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诗酒趁年华-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霍亥:得再搞个御史来了!居然忘了这一茬儿!
  是的,御史分很多种,其中一种就是专管开会纪律的。开会的时候穿衣戴冠不标准,参!交头接耳,参!打瞌睡,参!说错话,参!扰乱秩序,参!
  霍亥暗暗提醒自己,一定要提醒新御史,遇到翻白眼的,也要参一参!
  颜肃之收获病友白眼一枚,心下大快,宣布散会,留下丞相等人开个小会。
  与会人员并不太多,也就是丞相尚书九卿这样级别的人,也就是在正三品以上的。颜神佑给颜肃之的官制原本挺周全的,但是颜肃之硬又将她给塞了进去,尚书令变作从一品后,尚书们被颜肃之调到了正二品的位置上,九卿成了正三品,下面许多官职都有微调。
  颜神佑对此颇为心虚,因为她是夹塞进去的,她爹为了不让更多人超过她,把许多人的级别都活活给压了下去。
  不过在这个时候,没有人计较这样的“小事”,都在准备着讨论其他的事情呢。比如说,颜家的七庙。
  这是一个让颜肃之尴尬得想死的议题!
  不是因为他讨厌亲爹颜启,也不是因为他不大喜欢亲祖母颜老娘,而是……尼玛颜家根本上数不了那么多代!颜家祖宗八代没一个识字的,亲戚四邻没一个有钱的,头一个识点字的就是颜启自己,所以,自家既不会有什么记录,也不可能有钱请个书生给他们家修个家谱!本来呢,官方的户籍册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档案也有保存年限的,更何况是战乱时期?颜启找的时候都已经不知道烧成啥样了,压根儿没找着。
  你可以远隔着八百代找个名人当祖宗,但是吧,这些比较近的亲属,造假还是比较下不去手的。人总得有点节操吧,祖宗太远了,由你编,太近的,你好意思编得太假吗?万一被人家真正的后代找上门来,你要怎么收场啊?
  天子七庙,是必须得建的,始祖四亲与二祧。始祖你可以拉着不知道几千年前的传说中的人物认来当祖,可是上数四亲二祧,颜肃之能知道他爷爷叫什么已经是极限了!而且名字都不好听,想想看吧,颜启本名颜二狗……
  颜肃之就拿眼睛去看他哥,觉得这货比较注重这些,可能会知道。这一看,他乐了,颜孝之的尴尬只比他多不比他少,颜渊之也如坐针毡——原来他们也不知道!
  建议是叶琛提的,作为丞相,他不提就是失职,可提了还真不大好讨论啊。叶琛此时便深恨唐仪跑去检查皇宫守卫,没跟过来开会。只好朝斜对面的颜神佑打个暗号。
  颜神佑自己也呆住了,身为颜家闺女,她是真的不知道颜启往上的人都叫啥。颜肃之坐得高高的,跟班主任似的,底下同学们的小动作他看得一清二楚。主动开口道:“这个……我回去查一查,先议谥号吧。”从始祖开始,一一的讨论了起来。颜肃之捏着个鼻子,听他们给颜启加谥号。
  这年头谥号也挺简单的,就那么三五个字了账。很快,讨论完了颜启的,很快将其他几个人也都填了上去,七庙都是有差不多的格式的,往里面一填就得了。颜肃之不想再管了,就说:“宗正主持修玉牒吧。”
  昨天才新鲜出炉的宗正颜孝之:“……”MD!
  不得已,颜孝之开始打腹稿:要不,就是祖父讳某,曾祖父讳某?说不记得名字了也比叫什么颜麻子颜大头强啊!
  那一厢,另一个让人头疼的棘手问题又被李彦给摆了出来——宦官!
  宦官这种生物的存在,就是为了皇帝家后宫而存在的。说得再明白一点,是为了皇帝圈养女人而存在的。原本是个不人道的事儿,正人君子也蛮鄙视宦官的。可就是没人能废了这个制度,皇帝后宫那里,还是得人伺候的。
  大周朝的制度一切都是草创,把朝廷的架子搭起来就不错了,宦官什么的,还真没开始搞。但是不说又不行,李彦只得捏着鼻子又问了一句:“旧廷宦官数目似有不足,不知当如何决断?”
  颜肃之也颇为踌躇,他对于用宦官也没那么大的兴趣,但是皇帝后宫不用宦官,总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同样的,先前他们拿宦官的事儿做文章,坑过别人,现在自己要再做同样的事情,他也浑身不自中。中二归中二,他现在好多了,底线也高了不少。
  想着,他就对颜神佑使了个眼色。
  颜神佑是一点也不喜欢人造宦官这种事儿的,以前有的,那就罢了,以后却是万万不能由她家来开这么个头的。
  颜神佑故作惊讶道:“这事儿好几年前不是就有了定论了么?哪怕现在人口多,也不合做这等事。”
  米挚嘴唇动了一动,又停住了,总觉得哪里不对。实在忍不住了,抬眼看了看楚丰。楚丰半合着眼睛,一言不发,配上他那个长相,简直就像庙里拜的神仙像一样。
  米挚:……
  蒋熙老早就知道这丫头不太好惹,索性什么都不说。倒是霍亥,勉强开口道:“这是要不征宦者?这样不大好罢?从来都是有的。”
  这些人也是蛮奇怪的,有宦官的时候,他们恨不得宦官消失,觉得看着都污了眼睛。可一旦不要宦官了,他们心里又不塌实了起来。连颜孝之都说:“这如何使得?岂不是没人伺候了?”
  颜神佑奇道:“家里还是那么多人,怎么就没人伺候了呢?”
  颜孝之:……反正就是觉得有哪里不对啊啊啊啊啊啊
  于是就出现了这么个奇怪的现象,说不搞的人,有理有据,说要搞的人,拿不出硬道理来又不肯让步。
  颜肃之自己是无所谓的,就看着大家争。唐仪他大伯唐证道有点看不下去了,出言相帮,对颜神佑道:“非如此,不足以显帝王威仪。”
  颜神佑道:“光摆谱儿有什么用?行此不仁之事,焉能不坏气运?我家以前也没用过半个宦官,阿爹照样登基,他们使了宦官的,都死得不能再死了。”
  唐证道:……
  楚丰睁开一只眼,看了看唐证道:叫你出头!知道厉害了吧?
  唐证道灰溜溜地退了回去,深觉女人上朝就是麻烦!
  可是霍亥还是说:“此一时彼一时,那个……”
  颜肃之却有点迷信了起来:“仪仗有侍人,守卫有虎贲,确也有些多余。”
  霍亥:……
  颜肃之晓得这老头儿顽固不好对付,对颜神佑使了一个眼色,那意思,你看着办吧。你能吵赢了就听你的。
  颜神佑被亲爹坑了一把,只得亲自下场。问霍亥道:“谎言重复一千遍也会变成真理,是吗?”
  霍亥跳了起来:“对便是对,错便是错!怎么能混而一谈?我辈之责,正在于澄清正道!”老头儿还真是挺较真儿的。唐证道耳朵一跳,差点要答一声“到”,因为这个名字,从小到大给他惹了不少笑话。
  颜神佑道:“您为什么这么激动呢?譬如宦官这件事情,难道阉割无辜是对的?还是将犯法受刑之小人置于君侧是对的?还真是错事做得太久了就以为是对的了吗?错事都能认作是礼,说几句话又有什么?”
  霍亥:……
  败退。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也没人再提什么充实后宫的事情了。只要皇帝有儿子,脑筋正常的大臣都不会催着他去好色。
  继续下一个议题……
  这个时候,米挚居然突然问颜肃之:“太子已长成,不知陛下有何安排?”对的,米挚想了这半天,就想到这么一个办法来了。没道理闺女管着事儿,让儿子退后一步啊!六郎今年十三岁了,三师三保都是朝臣兼任,上午要开会、下午要办公的,让六郎自学吗?不如带到朝廷上来熏染熏染。
  别说,这还真是个问题呢!


☆、255·彪悍的公主

  蒋熙与楚丰都分了一只眼睛给颜神佑;看她的反应。颜神佑倒是无所谓;总不能把她弟当猪养吧?没道理她累得像条狗;她弟还窝后边儿玩耍吧?
  颜肃之摸了摸下巴;嘿嘿一笑:“我今分…身乏术;太后钟爱太子;且令承欢膝下。”然后又说丞相说的也对,太子的功课是不能耽搁的,那就给三师三保排个班吧,大家轮流上班;保证太子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米挚张大了嘴巴。亲,这跟说好的不一样啊,亲!
  楚丰扶额;心说,米挚这小子太傻。哪怕你说的是对的,这么大的事儿,你好没个准备就这么提么?好歹跟大家串通一下吧?我那外甥精得跟个鬼一样,你这傻不愣登的就跳出来,都不算他加盘菜的。你跟他很熟么?不熟你好意思头一天就跳出来说这么敏…感的话题么?没看六郎的老师们都还没说话么?他们跟六郎不比你亲么?当心我外甥犯神经病啊!
  太尉大人对他这个外甥还真是知之甚深,颜肃之的脑子里已经转了八百个圈儿了,每一个都不那么让他开心!比如“抬我儿子来打击我闺女”,比如“想要插手我家的家务事”,又比如“这么早就开始站队了吗?”,再比如“是不是对我闺女有意见?”
  颜肃之会这么想,倒也不是因为他多疑,实在是觉得米挚的建议十分可疑!
  他自认对儿女是一碗水端平的,还是十分公道且为儿女着想的。八郎还小需要读书,暂且不提。闺女从小就跟正常人不一样,小时候环境还不好,所以早慧一点,早早地参与到了造反的大业中来,他就给闺女成长的空间。六郎是他嫡长子,继承人,他想不重视都难!
  可六郎现在毕竟才十三岁,哦,十三岁生日还没过呢,要不要这么捉急?!颜肃之在十三岁的时候还在学校里跟课本死磕呢!他以前是经常带着六郎,让他旁听一些正事,也会教导他、暗示女儿教导、放老妈身边熏陶,可这个年纪的人,正是学习知识、塑造三观的时候!学习是不好耽误的!尤其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到了六郎主政的时候,文治会更加重要。
  过早地接触一些政务上的阴谋,对孩子的身心成长不利。颜肃之当然不会不给儿子锻炼的机会,但是,整个过程得在他的掌控之内才行。女儿那个是特殊情况,打小环境就不对,颜肃之常常引以为恨,十分自责。
  颜肃之不大痛快了,不痛快也不能在挂牌营业的第二天就开除个职业经理人,他只能皮笑肉不笑地打了个太极。搞得米挚傻眼了,他确实是不如他父亲的,只想到颜神佑可能会反对,没想到反对的人是颜肃之。
  颜神佑却又趁机建言:“东宫既立,请择伴读以丰其羽翼。”
  米挚……md!
  颜肃之眼睛里透出笑意来:“好呀!”
  李彦咳嗽了一声,翻翻眼皮看着颜肃之:老板,注意形象啊!注意你的用词啊。
  颜肃之对他一挤眼睛:知道啦。
  李彦:……卧槽!李老头儿差点没被颜肃之这一挤眼睛给呛死!
  颜神佑的建议一提出,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不出意外的,阿茵等人必然入选,八郎也得跟着一块儿读书。颜肃之咳嗽一声:“先叫六郎陪陪娘娘,过几日与他择同窗。”说完,丢给女儿一个满意的眼神:干得漂亮!
  颜神佑挑挑眉,颜肃之笑了。
  楚丰见状,便请颜肃之给六郎把东宫的人员给配上一配,光有师傅还是不行的,至少生活起居方面,太子总不好跟土地主家少爷搞一个水准吧?颜肃之一摸下巴,严肃地道:“阿舅说的是。”
  一声“阿舅”唤得楚丰通体舒泰。他原本也是小有不乐的,比如他还是想当个丞相什么的。虽然太尉的级别不比丞相低,但是约定俗成,那还是不大如丞相的。尤其颜肃之父女又握紧了兵权不放,太尉的实权就更少了。颜肃之这么正式的场合不称官职而叫他舅,虽然有可能是又犯二了,但是这么亲密呢,也多少减低了楚丰的不满。
  霍亥看一眼颜肃之,心中涌起和李彦一样的无力感:老板,形象呢?开会的时候你该称呼他太尉的啊!
  颜肃之才不管这个呢,事到如今,他家亲戚,他也就是对亲妈改了个称呼。以前跟别人说“家母”,现在称呼“娘娘”,楚氏面前,他还是叫“阿娘”。满宫里,也只有在比较正式的场合用陛下、殿下之类的敬称,其他时候称呼一如普通人家。即使是奴婢,寻常也只称呼“娘娘”、“娘子”一类。
  颜肃之觉得,这样才舒服,硬改口什么的,完全没必要!哪朝哪代的,也不至于跟这几个称呼死磕,搞得一家人不像一家人,倒似上司下属一样,没一丝人味儿。
  颜神佑的手指在袖子里勾了勾,心说,成了!至少太子家令的职位,就要落进王大郎的口袋里了。她得尽早给阿圆安排个身份,这个倒也好办,阿圆本就是姜氏的陪嫁,后来又陪嫁给了她,旧京的档案都烧了,昂州的新建,跟颜希真、颜静娴打一声招呼,方章也是熟人,今天就能改过来。
  这些都讨论得差不多了,颜孝之就开始打报告:“二郎早与张氏订亲,请完婚。”
  坑爹哟!这就是全家升格成皇家人的一个负面效果了——儿子的婚事亲爹做不了主,得跟boss打申请。二郎封郡王,他的妻子就是王妃,王妃是在编制的国家公务员,得皇帝给发上岗证。这事儿二郎的亲爹颜孝之说了不算,得颜肃之说了算。
  这门亲事本来就是为了将益州搞到手,由颜肃之批准了的,这时节只是执行而已。更兼益州此时还有些敌对势力在搞事,更需要安定人心,颜肃之一摆手:“准了。”指定让蒋峦去草诏。
  颜渊之思之再三,还是没有给自己的两个儿子打结婚申请。他原本是相中姜家女孩儿的,后来又看李三娘不错,但是呢,这两家女孩子都有那么一点点问题——好像跳到前台的时间比较多啊,他总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
  正思忖间,颜肃之又命蒋峦草诏,要将八郎和楚丰曾孙女儿的婚事先给定下来,也就是正经下个订婚的诏书,准备定亲礼。等啥时孩子长大了,啥时再办喜事儿。
  楚丰也出列为谢,一颗心也放回了腔子里。
  ————————————————————————————————
  前朝你来我往,后宫也没闲着。姜氏是有些发愁的,她比较犹豫的是,要不要给颜肃之找几个嫔御呢?颜神佑是她养大的闺女,虽然思想特别奇葩,脑洞开得像黑洞,但是有一点姜氏是很肯定的:闺女向着她,并且作为一个读圣贤书长大、三观挺正常的人,颜神佑是不喜欢好色之徒的,正人君子没一个喜欢好色之徒。
  所以,颜神佑主持官制,抹去了宦官的存在,又不给后宫定级,姜氏就知道她打的什么主意了。这个未免有些与众不同了一点,姜氏也有点为难。她自己的年纪也大了,也是该给颜肃之找个人侍奉一下了。不然颜肃之这个样子,好像也有那么一点寒碜。姜氏外孙都有了,自己再去拼命生孩子,好像也不现实。
  但是女儿好像又是一片好心,姜氏就拿不定主意了,决定跟颜神佑商议商议再作决定。
  那一边,楚氏也在忙。颜肃之说得没错,他将儿子丢给老娘去教育了。到了他这个年纪,就越发觉得少年时对楚氏的做法是有了一些偏见的。至少,楚氏在家庭教育的理念上是对的,比如,一家人只有团结一点,不计较个人得失一点,才能大家都好!当然,颜肃之对于楚氏当时把他当傻货,不跟他说明白道理也是有一点怨念的,虽然在楚氏这样的智商面前,他是挺逗比的,但是……亲娘,好歹说一声啊!
  即便如此,颜肃之还是把儿子送给楚氏去拾掇,同时小心翼翼地跟楚氏说:“阿娘,您跟他说得明白一点,讲点道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