁心泛滥(五)
    晖州地处西北,到了十月中旬,天气就已经冷了下来。
    大街上,李洪涛不断的跺脚,身上那件秋装根本就抵御不了寒冷的北风。站在他旁边的张玉璇更是冻得鼻子通红,连连哈着雾气。如果不是两人身上的衣服还算整洁,干净的话,恐怕谁都会认为他们是进城乞讨的难民。
    “玉璇,冷不冷?”李洪涛这是明知故问。
    张玉璇摇了摇头,她也在说谎。
    “冷的话,就跳一跳,照我的样子,做做运动。”
    李洪涛一边说着,一边做着体操。现在让他感触最深的是,这个世界没有报纸,读初中的时候,别的学生都有棉衣、羽绒服,他就只能在衣服里塞几层报纸,御寒的效果还挺不错。
    “小李哥,恐怕五世子今天不会出来了。”
    “再等等,天黑后,我们就回客栈。”李洪涛本不愿带张玉璇来的,可张玉璇硬是要跟着来,无奈之下,他也只能答应了。
    张玉璇叹了口气,也连连跺脚。
    这时候,节治府门外出现了一个身影,那人朝这边看了一眼,立即就走了过来。
    “李大哥,玉璇姐,你们……”来的人正是汤圆圆,“你们怎么在这里?”
    “我们是来找五世子的,可是……”
    李洪涛好像看到了救星一样,赶紧说道:“圆圆,快去帮我们请五世子出来。”
    “这……好的,我这就去,你们稍等一会。”汤圆圆赶紧跑回了节治府。
    不多时,朱孝信急匆匆的赶了出来。
    “李将军,你们……”朱孝信有点不敢相信的看着李洪涛,“你们怎么不叫人通报一声?”
    “哎,都怪末将愚钝。”李洪涛看了眼那两个守门的亲兵,又说道,“临走时,没有带上足够的银两,结果……”
    不用李洪涛多说,朱孝信就明白了过来,肯定是李洪涛没有给茶水钱,或者给的茶水钱不够,那些守门的亲兵就没帮他们通报。
    “李将军,我们找个地方坐着谈吧。”朱孝信也没有带李洪涛进节治府,带他去了附近的一家酒楼。
    点了几个菜,两壶米酒后,朱孝信就把小二支走了。
    “世子,我是来求你救命的。”
    “救命?李将军,我十多日前,不是已经派人给你送去了银两与粮食,难道他们没有送到?”
    “不……不是,银两与粮食都收到了,只是……”李洪涛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现在有上千难民住在了百市集,一日要消耗掉二十担粮食。世子送来的粮食,加上末将之前结余的粮食还能勉强支撑月余,只是这天气冷了下来……”
    “你们的军饷中不是有置办御寒衣物的……”朱孝信没有说下去,不用猜,肯定是李洪涛把用来给军士置办衣物的钱拿去买粮食赈济难民了。“李将军,看来是我疏忽了。”
    “世子体恤官兵,我带全队将士感谢了。只是我们这些大老爷们还没什么,勉强顶得住,可是那些难民,特别是老人,孩子……”
    朱孝信叹了口气,说道:“今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往年要到月底天气才会转冷,现在才是月中,哎!”
    李洪涛眨了眨眼睛,等着朱孝信继续说下去。
    “这事,恐怕……”朱孝信又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李将军有所不知,现在我还没有正式成为少营统帅,没有拿到俸禄,每月也只有点零花钱,前几日,还全部用掉了,现在……”
    “世子爱民恤士,末将佩服不已,只是……”李洪涛并不知道,朱孝信上次给的五百两银子,还有三百担粮食,有一大半都是“私房钱”,杨佩德拨的钱粮只占一小半。
    “这事确实紧急,天气转冷,如不能尽快解决御寒衣物的话,恐怕今年又有很多百姓会被冻死。”朱孝信也是一副一筹莫展的神色,“只是要申请钱粮的话,还得要父亲批准,且今年赈济难民已经花费不少,如果其他人反对,这事恐怕会拖上好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
    “救命如救火,拖下去的话……”李洪涛稍微犹豫了一下,说道,“世子,末将有一办法,只是不知道行不行得通。”
    “什么办法?”朱孝信立即问道。
    李洪涛犹豫着没有说出来。
    “李将军,只要能救百姓,不管什么办法,不妨说出来,我们也好商议。”
    李洪涛看了朱孝信一眼,这才很是为难的说道:“钱可以借,只是这借钱人得有值钱的东西拿来抵押,而且……”
    “借钱的东西?”朱孝义立即皱起了眉毛。
    “找汇广钱庄借,等少营正式成立,就可以用军资偿还借款,只是末将孑然一身,没什么长物,恐怕……”
    “李将军说得正是,你没有东西可以抵押,我有。”朱孝义咬了咬牙,说道,“还请将军稍等片刻,我去去就来。”
    等到朱孝义离开后,李洪涛这才笑了起来。
    “小李哥,你笑什么?”一直坐在李洪涛身后的张玉璇问了出来。
    “笑朱孝信太仁慈,太厚道。”李洪涛让张玉璇坐到了身边,“借钱这事,他平常恐怕也想不到,毕竟节治使世子,什么时候会缺钱?再说了,他要没有零花钱,恐怕下级都主动送上门去了,还需要他去借吗?”
    “可是……”张玉璇确实搞不懂李洪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朱孝信确实是个很爱护百姓,体恤士卒的人,我利用的也正是他这一点。”李洪涛笑着把住了张玉璇的肩膀,“现在,他把自己卖了都不知道呢。”
    李洪涛突然做出亲密动作,张玉璇脸一红,脑袋差点就埋到了怀里。
    “你饿了吧?我们先吃东西,等下朱孝信自然会把钱送上门来。”
    李洪涛也真是不客气,又点了几盘菜,要了两壶酒,大吃特吃了起来,反正最后是朱孝信买单,又不需要他付账。
    张玉璇也没有多问,埋着头扒起饭来。
    两人酒足饭饱后,又等了约莫一个小时的时间,朱孝信才急匆匆的赶了回来,还带来了一大叠银票。
    “李将军,这里是一千五百两银票,不知够不够?”
    “一千五百两?”李洪涛惊讶的瞪大了眼睛,以为自己听错了。
    朱孝信还以为不够呢,赶紧说道:“如果不够的话,我再……”
    “够了,够了。”李洪涛回过了神来,“末将替甲队百余官兵,百市集上千百姓感谢世子的大恩大德,感谢世子的救命之恩。”
    “李将军言重,让官兵忍饥挨饿,让百姓吃苦受累,是我们没有做好啊。”
    “世子严重了……”
    ……
    一番感激之后,李洪涛这才带着一千五百两银票,与朱孝信告辞,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崮梁,连夜赶回了百市集。
    “朱孝信给了你一千五百两?”蒋晟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李大哥,这银票不会是假的吧?”
    邓颐斐也是一副完全不相信的样子。
    水辛逸更是对李洪涛刮目相看,可他的眼神中,更多的是鄙夷,毕竟这钱是李洪涛“骗”来的。
    “假的?汇广钱庄就是朱家开的,朱孝信会给我假银票?”李洪涛笑着摇了摇头,“蒋晟、水辛逸,你们明日就带一队人去崮梁,把银票换成银子。”
    “那得多带点人,这一千五百两白银可不是个小数目。”
    “可以,带上十名官兵。”李洪涛并不担心,有水辛逸同行,安全不是问题。
    “只是,这会不会有问题?”蒋晟仍然有点畏首畏尾。
    “什么问题?”李洪涛白了蒋晟一眼。
    “这……”
    “蒋兄弟,这事你就别担心了。”邓颐斐笑着说道,“这钱肯定是朱孝信拿他的物品去抵押借出来的,就算此事让朱仕珲知道了,朱仕珲还能拿他最喜欢的儿子怎么办?总不会打朱孝信的**吧?”
    李洪涛立即笑了起来。邓颐斐才来不久,却表现出了足够的才能,特别是在胆色方面,远超过了蒋晟。
    “我是说,如果让朱仕珲知道我们骗……”
    “谁说我们骗朱孝信了?”邓颐斐摇了摇头,“我们是少营官兵,朱孝信是少营统帅,统帅体恤下情,抚恤官兵,这还有错?朱孝信仁德有余,到时候他必然会将此事揽在自己身上,根本就不会把责任推卸给下级。就算朱仕珲知道了,也最多觉得李将军很贪婪,还能拿我们怎么样?”
    “可是……”
    “好了,此事不必多说。”李洪涛也有点不耐烦了,“大家都早点去休息吧,我还要练字呢!”
    哄走了三个属下后,李洪涛半天才安静下来。
    原本他不想去骗朱孝信的,毕竟李洪涛觉得朱孝信这人还不错,不说别的,爱护百姓这一点,就让李洪涛对他很有好感。可想到近千难民,上百官兵过冬的问题,李洪涛不得不出此下策。
    “小李哥,今天要继续吗?”张玉璇在一旁低声问了句。
    李洪涛回过了神来。“当然,昨天我们到哪了?”
    李洪涛也没再多想,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这天又没塌下来,有什么好担心的?
第十一章 制度(一)
    李洪涛格杀下营参军尉古俊的事情迅速平息了下去。
    朱仕珲没有改变“判决”,朱孝义也没有表示抗议。可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朱仕珲感到,近期内几乎所有的事情都与李洪涛那个“村氓”有关。
    “主公……”
    朱仕珲朝那个弯腰埋头的人看了眼,目光又回到了手里的那块麒麟玉佩上。
    这块玉佩是朱仕珲的六世祖,朱家第一位节治使朱宏章传承下来的,同样的玉佩一共有九块,正面分别雕有:飞龙、火凤、白虎、玄武、雄狮、麒麟、青蟒、孔雀、巨象这九种瑞兽,反面则雕有“朱氏嫡承”这四个字。传到朱仕珲这一代的时候,“飞龙”与“火凤”已经不知了去向,只剩下了七块。其中,“麒麟”是朱孝信的信物。
    “你退下吧。”朱仕珲心里很不舒服。
    “主公,五世子借的款项……”
    “全都勾销。”朱仕珲闭上了眼睛。
    那人没有敢多问。“卑职告退。”
    孝信为什么要去抵押借款?朱仕珲揉了揉太阳**。
    朱仕珲并不相信朱孝信是个“败家子”。自从年满十六岁,朱孝信每月有二十两“零花钱”。即使大户人家,一月开销也很少达到二十两白银,普通百姓,全家人一年的支出也不见得有二十两。
    看着桌面上那张纸条,朱仕珲不敢相信,这是那个从来没有多要过一文钱的儿子签下的借据。可凭据上的字迹明明就是朱孝信的手笔,钱庄老板也不敢拿五世子开玩笑。
    一千五百两白银,足足一千五百两白银!
    这笔钱对朱仕珲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可是朱孝信要这一千五百两白银做什么?
    钱还是次要的,要钱的原因也是次要的。
    捏着手里的玉佩,朱仕珲心里很是愤怒。为了区区一千五百两白银,竟然拿祖传玉佩去抵押借款!
    祖宗传下来的“麟玉”难道就只值一千五百两白银吗?
    如果放款的不是汇广钱庄,朱家的这块祖传玉佩还能收回来吗?
    越想,朱仕珲越是感到气愤。
    “来人!”
    亲兵立即进了书房。
    “去把五世子叫来。”
    朱孝信还未真正成年,仍然住在节治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