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莺啭-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姚虔唇边含笑,没有言语。
  他向北面望去,天幕中,京城的双阙和高台飞檐仍伫立在远处,清晰可见。
  “……少敬,我记得你曾说过,人生一世,入土之后,也不过枯骨一具。”昨夜,大长公主的话犹在耳边:“正如此言,我等死后,终是枯骨一具。”
  她一笑:“寄情山水与周旋名利是一样下场,故而我当初未离开京城……”
  “我尝与少敬言,必与他彻夜论玄理。”只听姚征在一旁道:“岂知庶务甚多,竟也不得时机。如今闻孟贤此言,老夫亦羞愧。”说着,他笑笑举盏:“今日既为送行,无提憾事。”
  顾铣苦笑,看看姚虔,举盏,将酒一口饮下。
  姚虔着他,心中已是惆怅满怀。他亦举盏,却饮不得酒,只将唇沾沾酒水,放下酒盏。
  馥之在一旁看着他们,知晓姚虔此别,或后会无期,心底涌起阵阵酸楚。
  “却亏难了贤侄女,才新婚,便要离家。”郑氏看向一旁的馥之,面露怜惜之色,抚着她的手道。说着,她看看顾铣和顾昀:“还须君家多多体谅。”
  顾铣笑了笑,看向姚虔,温声道:“馥之纯孝,侍奉少敬,一片赤诚,我等怎敢怨言?如今大礼行过,馥之已为顾氏新妇,我等皆安心。”
  姚虔看看馥之,目光柔和。
  心中长叹口气,他向众人一礼:“虔感诸公之德,送至此处终须一别,虔拜辞。”
  众人忙还礼。
  馥之看着他们,少顷,她将眼睛望向顾昀。
  他站在身旁,目光静静地注视着她,没有说话。
  “你……”她想问他可会等,忽然想到二人已成婚,这话却是可笑。
  “我过些时日去太行看你。”顾昀开口道。
  馥之笑了笑,颔首,片刻,鼻间却忽而泛出些酸意。手上,顾昀手掌握得紧紧的,宽厚而温暖。
  姚虔不再多言,与众人一道出了驿亭,朝车驾仆从走去。
  顾昀走到馥之车前,停住脚步。
  “我走了。”馥之莞尔,声音却带着些沙哑。
  顾昀看着她,低声叮嘱道:“顾氏家人皆有武力,你照顾好叔父与自己便是。”
  馥之颔首,不再说话。片刻,顾昀松开手,她抿抿唇,深深地看了顾昀一眼,转身登车。
  驾车的驭者扬鞭一响,马车辚辚向前。
  馥之坐在车上,过了会,觉得忍不住,撩起车帏往后望去。
  尘土如雾,只见那道身影仍立在道旁,越来越远……

【卷三】

  巴郡

  七月来临,的锦城之中,繁花初落,却正是暑气消褪,凉风拂面。
  街市上,正值圩日。锦城的大小商人和附近乡民皆赶早而来,还有山里出来的土人,带着山货野味来贸,将市集中挤得熙熙攘攘。
  一名贩香料的老叟刚来到,好容易在一处墙根下寻到空当,忙走过去,将草席铺开,摆上自家货物。
  日头已经升上了天空,便是入秋,这般时辰也要渐渐热起来。
  老叟将货物置好,后背已经湿了。他看看头顶,一点树荫也没有,只好任阳光白花花地晒着。心中寻思着稍后再换别处,他解下襥头,擦了一把脖子上的汗。
  各种香料曝在日头底下,香气散发出来,汇聚在一起,又随风漾开。
  旁边一名卖首饰的小贩刚送走几个买主,回过头来,仔细闻了闻,惊叹道:“叟这货,味道甚足哩!”
  老叟得了称赞,呵呵地笑,满是自豪。他收起襥头,看看那小贩的货物:“郎君今日市头可好?”
  小贩一边整理着摊上的货品,一边道:“甚好甚好,才来一个时辰便卖了小半。”
  老叟捻须颔首。
  “说来却是怪。”片刻,小贩抬起头来,面上带着疑惑:“今日来买的尽是土人,平日里轻易不肯出钱的,如今却大方得紧,出手便是几百钱。”
  “何怪哉?”老叟笑了笑,在席上坐下来,缓缓道:“郎君莫非不知?朝廷已允郡中土人自采盐矿,土人怎不阔绰?”
  小贩了然点头:“如此。”他想了想,又道:“采盐向来为濮阳王所握,如今转暗为明,他获利益加可观。”
  老叟笑而摇头:“郎君有所不知,这……”话音未落,他忽然发现面前来了看香料的客人,忙打住话头。
  只见来人长身玉立,一身素净衣冠,年轻的脸上,眉目浑然如画,教人望之眼前一亮。
  老叟看得一怔,片刻,目光瞥瞥他身后跟着的两名从人,忙含笑招呼道:“公子慢看。”
  那人看看老叟,唇边漾起微笑,似清风过目。少顷,俯下身来,他用手捻起一撮茴香,在鼻间轻轻嗅了嗅,片刻,含笑道:“叟这香料甚好。”
  他的声音琅琅如泉,甚是好听。老叟笑起来,道:“公子好眼力!叟这些香料,勿说锦城,便是全巴郡也难找得相匹的。”
  来人淡笑不语,目光往其余的香料上转了转,少顷,落在一个小小的布包上。
  他伸手,从那布包中捻起一小撮草籽般的香料,嗅了嗅,抬头看老叟:“紫菽?”
  老叟见他识得此物,一讶:“听公子口音,似是外地人?”
  来人微微颔首:“正是。”
  老叟笑道:“怪不得。巴郡无紫菽,此香乃叟息子外出进回。可惜巴郡中人少有识得,总卖不去,且只拿来煮食呢!”
  “哦?”来人笑了笑,道:“茴香、花椒、辛夷、紫菽、桂皮、杜衡,某每种欲购十斤,不知叟可出得?”
  老叟一愣,随即大喜,连声道:“出得,出得!”
  来人颔首:“明日可送得去城东盐务使府?”
  老叟点头:“自当送到。”
  来人莞尔,让从人付钱定下。
  “哦,是了。”他刚要走,忽然转过头来:“某与郡中贵家比香,事关秘方,今日之事,望保密才是。”
  老者闻言,一揖:“叟自当守口。”
  来人微微一笑,转身踱步而去。
  蔡缨抱着琴,从琴师祁子家中出来。家人看见,忙将马车备好,待蔡缨登车,朝城北而去。
  马车驰过大街,辚辚向前。
  过不久,忽然,前面传来一阵喧闹声,车子慢下。
  “何事?”蔡缨讶然,向车外问道。
  “女君,”御车的家人似觉为难,道:“太子在前面,似乎难行……”
  蔡缨将围车的细竹帘拨开一条缝,窥去,只见道路前有一处伎馆,门前,濮阳王太子王镇正摇摇晃晃地出来,两名盛装的歌伎搀扶在左右。馆主人率馆中众伎在后面笑脸相送,过节一般,热闹非凡。
  心中涌起一阵厌恶,蔡缨放开竹帘,冷冷吩咐道:“绕道。”
  家人应承,低叱一声,便要将车掉转方向。
  “慢着!”这时,一声大喝突然响起,家人还未回神,面前已被三五名王府仆从拦住。
  蔡缨心中一惊。
  只听一阵脚步声疾疾而来,车后的帘子忽然被撩起。
  王镇站在面前,满面酒醉的醺红,两只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笑意猥亵。
  “果然是……”他打了个酒嗝,缓缓道:“是女君。”
  蔡缨看着他,抱琴的手指上,骨节握得发白。
  胸中深深吸气,片刻,她一礼:“太子。”
  王镇笑意愈深,目光在她姣好的容颜上流连,缓缓往下,落在她的琴上。
  “吾闻女君去向祁子学琴,原来是真的。”他扶着车板稳住身体,双眼不离蔡缨。
  蔡缨眼也不抬:“正是。”
  “女君甚不给情面呢。”王镇笑起来,酒气充满车厢:“我三番几次请女君出来,女君不允,却愿去见那七旬老叟!”
  蔡缨从容道:“祁子年迈,走动不易,自当由弟子登门……”
  话音未落,车厢却忽而一震。王镇重重坐上来,脸上挂着奇异的笑容:“如此,今日正好。太子我想听琴,劳女君下车来扶一曲!”说着,伸手便来拉扯。
  蔡缨惊叫起来,又羞又怒,一边打开他的手一边挣扎地向后退去。
  王镇大声地笑,愈加放肆。
  忽然,他臂上一紧,衣袖被扯住。王镇眉毛竖起,向后面望去,一人锦袍玉冠站在身后,却是二弟王瑾。
  王镇一愣。
  “兄长。”王瑾行礼
  脑中倏而清醒了些,王镇止住动作,片刻,从车上下来。
  “做甚?”他整整衣冠,问道。
  王瑾仍不抬头,道:“父王正寻兄长。“
  王镇看着他,神色冷冷。
  “知晓了。”他说。少顷,忽然看向车中。竹帘低垂,里面的人影隐约可见。目光微微留恋,王镇转向王瑾,面上一寒,低低道:“勿多舌。”
  王瑾低头不语。
  王镇冷哼一声,拂袖转身而去。
  围观的人被王瑾带来的府兵驱逐着,纷纷走散。王瑾看着他们,站立片刻,转向车内的蔡缨。
  “女君受惊,瑾深愧。”王瑾朝蔡缨一揖,轻声道。
  车内无人答话。
  “走。”未几,只听里面的蔡缨低低道。
  御车的家人应下,将鞭子一扬,马车朝大街的那头辚辚奔去。
  锦城外的西山,绵延百里,乃巴郡一方胜地。濮阳王王钦在山中修建了一处别所,取名翠苑。自他向朝廷禀报染疾之后,就一直以养病之名居住于此。
  “他晨早出来,在市中转了约一个时辰,便回府去了。小人赶着来与王公禀报,留了手下在府外继续盯着。”
  凉阁中,锦帘低垂,一人站在帘外,恭声禀道。
  内室里,王钦俯卧在榻上,没有说话。旁边的铜炉里,安神的香气袅袅,一名医师手捻银针,小心地从王钦的背上拔起。
  王钦闭着眼睛,满额汗水,一动不动。
  “好了。”片刻,只听医师小声禀道。
  王钦睁开双眼,锐光乍现。
  “说下去。”他不紧不慢地说。
  帘外的人应声,继续道:“昨日,盐务使下昼才出府,在郡守府中逗留了两个时辰,不知说了些什么,用过晚膳,方才出来。”
  王钦神色无波,闭起眼睛:“他今晨去市中做甚?”
  帘外道:“只到处走了走,买些香料。”
  “香料?”王钦一讶,睁开眼:“买了什么?”
  那人道:“贩香料的老叟说,是些辛夷杜衡之属,每种十斤,明日送去,说是要调香的。”
  王钦颔首,片刻,忽然低笑起来,越笑越大声。
  “纨绔小儿。”笑罢,他缓缓坐起,披上单衣:“与谢芸一样做派。”
  “父王说的可是谢臻?”一个声音传来,是王太子王镇。
  王钦不语,在榻上坐正,向旁边侍立的婢女抬了抬手。
  婢女受意,将锦帘收起。
  榻前,王镇恭立,向王钦一揖:“父王。”
  王钦看着他,目光掠过醺意仍存的脸,没有答话。
  “听说,你昨夜未归?”他摒退闲人,端起旁边几上的茶盏,缓缓喝一口。
  王镇心一提,面上却笑:“白杰几人昨夜约儿过府,一不小心,喝多了,昨夜便宿在了他处。”
  白杰是巴郡南部土人族长的儿子,为图长远,平日王镇多与这些人来往相与,王钦并不多言。
  现下他所说的与从人来报相符,王欣看看他,“嗯”了一声,却训道:“行为恣意无状,乃为君大忌,勿忘了你是太子!”
  王镇低头一揖,唯唯连声。
  王钦眉间稍展,不再言语。
  王镇看看他,念头转了转,停了片刻,道:“父王可是为那盐务使谢臻烦心?”
  王钦看他一眼,淡淡道:“你有见解?”
  王镇想想,道:“儿以为父王不必过虑,巴郡早已在父王掌握之中,他谢臻不过领着朝廷一纸空文而来,各路土人,早已打点妥当,他兴得甚风浪?”
  王钦听他难得有话说得像样,呷一口茶,唇边露出浅笑。
  王镇偷眼瞥得他表情,觉得对路,心中一喜。腹中强压的酒气渐渐涌回来,他胆子放开,道:“便是他敢惹了父王,盐务使府就在城东,府兵一到,必将他血溅五尺!”说着,他忽而一笑:“不过杀之亦是可惜,听说他可是卫儯谥械摹菝髦椤前闳似罚共蝗羰杖敫竿醯摹
  一盏茶水忽然迎面泼来。
  王镇一惊,顾不得疼痛,抬起湿淋淋的脸。
  “不长进的东西!”王钦怒视着他,斥道:“你看看你现在是甚模样!出去!”
  王镇惶恐之极,愧色满面,唯唯一礼,忙逃也似的退了出去。
  王钦仍不解气,只觉胸中憋闷,将手中茶盏狠狠一掷。
  “砰”地一声,茶盏摔得粉碎。旁边侍立的婢女噤若寒蝉,忙上前收拾。
  “竖子!”王钦面色沉沉,恨恨地骂了一声。
  黄昏,夜色渐渐垂下。
  谢臻去郡守府中与郡守张庭对弈,才回来,家中管事马朱便得了传唤,走入谢臻室中,向他一礼:“公子。”
  谢臻正对镜解下衣冠,见他来,挥挥手,让旁人下去。
  “明日有一老叟来送紫菽,你付过钱,可留他用膳,多说些话。他儿子所事行业、为何人某事、常去的地方都务必打听清楚。”他看着镜中,淡淡吩咐道。
  “送香的老叟?”马朱讶然,看着他:“公子这是……”
  谢臻一笑,没有回头,自顾地解下竹冠,缓缓道:“靳州紫菽,南方甚少有。而巴郡闭塞,竟在一平民手中得见,岂非有趣?”
  马朱恍然了悟,俯身一揖:“小人省得。”

  棋局

  蔡缨从车上下来,见到府前停着士人的马车,丞相蔡畅正与两人揖拜相迎,笑容满面。
  她不动声色,转身欲往侧门,蔡畅却一眼瞥见,把她叫住。
  “阿缨,”蔡畅含笑道:“来见过郡守与谢使君。”
  蔡缨望去,那两个士人,一人大腹便便,须发灰白,正是郡守刘堪;而另一人正当青年,形貌俊雅出众,却从未见过。蔡缨想起近来朝廷新派了盐务使,传言是个风采卓然的名士。如今见到此人,父亲又称他谢使君,想必就是那盐务使。
  心里猜度着,蔡缨走过去,向两人行礼:“缨见过郡守,谢使君。”
  刘堪笑呵呵地还礼,谢臻看看她,亦是一揖。
  “吾闻女君近来随祁子学琴?”刘堪抚须,和蔼地问道。
  “正是。”蔡缨低眉答道。
  刘堪笑起来,对蔡畅说:“堪曾与谢使君说过,年前与公台博弈时,女君抚琴,常有回味。”
  蔡畅亦笑,摇头道:“小女琴艺未精,谢使君见闻广博,恐贻笑大方。”说着,目光略略瞥向谢臻。
  谢臻神色淡然,笑了笑。
  “丞相过谦。”他说。他来到巴郡已有半月,对当地风俗略有了解。巴郡远离中原,虽也有不少中原人口,然华夷杂居,民风比中原要开放些。女子出外不戴粒Ю耄幢鲆簿】汕牍敫笈隼锤佟
  声音清朗如晨风,蔡缨微微抬眼,触到线条流畅的下巴和唇边扬起的弯弧弯弧。
  堂上,琴音缓缓。蔡畅与刘堪对坐而弈,皆默然不语。
  谢臻坐在一旁,双目微垂,静静注视着棋盘。
  蔡缨抚着琴,眼睛朝前面微微一扫。谢臻身影端正,虽隔着竹帘,却仍能感到一股优雅从容之气。
  美则美矣。
  蔡缨垂下眼帘。可惜朝廷将他派来,莫非要把收回巴郡的大业寄托在这个惯于清谈的年轻人身上?
  指腹抚过丝弦,一个长音重重落下。
  心中冷笑,怪不得王镇那样的人仍不知收敛。
  一曲将毕,忽然,棋盘上一声清响。
  只听刘堪笑道:“丞相,堪今日先胜一局。”
  蔡畅看着棋盘,摇头叹道:“疏忽一着,竟被公台寻找了漏处。”说着,他看向谢臻:“久闻使君棋艺高超,今日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