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术天下-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不禁有些恻然,边塞的辛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只能说:“萧少将军能和将士同甘共苦,将士人人肯效死命,所以才能百战百胜。”
  萧元策幽幽的说:“为将者,不能与将士同甘共苦就不配为将。很多士兵穿着破衣败絮,吃着粗食冷饭,睡在泥水里,却肯为国浴血奋战,战死沙场。为将者,怎能不与他们同甘共苦?”
  我看着萧元策,心里油然而生一股敬意。我素来对所谓的名将都是不屑一顾,他们和我一样,不过是一些踩着别人往上爬的野心家。他们所谓的体恤士卒,不过是一种手段,不过是为了让士卒更好地卖命。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些名将正是靠着别人的鲜血才爬上高位的。可萧元策似乎却与这些人不同,他心中对这些士卒是真的爱护,所以他才能年纪轻轻就成为一代名将。
  太后和长公主不知在说些什么,不过我想一定是太后劝长公主不要让萧朗告老。
  过了一会儿,太后站起身来:“这天也热了,咱们不如到湖上去,湖上凉快。”
  我们随着太后走了出来,太后坐上了香舆,长公主坐也上了银装车,我们步行,一行人到了北海。
  太监们已经在湖边预备好了一只船,冯成忙扶着太后上船,又有太监过来扶长公主上船。
  到了船上,只见四周的纱帘都已经卷了起来,船舱里地桌椅都是固定在船板上,因此不会移动。一会儿船就慢慢的动了,太后和长公主站在窗边看湖里的景致,乐安公主拉着我找萧元策说话。
  太后对冯成说:“今天也不用讲那些虚礼,各人坐各人的席,反觉得生分,你让人把酒席摆在那张圆桌上,大家坐在一起也热闹。”
  冯成忙答应了,指挥小太监们摆好。
  那张圆桌本来是预备游湖时即兴赋诗作画用的,因此不是很大,但我们几个人坐倒是刚刚好。太后和长公主坐在上首,长公主之下就是萧元策,太后之下是乐安公主,我坐在乐安公主和萧元策之间。
  桌子上只有稀稀疏疏几个盘子,一尾轻蒸地鲤鱼,一盘新摘的菱角,一盘酒酿藕合,一大碗八宝莲子羹。
  长公主指着一个盘子问太后:“太后娘娘,这个盘子里是什么东西,臣妾竟不认得。”
  太后笑着说:“长公主先尝尝看。”
  长公主尝了一口:“甜香酥脆,还有一丝淡淡的清香,臣妾竟尝不出来是什么东西。”
  太后指着我说:“这是水音想出来地法子,将荷花瓣裹上藕粉用奶油炸了,再撒上糖霜。”
  长公主忙说:“三姑娘果然是兰心蕙质。”
  这时有五个宫妆女子走了进来,朝上磕了头,就坐在一旁的绣墩上弹起琵琶来。当中穿紫衣的女子先弹起来,另外四个女子相和。弹得是一会儿如闺中女子伤春,如怨如诉;一会儿如金戈铁马的战场,金鼓齐鸣。
  众人都停了杯箸,听那些女子弹琵琶。琵琶弹完了,那些女子站起身来,又磕了一个头就出去了。
  太后看了看船外:“恰好到了迎仙山,不如我们下了船,上去走走。”
  冯成忙去吩咐将船停在迎仙山,这迎仙山是北海里的一座小山,也不甚高,是当时开凿北海时,特意堆砌而成。
  太后带着众人到了山顶,山顶上有一座小小的八角凉亭,上面有一个小小的匾额,写着“观澜亭”三个字。站在凉亭里,湖上的风迎面吹来,真使人有飘飘羽化成仙之感。
  从凉亭里看北海,碧波万顷,金光万点,湖边绿柳如烟,与波光相应,微风一动,清沁人
  太后绕着凉亭看了一周,就有小太监在凉亭里地石椅上铺上织锦褥子,又有小太监端上茶来,太后和长公主坐下喝茶。
  坐了一会儿,太后笑着站起身来:“也该回去了。”
  众人随太后下了山,上了船,船就如离弦之箭一般向回划去。
    网友上传章节 第77章 万寿节(上)
     更新时间:2008…12…12 23:23:27 本章字数:2925
  也不知道太后是怎么和长公主说的,但是自那次游湖之后,长公主就再也没提过萧朗想要告老的事。
  今天是太后的万寿节,其仪制大体上与贾皇后的千秋节也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先由皇上率群臣在勤政殿给太后贺寿,因为我没有品级,倒也不便于陪太后到前面去。待皇上率群臣贺寿毕,太后回长乐宫,由贾皇后率内外命妇给太后贺寿。
  行完礼,照例是太后赐宴,由皇上代做主人陪群臣饮宴,宫里则是太后亲自陪内外命妇饮宴。
  次日就是皇室家宴,是各亲王、郡王、驸马、郡马、王妃、公主、郡主诸人进宫赴宴。太后因为昨日有些劳乏,就令皇上代做主人在长乐宫正殿款待亲王等人,贾皇后代做主人在长乐宫偏殿款待王妃等人。太后自己则和长公主、陈太妃、李太妃在长乐宫后面的戏楼上喝茶说闲话。
  太后笑着对长公主说:“长公主很久没进京了,这次索性在京师过了十月再回去也不迟。”
  长公主忙说:“臣妾遵命就是。”
  太后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这茶是今年新贡进来的,喝着反没有去年的好。”众人只是陪笑而已。
  太后又回头看着我:“就这么坐着也怪闷的,你下去传两个人上来弹首曲子听听,倒还热闹一点。”
  我下了戏楼往前面走,突然看见前面有一个人正倚着树站着,仔细一看是萧元策。16K小说网。手机站wap.16K.CN
  我忙走上前去,只见萧元策微闭着双眼,脸色通红,忙问:“萧少将军怎么了?”
  萧元策睁开眼睛看着我:“三小姐,在下没什么大碍,只不过是有点喝多了。”
  我忙说:“萧少将军。不如找个地方躺一会儿就好了。”
  萧元策微微摇了摇头:“三小姐,在下没什么,不用麻烦了,在下歇一会儿就好。”
  我见萧元策说话都没有气力,就知道他是不愿意麻烦我所以才推托的。恰好有个小太监走了过来,我让那个小太监把萧元策扶到我所住的西跨院。
  青梅恰好在房中,她见我把一个外臣带进来。显得有些吃惊。我让青梅帮我将萧元策安置到外间屋子里,又让那个小太监扶他上床躺好。
  我对青梅说:“你去御厨房让他们做一碗醒酒汤来。”青梅忙去了御厨房。
  我走到桌边给萧元策倒了一碗茶,端给萧元策,萧元策接过碗:“有劳三小姐了。”
  我只是笑了笑,拿了五两银子给那个小太监。让他好好照顾萧元策。
  我出了自己的屋子,去前面叫了两个教坊的人,回到后面戏楼,众人正在说笑。
  太后见我回来了,就说:“先让她们弹个《平沙落雁》。。cN”那两个人磕过了头就坐下弹起琴来。
  一时贾皇后又派人用点心水果过来。众人略用了一点儿。太后站起身来:“明日才热闹,今天不如就早点散了吧。”众人都纷纷告辞出宫。
  待我回到自己房中,萧元策已经走了。
  青梅见我回来了。忙低声说:“三小姐,那个人说多谢三小姐,说他留在这里多有不便,躺了一会儿就先走了。”我只是点了点头。
  次日吃过早膳,贾皇后就带着妃子们都来了,因为是太后的万寿节,为图吉庆,贾皇后她们都是穿红着绿。满屋子里红飞翠舞。一会儿李太妃带着乐安公主,陈太妃带着琊王,长公主都来了。
  太后见长公主是自己来的,就问长公主:“怎么不见策
  长公主忙说:“策儿是外臣,今天不好进宫来。他明天进宫给太后娘娘磕头。”
  太后笑着说:“哀家如今竟然是老糊涂了。”因为今天有贾皇后和妃子们在场,男女有别。所以萧元策倒是不好进宫来。
  过了一会儿,皇上也来了。众人又说笑了一会儿,太后扶着皇上往御花园的方向走去,众人也都围随着太后。
  惯例太后地万寿节,那些近支的亲王、驸马家里都要送戏给太后。就是这些人每家都在御花园里搭一个戏台,这些人家里都有戏班,选家里戏班的拿手好戏在自己家搭的戏台上演,以供太后看戏。
  一进御花园,就见御花园的甬路两侧每隔十步就搭着一个戏台,一眼看去这些戏台都是披红挂绿,布置得花团锦簇。
  一进园门的头一座戏台是成王府里送的戏,台上地人一见太后来了,都忙跪下磕头,然后才开始唱戏,唱的是“王母献寿”这出戏。早有小太监给太后、长公主、两位太妃和皇上搬了椅子,贾皇后扶太后坐下,长公主等人才坐下。
  太后听完了戏,说了一个“赏”字,随行的太监就往戏台上撒金钱银钱。这金钱银钱是用金银做成铜钱式样,专供赏赐之用。
  台上唱戏的人都忙跪了下来,齐声说:“谢太后娘娘赏赐,恭祝太后娘娘万寿无疆。”
  太后站起身来,又往前走。这些人送的戏都是大同小异,不过是那几出吉庆戏文。太后只不过听完了几家地戏而已,这几家都是握有实权的亲王、驸马送的戏,其余的太后只不过看了几眼就走了。
  又走了几步,就见前面的一座戏台格外与众不同。这座戏台只用紫竹围了半圈,戏台正中设了一个莲花台,莲台上站着一个玉面观音,头上戴着观音兜,身上穿一件纯白素绫披风。一手执着净瓶,一手拈着杨柳枝。观音身旁站着一个七、八岁地小孩儿,头上梳着双髻,上身只穿了一件红肚兜,下面穿了一条月白的绸裤,手腕上戴着一对金镯,赤着双脚,合掌而立。
  太后看了忙说:“这个布置得巧,是谁送的戏?”
  长公主在一旁笑着说:“是臣妾孝敬太后娘娘地。”
  太后示意跟随的太监搬过椅子来,太后才坐下。那个装扮成红孩儿的小孩子就围着观音四面参拜起来,闪展腾挪,伏地翻转,令人眼花缭乱。
  太后赞道:“好个童子拜观音。”
  过了一会儿,那个孩子参拜完了,就和装观音的那个女子一起跪了下来:“恭祝太后娘娘万寿无疆。”
  太后看着长公主说:“长公主可谓慧心巧思。”太后又对装红孩儿的那个小孩子招了招手,那个小孩子走了过来给太后行了礼。
  太后笑着拉着他的手问了几句话,就对冯成说:“你带他下去,给他穿上衣服,别着凉了,再多给他些点心吃。”冯成忙答应了,带着那个小孩子走了。
  太后又对众人笑着说:“走了这么久,也有些累了,不如我们到前面怡情轩歇一歇,也吃些点心,然后再看。”
  到了怡情轩,就见怡情轩对面也搭着一座戏台,只是这戏台上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因为怡情轩对面就是跑马场,因此这座戏台显得孤零零的。
  太后问道:“这是谁送地戏?”
  琊王突然说:“启禀太后娘娘,是儿臣送的戏。”众人都一脸好奇的看着琊王。
    网友上传章节 第78章 万寿节(下)(加更)
     更新时间:2008…12…12 23:23:30 本章字数:2685
  太后笑着问琅琊王:“宏儿这是要唱哪出戏啊?”
  琅琊王正色说:“回太后娘娘,儿臣送的戏是关公战秦琼。”
  众人哄堂大笑,太后也笑着说:“宏儿快叫他们唱吧,哀家也看看这关公是如何战秦琼的。”
  琅琊王一拱手就走了。
  怡情轩正好对着戏台,太后笑着说:“我们就先在这里歇一歇,等看完了关公战秦琼再走。”众人又都笑起来了。
  太后带着众人进了怡情轩,众人谦让了一回才纷纷落座。小太监们忙端上茶点来,众人都无心食用,只是翘首等着琅琊王那出“关公战秦琼”。
  过了一会儿,就见两匹马如飞跑来。一匹赤兔马上坐着一个穿绿衣服的人,手里拿着一把青龙偃月刀,俨然就是戏里的关公。另一匹黄骠马上坐着一个穿红衣服的人,手里拿着一对金锏,看来这个就是秦琼了。装扮秦琼的那个人故意将两只金锏相撞,叮当作响。
  两个人绕着跑马场里的树,先跑了一会儿马,就战在一处。两个人的兵器都重,舞起来呼呼生风,一口刀神出鬼没,只见刀光闪烁,一对锏上下盘旋,犹如金龙盘旋,两人舞到后来,战成一团,只见寒光闪闪,火星四溅。
  众人都只顾看二人相斗,谁都顾不上说话。1 6K小说 网
  过了好一会儿,只听“当”一声响,双锏架住了偃月刀。两人这才收了兵器,下了马,跪在地上:“臣等祝太后娘娘万寿无疆。”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竟都不顾礼节,纷纷叫起好来。
  太后笑着说:“舞得不错,快起来吧。都重重有赏。”两个人谢了恩就站起身来,太后仔细端详这两个人。
  我也仔细看这两个人,这两个人脸上都涂着油彩,一时也认不出来是谁。不过一个人的身材倒像是琅琊王,另一个我觉得有些眼熟,却想不起来是谁。
  皇上突然笑着说:“二弟,表哥你们这出关公战秦琼唱得好啊。”
  太后也笑着说:“难怪哀家觉得眼熟。原来是宏儿和策
  装扮成关公的那个人忙跪了下来:“微臣擅入内苑,还请太后娘娘、万岁爷恕罪。”
  打扮成的秦琼琅琊王这时也忙跪下说:“太后娘娘,是儿臣再三求了表哥,表哥才答应儿臣的。”
  太后笑着说:“都是自家骨肉,何必讲那么多虚礼。”太后又吩咐二人洗去脸上的油彩。换了衣服,回来吃酒。
  太后笑着对众人说:“这天也不早了,不如就在这里吃了午膳,再去看前面的。WAP。1 6 k。cN”众人都忙答应了。
  小太监们忙着摆桌子,一时都摆好了。
  太后、长公主、两位太妃做上面一席。皇上和琅琊王、萧元策坐左面一席,乐安公主和我坐在右面一席。又在西面设了一架屏风,贾皇后带着妃子们坐在屏风后。
  太后笑着说:“今天有宏儿和策儿助兴。哀家觉得比往年有兴了很多。”
  众人都站起身来,端着酒杯齐声说:“恭祝太后娘娘万寿无疆。”
  太后笑着喝了杯里的酒,“都坐下吧,坐下说说话儿才热闹。”众人都忙坐了下来。
  皇上起身离席,亲自斟了一杯酒,走到太后席前,跪下奉给太后:“儿臣祝母后万寿无疆。”
  太后接了过来,笑着喝了一
  皇上站起身来。转身出去了。过了一会儿,就见皇上身披着一件彩衣走了进来。
  太后不禁笑了起来,看来是皇上要效老莱子彩衣娱亲地故事。
  皇上对我说:“有劳表妹了。”就有太监搬过来一张琴桌放在一旁,又有太监拿过了一张琴。
  我会意,对太后行了一个半礼。就坐在琴桌后的绣墩上,调了调琴弦。抚起琴来。
  皇上应节盘旋而舞,太后喜笑颜开,众人忙奉承不迭。一曲终了,皇上又亲自奉了一杯酒给太后。
  太后高兴的接过饮下,又令人赏给我和皇上一人一杯酒。我忙跪下谢恩,才接过酒喝下。早有太监帮皇上脱下彩衣,皇上这才归坐。
  一时长公主和陈太妃她们轮流敬酒,太后今天似乎兴致很好,都接过一一饮下。贾皇后和妃子也都派太监出来,给太后娘娘敬酒。
  我见太后喝得有点多了,就借口吩咐他们做醒酒汤,走出怡情轩。早有小太监去御厨房传命去了,我不愿意回去,也就借机站在外面。
  突然有人低声说:“昨天有劳三小姐了。”
  我回头一看,原来是萧元策,忙说:“萧少将军客气了,不过是举手之劳。”
  萧元策只是笑了一下,就没再说话。
  这个萧元策看来倒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我只得找话来说:“萧少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