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术天下-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官场之中拉党结派之风最为盛行,大臣们依附于实权人物,同一党派之间相互提拔,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而朝中又分成几派,为了争权夺利,往往各派之间相互攻击,借党派来打击对方,这是否能站对就变得异常重要。如果依附的这个党派,最后能掌权,那升官晋爵就变得容易了。如果站错队了,就会丢官降职,甚至有性命之忧。。cN所以朝中这些大臣鲜少有不结党地。而且这些人只会依附于有权有势的人。
  我表哥现在已经是皇上的红人,一定会有人奇货可居,依附于我的表哥,以图将来的仕进。
  想到这里,我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如果是以前我会很高兴,可现在我只有叹气,这意味着我要想离开这皇宫就更难了。皇上是个精明的人,他不会无缘无故给一个臣子这么大的礼遇。我地心更乱了。
  我突然觉得很累。现在我只想到边关去,与萧元策携手共看朝霞夕阳。远离这朝中的是是非非,血雨腥风。
  小吉祥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进来,“三小姐,太后娘娘叫三小姐过去呢。”
  我忙随着小吉祥到了太后的寝宫,就见皇上正坐在太后身边说话,我忙给太后和皇上请了安。
  太后笑着说:“皇上告诉哀家御花园里的早梅开了,哀家带你们赏梅去。”
  我陪笑说:“臣女派人去请皇后娘娘和各位妃子。”
  太后忙说:“哀家就是去看看梅花,也不是什么大事。大冷的天。就别让她们来了。”
  太后披上斗篷,只带着皇上、我、小喜和冯成往御花园走去。。Cn到了梅园,只见有数株梅花绽放,殷红雪白。宜浓宜淡。待走到梅树下,就有梅花的香气扑鼻而来。
  太后一边赏花一边说:“哀家最喜欢梅花,色正香清,非常花可比。”
  冯成折下了一枝梅花奉给太后,太后笑着拿在手里。轻轻嗅了一下。
  太后在梅树间走走停停。我站在一株白梅树下出神。皇上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我身边。笑着对我说:“母后告诉朕表妹的名字与梅花有关呢。”
  我有些不知如何作答,突然皇上咳嗽了几声,我忙说:“万岁爷。小心别着凉了。”
  皇上突然拉住我的手:“表妹的手还是这么凉。朕觉得表妹最近似乎一直有心事,表妹不妨告诉朕,朕一定会为表妹设法地。”
  我低下头去,思索着该如何作答。皇上突然低声问我:“表妹是想母亲了吗?”我只能点了点头。
  皇上似乎笑了:“表妹放心,过几天朕一定下旨准你回家去看望母亲。”皇上说完这几句话,又咳嗽了几声。
  我只能说:“臣女谢万岁爷的恩典,万岁爷倒是小心别着凉了。”
  皇上低声说:“不碍事的。”
  突然有小太监跑来,皇上放开我的手,又变成了那个喜怒不形于色地帝王。
  那个小太监给皇上请过了安,就低声对皇上说了几句话。皇上点了点头,走到太后身边,对太后说了几句话就走了。
  太后又看了一会儿梅花,带着我们回到长乐宫。还没进长乐宫,严淑妃就迎了出来。
  太后拉着严淑妃的手往里面走,太后笑着对严淑妃说:“大冷的天,不用总过来请安了。”
  严淑妃忙说:“臣妾见御花园的早梅开放,知道太后娘娘喜欢梅花,一大早就去折了一枝插瓶送来。不想臣妾来了之后,太监告诉臣妾太后娘娘赏梅去了。”
  太后笑着说:“难得淑妃如此孝心。”
  一进去就见桌上放着一只玉瓶,里面插着一枝红梅花。太后走到桌前,看了一会儿,赞道:“这枝梅花很好。”
  太后正和严淑妃说笑,突然听有小太监喊道:“皇上驾到。”
  皇上走了进来,严淑妃忙站起身来,皇上只是对严淑妃点了点头。严淑妃见皇上似乎有话要和太后说,也就起身告辞了。
  我忙送了出来,严淑妃低声对我说:“三小姐,密使今早已经被抓住了。”
  我笑着说:“有劳严大人了。”
  严淑妃看着我笑了,然后点了点头就走了。等我回到寝宫,就听皇上对太后说:“母后,今早在北门抓住了一个人。据执金吾宋光祖称,此人极为可疑。守门的军士盘问他时,他一脸惊慌之色转身就跑。后来军士们将他抓住了,送到宋光祖那里审问,才知他是一个哑巴。宋光祖从他身上搜到蜡丸一个,里面有一封密信,密信中所言均是边关之事,宋光祖连忙上奏儿臣。”
  太后沉吟了一会儿,问皇上:“密信地内容皇上看了吗?”
  皇上说:“儿臣看了,那封密信没有抬头,没有落款,看不出是谁写地。不过说地都是边关的军务,还有很多如何与表哥为难的话。”
  太后看着皇上:“皇上难道猜不出这封信是谁写地?”
  皇上一笑:“儿臣已经想到了,只是他这步棋倒帮了儿臣一个大忙。”
  太后也笑了:“他终究还是没沉住气,不过他设计的倒还高明。”
  我看着太后和皇上,知道萧元策如今可以高枕无忧了。但我必须提醒一下严淑妃,免得严淑妃将来埋怨我。
    网友上传章节 第99章 渔翁之利
     更新时间:2009…1…2 23:00:55 本章字数:3141
  今天吃过早膳,太后就拿着花剪修剪严淑妃送来的那枝梅花。有个小太监走来,在太后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太后点了点头,对我说:“水音,随哀家去上书房走走。”
  我随着太后到了上书房,守门的小太监忙把太后领到我上次待的那间耳房。太后坐在一张椅子上闭目养神,看来太后是要听听皇上如何处理昨天那件事。
  过了一会儿,就听有个小太监说:“启禀万岁爷,贾大人来了。”
  皇上只说了一句:“让他进来吧。”
  只听一阵脚步声,贾云光说:“微臣叩见陛下。”
  皇上慢慢的说:“贾爱卿,知道朕为什么要召爱卿入宫吗?”
  贾云光似乎是迟疑了一会儿,这才说:“微臣不知。”
  皇上冷冷的说:“贾爱卿看看这是什么?”
  过了好大一会儿,才听贾云光说:“陛下请恕微臣愚钝,微臣确实不知道这是什么,还请陛下明示。”
  皇上似乎冷笑了一声:“贾爱卿再看看这份奏折,这份奏折的笔迹与这封信是否是出自于同一人之手?”
  就听有膝盖磕在地上的声音,贾云光的声音有些微变:“微臣还请万岁爷明察,这或是有人故意陷害贾兴国也不可知,臣保贾兴国绝不会做出此事。”皇上似乎是拍了一下书案。“贾爱卿,爱卿处后父之尊,朕一直对爱卿礼敬有加。镇国将军病重后,边关事急,故此朕将边关委任给贾将军,实望贾将军协助萧将军共同镇守边关。1 6 k。cN不思贾将军不仅不协助萧将军,却意图生事陷害萧将军。上次地通敌案究竟是怎么回事,贾爱卿不会不知道吧?朕岂能看不出这其中的机关?只是事关爱卿体面。故此朕才糊涂了事。如今又出了这样一件事,爱卿还有什么话要对朕说?”
  就听贾云光说:“微臣父子深负皇恩,还请陛下恕罪。只是这封信或许是有人伪造也不可知,微臣恳请陛下明察。”
  皇上似乎是叹了一口气,“贾爱卿请起,朕今日召爱卿来就是要和爱卿商议如何处置此事。这封信确是贾将军的笔迹,如果认真追究这件事,只怕贾将军是难逃责罚。纵使朕不追究贾将军,只怕这朝中有人也绝不会放过贾将军。边关就会纷争不断。现在北朝虎视眈眈,边关不能自己先乱起来,因此朕打算将贾将军召回来,不知贾爱卿意下如何?”
  贾云光一直没有说话。皇上已经把他逼到了绝地,不由得他不同意。半晌贾云光才说:“微臣谨遵圣旨。”
  皇上说:“不如让贾将军上表称病,免得这朝中的人议论纷纷,也可全爱卿父子体面。”
  贾云光忙说:“陛下的恩典老臣感激不尽。”
  皇上的语气缓和了下来,“贾爱卿父子为国分忧。朕牢记在心。”
  贾云似乎是跪了下来。“微臣惶恐。”
  皇上说:“贾爱卿跪安吧。这封信朕不会再追究了。”
  贾云光忙说:“微臣谢陛下天恩。1 6 K小说网。电脑站www..cn”贾云光似乎是走了出去。
  皇上突然冷着声音说:“吕总管,你要知道这朝中的大臣可以有党,但太监不能有党。尤其是不能和朝中的大臣有勾结。吕总管历事两朝,这个道理应该不会不知道吧?父皇和朕对吕总管皆委以腹心,就是因为吕总管一直忠心耿耿,朕望吕总管好自为之。”
  就听有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口中说着:“老奴死罪。”
  皇上冷声说道:“昨日有御史上表称太监掌管禁军有违祖制,朕以为所言甚是。适才朕已经令人拟旨,诏威烈将军韩昌国领禁军,吕总管把兵符交给韩将军吧。”
  吕公公颤着声音说:“老奴遵旨。”
  皇上又说:“韩将军你进来吧。”
  就听有人说:“臣韩昌国叩见陛下。”
  就听皇上又说:“吕总管服侍先皇与朕多年,劳苦功高。吕总管最近身子一直不大好,朕放吕总管回家好好将养身体,这宫中地事情不如就由赵忠义暂时代管。”
  只听吕公公说:“老奴谢陛下恩典。”
  太后站起身来,带着我出了上书房。太后回到长乐宫,就要净手抄经。我们都退了出去。
  我回到自己房中,不由有些后怕。这件事亏得我涉入不太深,否则今天也是难以全身而退。
  我当初要严景云仿造一封贾兴国写给贾云光的信,信中不外乎是写些边关的情况,以及如何暗害萧元策好夺边关的军权。我这样做是打算要提醒皇上贾氏父子的野心不小,让皇上小心贾氏父子,而且给皇上一个借口除掉贾兴国。因为以皇上的聪明不可能不知道这是有人要陷害贾氏父子,但我相信皇上一定也不愿贾家父子权势太大,定会以此为机缘除贾兴国。
  因为贾兴国是严景云的女婿,平时难免会有书信往来,而且贾兴国是严景云的晚辈,书信一般都是贾兴国亲笔书写,所以严景云只需找人仿造贾兴国的笔迹就可以。
  而且我特意嘱咐严淑妃,这封信不要写抬头和落款,不要一眼就让人看出这是贾兴国写给贾云光地信。越这样越象是真的,否则明眼人一看就会觉得是故意要陷害贾氏父子。
  恰好后来出了贾兴国为陷害萧元策而设计的通敌案,我从皇上的态度知道此时是一举将贾兴国从边关赶走地好机会。严淑妃也清楚看到了这一点,因此我提醒严淑妃要“落井下石”,严淑妃心领神会,严景云借机实行了我们早就计划好的事情。
  严景云也是个聪明人,故意派了一个哑巴送信,这样牵连到他的可能性就很小,而且会让人觉得是贾兴国故意如此安排的。至于后来,就是让这个哑巴被人抓到。
  不过皇上做得更加周全,看来皇上计划这件事已经很久了。当初皇上派贾兴国去边关,一是要为萧元策树立威信,试想连贾云光父子都无法撼动萧元策的地位,谁还会再去捋虎须?二是皇上心中也清楚贾兴国去了边关就意味着贾云光地势力更大了,不仅不利于皇上,同样也不利于严景云,而且对严景云地利益损害更大,因此严景云一定会比皇上更着急除掉贾兴国。皇上就是要坐山观虎斗,看贾云光和严景云相互斗法,自己从中渔利。
  如今皇上借着严景云这条计策,刚柔相济逼贾兴国自己上表称病,趁贾兴国在边关还没有站稳脚跟之机除掉贾兴国。贾云光不会猜不到这件事是谁做地,这样皇上也加深了严贾二人之间的矛盾,两人现在只怕已是彻底反目成仇,看来皇上终有一天要将他们各个击破,除去此二人。
  吕公公在这件事中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忘了自己地权势来自于皇上对他的信任。如果皇上不再信任他,收回他的权力,那么他在这宫里就一钱不名。太监的权势都是皇上给的,皇上会给他们权力,就是要利用他们和大臣争权夺势。东汉末年之所以会宦官和外戚轮流专权,就是皇上要借助宦官来除掉外戚。
  想必是贾云光许给了吕公公什么好处,吕公公利令智昏,才会说萧家父子得坏话,殊不知这正犯了皇上的大忌。太监如果和大臣暗中有勾结,被皇上知道的话只有死路一条。
  因此皇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了吕公公的兵权,又将吕公公逐出了宫闱。如今的吕公公倒是前途堪忧,吕公公在宫里专权多年,难免得罪过别人,也难免会有人心里嫉妒吕公公,只怕不久就会有人落井下石。
  如今看来,皇上下一个要针对的就是严景云了。我一定要提醒一下严淑妃,免得严淑妃将来吃了亏,把怨气都发在我身上。
    网友上传章节 第100章 消寒酒
     更新时间:2009…1…2 23:01:01 本章字数:2738
  我来到严淑妃的寝宫,严淑妃一见是我,忙笑着说:“三小姐来了。”
  我低声问严淑妃:“淑妃娘娘知道万岁爷要把贾将军从边关召回来了吗?”
  严淑妃微微一笑:“本宫已经知道了。”
  我看着严淑妃那得意的神色,知道如今再想劝严家父女收手,只怕是难上加难。但事已至此,我还是应该提醒一下严淑妃,“淑妃娘娘,臣女有几句话要说。”
  严淑妃别有深意的看着我:“本宫愿听三小姐高论。”
  我正色说:“淑妃娘娘,高论谈不上,臣女是想劝淑妃娘娘空饷案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才是聪明之举。”
  严淑妃大笑:“三小姐果然是个聪明人,总想着先人一着。但正如三小姐所说,本宫与三小姐同舟共济已经除掉了最大的隐患,现在就要看本宫与三小姐各自的本事了。”
  我在心里长叹了一口气,如今严家父女见贾云光没有得到兵权,自以为机会来了,于是想借着空饷案将军权抓在手里。但他们如此做却中了皇上的计,只怕将来会后悔。
  我本打算提醒一下严家父女,一来是我劝严淑妃与贾云光为敌的,如果将来严家父女吃了亏,只怕会埋怨我。我现在把话说明白,他们将来也怪不到我头上。二是因为如今萧元策已经和贾云光交恶。WAP。1 6 K。cN我在宫里还能随时提防贾云光暗算萧元策。如果将来我到了边关,只怕是鞭长莫及。而且将来萧元策要上表求婚地话,虽然皇上会答应萧元策,但心里也一定会怨恨萧元策。因此我打算留严景云这颗棋子在朝中帮我,这也是帮萧元策。
  严淑妃自以为自己母家的势力大了,她严淑妃做皇后的机会就更大。所以严淑妃误以为我是为将来争夺皇后的宝座做打算,要阻止他们父女得到兵权,怕他们父女因此势力更大。因此才要劝她放手。
  得陇望蜀人之本性,我知道自己此时已经不便于再多说什么了,就行了一礼:“淑妃娘娘既然是这样想的,臣女就无话可说了,臣女告退。”
  严淑妃满面笑容:“今后本宫与三小姐就要一决雌雄了。”
  我淡然一笑:“淑妃娘娘太着急了吧,娘娘与臣女现在就自相残杀,只怕会让渔人得利。”
  严淑妃看着我:“三小姐是这宫里最可怕的人,本宫最怕的是三小姐。”
  我笑着说:“淑妃娘娘多虑了。”说完我就退了出来。
  虽然我知道严景云要穷追空饷案,可我并不为萧元策担心。皇上当初之所以会选严景云的人查办此事。就是为了要将严景云诱入圈套中。16K.CN
  待我回到太后寝宫,太后就笑着对我说:“青梅说你不在房中,去哪儿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