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术天下-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天后,太后请众人听戏,因为只有皇上、贾皇后、妃嫔们,因此大家团坐在一起,说笑看戏。
  太后看了一会儿,“哀家最爱看戏,古往今来的悲欢离合都在这小小的戏台之上。如今咱们在这里看古人,不知道后人如何看咱们?”
  皇上笑着说:“儿臣倒觉得皇后劝母后册宁嫔为妃,此事倒很该写到戏里,皇后此举足以令史册生辉。”
  贾皇后忙说:“万岁爷过誉了,臣妾愧不敢当。”语气间似乎有一丝高兴。
  皇上笑着说:“皇后不必太谦。”皇上又对妃嫔们说道:“你等务要以皇后为范,勉修妇德。”众妃子忙站起身来,齐声答是。我一看大姐的脸色有些不自然,大姐很像马氏,只懂得争宠,没有一点智谋。太后看着我微微一笑,我也会意一笑。听过戏,皇上就去了皇后的宫中,看来大姐更加嫉妒了。
  次日,大姐来太后宫中请安,大姐请过安后,就对太后说道:“太后娘娘,臣妾一直敬事皇后娘娘,没想到皇后娘娘专一嫉妒,处处与臣妾为难。”
  太后口气很平淡:“皇后是六宫之主,你凡事都要忍耐,谨遵嫡庶之礼才是。”
  大姐气愤愤地说:“皇后娘娘上表请封臣妾为妃,臣妾以为她是好意,没想到她是借机为自己博得好名声。”
  太后语重心长地说道:“清儿,哀家让你读一下《汉书》中明德马皇后未当皇后之前是如何做的?你读了没有?”
  大姐不再说话,太后拉着大姐的手:“明德马皇后为贵人时,敬事阴皇后,后宫皆称其贤,是故汉帝立其为后。在这后宫里,你务要修德为要,皇上才能敬重你。你看贾皇后如此一番做作,皇上就对她格外礼敬。”
  大姐忙跪了下来:“臣妾谨记太后娘娘教诲。”大姐又说了几句话,就起身走了。太后看着我点头而笑,看来贾皇后的计策失败了。
  如今这后宫之中,太后是一派,大姐、吕端妃都和太后是一党的;而贾皇后自是一党;严淑妃和杜宜嫔又是一党。虽然现在严淑妃和贾皇后还没有正面冲突,可严淑妃现在正向太后靠拢。我不禁想起三国时的“联吴抗曹”来,现在后宫也正是如此,严淑妃想联合太后扳倒皇后。严淑妃不是那种庸俗女子,恐怕绝非是简单的争宠,从严淑妃的态度就能看出严景云的态度,看来严景云要向贾云光动手了,看来不久之后朝廷之中很快就会掀起一场风暴。
  今天太后午休,我正在自己房中读书。突然严淑妃派人来请我,我忙随来人去了甘露宫。
  我一到甘露宫,严淑妃的心腹太监罗愚之已经等在外面,一见我罗愚之忙给我行礼:“三小姐,我们娘娘正等着你呢。”
  我忙拉住他:“公公如此,水音可当不起,有劳公公了。”
  罗愚之忙说:“三小姐岂不是要折杀奴才了。”
  我一走进严淑妃的寝宫,严淑妃就笑着拉着我:“三小姐托本宫的事情,本宫幸不辱命。家父已经与吏部尚书刘克方说了,刘尚书拟授杨公子户部詹事一职。刘尚书昨天呈的奏章,万岁爷已经批了,旨意今天已经发下去了。”
  我躬身行礼:“淑妃娘娘和严大人的大恩大德,水音粉身碎骨也难报答。”
  严淑妃笑着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此次杨公子的官职品级虽低,家父定会关照杨公子的,杨公子日后必能青云直上。”
  我忙跪了下来:“此次已是意外之喜,淑妃娘娘的大恩叫水音何以为报?”
  严淑妃一把拉起我:“自家姐妹何须如此客气?三小姐的好处,本宫心里都记得。”
  我和严淑妃两人手拉着手,宛若亲姐妹,可我们内心都是各怀鬼胎。此次我表哥被授予户部詹事,虽然只是个六品小官,可却是一个肥差,等闲得不到这个职位。而且如果一下子骤然授我表哥太大的官职,只怕会有闲言碎语,太惹人注目反而不好,我在太后那里也不好交待。想必严景云也想到了这些,这样做不仅对严景云是件好事,对我而言也是一件好事,看来此次严景云倒是真心想讨好我。
  我已经在棋盘中落下了我自己的子,但我现在还是没有真正坐到棋桌旁,现在我要借助于严景云的势力为自己谋求利益。而严景云何尝不是想利用我为自己谋得好处啊?正是要想利用别人,就要先被别人利用。
  而严景云为我表哥如此尽力,也证实了我的猜测,严景云要向贾云光动手了,这朝中的风暴要来了。
  (到此,本文第一卷“初入宫闱”已完,第二卷“茶政风波”已经开始。第二卷开始,将以朝堂戏为主。)
    正文 第40章 江南茶政
     更新时间:2008…12…12 23:22:10 本章字数:2636
  今天一早,太后笑着对我说:“水音,哀家今天带你去一个地方。”我随着太后出了长乐宫,早有一乘杏黄小轿等在外面,太后上了轿,我随着轿子走。转过了几重门,就出了后宫,转到前面勤政殿来。勤政殿是皇上上早朝的地方,我不禁有些吃惊。
  太后的轿子停了下来,我忙扶太后下轿。太后带着我从勤政殿的后门进去,小太监们看到太后都纷纷行礼,太后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转过几道门,太后拉我进到了一个小屋子里。这个屋子很小,四壁没有窗户,只在东面的书案上点着两支蜡烛,我和太后两个人站在里面就觉得有些挤。我心里正在疑惑,要开口问太后。太后示意我别说话,突然我听见有说话的声音,仔细一听似乎是大臣们在三呼万岁。我吃惊的看着太后,太后只是微微笑着并不说话。
  我凝神细听外面的声音,只听有人说道:“臣御史高忠彦有本上奏。”
  就听见皇上说道:“高爱卿所奏何事?”
  只听那个声音回奏说:“臣启陛下,茶政之要不言而喻,其一,茶叶每年所纳赋税占天下赋税十分之一;其二,我天朝素以茶叶与北朝贸易,换得马匹等物;其三,每年以茶叶赏赐边陲诸夷,诸夷利于赏赐,因此不犯边陲。故昔日太祖皇帝设江南、川滇、闽粤三大茶务府,分管江南等三地的茶务。且令民间不得擅自买卖茶叶,茶叶都要卖与茶务府。而这三大茶务府又以江南为最,江南所产的茶叶又占天下十分之四五。太祖皇帝时江南茶务府每年交茶叶三十余万担。而去岁江南茶务府仅交茶叶十三万担,不足昔日一半。长此以往,必使国库空虚,且以何与北朝交换马匹?又以何赏赐边陲诸夷?这其中必是大有文章,微臣望陛下彻查此事。”
  只听皇上的声音:“户部如何看待此事?”
  只听一个声音回奏:“臣户部尚书韩焕章启奏陛下,高御史所言甚是。去年江南茶务府所交赋税却较往年略少,此皆因江南旱涝连年,加之刁民凶顽,私下贩卖茶叶,江南茶务府禁查不力。臣已发部文切责江南茶务府主事之人。”
  就听高忠彦说道:“陛下,韩尚书所言不实,去岁江南虽有旱涝,可未成灾。且江南茶务府非去岁一年所纳赋税不足,近七、八年来,江南茶务府所纳赋税逐年减少。此皆因江南富户倚势侵吞百姓茶园,不交赋税,卖给奸商。而江南茶务府诸官暗中与富户、奸商勾结,私下贩卖茶叶至北朝,鲸吞国之赋税,中饱私囊。去岁兵部以茶叶与北朝换战马,只换得一、二百匹。盖因奸商已私下以茶叶与北朝换得战马,故此北朝不肯再换。”
  皇上忙问:“兵部有何话说?”
  就听有人回奏:“臣兵部尚书林元振启奏陛下,去岁兵部以茶叶与北朝换战马,却只换得一、二百匹,后兵部只得于民间购得战马两千余匹,个中缘由臣实不知,还望陛下明鉴。”
  皇上半晌没有说话,就听户部尚书韩焕章说道:“此必是北朝包藏祸心,因此不肯换战马与我天朝。”
  只听高忠彦朗声说道:“陛下,北朝去岁虽未与兵部换战马,微臣却探听得去岁一个名叫傅倚楼的商人,用茶叶与北朝换了两千余匹战马,而兵部只得从这个叫傅倚楼的人手里买得战马。”
  过了一会,才听到皇上的声音:“林爱卿,高御史所言是否属实?”
  只听林元振说:“微臣启奏陛下,兵部去年确实从一个见傅倚楼的商人手里购得两千匹战马。”
  皇上又问:“这个傅倚楼是什么人,他怎么能有如此多的战马?”
  高忠彦说道:“微臣启奏陛下,这个傅倚楼原来来往于我朝与北朝之间贩卖货物,后这个傅倚楼勾结江南的富户、茶务府官员专做茶叶买卖。江南的富户每年将产下来的茶叶私下卖给傅倚楼,而非卖给茶务府。傅倚楼再将茶叶转卖给北朝换得马匹诸物,然后将马匹诸物卖给我朝,获利甚巨。而傅倚楼将每年所获之利分给茶务府诸官,茶务府诸官员伪作不知,狼狈为奸,鲸吞蚕食国家赋税。”
  只听皇上大怒:“皇太后于御花园种茶不过半亩,每年可产茶二十余斤。而江南茶园万亩,以此算来每年可产茶至少四十万担。去年仅交茶十三万担,前年交茶十五万担,仅此两年贪墨多少?江南茶务府诸官太过嚣张。朕一直忧心江南茶政,不思至此地步。高御史,朕令你彻查此事。”
  只听高忠彦说道:“微臣谨遵圣旨。”听到这里,太后看着我微微一笑,我已经猜出了事情的大概。
  我扶着太后回到了长乐宫,太后看着我:“水音,你可知道那间屋子的来历?”
  我摇了摇头,“回太后娘娘话,臣女不知。”
  太后神色间流露出一丝恭敬:“圣祖皇帝的文献皇后世称贤良,每早必与圣祖皇帝同辇入朝,圣祖皇帝上朝,文献皇后就在那个屋子里听政。待圣祖皇帝下朝后,帝后同辇回宫,文献皇后时有匡谏,圣祖皇帝受益良多。”(此段史实可见隋文帝独孤皇后传。)
  我忙说:“太后娘娘贤明堪与文献皇后并传。”
  太后只是微微一笑,就命我回去休息。回到房中,我忙派人叫来了我的心腹——上书房当值太监崔连贵。这个崔连贵因为和吕公公关系不大融洽,平日里不大奉承吕公公,因此上次整肃宫闱的时候,吕公公想撵崔连贵出宫,经我求情才留在宫里,因此这个崔连贵依附于我,成了我的心腹。上书房共有八位当值太监,主要负责帮皇上将奏折的内容整理成摘要,因此他们这些人对朝中的内幕极其熟悉。
  我问崔连贵:“江南茶务府是谁的人在管?”
  崔连贵忙说:“回三小姐话,江南茶务府的总管叫秦文德,是贾大人的心腹。”
  我又问:“那御史高忠彦是谁的人?”
  崔连贵顿了一顿,这才说:“这个高忠彦是严大人的人。”
  我打发了崔连贵,事情现在已经昭然若揭:这个江南茶务府之所以敢如此猖狂,就是它背后有贾云光这个靠山。想必江南茶务府贪墨的钱财有很大一部分送给了贾云光,试想贾云光在朝中拉拢朝臣,收买人心这一切处处要钱,没钱拿什么让这些人为你效力?
  而这一切想必严景云早已清清楚楚,他选在此时揭露江南茶务府的弊病,就是不甘心居于贾云光之下,一心想取而代之。现在严景云终于动手了,要借江南茶务府要扳倒贾云光,因此指使自己的党羽参劾江南茶务府。
  而我一直疑惑的事情——太后为什么会在宫里种茶,也有了答案。太后恐怕早就知道江南茶务府贪墨之事,否则太后也就不会在宫里种茶了,看来太后也早就打算以此事来扳倒贾云光。皇上似乎也知道这件事情,这个江南茶务府看来是贾云光的一个软肋。按理说,严景云将此事提了出来,应该说是一件好事,可为什么太后的神色有些忧虑呢?
  (终于到了朝堂戏,偶一直想写朝堂戏,今天终于如愿以偿,撒花。)
    正文 第41章 长笛一声人倚楼(上)
     更新时间:2008…12…12 23:22:11 本章字数:2302
  我坐在窗前,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想清楚了,那么我在这之中又该怎么做呢?
  突然小吉祥跑了进来:“三小姐,太后娘娘叫您过去呢。”
  我随着小吉祥到了太后的寝宫,太后似乎正在沉思,我站在一旁不敢说话。
  过了一会儿,太后抬头看着我说:“水音,你怎么看这件事情?”
  我按照心里计划好的说道:“启禀太后娘娘,这件事依臣女看来应该在过与不及之间。”
  太后问:“怎么个过与不及之间?”
  我低声说:“启禀太后娘娘,臣女认为这件事情既不能不让严景云动手,但太后娘娘也不能袖手旁观。如果借严景云之手打一打贾云光的气焰,臣女觉得可行。他们二人蚌鹬相争,太后娘娘正可坐收渔人之利。可如果严景云试图借这件事情将贾云光掌握于股掌之间,那臣女认为就不可行。那么严景云的势力就会过大,反而不好控制。因此臣女认为太后娘娘对于他们二人的这场争斗绝不能袖手旁观。”
  太后看着我:“那你说哀家应该怎么做呢?”
  我笑着说:“太后娘娘,这件事情最关键的人就是那个傅倚楼,如果太后娘娘能把傅倚楼拉过来,那么太后娘娘就能将贾云光掌握于掌股之间。”
  太后只是看着我不说话,过了一会儿,太后才说:“哀家要如何才能让傅倚楼听命于哀家呢?”
  我跪了下来:“臣女大胆,臣女倒想见一见这个傅倚楼,这个人绝非寻常人物,他是这盘棋中最重要的一个子。”太后慢慢的点了点头。
  我又说:“事不宜迟,免得让别人先下手,臣女这就去见这个傅倚楼。”
  太后点了点头,“你去吧。”
  我依旧打扮成小太监模样,随着冯成出了宫,到了冯成家里我换上了一套男装:身上穿着一套月白色的长衣,头上戴着远游冠,手里摇着一把泥金折扇。如果一个女子去拜访傅倚楼,难免会引人注意,被严贾二人知道就麻烦了,因此我特意穿上了男装。
  冯成看着我笑着说:“三小姐穿上男装不比那些公子哥儿差什么。”说得我也笑了。
  我坐上了一辆车子,一路上我就在想这个傅倚楼。这个人必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他能将这么多人,包括像贾云光那样的人为他所用。而且他一个人往来于我朝和北朝之间,将生意做得风起云涌,绝非一般角色。
  车子很快就到了,我下了车,看了一眼傅倚楼的府第,不禁对傅倚楼更加好奇。一般的商人都将自己的府第修得极其豪华奢侈,甚至到了俗不可耐的地步。而傅倚楼的府第却与众不同,一带白粉墙,青色的砖瓦,一道月门,门上也没有匾额,显得雅致不俗。
  我走到门前,走上青石砌的台阶,轻轻拍了拍门环。门慢慢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穿了一身青衣,头上挽了个道童髻,长相极其清俊。他看着我拱手行了一礼:“公子有什么事情吗?”
  我笑着说:“在下姓周,求见你家主人。”说完,我就把一张名刺(相当于现在的名片)递给那个小童。
  那个小童接了名刺,“请周公子稍等。”说完,又拱手行了一礼,就关上了门。
  过了一会儿,那个小童走出来,“周公子,我家主人有请。”说完,闪身往旁边一让。
  我随着小童进了门,一进里面,只见一条石子小路蜿蜒通向深处,小路两旁青苔点点,满院种的都是竹子,微风吹过,吹得竹林沙沙作响。
  走了几步,就听见有琴声传来,声音清越,缥缈云霄。如惊涛怕岸,壮烈激昂,加上风吹竹叶的声音,竟使人有如倚天观海,一种苍凉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