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莺啭-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馥之容色黯然,望向顾昀。
  顾昀注视着她,却眸光平和。
  “馥之,”他低低道:“可还记得我同你说起过武威?”
  馥之点点头。
  顾昀双手握着她的肩膀:“待我归来就带你去,可好?”
  馥之望着他,两月前,二人畅游的欢愉似又浮现在眼前。她抿唇笑了笑,却不放心地盯着他:“你可须说话算数。”
  顾昀深深地看她,唇角扬起。
  观外的留鹤亭中,皇帝长身而立,似在观赏远处的月色山景。
  听到侍从传报,他转过来。
  顾昀站在他面前,目光静静。
  皇帝笑笑,从旁边的案上拿起一瓶酒。
  “夜里寒冷,饮几口温酒再走。”他缓缓道,说着,先将酒瓶往嘴里灌了几口,递给顾昀:“亦当为甫辰送行。”
  顾昀接过酒瓶,看了看,又看看他,仰头将余下的酒喝光。
  皇帝含笑地接过空瓶,看着他,声音沉着:“此战朝廷倾注全力,甫辰多劳。”
  顾昀回视他,道:“烦陛下明日将馥之送回府中。”
  “自当如此。”皇帝莞尔。
  顾昀注目片刻,向他一礼:“臣告退。”
  说罢,转身走出亭子,与等候在观前的侍从向山下走去。
  “甫辰。”未走多远,忽然闻得皇帝出声道。
  顾昀止步,转过头来。
  皇帝注视着他,开口道:“我此生友人,唯你而已。”
  顾昀回视着他,片刻,面上似浮起一抹苦笑。他转过头去,不久,火把光映照的身影被树木遮去,消失不见了。

    陨落

  天还未亮,京城外已经是一片喧嚣。
  角鸣声低低响起,众军士在将官们的催促下纷纷整装。一时间,军马嘶叫,火把光辉汇聚,灿若星河。
  曹让清点着各处人数,核对名册。当点到一名年轻的小校时,觉得此人甚眼熟,看看他,又看看名册。
  “你不是郭三郎的从人?”曹让道。
  那小校笑起来,道:“郎君好眼力,小人郭池,家里刚刚送来充军。”
  郭三郎郭维,鲜卑人攻城时战死,这些曹让是知道的。他们素日里也有些情义,曹让心中不禁黯然。
  他看着那小校,问他:“你可有擅长?”
  小校答道:“小人擅射。”
  曹让颔首,拍拍他的肩:“好好干,建功立业,也对得起家里。”
  小校笑起来:“那是自然,小人领命。”
  东方亮起微光,大军开始沿着大道向南行进。无数双脚蹋起尘雾,夜色中,将火把的光照漫得氤氲。
  馥之站在城楼上,望着那些火光远去的方向,许久,仍一动不动。
  “夫人。”身后传来内侍低低的声音:“该回府了。”
  馥之没有答应,好一会,才转回头来。晨风吹来,面上凉凉的。馥之略一颔首,随内侍离开。
  不远处,守卫森严,一人身披大裘立在雉堞前,头上的玉冠洁白,更衬神色清冷。
  似乎听到了动静,皇帝回过头来。
  目光相对,馥之没有驻步,向他微微欠身,随着内侍下了一侧的阶梯。
  青灰的城墙将晨曦挡在了身后,铜炬中的熊熊火焰把台阶照亮,人影在地上铺得巨大。
  马车旁边,一辆漆车稳稳地停着,面前,一人身披鹤氅,火光将俊美的面容映得明亮。
  馥之怔忡地停住脚步。
  “我听府中人说你还未归,便寻来了此处。”谢臻笑了笑,声音清澈依旧。
  馥之望着他,扯扯唇角,想回以微笑,眼眶却倏而模糊。
  谢臻注视着她,双目微黯。
  “送你回去吧。”他舒口气,轻声道。
  馥之望望身后的城楼,少顷,回过头来看着谢臻,莞尔颔首:“好。”
  零陵江面上,寒风呼呼地刮过。波浪翻滚,卷着焦黑的木块残箭等物,一浪一浪地拍打着岸边。
  濮阳王的大帐中,众将齐聚,人人眉头紧锁。
  “……那些兵士不知从何而来,一夜之间将十几县全占!”巴郡来的使者发髻散乱,向王钦哭诉道:“我等发信向土人求救,竟无一人前来。郡兵苦苦抵挡几日,锦城被破,王府官署也尽落入贼人之手,王妃世子俱不知下落!”
  嚎哭的声音响彻大帐,凄厉得碜人。
  濮阳王王钦坐在上首,连日操劳,神色已经不掩惫态。
  他看看使者,又看看众人,向一旁的主簿略略抬手。
  主簿会意,上前好言安慰那使者,领他下去。
  帐中瞬间寂静。
  “诸公有何对策,但说无妨。”王钦缓声道。
  众人相觑,皆面色不定。
  下首一名副将率先出列,向王钦一礼:“臣以为,巴郡为我根基,当火速回援,夺回巴郡!”
  话音刚落,另一将出来反驳:“三日前锦城已被占领,我等竟消息全无,可见其行动周密。回援说得轻巧,焉知不是圈套?”
  此语一出,帐中立刻议论纷纷。众人有的说回援,有的说要另辟途径,一时间,吵吵嚷嚷。
  王钦看着他们,眉头愈加紧锁。突然,“砰”地击案。
  帐中众人一惊,纷纷安静下来。
  “慌甚!”王钦面色沉沉,通红的双眼瞪着众人。“失了巴郡又如何?我等蜀郡在握,又兼勇兵良将,巴郡收回乃是迟早之事!”
  帐中众人虽神色各异,却纷纷应和。
  高充在一旁看着这般情景,心中长叹。
  什么“蜀郡在握”,要拿下成郡谈何容易。别的先不说,单看面前。大司马顾铣的水寨像块顽石一般,与他们对峙已近一月。十日前,细作探得,那水寨中所有兵将不过五万人。濮阳王闻言大喜,即命强攻。不料就是这五万之勇,凭借着零陵天险和几百已经不堪修补的兵舟,硬是把濮阳王的三十万人挡到了现在。日子一天天过去,人心已是难安,这个时候巴郡被占,无异雪上加霜。
  高充明白,真要说什么盼头,大概还要看鲜卑那边了。濮阳王与鲜卑约好里应外合,事成之后则分南北而治,若鲜卑能得手,目前的处境倒也不算什么……
  忽然,高充望见王瑾正看过来,目光相遇,高充缓缓抚须。
  “瑾见方才帐中,众人皆恐,唯先生神色安然,不知可是有了对策?”江边上,芦苇丛生,王瑾与高充并行,温文向他问道。
  高充笑笑:“小人有甚对策,不过发怔罢了。”
  王瑾想了想,望望四周,低声道:“以先生之见,父王可是在等鲜卑?”
  “嗯?”高充看向王瑾,片刻,点头莞尔:“公子果睿智。”
  王瑾皱眉:“可过了许久也不见消息。”
  高充捋捋胡须,缓缓道:“京城路遥,消息总有阻塞。”
  王瑾紧问道:“先生以为如何?”
  高充摇头:“即便鲜卑得手,亦远水不救近渴。”
  王瑾懵然不解:“那……”
  高充微笑:“巢覆鸟兽散,公子若为明日计,还当早作打算。”
  王瑾看着他,面色苍白,眸色渐深。
  “白鹮矶,留以千人即可。”零陵水寨中,顾铣身披大氅,将手指在地图上指了指。
  “千人?”吕汜讶然,抬头道:“零陵各处江防坚固,唯白鹮矶江平水浅,若强攻,此处仍是最佳。”
  顾铣面容血色寡淡,神色却平和如故,摇摇头:“濮阳王此人,最是猜忌多疑。上回我等于此设伏,他损兵近两万,此番他宁可全力攻水寨,也必不肯再……”话未说完,他突然重重咳了起来。
  吕汜忙为他拍背,看看他的脸,劝道:“还是请医官进来吧。”
  “不妨事。”顾铣缓下,摇摇头,说着,却又看向地图。
  吕汜看看旁边,为他盛来一碗清水。顾铣就着水碗喝下一口,笑了笑,缓缓叹道:“巴郡被占,濮阳王已是逼急了。三十万人一齐攻来,只怕到时便是生死之战。”
  日头沉入大江的另一头,天色暗下。天空中没有月亮,只余几点寒星闪着微弱的光。夜幕降下,越来越深。大江的南边,忽而出现几点火光,越来越近,倏而连成一片。
  北岸水寨之中,鼓角声鸣起,响彻夜空。楼船与兵舟纷纷开动,环卫营寨。
  王钦身披金甲,坐在最大的一艘楼船上亲自督战。望着北岸渐近的火光,他的唇边浮起一丝冷笑。
  “传命,擂起大鼓。”王钦对身旁的军司马道。
  军司马答应,忙去传令。不久,楼船上的大鼓擂起,各舟亦相继配合,低沉的鼓声响亮,远远地传开,一下一下,似乎能击到北岸军士的心上。
  顾铣立在土台上,望着远方,神色从容。
  “令水陆各部勿动,楼船备好火油投石,听命而动。”他吩咐道。
  将官应下,飞奔传命。
  吕汜在一旁他的脸色,仍不放心,低声说:“不若教人移来木榻……”
  话未说完,顾铣淡淡打断:“不必。”
  吕汜知他脾性,只得收声。
  南岸的兵舟渐近,突然,北岸鼓点响起。霎时,流火如蝗。被火石砸中的兵舟不计其数,哀号声不住,江面被团团的大火映得如同白昼。
  “命小舟为先,还以投石!”王钦怒起,向军司马令道。
  一时间,叛军的舟上,箭矢和石块如雨点般纷纷落来。朝廷兵舟多经修缮,已是伤痕累累,遇得这般重击,前沿的不少兵舟即刻瓦解。叛军前锋的兵舟乘势上前,一下冲入阵中。
  短兵相接,舟阵上,双方军士亦刃相搏,喊杀声伴着远处的鼓点,嚷嚷传开。
  突然,朝廷阵列中,十几艘身披铁刺的楼船闯将出来,直直撞向叛军的楼船。
  “调头!调头!”王钦舟上的军司马朝舟子大吼。
  舟子们连忙将楼船调开。
  旁边另一艘楼船连忙来挡,只听“嘭”地一声巨响,二舟相撞。朝廷楼船上的铁刺深深地嵌入了木板之内,各自动弹不得。此时,刀兵之声铿锵响起,未等叛军舟上的人回过神来,朝廷军士已经顺着舟板掩杀过来。
  “王公!可要暂避?”军司马犹豫地向王钦问。
  “不必!”王钦却直直盯着前方,突然拔剑一指,大喝道:“顾铣就在岸上,传令下去,得顾铣首级者,赏金千斤!”
  众人闻言大振,各舟不再后退,争先上前。
  不久,朝廷水寨被撕开口子,叛军蜂拥而入。失去了前防,水寨之中的朝廷军士抵挡艰难,不住后退。
  “得顾铣首级者,赏金千斤!”
  疯狂的喊声不断响起,叛军军士如同着了魔,争先恐后地朝岸上杀去。
  王钦站在楼船上,水寨燃起的熊熊大火将他的脸庞映得通红,双目炯炯,笑容中满是嗜杀的狂热。
  密集的鼓点声和搏杀声越来越近,吕汜风尘仆仆,快步登上岸边的土台。
  “大司马!”他急急地说:“叛军将至,请大司马后撤!”
  顾铣昂首立在土台上,没有说话。片刻,他回过头来,苍白的嘴唇含着浅笑,声音低低:“你听。”
  吕汜一怔,转向他所指的方向。
  夜风中,一阵鼓声正传来,远远的,却清晰分明。
  吕汜精神猛然一振。只见黝黑的夜色中,一道亮光正向这边移来,如同火龙一般,将原野照亮。
  “王公!快看!”楼船上,将官指着前方。
  王钦视去,面上的笑容渐渐凝住。火光熊熊,无数军士突然从浓烟之中冲出来,如潮水般,将本已经攻到栈桥的叛军杀退。一时间,喊杀声满山遍野地传来,几乎将楼船上的鼓声也淹没殆尽。
  “王公!”一名将官急急跑来,气也顾不上喘,大声道:“朝廷……朝廷援师!”
  王钦面色霎时铁青,这时,朝廷的旗幡在火光中清晰落入眼中。
  胸中一阵气血翻滚,突然,王钦“哇”地大叫一声,喷出一口血来,在旁人的惊呼声中,直直倒了下去。
  夜色浓黑,江上燃起的的火光已渐渐小了。前方还在厮杀追逃,水寨中,军士们已开始收拾着可用的兵舟,预备乘胜追击。
  岸上的主帅大帐里,却是沉寂一片,哭泣声低低。
  “大司马一直立在台上,直至将军来到才倒下。”吕汜仰头吸一口气,双目通红,声音在喉中已经哽咽。
  顾昀身披铠甲,定定地站在榻前,一语不发。
  顾铣躺在榻上,双目紧闭,神色一贯的安详,却已经没有了一丝血色。
  他看着顾铣的唇角,似乎仍带着微微的上扬。
  “……甫辰此去京城,若得成功,必威名冠世。”临行时,顾铣含笑的话语在心间徘徊。
  鼻间一阵酸涩涌起,顾昀眼前倏而模糊。
  突然,他转身,大步走出帐去。
  “将军?”曹让和余庆跟着出来,各自擦擦脸上的泪迹,惊讶的看他。
  “大司马的战事还未完。”顾昀声音沙哑,说罢,将头盔戴上,头也不回地向前方走去。
  北岸水寨中,舟舸满载军士而出,似乎要将大江拦腰截断。前锋的兵舟已经攻入了叛军水寨,鼓声连绵擂响,似乎已经昭示着胜利。
  顾昀站在在舟首,风呼呼地将铠甲下的衣袍撩起,血污与烟灰在素色的衣料上格外触目惊心。舟楫的残木和尸首漂得满江都是,不时地被兵舟撞开,咚咚作响。旗幡在叛军营寨的尽头飘扬,顾昀望着面前,有什么贴着脸颊流下来,满是热气,竟分不出是汗水还是泪水。
  “将军!”曹遂跑过来,兴奋地禀道:“我等在江口截获了叛军楼船,上面正有濮阳王!”
  顾昀转头看着他,火光中,双目深深。
  他正要开口,突然,破空之声响起。
  曹让一怔,只见顾昀的表情定在火光之中,背后,露着一截羽箭的尾巴。
  “咻”,又一声破空响起。
  “将军!”曹让眼疾手快,急忙拉着顾昀卧倒。
  胸中还在喘着粗气,顾昀睁着眼睛,只觉背后的剧痛正化作丝丝麻痹,浑身渐渐发寒。
  “将军!”曹让神色焦急,对着他大喊。
  顾昀张张嘴,心仍在跳,视野却开始混沌不清。
  黑暗侵来,身下绵绵的,顾昀觉得力气正在流尽,又觉得似乎正变得轻松。
  他觉得自己似乎在骑马。
  阳光灿烂,他正驰骋在一望无际的荒原中,肩膀被顾铣用力拍着,耳边回荡着他爽朗的笑声;
  恍然间,他又好像回到了那时的氐卢山上,他独自走在山间,对着漆黑的森林,一边疾走一边大吼:“姚馥之……姚馥之……”
  “……你可须说话算数。”一个声音似远似近,如风一般在耳畔拂过……

  春莺啭

  二月的天气,已渐渐宜人。
  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路旁的积雪消融,露出青草嫩绿的颜色。
  锦衣玉冠的青年骑马走过乡间,细长的璎珞饰在马身,一柄长剑挂在腰间,俊秀的面容高贵而不乏英气,引得田间劳作的乡人注目,几名在路旁采桑的女子亦忘记了做活,满脸倾慕。
  “这莫非是哪家出来踏青的公子?”一人红着脸,啧啧称赞。
  旁边一人想了想,摇头:“这等偏僻乡邑,哪家公子肯千里迢迢来踏青?”
  银铃般的笑声在身后低低传来,青年似未觉察,只将双眼望着前方。
  几棵柳树立在路旁,青翠的枝条掩映着青瓦的檐角。梢头,一杆酒旗高高地挑着,迎风飘荡。
  青年看看那里,也觉得腹中饥饿,待行至酒肆前,他将马栓在柳树上,径自入内。
  店主人满面笑容地上前招呼:“郎君请坐,不知郎君用膳还是饮酒?”
  青年往旁边看了看,挑一处洁净案席坐下,对店主人道:“可有肉?”
  店主人答道:“还有些肉糜。”
  青年颔首:“来些肉糜和米饭,再上二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