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诗酒趁年华-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颜神佑答应了一声,带八郎到蒋氏跟着,六郎也凑了过去。不外说些:“人到了就好啦,总比提心吊胆的好。”
  蒋氏道:“我也是这般说的。可惜了,你阿爹又出门儿去了,等他回来,才是更热闹。”
  闲说些家常。便是晚宴,也不提什么政事。
  虽是久别重逢,众人也不痛饮,浅酌即止。见月上中天才散。姜戎不放心妹子,跟着到了门外,等姜氏上了车,才说:“都饮了一些酒,神佑也不要骑马,六郎也听话坐车。三娘(姜氏)你看好了孩子,别让他们逞强。”
  眼看着母子四人都上了车,才退后一步,一摆手:“回吧。”
  姜氏嗔道:“当我还小呢。”在京里时,凡回娘家,她哥哥们都要这般送,样样都要亲自查看。那时候她过得憋屈,要不是有娘家支持着怕是得崩溃。如今一家都到了昂州,姜氏很有几分怀念回忆之情。
  带着这份情感,又有两分醉意,姜氏便对儿女们道:“你们舅家对我们不薄,如今初到,你们可要多多照看几分。”
  颜神佑笑道:“舅家上进,到哪里都坏不了的。”
  六郎跟着点头。
  ————————————————————————————————
  颜神佑并没有哄骗姜氏,有姜戎这等人材到来,不用都是浪费。更何况知根知底,亲舅家相处将近二十年,也不曾对不起过颜家。且姜戎原本是朝廷的高级干部,姜家练兵多少年,姜家部曲,战斗力也是不错的。
  第二天,她便请舅舅们过府议事。
  在那之前,她先见了南宫醒。
  南宫醒才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地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原想睡个懒觉的,却被颜扒皮派人叫了来。南宫醒在妻子担心的目光中摇一摇头:“没事,又不用我冲锋陷阵。”说着打了个哈欠,一摇三摆出了房门。
  到了庭院里,伸手在脸上一抹,变脸似的,表情一变,就变成了一个面无表情的严肃份子。凭谁来看,他更像是一个古板的学究,而不是一个巧舌如簧的说客。
  自打颜肃之走了,颜神佑就开始了高三生的生活,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派人去叫南宫醒的时候,颜神佑就已经按着驿丞送来的情报(人员、资财等),跟方章开过一个小会了。初步估算了一下姜家需要的土地,以及,颜神佑这些个亲戚,都能帮上什么忙。
  姜云来的时候,已经划分过一次田地了,姜伍过来,又拨了一些。这一回,是第三次。姜家还没分家,前两次划得地颇多,这一次便不能划分太多。反正都是姜家自己内部分配,就不用颜神佑去操心了。
  南宫醒到得州府厅事,敏锐地发觉屏风后面影影绰绰,心道这大约是丁小娘子她们了。要说小娘子管事,是需得些女孩子帮衬,只是这样男女有别,委实有些麻烦的。
  一心二用,他还行了个标准的礼。
  颜神佑站起身来,笑道:“一路辛苦。”
  南宫醒再次重申了这是他应该做的。
  寒暄毕,上茶果,南宫醒不客气地喝了一杯茶,还要续杯。才讲起京城的事情:“据下官看来,此事,河间越家脱不了关系。恐怕,他们早就知道了,是以推波助澜。”
  颜神佑点头道:“五逆与京城门阀之间,总有千丝万缕的干系。我家在京城时便知,京城不少谣言是与他们脱不了干系的。京城究竟如何?”
  南宫醒道:“臣恐社稷倾覆。”
  “哦?”
  南宫醒回想了一下,道:“君臣离心。这世间,岂是占着为君的名份,便能令为君的信服的?今上多疑,不恤手足,寻常人家有这样的孩子,也要担心他败家,何况他身为一回之君,更需要些肚量?若是心胸狭窄之辈,有些小聪明,倒也能支撑些时日。然而……外戚又愚笨,他偏又护着。啧。”
  颜神佑道:“水家,还是没有消息?”
  南宫醒道:“至下官离京,蒋廷尉欲以其入罪,当绞。昏君犹不肯点头。”
  颜神佑“哈”了一声道:“他到底在想什么呢?”
  她说这话,也没想让南宫醒回答,南宫醒也没有回答,只是说:“不过,那个姓门的与越太常家怕是要糟。皇帝最恨的不是乱民,不是阮梅,却是同姓。越家在这个时候与河间联姻,嘿嘿。”一切尽在不言中。
  颜神佑冷哼道:“他也就配拿越太常开刀了。”
  南宫醒道:“只怕他最终也护不下水家,朝臣们不肯再让他作威作福,无论是迎奉新君,抑或是还要他做傀儡,都要杀一杀他的威风。”
  颜神佑耸耸肩:“那又如何?”水家不灭门,她爹就不可能回京。朝臣们再狠,也没办法让水货全家都死绝。水货虽矬,想犯这种大罪,他们是真的没有那个水平的。虞喆不死,水家就会存活,颜肃之就不好说要造反。这头扯旗,那头虞喆下个罪己诏。颜肃之是收手还是不收手?
  这事儿好有一比,好似父母天天虐待孩子,孩子反抗了,父母见势不妙,来个道歉。你说这孩子是原谅好,还是不原谅好?
  颜神佑现在巴不得虞喆执迷不悟。
  南宫醒也学着她耸了一下肩。
  颜神佑这才转回正题,对南宫醒道:“先生这一路行来,看扬州如何?”
  南宫醒问道:“小娘子是说?”
  “人心,气候,收成。”
  南宫醒道:“只怕大乱便在眼前。”
  颜神佑惊讶道:“我也有些扬州的消息,知道必不会很太平,如何又要说大乱?扬州城里,有蒋刺史。吴郡那里有韩斗。阿爹又新平湓郡。怎么会很乱?”
  南宫醒道:“扬州世家覆灭,乡间各自为营,结不成太强的势力来守一方安宁。这倒也罢了。两年大旱,民不聊生这个小娘子是知道的,否则,咱们也招不到这么些流亡之人。扬州城或许还有些余粮,旁的地方,有粮的看着两年干旱,愈发不敢放粮,生怕明年再没收成。没粮的也不能等死,逃亡路太远,怕死在路上。不如就近去抢。”
  颜神佑道:“这倒是。不过,不是还有扬州城和吴郡么?这两处也乱?”
  南宫醒道:“韩斗,本事也是有一些的,只可惜根基又浅,又是造反的出身。士绅即不肯信他,又鄙薄他的为人。小娘子想想,他是为什么造反的?”
  颜神佑哑然,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个理由确实有些上不得台面。这个……只有带着少女梦幻泡泡的姑娘、闲极无聊的文人才会觉得萌,真正到了政治角逐的层面上,便会让人觉得不可信。
  一方镇守,无法令人相信,便是有些急智、有些才能,也会出现后续乏力的情况。毕竟,他不可能一个人做了所有的事情,他得需要帮手。可人家不信任他,没人跟给他打工。人心离散,这日子也就过不下去了。
  扬州城倒是暂时不缺粮,又要放粮。可是存粮有限,两年绝收,也渐支持不住。蒋刺史为守城,拼命征发民伕,又拉壮丁。弄得百姓也要支持不下去了。
  颜神佑叹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南宫醒接口道:“吾辈正当解民于消火之中。”
  颜神佑道:“阿爹已去荆州了,扬州这里,再等等罢。我请先生来,正为说荆州之事。”
  南宫醒作洗耳恭听之状,颜神佑道:“阿爹军前,并无先生这样的能人。不知先生,可愿再辛苦一回,往荆州去?”
  南宫醒笑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南宫醒的心里,也是想建功立业的。乱世给了他最好的机会,只可惜了,他武力值不高,在军事指挥上也没太多的天份,技能点全点在演技上了。不能上阵杀敌,就做些跑腿的工作吧。昂州这里,忽悠人的事儿,颜神佑做得就很好了。倒不如到颜肃之那里,那里的竞争对手有一个是结巴,真是太好了!
  既然南宫醒乐得上前线,颜神佑便说:“先生且歇息两日,三日后动身,可否?”
  南宫醒痛快地答应了。
  出了州府,南宫醒挺起了胸脯,嘿嘿,功劳,我来了!
  还没过街,就被一队马队拦了路,抬眼一看,这人他认识——姜戎。
  两人见过礼,姜戎错身入府。
  ————————————————————————————————
  姜戎是带着计划来的,昨天晚上,姜家人都没喝得太多,吃完饭又开了个小会。蒋氏等再次说了昂州的几次凶险,又说了颜肃之父女遇刺等事。这让姜戎心里越发有底了。
  他想带兵加入昂州序列。士族的好名声对家族存亡的用处不大,这一点丙寅之乱血的教训已经证实了。只靠裙带关系,从来都是为人所不齿的。不如拼一把,他有兵,可以献出,但是希望能给自己弄一个机会。
  事实上,霍白也是存的这么个心。从来,军功最重。霍家既非一流的豪门,乱世里,装逼是没用的,还是得有硬货才能拿得出手。是以明知霍亥可能不开心,他还是顺着霍亥夸他能文能武的竿子往上爬,爬得过了警戒线,让霍亥有些不高兴。
  颜神佑这里,与姜戎想的是一样的。只是她还有一点顾虑,昂州是缺人,但是……如果把姜家所有的男丁都安插去做官了,在昂州官员序列里占的比例会略高,太惹眼。如何分流安置,这是一个难题,一个处理不好,容易影响感情。在没有一个完整的方案之前,她决定,一个一个来。
  用一个拖字诀,比如,先安排她大舅。

  作者有话要说:【系统】你的好友【颜神佑】寄来【包裹】
  【系统】你打开【包裹】
  【系统】恭喜玩家【颜肃之】获得【南宫醒】
  不马上造反的另一个原因:不知道虞喆的应对……


☆、193·民心与士望

  姜戎来了;颜神佑不敢再居上座;姜戎也不去做那个主位。甥舅俩都弃了那主座;一下面一东一西,相对而坐。
  颜神佑抢先向姜戎问好;且说:“阿舅何须这般焦急?”
  姜戎昨天听了许多消息;对于这个外甥女的恐怖程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不拿她当寻常晚辈来看;行动之间多了几分慎重。听颜神佑这般问他,微微一笑,道:“总要先认一认门。你阿爹又出远门了,难道我不该来看看你们娘儿几个么?”
  颜神佑道:“那可好了;阿娘整日里念叨着呢。前些日子天天盼,昨天回来;又念叨着……呃,想姨母了。”
  姜戎面上一黯,又恢复了从容,只是多少带着那么一点担忧。颜神佑趁势问她姨妈怎么样。
  姜戎道:“蒋家不是不识趣的人,”两人坐对面,姜戎很容易就看到颜神佑,见她感兴趣的样子,索性都告诉她了,“勤政殿可以休矣。”
  这倒与南宫醒的意见一致了。
  舅甥二人聊天愉快,姜戎见颜神佑总不提及颜启的事情,还恐她伤心。然而此事不提也不行,便倚老卖老,主动提及,安慰颜神佑道:“老将军的事儿,廷尉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你们也不要过于伤心,你们现在,不好回京的。回了,我怕你们回不来。有人为你们出手,也聊胜于无了。”
  颜神佑微微一笑,她是一点也不伤心的,大家不过是生气那么一下而已,根本就没有丧失理智。听姜戎这么说,颜神佑道:“阿舅放心,我们理会的。只是不能亲自报仇,终是有些遗憾的。”
  姜戎将她这话当了真,认真地劝道:“要顾全大局。你先前是怎么跟李老先生他们说的?那些才是正理。再者,你也要想一想,北上了,辎重粮草怎么办?扬州还乱着,被乱民断了粮断不是闹着玩的。”
  他好险没说出“因小失大”来。实是不欲颜神佑等因为颜启,误了正事。现在这样循序渐进的,就很好。要说姜戎没打着让颜肃之当皇帝的主义,他自己都不信。然而现在提兵北上,实为不智。
  颜神佑眉心微颦,小模样儿看起来十分惹人疼爱,口上说得深明大义:“我知道的,只是……唉……”
  姜戎道:“这才是嘛。”
  颜神佑心道,肯定不能饶了那个蠢皇帝啊,还有水货,我特么肯定不会让皇帝点头杀了他舅就算完的好吗?
  现在不过是在争取姜戎的同情罢了。姜戎是她舅,辈份摆在那里呢,颜神佑不敢贸然将姜戎送到战场上去。想让他留在城里,先别上战场上去凑热闹了。总得先打一打感情牌。姜戎虽然一直练着兵什么的,从来没上过战阵呐。
  这个时候,颜神佑见姜戎已经被她带着入了戏了,才缓缓说出请姜戎指点一下昂州城的守卫一类的。将守卫宫城的先进经验给带过来。
  姜戎的心里,是想上战场的。虽说是姻亲,而且早早交出了侄子过来帮忙,在京中也照应过颜家。现在到了昂州,绝对不能吃老本。听颜神佑这么说,姜戎心道,这是不让我上前线?妇道人家就是妇道人家,总有那么一点心软短视的地方。我且答应下来,要她看一看我的本事,再提上战场。
  想到这里,姜戎点头道:“也好,你守家,总要牢靠些才好。”
  颜神佑便与他提起部曲的事情:“那些还是归阿舅管,我并不插手。只是玄衣与本州兵马,自有些训练的办法。”取了写好的小册子请姜戎过目。
  姜戎看不几行,表情便严肃了起来,这里面的训练方法,还真是……耳目一新,而且体能标准订得相当高。姜戎这才想起来,眼前这个外甥女儿,似乎是上阵砍过人的。将方才生出的那一点轻视给压了下去,又有一点轻微的尴尬。【这是嫌我的部曲不够精锐,是以留下来训练之故?】
  姜戎还是猜错了,颜神佑这还是要留他下来,别有用途的。很快,他就能知道了。现在,他只是比较中恳地道:“此法训出的兵马,必是精英之士罢?我也叫他们操练起来才好。只是以后打起仗来用到的人多,这些士卒必要训满三个月,怕太慢。”
  颜神佑道:“练得强壮些,上阵之后存活的机率会高些,减员的情况也会少些。昂州人太少了,消耗不起的。”
  姜戎便不再与她争辩,只说:“既如此,我明日便看看这里的城防。”
  颜神佑脸上笑开了花:“我就知道阿舅是靠得住的。”
  姜戎先前小有不快,毕竟爱护了她这么些年,此时见她笑得开心,心情也好,终于想起一事来——他还是难以遏抑住对名士的喜爱,问颜神佑:“李先生和霍先生……如今都方便么?”十分想见上一见。
  颜神佑掩口笑道:“阿舅莫非能掐会算?我正想请二位先生来议事呢。”
  这便是她要请姜戎留下来的另一个原因了。
  ————————————————————————————————
  李彦当时正在上课,听说颜神佑请他过去,不满地意:“六郎正在上课!”
  阿琴谦卑地躬身道:“小娘子亦请了霍老先生,叫六郎与唐大郎一道过去呢。姜家阿舅也在。”
  李彦心道,这莫非是真的有事?起来正一正衣冠,低头看六朗与阿茵也爬了起来,并没有显得特别急不可耐,满意地翘了翘嘴角。
  到得厅事里,见颜神佑与姜戎都在,才见过礼,姜戎将六郎唤到跟前摸了一把他那张严肃的胖脸,霍亥也到了。霍亥听到消息的时候,比较担心是他侄孙是不是出了什么状况,急得背上出汗。
  到了一看,氛围居然很和谐,老李当地站着,一个白面有须的中年人在摸六郎,颜神佑抱着阿茵问他累不累。
  霍亥:……
  霍亥来了,又是一番见礼。姜戎对二位两先生说了些钦慕的话,两位听颜神佑介绍说这是她舅,也都赞叹姜戎很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