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猛虎王朝-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似一只巨型雄鸡正往饲槽中饮水,而浅槽河亦因此而得名。 两国交战之前,浅槽河是猛虎自治领与塞尔王国两方领土的分界线。架于河上的一座小石桥,将两岸的白杨大道连接起来,保证物流的顺畅贯通。 鸡鸣镇往北约三公里处,则是一片芦苇丛生的无垠湖面--勺子湖。勺子湖是一个占地数千亩,呈不规则长条形,状若银匙的淡水湖泊。其南端湖畔靠近鸡冠山,西边一段湖畔邻接白杨大道。 两国交界,二山夹峙,河湖烘衬,再加上战时运输大动脉--白杨大道斜向贯穿这里,令鸡鸣镇成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防御枢纽。 有鉴于此,苏来尔王国的王子乔伊赛率领一万苏来尔士兵在此重兵把守。鸡鸣镇虽为大型市镇,但居民人口仅有万余,而自从苏来尔部队进驻后,全镇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全副武装的战士,足见联军对此处的重视程度。 要说乔伊赛带兵驻防鸡鸣镇,也是他自己主动请缨的结果。见识了惨烈无比的累斯顿河水战和第一次攻城大战后,这位出身于富裕的黄金之国--苏来尔,自小在父母和姐姐娥丽姬丝呵护下养尊处优的王子殿下,已经受不了每日在军情室和战场上指挥作战的操劳,更受不了满目所见的血腥场景。 鸡鸣镇平和安详的市井气氛、周围美丽的湖光山色,很对得上这个喜欢舞文弄墨、抚琴拈棋的王子的胃口。 当然,主动要求驻守鸡鸣镇,乔伊赛还有一个隐藏在内心,难以启齿的原因。 乔伊赛虽然懦弱,但绝不愚笨。巨木堡军民的顽强抵抗精神,让这个第一次参加战争的苏来尔王子相当受震撼,当初顺利进军时认为对手不堪一击而苏来尔可以跟着走廊列强分一杯羹的想法开始动摇。 他不得不承认,强大的联军也有败亡的可能,而自己必须对此仔细考虑,做好准备。而鸡鸣镇位于中央郡最东南端,与塞尔王国接壤,一旦战局不利,有什么风吹草动,乔伊赛见势不妙,可以带着一万亲兵拔腿就跑,避免战死沙场或身败被俘的厄运。 然而,战争就是如此,怕死者反而先死。以为自己可以躲在一隅,置身于残酷战争之外的乔伊赛,却反被巴维尔的独眼挑中,首先抓他开刀。 “咱们那位长胡子的公主殿下只怕要受惊了。”兹波林咧嘴笑道:“巴维尔那头独眼骚公羊对他动真格的,殿下闺房受扰,定然是玉容失色,尖声惊呼哩!” 对于胆小如鼠的苏来尔王子,联军中身经百战的将军和老战士们皆轻蔑地以公主相称。 或许是乔伊赛对这一传言也有所耳闻,为显示自己的男子气,在战争期间特地留起了髭胡。 但是在军队里头,要想让别人承认你是个男儿,可并不在于你是不是留了胡髭。 乔伊赛这一蓄须举动,反而又给他赢得了另一个更加难听的外号--“长着胡须的女人”。 “不过红毛鬼和独眼龙经过数月长考,下的这一招棋却是颇为毒辣。”伊萨皱着眉头道:“叛军已经在鸡鸣镇设下饭局,咱们该不该去赴宴呢?” “去!怎么能不去?独眼大厨子布下这么丰盛的筵席,”兹波林冷笑道:“咱们不仅要去捧场,大吃一顿后还要砸了他的场子!” “可叛军这也是一个典型的围点打援式布置,地利尽入敌手,一个不小心,咱们就成了下酒菜哪!”伊萨的手指缓缓在地图上移动,眉头越来越紧:“鸡鸣镇、鸡冠山、鸡啄岭,构成了一个天然的V型口袋阵,如若我军不能迅速冲破敌人的阻击线,与鸡鸣镇的守军取得联系,那么就有可能遭到侧后敌军的包围。” “可我们如果不去赴宴,乔伊赛和他手下那些虾兵蟹将们,就会成为独眼龙嘴里的生鱼片,被敌人从容吞掉。”兹波林也沉下脸来:“乔伊赛的特殊身分,难免会造成相当严重的外交影响。不止如此,更可怕的是,敌军将由此卡断我军后方的第二大交通线,这个责任,恐怕您我都无法担当得起啊!” “所以我说,这是巴维尔的一手毒招,令我军左右为难,救也不是,不救也不是。”伊萨一边说一边缓缓整理思路:“鸡鸣镇要塞乃吉卡斯宰相亲自设计和督工建造的永固防御工事,围墙高大、角堡密布、设施完善、军粮和武器充足。一万苏来尔人在此驻守,即使他们的战斗力再弱,凭着人数与工事优势,也能支撑不少日子。” “叛军曾有言,攻城是啃骨头,野战是吃肉。作为非正规部队,他们的攻坚能力很弱,只能凭借人海战术进行弥补。因此,我建议派出两至三万精锐骑兵,迅速突破镇外包围封锁线,冲入镇内协防。有三至四万正规军镇守鸡鸣镇要塞,即便十几二十万叛军也难以攻破,必然在工事外碰得头破血流,尸横遍野。” “如此布置,我们可以利用鸡鸣镇大大消耗叛军力量,同时我军在中央郡辖区的整体防御体系也能保持基本完整,各防区的守卫力量不会遭到什么削弱。此外,即便出现意外情况,作战失败,我军骨干力量犹存,不至于出现不可挽回的局面。” “伊萨前辈,您的战法固然非常稳妥,但您不觉得这有些过于消极了吗?就算如您所愿,达成战役目标,守住了鸡鸣镇,重创叛军,也只是被动的防御战,敌军主力尚在,可以继续在我部辖区内挑发事端,鼓捣叛乱。” 正所谓性格即命运,虽同为塞尔骑将出身,但老成持重的伊萨与霸气十足的兹波林,指挥风格完全迥异。 大胆进取一向为塞尔大将军所崇尚,像杜安等詹鲁人那样醉心于常规的要塞攻防,绝不合兹波林的胃口。 “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是消灭敌军,而非执着于一城一地之得失。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后,失去军队防御的国土和城池自然成为我们的囊中之物。巴维尔及其手下,平时分散各处,剿不尽、杀不绝,此时抱团云集,正是千载难逢的聚歼良机,中央郡的叛乱恰可以一战而定,省却日后无数麻烦。” “可盗匪人数超逾十万,意图全歼只怕不易吧!”伊萨提醒道。 “不,恰恰相反。”兹波林解释着:“巴维尔聚东西两岸叛匪,人数大致在十至二十万之间,如若像您建议的那样增援固守,敌人攻坚也好、打援也好、两者兼顾也好,兵力都居于绝对优势,可以视战情从容定夺。您所做的,正是巴维尔所希望的,而绝不做敌人所希望的事,则是我的行事原则。” “遍布辖区的堡垒,是保护兵士安全的屏障,但反过来看,又未尝不是锁住我军手脚的枷锁。敌人主力已经集结,我军仍分片据守,等若自我瓦解,等待敌人来各个击破,而以主力对主力、以机动对机动,方是抢回主动,赢取胜利的正解。独眼龙预布重兵,企图据点与援军通吃,咱们就重兵进剿,实施反包围,看看他的胃口够不够大,能不能吞掉我们!巴维尔不是想来一场野战围歼吗?咱们就跟他玩一局大的,看到底是谁歼灭谁!” “我军整个中央郡东区总计只有十三万卫护部队,驻守黑岩城的部队约莫六万,其余七万分散于各大小要塞。巨木堡前线又无法增援,我们从哪里能调集到如此多的军队,完成战略反包围呢?”伊萨依然有些迷茫。 “这个我算过,人数足够。我军辖区内的部队已然从各中小据点向大型要塞集结。可命令各路指挥官,留下最低限度的防御力量扼守主干道外,其余兵力全部向鸡鸣镇进发。这些部队的总数,约莫有五万人左右。” “黑岩城守军,除留下一万人驻守外,其余五万人全部随我出征。” “厚土郡历来是我国的西北边陲重地,大约有五万驻军,可即向厚土城的普内尔总督求援,请其至少派三万部队南向兜击叛军。” “所有这些部队,再加上驻守鸡鸣镇的一万苏来尔人,我军总兵力将达到十四万之多。” 兹波林边掰着指头算数,边用红笔在地图上画出本方参战部队的来源地、集结点和进击方向。 十几个黑色箭头从东岸辖区各处激活,在兹波林的笔下延伸着,射向鸡鸣镇。 最粗的一根箭头,就是自黑岩城出发沿白杨大道杀向鸡鸣镇,由兹波林亲自统帅的五万大军。 果然是一场豪赌!伊萨看后心中暗叹。兹波林几乎相当于完全不要后方,将所有能调动的力量抽至极限,来与自由军团主力决一死战。 这样的气魄与决心,伊萨扪心自问,自己确实无法做到。或许,这就是当年的小伙子成长为本国最高军职的秘诀吧! “如果这样的话,独眼龙主力若驻扎于鸡鸣镇周边,定然是在劫难逃。不过,我方辖区内部,也将极其空虚啊!” “一万人马足够力保黑岩城不失,中小据点可以完全放弃,大型要塞只需防守即可,无须出外野战。这样,形成一个以点控线,以线带面的粗线条防御体系。小股敌军渗透进来,其实也无妨,只要卡住风险要冲,其他无关紧要的地区暂且放弃也没关系,等歼灭了叛军主力后,可以回头从容地收拾他们。” “嗯。”伊萨慢慢地醒过味来:“分进合击,正面决胜。一旦各个箭头合拢,围攻鸡鸣镇的叛军将遭到我方大军的反包围,陷入内有心腹大患、外遭重兵围剿的绝境,变成一片夹心肉馅,除了正面硬拚外,再没有其他选择。” “不过,这场仗也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好打呀!敌军以逸待劳,扼守鸡冠山和鸡啄岭两处高地,占据地利,进可居高临下地冲锋,退可依托山势防守,而想剿灭叛军,我方却只有仰攻一途。”老将军又提出了疑问。 战前决策,必须千锤百炼,方可万无一失,算无遗策。 设身处地地进行换位思考,不断进行反证,不仅可以丰富视野,不遗漏任何足以影响战争胜败的要素,还能对所有可能性作出充分估计,令作战计划趋于完美,面面俱到。 “看似如此,实则不然。”兹波林虽然大胆,却并不鲁莽,相反,心思相当缜密:“以逸待劳,自然是叛军的优势,仰攻却大可不必。鸡冠山和鸡啄岭两山,确实是居高临下,利于攻守。但这两座山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山上没有溪流瀑布,缺乏水源,不可能长期驻扎。叛军如若妄想倚山顽抗,只能是自找灭亡。我军只须完成反包围,封锁通路,完全可以严阵以待,等着对方下山来正面决战。巴维尔的所谓地利,不过是一个虚幻的泡影罢了。” “我不得不承认,你把我说服了。”老将军颔首道,沉迷于军略探讨的他,这才记起一直站在墙角处的密尔顿:“对了,这个小孩如何处理?” “既然他已经知道了我军的全盘谋划,我也只好带他亲征了。”兹波林泛起冷酷的笑容:“他目睹了叛乱产生、发展和兴起的全过程,自然也有权看到叛乱的结局,看到叛军是如何被彻底灭亡的!” “作为本场战役的见证人,他将亲眼瞧见,自己那些刁蛮的叔叔伯伯们是怎样一个可耻的下场!战役结束后,经由这小孩的嘴巴,将告诫那些心怀叵测、蠢蠢欲动的刁民们,什么叫做战争、什么叫做屠杀!” 
第十一章
            第十八集 第十一章  兹波林和伊萨商定了出征战略和行动计划后,黑岩城的大将军府和各地驻军指挥部立时忙活起来。 作战计划和行军被迅速传送到习博卡二世、厚土郡普内尔总督和各防区要塞指挥官手中。 副官、参谋、文书、传令兵跑进跑出,忙前忙后;斥候队不再两眼一抹黑,开始定向搜索敌踪,查探敌情;军需官立刻强征民夫,紧急调运各项战备物资;全郡卫护部队停止轮休,进入最高战备状态,指挥官开始进行战前动员…… 密尔顿的情报非常准确,经过地毯式定向搜索后,塞尔侦骑纷纷回报,在鸡冠山和鸡啄岭的丛山密林间、勺子湖的芦苇荡里,以及鸡鸣镇外围地区都发现了叛军。 而驻守鸡鸣镇的乔伊赛殿下也以信鸽送来紧急军报,无数盗匪在鸡鸣镇要塞四周扎营驻寨,欲行不轨。 惊慌失措的苏来尔王子甚至提出请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是否允许守军向塞尔境内方向突围,以保存实力,徐图将来。 兹波林和伊萨指挥过多次大型战役,手下又有一批像切萨皮克这样身经百战的军官们,备战工作组织得迅速而高效。收到一份份回报时,黑岩城驻军已经完成了战备工作。 严令乔伊赛死守鸡鸣镇要塞,不许突围后,兹波林带着包括铁卫纵队在内的五万塞尔大军即刻启程出发。 自然界的暴雨刚刚停歇了不到一天,十余万塞尔卫护部队又辘辘起行,准备掀起一场更加恐怖骇人的人造风暴。 士兵、旌旗、战马、武器、辎重车等,组成一道道宏大的人流和物流,从东南西北各个方向朝着风暴的中心--鸡鸣镇挺进。 ※※※ 鸡冠山山顶上,巴维尔和别亚这两位身残志坚的残疾青年将领,并肩而立,察看不日开战的沙场。 自小交好的两人曾为了一个农家少女反目成仇、互相摧残,在对方身上留下永久的友谊纪念。复归于好后,两人又一同参军,沿着不同的轨迹成长为各自领域里的佼佼者。 因战争而被迫分离的两人,如今又被战争之弦拴在了一起,携手抗敌,共御外侮。从小玩到大,心心相印,一瘸一瞎的巴维尔、别亚伙伴组合,即将面临兹波林、伊萨师徒组合的强劲挑战。 本次随同他们出征的计有十六万余人,其中来自巨木堡的骑兵一万人,业经短期军训的自由军团将士十五万余。 这其间,累斯顿河西岸人约占十万左右,东岸人大概五万余。另外,还有数万后勤人员随军同行。 鸡冠山以及与之遥遥相望的鸡啄岭上,乔伊赛设立的观察营哨早被歼灭,为自由军团占据。两座山头,战旗呼应,鼓角相闻。 鸡鸣镇外南北两端的平地上,矗立起自由军团将士们修建的两座大营,将白杨大道横向截断。南北两座大营与两侧的山岭一起,构成一个铁箍,将鸡鸣镇包于其间。 乔伊赛此刻即使想拔腿跑路,也已经是不可能的了。锦衣玉食的王子殿下,连同一万卫护亲兵,成了卑贱农民军瓮中的珍馐美食。 从山顶高处可以清晰地观看脚下夹于两山之间的鸡鸣镇里的情形。 那里人声鼎沸、人头攒动,队队苏来尔王室亲兵穿梭往来,奔向各处要塞防区。即便隔了这么远,都能感觉镇内的紧张气息扑面而来。 缩在角堡的塔楼里,乔伊赛临窗眺望,满目所见皆是镇外叛军喧嚣的营寨和蔽日遮天的旗帜。他不敢再看,只顾低头划着十字,恳求上帝开恩--自己尚未享受许多的人生乐趣,千万不要年纪轻轻的就升入了天堂。 当然,乔伊赛这副尊容也情有可原。遭受十余倍敌军的团团包围,成了别人的碗中餐、盘中肉,什么时候才下箸品尝,全由对方决定,在这样的情形下,任谁都难免心里打鼓。 只是久历兵锋的战将能够掩饰得住自己的情感,而乔伊赛却根本无法做到。 ※※※ 巴维尔、别亚、乔伊赛在鸡鸣镇紧张对峙,率部全力备战的时候,本次战役的另一位主角,塞尔王国大将军兹波林,此刻正跟密尔顿并肩坐在颠簸的马车里。 在进军旅程中,有这么个敌国小间谍陪着胡吹乱滂,倒不失一个调剂情绪、舒缓紧张的好办法。 “青儿死了。”密尔顿一脸悲伤地看着脚下的陪伴了自己几天时光的小蛇:“都怪你们,自从被你们做了拔牙手术后,它就再也吃不了东西了。” “死蛇你也带在身边吗?”兹波林鼻子里闻到了蛇尸的腐臭味,他打开车厢门,露出极其厌恶的表情,一脚将其踢出马车。 蛇尸画出一条抛物线,越过马车旁行军队伍战士们的头顶,远远落入白杨大道旁的稻田里,溅起一滩浑浊的水花。 兹波林吹个口哨,对于自己精准的脚法相当满意。 随同行军的亲兵们谁也没有在意,但这一幕情景却落入了离主帅车队约两百米,挑着沉重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