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贾敏的红楼生活-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里住着,是不是也要预备些东西给林家送去?就算不为了讨好老太太,林家霁玉表弟这才多大年纪,身上就有了五品的爵位,而且听说他在国子监书读的也很好,将来前程恐怕错不了。所以这次我们应该备份厚礼送过去,和林家交好才是。”
  
  早已经从王夫人那里得到“内幕”的薛姨妈嗤笑道:“什么前程错不了?你当林家霁哥儿的爵位是怎么来的?不过是花钱买来的,能有什么前程?……”将从王夫人那里听来的事实告诉宝钗,薛姨妈道:“不过和大房的琏儿身上捐的同知一样,有什么好炫耀,值得说嘴的。不过我的儿,你提醒的也是,我们在这边府里住着,那边可是老太太最疼的女儿,如今外孙有了爵位,我们既然知道了,总不好不表示。倒是应该打发人送份礼过去,不过用着特别准备,按照一般走礼的规矩走就是。”
  
  宝钗听了,大急,想再劝劝薛姨妈。朝廷的爵位哪里是能够和做买卖一般,可以拿钱买卖的?若不是林海有功于社稷,贾敏就是献上百万钱财,朝廷也不会给霁玉封爵的!若是爵位能够拿钱来买,薛家有百万之富,还不早买个爵位回来了,何至于让贾母嫌弃薛家皇商的身份?贾琏捐的五品同知身份,虽说是官身,但是那是虚衔。拿钱走门路就能捐的,朝廷不发俸银,只不过抬了一□份。哪里能够和霁玉正经八百的爵位相比?
  
  不等宝钗开口,薛姨妈又抢在前面,语重心长的道:“我们家在京里靠的就是你舅舅家和你姨娘家。如今你舅舅不在京里,我们只能靠着你姨娘家。你姨娘家是国公府,如今府里又出了娘娘,比以前是更上一层楼。林家原本林老爷还在时,虽然家里没有爵位,可是到底是二品官,倒也不错。只是如今林老爷过世,最出息的不过是清玉有个举人的身份罢了。如今虽然霁玉有了个云骑尉的爵位,但是才五品,宰相门前还七品官,他这个根本算不了什么。林家拿什么和贾家相比?”
  
  “况且你姨娘和她家的这位姑太太不和,原来面上还能维持,据说现在两人已经撕破脸了。我们虽然想着讨好老太太,但是也不能惹你姨娘不快。原本你和宝玉的事,你姨娘是千肯万肯的,只是老太太那边不松口,因此这是就这么胶着。只是婚姻大事,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就算老太太看不中你,只要你姨娘认定了你,老太太也没个越过宝玉的父母直接将事情定下来的道理。所以你姨娘和我商量着,让你讨得老太太欢喜,进而取得她同意。……如今你姨娘的女儿成了娘娘,又要回家省亲,这是多大的荣耀,所以你姨娘在老太太跟前也不像以前一样说不上话了,到时,若是老太太还不同意,你姨娘就可以求娘娘出面。你姨娘如今有娘娘撑腰,而且老太太有上了年纪,……,所以老太太那边我们是尽量讨好,能不得罪就不得罪,若是真着恼了我们也没办法,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惹你姨娘不快。你懂吗?”
  
  宝钗一肚子劝解薛姨妈的话,在薛姨妈说到她终身大事的时候,已经羞得不好张口了。等听到后面薛姨妈的话,宝钗已经明白了。别看现在贾家内院依然是贾母为大,但是王夫人比贾母年轻,而且又有娘娘撑腰,此消彼长,若非还有一个“孝”字压着,王夫人恐怕已经压过贾母了。但是照这样情势看来,王夫人越过贾母之势已经昭显,因此虽然不能得罪贾母,但是更不能得罪王夫人。
  
  林家林海已死,虽然因为霁玉封爵,挽救了一点林家“颓势”,或许林家将来会更好,但是将来的事谁都说不准,难说林家会成什么样。林家和薛家本就是转折亲,交情不深,不比贾家,薛姨妈和王夫人乃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妹,两家又有联姻之意。相比林家未可知的前途,还是不要冒着得罪王夫人的危险行事,直接抱住贾家现在这棵大树的好。想明白的宝钗也就将劝解薛姨妈的话都咽进了肚子,依着薛姨妈的意思行事了。
  
  对比王夫人和薛姨妈酸溜溜的心态,李纨则纯粹是羡慕了。将贾兰哄睡着了,盯着贾兰的睡颜,李纨不由自主的想到林家。林家本就是四代列侯,虽然到了林海这一辈中没了爵位,却是科举出身,一路升迁,做到了二品大员的位置。死后,荫及家人,妻子成了一品诰命夫人,儿子有了五品的爵位。对于贾敏来说,虽然死了丈夫,但是霁玉是她强大的依靠。
  
  伸手轻轻抚上贾兰的嫩脸,李纨心中涌起一片柔情。她盼着贾兰出息,贾兰日后哪怕赶上林海一半也是好的。只是贾兰想要出人头地并不容易,李纨知道,他不得王夫人欢喜,连带着贾兰这个二房的长子嫡孙也被忽视。何况有宝玉在,恐怕也指望不上贾家在贾兰身上出力,那么贾兰只能靠着自己刻苦攻读走科举这条路了。可是学里的老太爷上了年纪,一年中有一半的日子都病休在家,将学堂交给孙子贾瑞管着。贾瑞二十多岁的人了,连个童生都没考上,这样下去,岂不耽误贾兰?
  
  单给贾兰请个先生?宝玉是个不爱读书的,因为学里老太爷年老,又有贾母和王夫人护在里面,所以宝玉就这么混着。如果单请先生过府教导的话,恐怕贾政就会让宝玉和贾兰一起读书。宝玉那个性子李纨还不清楚,哪里是肯安静下来读书的,若是惹出什么事来,恐怕贾母和王夫人不会怪宝玉,只会怪罪到贾兰头上,再说,李纨还担心贾兰和宝玉在一起,宝玉带坏了贾兰呢!
  
  此路不通,琢磨来琢磨去,李纨将主意打在了清玉和霁玉的身上。清玉和霁玉年纪和宝玉相仿,但是如今清玉已经中了举,霁玉这边虽然依旧是秀才,可是李纨听说在国子监学业也是顶尖的。之所以这次恩科没下场,不过是因为年纪小,林海担心他小小年纪中了举,骄傲自满,所以拦在里面,等下一科罢了。若是贾兰能得他俩教导,学业必有进益。知道贾敏和王夫人不睦的李纨知道,这事不能和王夫人提,否则必定不成,还是要和贾母说才行,因此李纨琢磨着挑个时间将这事和贾母说说。
  
  完全不知道被算计的清玉正坐在书斋里书桌前发呆,回想着送走宫里前来颁旨的内侍,贾敏对他和霁玉说的话。贾敏直截了当的告诉他们,其实霁玉的爵位是她算计来的。她之所以想法设法求下这个爵位,为的就是家中的安定。她没有怀疑清玉和霁玉兄弟之间感情的意思,这样做不过是弹压府里不安分的下人。贾敏这般将话说到明处,清玉和霁玉反而无话可说。
  
  釉玉孤身一人从外面进来,见他这个样子,喊了一声:“哥哥?”清玉回过神,见釉玉一人,忙道:“怎么就你一个人过来了,你身边的丫头婆子呢?怎么这么不经心?虽然我们待下宽和,但是你待她们也别太宽,不然纵的她们没上没下,到时……”
  
  “是我不让跟来的。”釉玉打断清玉,道:“我不放心,来看看你。”
  
  虽然贾敏待几个孩子一般无二,但是下面的人态度还是有所差别的。釉玉和漱玉相比黛玉并不是特别明显,毕竟女儿是要嫁出去的。但是霁玉和清玉是府里的男丁,霁玉身为嫡子,是林家最正统的继承人,所以人心所向,自然更偏着霁玉这边。等林海过世,清玉身为庶长子,又有举人的名头,家里的风向稍微有那么一点改变。不要说清玉这边,就连釉玉都感觉到了,仆役对待她的态度比以前更加谦卑恭敬,向她请安问好的人也多了起来。只是这一切改变都在皇上赏赐了霁玉爵位之后又变回了原来模样。
  
  清玉笑了,道:“看我做什么?我有什么让你不放心的?……”对上不说话,满眼忧心,定定望着他的釉玉,清玉轻叹了口气,语气坚定的道:“真的,我真没事。”见釉玉依然不肯相信,清玉面露苦笑,低声道:“我们四岁上头才进了府,釉玉,你可还记得我们在外面过得是什么日子吗?”
  
  不等釉玉回答,清玉直接道:“或许你不记得了,可是我记得清清楚楚。特别是父亲将我们接进府中前那半年在戏班的日子,刚进戏班时因为学不好戏,被班主拿着鞭子抽打,三天不给饭吃。那种疼痛和饥饿的感觉已经深深的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至今我睡觉做梦的时候有的时候还会梦到,被那种感觉惊醒。……”
  
  看着清玉吃惊的望着他的模样,清玉笑笑,起身望着窗外,陷入了回忆中。“在被父亲接进府里之后,我只觉得好像从地狱进了天堂。因为担心饿肚子,我不仅每次吃饭的时候恨不得把桌上的饭菜全都吃光,哪怕撑得要死也不停口,更是在吃点心将点心偷偷的贴身藏起来一些,预备饿肚子的时候吃,就算睡觉也不肯放下。那个时候服侍我的常妈妈每天叫我起床,收拾被褥,因为我搂着点心睡觉,最后因为睡着了以致点心被压碎,弄得床铺一片狼藉,因此被褥不得不重新换过新的。后来母亲知道了,怕我撑坏了,每次吃饭的时候,只准备两菜一汤,更是给我准备了点心匣子,里面装得满满的,让我抱着睡。这么板了我近一年,才把我的毛病板了过来。……但凡霁玉有的,我都有,之后更是为我延请名师,教导我成才,许我读书入仕。虽然嫡庶有别,母亲并不是亲生母亲,但是纵使是亲生母亲恐怕也只能做到这样了,我还有什么好不知足的?”
  
  转过身,回望釉玉,清玉道:“救我们脱离苦海,抚养我们成人,林家做的已经仁至义尽,并不欠我们什么?毕竟我们不是林家真正的儿女!”釉玉大惊,后退几步,扶着桌案站定,颤声道:“哥哥,你是怎么知道的?”将釉玉的表情尽收眼底,清玉勾起嘴角道:“看样子,你也早就知道了是不是?”脸上浮起一抹悲哀之色,“是呀,当年霁玉落水,家中议论纷纷,怎么可能就我一个人听到那些流言蜚语呢?”
  
  若是可能,清玉并不希望釉玉知道这个事实,想来釉玉也是这般想法,所以两人虽然都知道了真相,但是抱着为了对方好的目的,隐瞒了下来,没有告诉彼此。清玉深深的看了釉玉一眼,道:“在知道我和你并非林家血脉之后,我花了几年的功夫在外面将事情查了个清楚明白。不在家里查询,不是因为信不过母亲,而是家里人多嘴杂,心思各异,何况我也不想惹母亲伤心。”
  
  “是的,当年父亲是救了林老爷一命,父亲对林老爷有救命之恩,但是林家要谢也应该是的人也是父亲和他老家的妻子和儿女。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算什么?连‘外室子’都算不上。我们的生母不过是秦淮河上画舫的一名魁首,她和父亲有了几天的露水姻缘有了我们。父亲膝下早有三儿两女,都是嫡出,哪里稀罕生母身份微贱的我们。母亲抱着我们找上门来,父亲根本不想认下,只想着给母亲几两银子将人打发走。后来我们的母亲看在父亲身上得不到她想要的,就将我们卖入戏班,跟一名山西来的富商走了。……”时日已久,往事湮灭,清玉的力量又不上林海,所以查出的事实虽然大体没错,但是在细节上还是有些微的差别。
  
  虽然釉玉已经知道她并非林家女儿,但是心中对生身父母还是抱着美好的幻想的,如今听清玉这么一说,没想到事实竟然会这么不堪,心中为生身父母立的圣碑就这么坍塌了,清玉摇着头,满眼的不敢置信,嘴里喃喃道:“我不信,我不信,怎么会是这样?这怎么可能?……”
  
  看着釉玉的模样,清玉眼中闪过一丝悲痛。为人子女的,特别是他们这种没见过父母面的,自然在心中将自身的父母想的好的不能再好,只觉得千好万好,谁都比不上。当初他查到这些事实的时候,若是铁证确凿,他也是不愿意相信,原来自身的父母竟然会是这样的人。
  
  “外室子是什么样的身份你不会不清楚?何况我们连外室子都不是。若是我们被送到河南新郑的老家,当初父亲在世的时候,他都不肯认我们,你觉得父亲过世后,那边的林家会肯认下我们?父亲是救了林老爷一命,但是却不是救林老爷而去世的,乃是后面出外公干因公而亡。对于父亲的救命之恩,林家早已谢过。后来父亲过世,又是林家派人将父亲灵柩和朝廷的抚恤送往父亲的老家,林家根本不欠父亲什么。纵使欠了,林家要报恩,也报不到我们头上。”所以林家收养他们是恩德。
  
  “我随着弘一大师四处游历的时候,曾经央求大师带我到父亲的老家河南新郑去看过。……”听清玉说去过河南新郑,父亲的老家,低头拭泪的釉玉猛地抬头看向清玉,似乎要看出什么似的。清玉对釉玉的反应视若未睹,神色淡淡的道:“父亲去世,嫡母靠着林家的谢礼和父亲的抚恤金,日子过得倒也富足,家里雇了两个婆子和几个长工做活。大女儿嫁给县上书办的儿子让嫡母洋洋自得,四处炫耀,左邻右舍也羡慕的不得了。三个儿子也都送入学堂读书,只是近几年河南新郑的科举考试录用名单上,并未见到过林家人的名字。……”
  
  釉玉听得目瞪口呆。一名知县的书办的儿子成为女婿,就让河南新郑林家得意洋洋?书办连官都算不上,充其量不过为一名小吏而已。这样的人家到林家,不要说求娶林家女儿,就是她们身边的大丫头恐怕都看不中。再说,都说穷文富武,但是真正贫寒人家还是读不起书的。不说笔墨纸砚和束脩的花费,单买书的费用都是一笔巨额开支。虽然活字印刷术已经发明了很长时间,但是书价依然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担的。有买一本书的钱,足够一家五口过两三个月。所以有些普通家庭的学子买不起书,只能抄书。
  
  何况,世上有几个无师自通的天才,想要参加科举考试,除了自身刻苦攻读之外,还需要有出色的先生教导,点拨。但是在这个阶级分明的社会,高端教育尤其是最顶级的精英教育都被世家权贵所垄断。清玉和霁玉能够拜在弘一大师门下,清玉和霁玉的资质放在一边,林海和弘一大师的交情是一个原因,林家的家世背景也是一个原因。
  
  若是清玉没了林家的身份,只是一个秦淮河画舫的魁首的非婚生子,哪怕他天分再高,再惊采绝艳,就是在弘一大师前把头都磕破,腿跪断了,太阳从西边出来,也没有一丝拜师的可能。何况清玉的资质不过一般。不说弘一大师,就是随意找一位“好为人师”的先生过来,你问问他愿不愿意教导连外室子都算不上的清玉读书,人家都会大怒的拂袖而去,并认为你是在故意羞辱读书人。何况,清玉若是原来的身份的话,他也没资格参加科举考试。
  
  清玉苦笑了一下,道:“林家对我俩恩比天高,我若是有其他想法,岂不是猪狗不如了?”再说,他要真是别有心思,贾敏什么也不做,只要将他真正的身世抖落出来,他哪里讨得了好,不要说现在拥有的都会失去,恐怕还会沦落到人人唾弃的地步。
  
  釉玉此次过来原本是担心清玉,前来劝慰他的,没想到白担心一场不说,反而在清玉这里知道了真正的身世,受的冲击更大。因此低声道:“既然哥哥都明白,我也不多话了。我先回去了。”此刻她心乱的很,迫切的需要静一静。清玉叹了一口气道:“今日选择将真相告诉你,除了不想让你为我继续担心之外,更是因为我担心,你这般为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