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术天下-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站在一旁,看来严淑妃已经知道今天早朝发生的事情。我暗自庆幸那天没和她说太多,不然的话,她岂不是认为我有意欺瞒她?
  严淑妃看着我:“本宫很后悔那天没听三小姐的话。”
  我心里一惊,这又从何说起,一时也不知道如何应对,只是站着不说话。
  严淑妃长叹了一口气:“三小姐让本宫不可操之过急,如今看来真是金玉之言。”
  我心下释然,原来如此,亏得那天的话说得含糊。因此忙借机说:“淑妃娘娘,臣女对娘娘绝无二心,是一心效忠娘娘的。”
  严淑妃只是看着我不说话,我任由严淑妃看去,慢慢的严淑妃逼人的目光在我镇定的态度面前柔和了。
  严淑妃慢慢说了一句:“三小姐知道本宫想问什么吧?”
  我也慢慢地说:“圣意难测。”
  严淑妃一笑,“也许在别人眼里如此,可对三小姐而言,不是什么难事吧?”
  我只低声说了一句:“往事已不可挽回,娘娘不如静观其变。”
  我又加了一句,“淑妃娘娘放心,臣女一定能让太后娘娘和万岁爷知道娘娘和严大人对皇上的忠心的。”
  严淑妃一笑:“三小姐果能如此,本宫一定不会忘了三小姐的。”严淑妃说完,就带着宫女走了。
  看着严淑妃离去的背影,我深知一定要让严淑妃相信我,她对我而言,还是非常有用的。现在还是胜负未定,也许我还有赢的希望。
  待我回到了长乐宫,太后正在和皇上说话。太后看着我说:“水音,适才太医院把上官姑娘开的药配来了,你让小太监煎好送来。”
  我忙说:“太后娘娘,不如让臣女给万岁爷煎药吧。”
  皇上忙说:“怎好有劳表妹。”
  我只是一笑,拿了药去煎。过了一会儿,药煎好了,我忙端了进去。
  皇上笑着接过药碗,只尝了一口,就皱着眉头说:“苦。”
  太后笑着说:“皇上还和小时候一样,怕吃药。”又转头吩咐我:“水音,去拿些糖来。”
  我忙把糖盒端了过来,皇上捡了一块松子桂花糖含在嘴里,这才把药喝了下去。
  早有小太监过来收了药碗,皇上这才和太后说:“母后,儿臣让曹正泰审理江南茶政一案是否妥当?”
  太后笑着说:“皇上此举很是高明,这个曹正泰既不是严党的人,也不是贾党的人,省得用他们的人,让他们二人从中渔利。而且这个曹正泰是朝中清流的领袖,素来忠正清廉,将来无论此事处理得如何,天下的人也不会说皇上有所偏袒。哀家今天在后面听皇上处理朝政,见皇上能如此,心里很是高兴,哀家将来也可以见先帝于泉壤了。”太后说到后来,声音竟有些哽咽。
  皇上似乎也很感动,跪在太后面前:“这全赖母后的教导。”
  太后拉起皇上,“皇上还是务要小心,现在不要与他二人为敌,要让他们两个人蚌鹬相争。”
  我这时突然跪下:“太后娘娘,万岁爷,臣女斗胆,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太后指着我对皇上说:“哀家最喜欢水音这一点,从来不恃宠生骄,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小心谨慎。”
  太后又对我说:“站起来说吧,不用那么小心。”
  我谢了恩,站起身来,这才说:“太后娘娘,万岁爷,现在朝中的局势如此,严贾二人只怕是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万岁爷如果逼得太急了的话,只怕二人又会联起手来,那么相较这两个人的势力而言。以臣女看来,一个区区的都察院,恐怕不足与之抗衡。”
  太后和皇上都没有说话,我明白太后和皇上也很害怕严贾二人再次重新联手,那么之前的一切都要付诸流水了。
  太后看着我:“那你说应该怎么办呢?”
  我忙说:“昔日太后娘娘让臣女读《三十六计》,臣女记得其中有一计叫借艇割禾。”
  皇上看着我点头微笑,突然皇上高声说:“宣吴贵。”
  过了一会儿,吴贵来了。皇上对吴贵说:“你去让翰林院拟旨,让都察院右都御史杜衡山再派一个御史,协同曹正泰审理江南茶务府一案。”
  我微微一笑,这个杜衡山是严景云的人,皇上让杜衡山再派一个御史共同审理此案,就是要严景云再派一个严党的人来审理此案。
  皇上如今已经控制了局面,因此不再害怕严景云大权独揽,所以敢让严景云派一个人来。皇上怕严贾二人再度联手,因此要和严景云联手扳倒贾云光,要借严景云这艘“艇”来割贾云光这棵“禾”。如此一来,严景云无论无何也不会和贾云光联手了。
  我忙趁机说道:“万岁爷,臣女斗胆,臣女认为不应该让曹大人先审傅倚楼。”
  皇上有些疑惑的看着我,我忙说:“臣女听朝中大臣所言,这个傅倚楼绝非等闲人物,而且现在也没有什么真凭实据。如果傅倚楼一口咬定没有此事,只怕事情就僵持在那里了,反而不好收场。”
  皇上微微点了点头,“只是现在圣旨已经下了,只有看看明天的结果如何,再作定夺。”
  我心中一喜,看来皇上已经决定不再从傅倚楼这里入手了,那么我原先的计划还没被打乱。
  只要傅倚楼能过明天那一关,我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可傅倚楼是否能安然度过明天那一关呢?
  皇上又坐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了。
  我见太后有些疲累,就也告退出来。我一边往外走,一边暗自微笑,我要将所有的人玩弄于掌股之间。我要猜对你们害怕什么,想要什么,这样我才能利用你们之间的矛盾达到我的目的。
  我一个人慢慢朝翊圣宫走去,翊圣宫守门的太监一见是我,忙把我让到里面。
  贾皇后看着我,“表妹,本宫已经吩咐他们了,如果是表妹来,无须通禀。”
  我忙说:“皇后娘娘如此,臣女敢不尽心竭力。”
  贾皇后一笑,就吩咐宫女和太监退下去。
  我看着贾皇后:“皇后娘娘,适才皇上下旨让杜大人再派一个御史,好协同曹大人共同审问江南茶政一案。”
  贾皇后吃了一惊,忙问:“旨意发下去了吗?”贾皇后是个聪明人,她也明白皇上这道旨意意味着什么。
  我一笑,贾皇后中计了,忙说:“臣女适才听皇上吩咐翰林院拟旨了,只怕现在已经发下去了。”
  贾皇后看着我:“表妹,你可有什么良策?”
  我忙压低声音:“皇后娘娘,以臣女看来,这倒是一件好事。”
  贾皇后疑惑的看着我,我接着说:“皇后娘娘,如今皇上让严景云的人也审理此案,倒束缚住了严景云的手脚,免得他暗中搞鬼。俗话说得好‘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如今严景云是在明处,防范他就容易多了。”
  贾皇后微微点了点头,又拉住我的手:“如果不是表妹提醒,本宫差点自误。”
  我一笑:“皇后娘娘,如今看来以静制动才是上策。轻易举动,只怕会给人抓到把柄。”说完,我就起身告辞。
  我知道如果贾云光知道这道旨意,一定不会坐以待毙。因此我特意来稳住贾皇后,免得贾云光擅自行动,破坏我的计划。
  我现在最忧心的就是傅倚楼是否能渡过明天的危机,这将是这件事情成败的关键。虽然我对皇上那样说,可曹正泰这个人,是一个很难应付的对手,因为他不爱权,也不爱利,他的弱点又是什么呢?
    正文 第54章 一审傅倚楼(上)
     更新时间:2008…12…12 23:22:28 本章字数:2928
  明天曹正泰就要审问傅倚楼了,皇上似乎对这件事情很关心,据我的心腹告诉我,皇上派了吕公公去听审,我暗自为傅倚楼担心。
  到了晚上,我见太后很高兴,就说:“太后娘娘,臣女听说明日曹大人要审傅倚楼,万岁爷很关心这件事,特意派了吕公公去听审呢。”
  我又一笑,低声说:“恐怕严大人和贾大人也会暗中派人去听审,明天只怕都察院大堂上坐不下这些人呢。”
  太后看着我:“你怎么知道严景云和贾云光也会派人去?”
  我笑着说:“太后娘娘,如今江南茶政一案已是轰动朝野,天下无人不知。现在只是刚刚开始而已,就已经如此轰动。试想严贾二人绝不会那么轻易放手,只怕将来还会有更大的波折。而傅倚楼又是最关键的人物,他们怎么会不派人去呢?”
  太后沉思着不再说话,半晌,太后突然对我说:“哀家明日也派一个人去听审,你看如何?”
  我说:“太后娘娘,只有占得先机,才能有胜算的把握。明日如果太后娘娘派一个人去,最好不过了,这样太后娘娘就能知道许多坐在宫里不知道的事情。”
  太后点了点头,“明日哀家就派你去如何?”
  我忙说:“太后娘娘,臣女是一介女子,怎么好去都察院大堂?”
  太后说:“明日须得派一个聪明细心的人去才好,你为人哀家倒是极放心的,你去最妥。”
  我忙说:“臣女遵命。”
  太后命人请来了吕公公,吕公公给太后行过礼,太后就说:“听说皇上差吕总管明日去都察院大堂听审?”
  吕公公陪笑着说:“回太后娘娘,万岁爷是差老奴明日去都察院听审傅倚楼。”
  太后笑着说:“哀家给吕总管找个随从,不知吕总管愿不愿意要?”
  吕公公忙笑着说:“老奴正少个随从,如果太后娘娘给老奴找个随从,最好不过了。”
  太后指着我说:“哀家这个三侄女怎么样?”
  吕公公说:“怎敢劳三小姐给老奴当随从,三小姐如果愿意去,陪老奴去看一遭最好了。”
  太后一笑,“明日哀家就让她陪吕总管走一遭。”
  吕公公忙答应了下来,又说了几句话,吕公公才告辞。
  次日一早,我换上了一身小太监的衣服。冯成急匆匆地来找我,我忙随着冯成出了长乐宫,就见吕公公已经等在那里。
  我给吕公公见过了礼,吕公公就带着我往出走。一路上我才见识到吕公公的权势,无论大小太监,见到吕公公无不恭恭敬敬的行礼请安,有叫干爹的,还有叫老祖宗的,和见到皇上一样恭敬。
  到了宫门口,就见一顶八抬大轿和一顶二人抬的小轿停在宫门口。
  吕公公低声说:“委屈三小姐了。”
  我明白吕公公的意思,吕公公是让我坐那乘两人抬的小轿,我一笑:“吕总管过谦了,本该如此,且是为太后娘娘办事。”
  吕公公说:“三小姐明白就好。”
  早有太监过来献殷勤,围着吕公公叫老祖宗,替吕公公打轿帘,扶吕公公上轿,乱成一团。
  我见没有人注意我,忙掀开轿帘,坐到轿中。越少的人看见我越好,这宫里认识我的人不少,如果被认出来就有麻烦了。
  一路上,倒也没什么事情。我掀开轿帘的一角,看街上的景致。
  转眼间就到了都察院,这都察院本是由原来的御史台改的,除了门上的匾额换了一下,剩下的也没有什变化。
  都察院与一般的衙门也没什么区别,门口有两只石狮子,朱漆的大门上镶着巨大的铜钉,门上悬着一块包金边的匾额,上面写着“都察院”几个大字。
  吕公公一到,早有御史出来迎接,看来这个宫里的老祖宗在宫外势头依旧不减。
  众人你谦我让,一定要吕公公走在前面。吕公公也谦让了半天,这才将吕公公迎了进去,我紧紧跟在吕公公身后。
  不过倒没有看见曹正泰,看来这个曹大人果然是不畏权贵。只是这个人也太不懂得变通了,吕公公是皇上身边的红人,他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能决定你的生死。
  虽然很多帝王自认为不会为别人所左右,但太监这些人时时侍奉在皇上身边,对皇上肯定是会有影响的。唐明皇时的很多国家大事,都有高力士的参与,因此太监是万万不能得罪的。
  到了都察院大堂,迎面的墙上画了一幅麒麟踏波的图画,上面悬着一块匾额,写着几个金色大字“慎思沐仁”。
  匾额下摆了一张乌木的公案,公案上摆着笔墨纸砚和大印等物,和一般的衙门也没什么区别。公案后摆了一把乌木的太师椅,看来这就是主审坐的位子了。在主审位子的两旁,还摆了几把椅子,就是给这些陪审的御史坐的。
  在主审的位子右后方,摆了一张太师椅,众人忙把吕公公让到这个位子上坐了。
  在大堂的两侧竖着两面虎头硬牌,还摆着刑具,站着几个青衣大帽的衙役,手里都拿着水火棍。
  只听有人喊“开堂”,从后面转出来了一个穿着三品官服的人。这个人只是对吕公公点点头,看来他就是曹正泰了。素来朝中的大臣见了吕公公无不毕恭毕敬,即使是严景云和贾云光也不例外。而这个曹正泰只是点点头就算了,这让吕公公怎么能高兴。
  吕公公的城府很深,面上没有流露出一丝不悦,似起不起的抬了抬身子,“曹大人,太多礼了。”
  我忙仔细看这个曹正泰,也就四十左右,个头不算太高,四方脸,留着三缕胡须,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他坐到公案之后,就说:“带傅倚楼。”
  我忙朝下面看去,过了一会儿,就见傅倚楼摇摇摆摆走了进来。傅倚楼今天穿了一件粉红色的衣服,男人穿粉红色的极少,而傅倚楼穿起来,只让人觉得风流俊美;头上戴着碧玉冠,上面镶着一颗绝大的明珠;腰间挂着一块汉玉佩;手里摇着一把泥金折扇,折扇坠着一块珊瑚坠。
  傅倚楼今天打扮得和寻常的富家公子哥儿没有什么区别,但却不让人觉得俗气,反而给人一种尊贵之感,这很大程度是因为傅倚楼那矫然不群的气度。我不由有些想笑,傅倚楼一定是故意如此打扮的,看来今天倒有一场好戏可以看。
  傅倚楼扫视了一圈,似乎看见我了,对我微微一笑,我也会意一笑。
  曹正泰问道:“下面所立何人?”
  傅倚楼一笑,摇了摇手里的扇子,这才朝上面拱了拱手,“傅倚楼见过曹副左都御史大人。”
  我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这个傅倚楼,他也不嫌那官衔绕口,故意一板一眼的称呼曹正泰官职的全称。
  曹正泰一拍惊堂木,“大胆,竟敢藐视公堂,到了公堂之上为何不下跪?”
  傅倚楼慢条斯理的说道:“傅某永安二年二甲进士,功名在身,为了朝廷体统,傅某就不下跪了。”
  傅倚楼又接着说:“傅某敢问曹副左都御史大人,傅某未被朝廷褫夺功名,难道曹副左都御史大人不赐傅某一个座位?”
  我天朝制度:凡是现任官员或是取得过功名的人,除非朝廷革职或是下旨褫夺功名,到了公堂之上才行跪拜大礼,否则只行常礼,而且要赐坐。这也是朝廷尊崇书礼,尊敬读书人的意思。
  曹御史有些尴尬,只得说:“来人,赐座。”
  傅倚楼拱了拱手,“谢坐。”
  早有衙役搬过一把椅子,放在傅倚楼身后,傅倚楼坐了下来,轻轻摇着折扇,满面笑容。
  曹正泰一拍惊堂木:“傅倚楼,你勾结江南茶务府官员,违禁犯例贩卖茶叶,还不从实招来。”
  我心里一惊,这个曹正泰直接就提到了江南茶政一案,傅倚楼该如何应对呢?
    正文 第55章 一审傅倚楼(下)
     更新时间:2008…12…12 23:22:30 本章字数:2673
  我忙紧张的看着傅倚楼,傅倚楼只是微微一笑:“曹副左都御史大人,请恕傅某愚钝,傅某竟不明白大人这话的意思?”
  曹正泰一拍惊堂木,“大胆,事到如今,你尚且虚词狡辩,还不从实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