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莺啭-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日在玄武池畔的尴尬倏而浮上心头,却带着些异样,在胸中引得一阵扑扑的跳动。馥之忽然觉得有些不敢看他的眼睛,转过头去。
  “上回闻得伯父提起春茶,几日正好得了些,不知……”话未说完,忽然,她的双肩被用力扳住,正对着谢臻。
  馥之睁大眼睛。
  谢臻却没有看她,低头,将她腰间的螭纹佩轻轻拿起,目光落在上面。
  “他给你的?”谢臻低低问。
  热气阵阵窜到面上,馥之却怎么也抬不起眼睛,少顷,点了点头。
  “虔叔应允了?”他又问。
  馥之心中又羞又窘,
  谢臻没有说话,好一会,松开手,玉佩轻轻落回裳上。他深吸口气,看着馥之,忽然,唇边挂起一抹自嘲的苦笑。
  “馥之,我总想如何会变成这般,你我自幼结下的交情,竟还比不得相识数月的人?”他开口道,声音低沉而缓和。
  一番话语突如其来,馥之猛然抬眼。
  谢臻注视着馥之的双目,眸若深墨:“我一心说服父母提亲,以周全礼数,可是太笨?”
  馥之定定地看着他,心跳如擂鼓般撞击。
  “我……”她张张嘴,却觉得实在说不出什么,亦不知从何说去。脑中一片混沌,只回荡着他方才的话语。
  谢臻目光愈加深沉,嘴唇动了动,似有话语,却终未再开口。
  片刻,他忽然移开视线,一声不吭地转身朝外面走去,留下馥之怔怔地立在室中。
  馥之拿着茶回到姚虔寝室的时候,见里面笑语缓缓,却只有姚虔和谢昉二人。
  “如何取了这么久?”见她回来,姚虔停下话,向她问道。
  “嗯……总寻不见。”馥之遮掩地轻声答道。
  姚虔颔首,又想起一事:“元德向我借一卷简册,我想起在书房,让他去寻你。方才他来告辞,我却忘了问他可曾找到。”
  馥之一讶。
  “息子爱书成嗜,未找到怎肯离开。”谢昉笑道:“少敬勿虑。”
  姚虔亦笑,道:“元德文才俊逸,我还欲听他说说些玄理,可惜今日不得久坐。”
  谢昉抚须而笑,道:“年轻人自有交际,吾等已是老叟,但随他去。”
  两人说了几句,姚虔转向馥之,让她把茶拿给谢昉。
  馥之应声,将茶捧到谢昉面前,眼睛望望他,却忽而转开,低头一礼。
  谢昉看看馥之,接过茶罐。他将罐口开启,嗅了嗅,眉间一悦,向姚虔笑道:“果然是上佳好茶,却要欠少敬人情。”
  姚虔摇头:“区区小物,伯明但取去。”
  谢昉看着他,片刻,低叹一声,神色稍黯:“少敬这般身体,果真要往太行山?”
  姚虔微笑:“出了京畿便可经由水路而往,并无多少颠簸。我本惯于旅途,伯明安心便是。”
  谢昉看着姚虔,沉吟片刻,缓缓颔首:“如此。”
  馥之在一旁听着,心微微沉下。
  姚虔说俗世羁绊,不想再留在京中,上月末,亲自修书给白石散人。
  馥之自然反对。姚虔这般状况,怎耐得长途奔波?她曾苦苦相劝,却是无果,又不敢与他争执。她本以为白石散人定出言阻止,不料就在昨天,白石散人回书来到,说过几日将来亲自来京中接姚虔。
  她深吸口气,望向窗外,只觉天光灰蒙蒙的,心事也是一层叠一层。
  早晨时,她给顾昀送去信,将此事告诉他。如今已近日中,却不知他得信未曾?
  黄昏时,家人手捧食器走入堂上,鱼贯地将膳食放在案上。
  谢昉端坐上首,看看下首的谢臻,挥挥手,让左右家人下去。
  “吾闻近日来,今上已颁定巴郡盐律。”谢昉道。
  “正是。”谢臻答道。
  谢昉饶有兴致:“朝中议论如何?”
  谢臻道:“褒贬不一。”
  谢昉闻言,笑了笑。
  “朝中势力纷杂,各有打算,今上欲有为,其道艰难矣。”他缓缓道,说着,看看谢臻:“颍川今日送信来,你母亲近日身体不好,为父觐见今上之后,也该返家了。”
  谢臻眉头微微凝起。
  皇帝后日在宫中宴名士,谢昉也在其中。此事虽名为风雅,在有心人眼里,却是拉拢人心之举,与巴郡那边脱不了干系。
  他向谢昉道:“不知母亲何处不适?”
  “旧疾罢了,”谢昉苦笑,淡淡道:“尔不必挂怀。”
  谢臻欠身应下。
  谢昉莞尔,看向面前,举箸落向面前的一小盘鱼肉。
  “今日,我与你虔叔提起亲事。”过了会,只听他开口道。
  谢臻执箸的手停住,抬起头。
  谢昉剔着鱼骨,缓缓道:“你虔叔无所回应,馥之似已有人家。”他看了看谢臻:“我与他的交情,本比不得你陵叔。但馥之既由他收养,婚姻之事亦由他做主,我儿当知晓。”
  谢臻看着他,片刻,微微颔首:“儿知晓。”
  谢昉面上笑意淡淡,停了停,道:“你如今年岁,也早该成婚,家中催促也不止一回。我昨日闻得今上正为长公主觅驸马,我儿既意在朝中,想来此事是个时机。”
  谢臻注目向父亲,没有言语。

  第五十章

  晚间,馥之正在姚虔室中照顾他入睡,侍婢忽然进来,使眼色请她出去。
  “怎么了?”待出到室外,馥之问她。
  侍婢有些羞赧,嗫嚅着说:“婢子方才自外面回来,遇到武威侯,嗯……他欲见女君。”
  馥之精神一振,忙问:“他在何处?”
  侍婢道:“就在西门外。”
  馥之想了想,交代她照看姚虔,快步向西门走去。
  宅院的西门是一处偏门,夜里,家人大多去歇息了,这边冷冷清清的。
  馥之借着月光,将门闩打开,一个高高的身影出现在面前,月光下,眉眼分明,正是顾昀。
  “如何现在来?”馥之又喜又讶,走出去,轻轻掩上门,向他问道。
  “刚从宫中回来,才接到信。”顾昀答道。
  馥之这才发觉他身上仍穿着白日里的朝服,心中不禁一热。
  “你说姚博士要走?”顾昀未多言语,紧接着问。
  馥之神色稍黯,颔首道:“正是。昨日已向朝廷上疏陈情,几日后我师父来了便要动身。”
  顾昀看着她,月光在眉间投下淡淡的阴影。
  “你意下如何?”他低声道。
  馥之望着他,稍整思绪,片刻,轻声道:“我自幼失怙恃,全靠叔父照顾。如今他这般状况,我须随侍在侧。”
  顾昀没有言语。
  不远处,几个夜归的人醉醺醺地路过巷口。一阵吵闹之后,周围复又一片平静,只余促织的声音在墙角窸窸传来,充满耳畔。
  “知晓了。”顾昀深吸口气,缓缓道。
  馥之讶然抬头。
  只见顾昀神色平静,唇边却带着淡淡的笑影。
  “你不恼?”馥之问。
  “恼甚?”顾昀不以为意,道:“我叔父若染疾,你可愿我照料?”
  馥之摇头。
  顾昀目光熠熠地看着馥之,缓缓道:“你可仍愿意嫁我?”
  馥之愣住,随即,只觉脖子倏而冲起一股热气。
  顾昀盯着她。
  馥之觉得突兀不已,心砰砰激撞,张开口,却只含糊道:“嗯……”
  顾昀笑起来,忽然伸手把她一把抱在怀里。
  馥之羞窘难当,触到那怀中的温暖,心中却踏实无比。片刻,伸出双手,环在他的腰间。
  “你可会等我?”馥之将额头靠在顾昀的肩上,喃喃地问。
  顾昀轻笑,没有言语,却将双臂拥紧,下巴抵在她的发间,轻轻摩挲。抬头,月光如银盘一般,静静挂在头顶上,透彻明亮……
  馥之回到姚虔室中,见案旁的灯盏仍亮,走过去,想把它吹灭。
  “馥之。”身后忽然传来姚虔的声音。
  她回头,却见姚虔还醒着,正躺在榻上看她。
  “叔父怎还未睡?”馥之讶异之余,笑了笑,走过去轻声问道。
  姚虔没有答话,指指案上的水盏。
  馥之端过来,服侍姚虔坐起,让他饮下。
  小饮几口,姚虔将水盏交还馥之,缓缓靠在软褥上。
  “叔父又睡不着?”馥之在榻旁坐下,温声道。
  姚虔淡笑,看着她:“馥之亦未歇息。”
  他的目光清透,馥之抿唇笑笑,不说话,转过头去,替他掖掖被角。
  “馥之,可愿嫁武威侯?”姚虔忽而问道。
  馥之怔住,回过头来。
  姚虔看着她,目光平静而严肃。
  一夜之间被问起两次,馥之讪然,面上仍是热融融的,却不像方才那样慌乱。
  “愿意。”她微微低头,答道。
  姚虔注视着她,略一颔首。
  “馥之可知大长公主?”片刻,他缓缓问道。
  馥之抬头看他,回答:“知道。大长公主乃武威侯之母,那日馥之跟随叔父去延寿宫,曾见过一面。”
  “馥之以为此人如何?”
  馥之笑笑,认真说:“想必是极厉害之人。”
  “哦?”姚虔看看她:“你可畏她?”
  馥之想了想,道:“馥之现下不知,可馥之知晓,将来朝夕相对之人,并非大长公主。”
  姚虔闻言,眉头浮起一丝讶色,微微扬起。
  片刻,他忽而轻笑起来,愈发不可抑制,最后,喘着气,向后靠在软褥上。
  “不想馥之竟有这般见解。”好一会,他看着幔帐上,道:“大司马曾对我说,你嫁去之后,必不亏待。我与他相交多年,深知其脾性,是个重诺之人,这倒不必担心。”
  馥之正替他顺气,听到这话,面上泛起红晕。
  “只是……”姚虔轻轻咳了两声,继续道:“叔父所虑者,顾氏声势显赫,却免不得纷争纠葛,恐你受累。”说着,他看向馥之:“叔父知你向来自有见地,只是你涉世未深,婚姻大事,当深思熟虑才是。”
  馥之望着姚虔,面上神色渐渐敛起。她思索了一会,道:“叔父此言在理。馥之闻凡尘中人,无论贵贱贫富,总免不了烦恼种种,故而以为,此生但得一知心之人,已是足矣。”
  姚虔静静将她凝视。
  馥之回视着他,目光澄明。
  “如此。”姚虔笑了笑,将头仰在软褥上,闭目不语。
  “巴郡上任之事,可已齐备?”
  紫微宫的拂云殿上,皇帝坐在棋盘前,手中执黑,语声不疾不徐。
  谢臻端坐在对面,手中执白,闻言,微微颔首:“已齐备,十日内可动身。”
  皇帝抬眼,微微一笑,复又看向棋盘,将子落在一角:“昨日名士宴上,令尊觐见,有意为卿求长公主。”
  执白子的手在空中微一停顿。
  谢臻盯着棋局,落下棋子,坐正后,却向皇帝一揖:“臣重任在身,不敢论婚娶。”
  皇帝瞥他一眼,笑了笑:“卿何拘束。此去巴郡,山高水远,总该先安顿家室才是。”
  谢臻仍拜:“谨启陛下,臻此去凶险难料,若万中有一,岂非拖误他人。”
  皇帝看着他,少顷,笑了起来。
  “卿实多礼。”他莞尔地指指棋盘,淡淡道:“些许旁事,不必挂怀,今日我君臣只论博弈。”
  “诺。”谢臻亦微笑,坐起身来。
  馥之未料到,第二日,顾府的媒人携雁登门而来。
  家人禀报之后,姚虔穿衣戴冠,收拾齐整,踱出堂上与媒人相见。馥之正在卢文处查看为白石散人备下的住处,待她闻讯赶回来,只见媒人已经出来,在阶前不断地向姚虔作揖行礼。
  “姚公大喜!”他满面笑容道。“待余返回报知大司马,不日将来下聘!”
  姚虔笑意温文,还礼道:“有劳足下,某静候佳音。”

  第五十一章

  五月上旬刚过,京城中又沸沸扬扬地传开了一件事——武威侯顾昀将婚娶,新妇是颍川名士姚陵的女儿姚馥之。
  “之前无声无息,怎突然就要结亲?”彭城侯府的后苑中,几名贵妇与彭城侯夫人窦氏齐聚一处,坐在凉亭中观赏苑中花鸟。话题聊开,说到近来盛传的武威侯婚事,一名贵妇道。
  “谁知道?”旁边一个蓝衣妇人吃着葡萄,笑道:“不过那女子我见过,生得样貌却是极好……”话刚出口,她的手臂被捅了一下,转头,却见旁边的人给她丢了个眼色。
  蓝衣妇人抬眼,上首,窦氏面色冷冷。心中一惊,她这才想起来,窦氏曾欲将家中女儿嫁给武威侯,多次向大长公主旁敲侧击,却是无果而终。
  手心冒出一阵冷汗,她哂哂,忙遮掩道地笑道:“不过也闻得那是个孤女,又非京城人士,只怕是单薄得很。”
  “可不是?”旁边的贵妇搭话道:“我听闻收养她的是族中叔父,今年才得了个博士,想来是个清寒的,却不知如何被顾氏看上。”
  窦氏听了,面色稍霁,将手中纨扇摇了摇。
  “姓姚?”这时,窦氏身畔一人恍然道:“上回承光苑遇疯象失楫的可是她?”
  “疯象?”众妇皆好奇。
  那妇人兴致勃勃,道:“上回延寿宫筵,众人乘舟去看贡象,不料贡象发起疯来,就是这姚女君,哦,还有虞……”
  “何事如此热闹?”
  妇人的话未说完,突然,一个声调长长的声音传来。众妇惊诧回头,却见大长公主正踏阶缓缓过来,笑盈盈地看着她们。
  “公主如何得空来此?”窦氏满面笑容,忙与众妇起身,向她见礼。
  大长公主略一还礼。她看看众妇,又看向窦氏,笑了笑,缓缓道:“家中闷热,夫人有邀,怎敢不来?”说着,在绣榻上坐下,望向窦氏:“方才说到何事?也好让我乐一乐。”
  窦氏看看神色微讪的众妇,笑笑,亲切地坐在她旁边,道:“正说武威侯婚事,当恭贺大长公主。”
  “哦?”大长公主看着窦氏,片刻,转开眼,伸手在旁边的过盘中拿起一颗葡萄,唇边亦浮起微笑,声音无波:“确是好事。”
  绿芜到掌事处禀了些备礼之事,回到庭中。
  她抬头望望天空,日头高挂,已是近午了。
  “……五日后便要亲迎,怎这般突兀?”路过堂下的厢房时,忽闻里面有人说话,语中带着疑惑。
  绿芜步子稍缓,隔着窗棂看了看里面,见约有四五人在做活,似正准备着亲迎的用物。
  “许是早定下了,君侯的事,还须问过你?”另一人笑道:“我听说新妇是颍川姚氏之女,长辈与主公乃至交。”
  “颍川姚氏?”一个妇人的声音道,语带逗趣:“果然稀罕。我听闻今上也在选后,可是怕被今上抢了去,故而不敢声张?”
  众人皆笑。
  绿芜听了会,没有出声,脚布轻轻地离开了。
  室中,顾昀正身着白绢中衣站在一面大镜前,将一件崭新的玄端礼衣穿在身上。对镜比着照了一会,他看向一旁,又从椸上取下纁裳,展开,低头围在腰上。
  一双手伸过来,将顾昀手中的系带接过。
  顾昀抬眼,却是绿芜。
  “婢子来。”她低眉道,说着,替他将纁裳围起。
  顾昀松开手,稍稍抬起双臂,侧向一旁。
  “公子今日不上朝?”绿芜将系带打结,片刻,轻声问道。
  “不上。”顾昀道。
  绿芜直起身来,走到他面前,替他整理前襟。
  玄衣领口微敞,露出中衣素白的衣缘,衬得面前人的胸膛宽阔而笔挺。绿芜注视着,抬手轻轻抚过玄端的领缘,将它拉得服帖。
  上方,温热的气息拂来,掠在绿芜的发际。她稍稍抬眼,顾昀昂着头,正将双目静静地注视着镜中。
  “可好了?”顾昀忽而看来。
  绿芜忙松开手,站到一旁:“嗯。”
  顾昀伸展双臂,将全身左右地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