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术天下-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朝中,那些大臣当然要听朕的,可回到宫里,朕就要听皇后的。”
  “油嘴滑舌。”我低哼了一声,看着皇上的神色。我不禁想起我初入宫闱之时。皇上每每见到我就是这样一副嬉皮笑脸的神情。
  我突然想起那个木盒,忙问:“陛下。那晚臣妾来见驾地时候,陛下手中拿着一个木盒,见臣妾进来后,陛下就把木盒藏到了袖子里。臣妾大胆,想知道陛下那个木盒里到底装了些什么,为什么不愿意让臣妾看见?”
  皇上的神色尴尬起来,我越发心疑。
  皇上迟疑了一会儿,这才从衣袖中拿出那个木盒递给我。
  我接过木盒,心中很有些好奇,到底里面装得是什么,皇上这样珍重?
  我打开木盒,不由呆住了,木盒里不过装着一支簪子和两个荷包。我仔细看了一眼,那簪子是皇上从我头上抢去的那支。而那两个荷包,一个是宫市的时候,皇上软磨硬泡让我给他买地;还有一个是我喝醉了那次,皇上耍赖从我这里要去的那个。
  我笑着说:“这些东西陛下怎么还留着?”
  皇上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低声不知道嘟囔了几句什么。
  我抱住皇上的腰,“陛下,臣妾要告诉陛下,臣妾从没有后悔嫁给陛下。”
  皇上一时似乎是愣住了,竟说不出话来。
  我接着说道:“臣妾一开始嫁给陛下确实只是权宜之计,可陛下如此对待臣妾,让臣妾明白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我在心中暗自感谢先帝,先帝没有所托非人。
  皇上只是看着我,猛地紧紧地将我抱在怀中。次日一早,皇上下旨称隋俊文妄言废立,大逆不道,革职流放岭南。
  皇上又拜杜善行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曹正泰为都察院右都御史,范光佑为都察院副左都御史,并令范光佑审问谋逆一案。
  范光佑果然不愧酷吏的称号,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将此案审问完结。
  范光佑上奏折称:太后暗中联系陈留庶人与周家领兵诸将,密谋废黜皇上,迎立陈留庶人。
  此奏折一上,朝野大哗,严景云一党与陈氏外戚纷纷上表求皇上严惩周氏一党。
  皇上将这些奏折交给我,我看过之后,迟疑良久,才说道:“陛下,惩治周家领兵诸将势在必行。陛下如不严惩,只怕其他将领定会纷纷抗旨,不肯将兵权交出来。这样一来,陛下要改革军制的大计只怕是进行不下去。”
  皇上点了点头。
  我又接着说道:“只是如何安置太后娘娘,还请陛下三思,臣妾以为太后娘娘不能废。”
  我刚说到这里,突然听见有小太监高声喊道:“太妃娘娘驾到。”
  谢谢大家的留言。
    网友上传章节 第220章 积怨成仇
     更新时间:2009…4…24 0:29:27 本章字数:4408
  我吃了一惊,陈太妃此时来上书房做什么?
  皇上已经朝外面走去,我忙随着皇上出来迎接陈太妃。
  陈太妃只带了一个小太监,我和皇上给陈太妃请过安,皇上就扶着陈太妃走了进去。
  陈太妃坐在东侧的一把椅子上,这才笑着说:“这上书房是皇上处理朝政的地方,本宫是妇道人家,本不应该来这里。”陈太妃一边说,一边瞟了我一眼。
  我明白陈太妃这是意有所指,却装作没有听明白她的话,只是陪笑而已。
  陈太妃接着说道:“本宫今天会来这里,就是想和皇上商议皇太后之事。皇太后阴谋废黜皇上,实是大逆不道,岂能再为天下之母?”
  皇上迟疑着不肯说话。
  我这才明白陈太妃的来意,原来陈太妃是要废黜太后,自己好做太后。但太后此时万万不能废,陈太妃一旦做了太后,我在这宫里的地位就会被极大的削弱。
  现在这后宫的主人还是太后,因此陈太妃做事还有所顾忌。纵使太后被软禁起来,可嫡庶的名分依旧在,陈太妃不敢擅自僭越。
  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奥妙就在这里,一旦陈太妃作出的事情不利于我,我就可以抬出太后与她分庭抗礼。
  可一旦太后被废,陈太妃做了太后,我可以倚仗的势力就不存在了。我就要事事听命于陈太妃,太过被动了。
  想到这里,我忙说道:“陛下。臣妾以为此时太后娘娘不能废。”
  “皇后,皇太后阴怀逆谋,十恶不赦,怎么能再母仪天下?本宫所说的也是至公之论。”
  我并不接陈太妃地话,只是跪在了皇上的面前。皇上忙要拉我起来。。1 6K小说网;手机站wap;.cN。
  “陛下,臣妾今天一定要把话说完再起来。”
  “皇后站起来说也是一样的。”
  我依旧跪在地上:“陛下,臣妾常听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臣妾开蒙即读《论语》,所读皆是忠孝之事。以此,臣妾以为治国当以忠孝二字为先。何谓忠孝,事君忠,事父孝。天下士庶之所以会听命于陛下。就是因为陛下是这天下的君父,天下士庶不仅要忠于陛下,还要孝事陛下。”
  皇上点了点头。
  “陛下,忠孝为治国之根本,岂可轻易动摇?历朝帝王无不尊崇忠孝二字,所以对忠臣孝子屡有封赏。以臣妾看来,不仅天下士庶要忠要孝,陛下作为天下人的君父,更是要忠要孝。”
  “皇后说得不错,朕幼时读书。父皇屡以忠孝二字教育朕。朕登基以来,力倡忠孝,数次褒奖孝子。”
  “陛下,皇太后为陛下地嫡母。陛下理应孝事皇太后。常言道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皇太后纵有不法之举,陛下身为孝子,此也非陛下所宜追究的。”
  “那皇后就是说皇太后纵有不法,皇上也要听之任之了。”
  我看着陈太妃:“太妃娘娘说得不错。”
  “本宫倒从没有听说过这样的道理。”
  “太妃娘娘,如果太后娘娘做错事,皇上就可以废黜太后娘娘。那就是说如果将来万岁爷做错了事,臣下也可以仿效万岁爷。废黜万岁爷了。”
  “放肆。”陈太妃对我怒目而视。
  我不再理陈太妃,接着说道:“陛下,孝就是忠,忠就是孝。陛下不仅是君,也是父,只有天下士庶以忠孝为事。。wap;16K.Cn。天下才能大治。臣妾望陛下守忠孝之法。不可以身坏法。”
  “皇后熟读史书,也当知道史上有废黜太后的旧例。”
  “陛下。汉文帝即位,以吕后乱政,贬斥吕后尊号,为史家所非议。后汉朝数有太后乱政之事,而废黜太后者少,皆因礼有子无黜母之义。陛下如果废黜太后娘娘,让千秋万代如何看陛下?”
  皇上拉起我,“皇后说得很是,朕为太后娘娘之子,继承大统,岂有废黜母后之礼?”
  陈太妃站起身,一句话也不说,就走了出去。
  我和皇上忙送了出去,这是我与陈太妃的又一次交手,我阻止了陈太妃登上皇太后的宝座,只怕陈太妃在心中已经恨透了我吧。
  积怨成仇,只怕陈太妃现在与我已成吴越。
  陈太妃怒气冲冲的走了,皇上拉住我地手:“母妃如此,皇后不要记在心上,朕心中自有分寸。”
  我摇了摇头:“陛下,为帝后者,当以天下为先,臣妾怎么会在乎这小小的个人恩怨。”
  皇上只是紧紧地握住我的手。
  次日早朝皇上下旨,称太后虽然参与谋逆,但子无黜母之义。只是将太后迁居到后宫的上阳宫,令有司厚加奉养。皇上将太后迁居到大内,就是为了防止太后再与外臣勾结,干预朝政。
  皇上又将所有参与此次谋逆的周氏诸人全部免官,流放岭南。
  我父亲也送到牵连,但皇上只是降我父亲为承恩侯,礼遇未变。
  今天是太后迁居的日子,我带着几个太监宫女去上阳宫见太后。
  到了上阳宫,守门的是两个年老的太监,他们迎上来给我问安。1 6 K小说网。电脑站www.16 k.cN
  上阳宫远在后宫的西北角上,离别的宫室都很远。我仔细打量了一眼,上阳宫虽然不如长乐宫宏丽,可收拾得倒也干净。
  我吩咐跟随我地太监宫女在宫门外等候,一个走了进去,宫内静悄悄的。
  我进到里间屋子。才见太后正坐在书案后抄写经书。
  我站在一旁,不敢打扰。
  半晌,香炉中的香燃尽了,太后这才抬起头:“皇后来了。”太后见到我,语气中竟没有一丝不悦。
  我忙跪下行礼:“臣妾给太后娘娘请安。”
  “皇后免礼。快坐下来吧,也和哀家说说话。”
  我谢了恩,这才坐在一旁地椅子上。
  过了一会儿,就有一个年老地宫女端上茶来。
  自从太后被软禁在长乐宫后,原来服侍太后的宫女太监都被发往了别处。冯成因受到牵连,如今被崔连贵关了起来。我见林志顺为人机警聪明,因此让他来了翊圣宫。
  我忙说:“太后娘娘,臣妾见服侍太后娘娘的宫女太监年龄都大了。恐怕娘娘多有不便。臣妾明日吩咐崔总管另派几个年龄小些的,娘娘也能方便很多。”
  太后笑着摇了摇头:“皇后不用费心了,哀家如今也没有什么要人服侍地地方,这些人也够用了。”
  我见太后的态度很坚决,就陪笑说:“太后娘娘,那臣妾不如让冯总管回来服侍娘娘。冯总管本也没什么大事,而且他服侍娘娘日子久,对娘娘的脾气还熟悉,娘娘也就省心多了。”
  太后这才点了点头。
  我坐在那里,不知道再说些什么好。我对太后心中还是有愧疚的。因此如今面对太后,我反而说不出话来。
  太后招手让我坐到她身边,我忙坐了过去,太后拉住我地手:“皇后做得没错。”
  我吃惊的看着太后。太后竟然没有埋怨我,还说我做得对?
  太后含笑看着我:“皇后,皇上是一个铁腕的人,皇后纵使劝阻皇上不要改革军制,恐怕皇上也不会收手。而且皇后这样做,就是将皇上的心推远了。皇后不仅帮不了周家,自己也失去了皇上地心,那将来皇后就会一无所有。长孙皇后能圣宠不衰。就是因为长孙皇后从不计较私利,无论何时都是为太宗着想。贾皇后为人聪敏颖悟,可惜她有时目光太过短浅,只想着贾氏家族的利益,所以失去了先帝地心。如今皇上虽然贬斥了周家诸人,可杨大人却依旧稳居相位。哀家就知道皇上还是为皇后着想地。”
  太后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帝王也是人。帝王也希望能有人能真心对待自己,皇后这次虽然失去了周家在朝中的支持,可却换来了皇上地真心相待。”
  的确,这次我表哥没有被牵连在其中,看来皇上还是顾及到我了。
  太后接着说道:“人常说不能因小失大,可何者为大,何者为小,世人却常常看不清楚。”
  我有些迟疑的看着太后,“太后娘娘曾劝过臣妾,让臣妾阻止万岁爷改革军制。”
  太后淡淡地笑了:“皇后不要忘了,在这宫里谁也不要相信。哀家会让皇后阻止皇上,只不过是为了拖延时间。哀家早已经联络好了周家的人要进行兵谏,只是不好仓促行事,所以哀家才会劝皇后如此。皇后没有按哀家说的做,才是做对了。哀家这样做,皇后不会怪哀家吧?”
  “太后娘娘是这宫里地人,就要按这宫里的规则行事,臣妾明白娘娘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太后拍了拍我的手,“皇后以为哀家被囚禁在这里,心里定会抑抑不平。哀家还想告诉皇后,哀家如今终于松了一口气,不用再担惊受怕了,也不用再去想朝堂纷争了。哀家在这里,每日抄抄经书,倒也悠闲自在。人无论是在得意时,还是在失意时,都该平常看待,这才是大家气度。”
  “臣妾一定牢记太后娘娘教诲“皇后回去吧,哀家也该歇一会儿了。”
  我站起身告辞,太后只是笑着点了点头。
  我回到翊圣宫,让林志顺将冯成带来。
  冯成一见我,就跪在地上磕头:“奴才谢皇后娘娘不杀之恩。”
  我仔细看了冯成一眼,冯成仿佛一下子老了很多。
  我忙安慰他:“冯总管也没犯什么错,只不过是为了把事情查明白,才委屈了冯总管几天。如今事情查明白了,冯总管依旧回去服侍太后娘娘才是。”
  冯成突然又给我磕了一个头:“皇后娘娘,奴才有要事要启禀娘娘,还请娘娘屏退从人。”
  冯成的语气很郑重,我有些吃惊地看着冯成。
  小江说几句废话,中国古代历朝尊崇礼法,而礼法的核心就是忠孝。究其原因,小江认为黄仁宇先生分析得很好:中国古代幅员辽阔,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光靠文官集团去治理,收效甚微,因此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原文很长,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黄仁宇先生的书。
  大家可以比较一下欧洲和我国的历史,就会发现我国较欧洲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要早得多,因此如何驾驭这样庞大的帝国,是摆在所有统治者面前地问题。古人选择的办法是借助于礼…………不是法律的法律,礼的重要就在于此。
    网友上传章节 第221章 萧元策之死
     更新时间:2009…4…26 12:23:31 本章字数:7018
  冯成压低声音:“皇后娘娘,此事事关萧少将军。”
  我听到这句话,如遭电击,一时呆在那里。
  半晌,我才回过神来。
  冯成正抬头偷看我的脸色,见我在看他,冯成忙低下头去。
  我对屋子里服侍的宫女太监挥了挥手,那些宫女太监行过礼之后就都退了出去。
  冯成又磕了一个头:“皇后娘娘,萧少将军并非战死,而是被人逼死的。”
  我想开口问冯成话,可竟然说不出话来。我只觉得自己的嘴唇在动,可却发不出一点声音来。
  半晌,我才勉强问道:“究竟是谁逼死了萧少将军?”
  “萧少将军”那几个字竟像含在我嗓子里一般,我费了好大劲儿才吐出来。
  “回皇后娘娘,是太后娘娘。”
  我只觉得耳朵里嗡嗡乱响,竟然再也听不到声音了,只是茫然地看着冯成。
  冯成凑上来,低声喊我:“皇后娘娘,皇后娘娘。”
  我半天才回过神来,冯成走到桌前给我倒了一杯茶。
  我接过茶杯,喝了一口,这才觉得好了些。
  冯成站在一旁,有些担心地看着我。
  我镇定了一下心神,这才对冯成说道:“你说说看,太后娘娘为什么要逼死萧少将军,又是如何逼死萧少将军的?”
  冯成略微迟疑了一下,这才说道:“回皇后娘娘话。那年重阳节,边关突然传来急报,说萧老将军病重。先帝诏萧老将军回京师养病,又派少将军去驻守边关。少将军去了边关之后,曾派人给皇后娘娘送了一份信来。那封信被太后娘娘截到了。太后娘娘当时看了信后,什么也没有说,又吩咐奴才等不得外泄,尤其不得让先帝知道。太后娘娘知道此事后,就一直急着把皇后娘娘许给先帝。”
  我看冯成说得轻描淡写,语焉不详,就知道这件事他肯定脱不了干系。冯成在宫里的势力很大,心腹遍布。否则萧元策地信太后又是如何拿到的?
  但我现在还不能把他逼得太急,他如今是走投无路,想借此事来向我邀功。如果把他逼急了的话,我将永远也无法知道真相,因此我只是点了点头。
  冯成一直留神看我的神色,见我点头,冯成的脸色似乎也缓和了不少。
  冯成又接着说道:“打那以后,太后娘娘就一直留心皇后娘娘和少将军地往来。后来北朝进犯,先帝宣少将军入朝,少将军进宫来给太后娘娘问安。少将军临走。太后娘娘特意让皇后娘娘送少将军,又派人悄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