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茶香之天价医妃-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叔这主意不错。”陆金瑶心道,以后想事情一定要全面一些。
  随后她又想,等以后搬去了城里,就在翻修房子的时候把管道埋在地下变成地暖,更暖和,也不会被人看到。
  陆金瑶早就有心说服家人搬进城里去,前些天去了一趟县城,想起了前世的名吃朝天锅,更是有心在县城开一家朝天锅的铺子。
  只是她认为这件事情等到过年之后再提比较好。
  当下一家人又说了会儿闲话,陆寒枫先上山去弄了几桶大红朱漆回来,给还没安装上的百香竹上漆。已经安装好的,陆炳文负责上漆。
  傍晚之前,全家的暖气已经安装完毕,一家人睡了这些年来最暖和的一个冬夜。
  第二天,陆金瑶和陆寒枫再次上山去“砍竹子”,下山之后给竹子上了漆,扛着去了陆朝东家,给陆朝东家也安装上了暖气。
  陆朝东和李氏都上了年纪,陆朝东是习武之人还好,李氏却是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大部分时间都在炕上坐着绣花。装上暖气之后屋子里暖烘烘的,李氏也可以下地活动。
  陆金瑶见李氏的手上生了冻疮,一摸手更是冷如冰块,埋怨道:“大奶奶,您怎么不去找我来给您瞧病。”
  陆金瑶每天忙很多事情,虽然时常走动亲戚,但是进了腊月里就没时间来串门了。
  李氏笑道:“奶奶这是小病,算不得什么,多少年都习惯了,一进腊月就这样。”
  当着面,陆金瑶不好从空间里拿出药来,只能道:“大奶奶,我先给您把脉,明天把治冻疮和养身子的药送来……唉,大腊月里的,送药什么的可是不怎么吉利的,要是给姑姑知道了,少不得又得嫌我们一顿了。”
  “怎么?你姑姑嫌你了?”陆朝东脸色就很不好看,自己这个女儿,真是越活越倒退。
  陆金瑶就把在县城里遇到陆暖的事情说了一遍。
  她仗着自己是个小孩子,告个状也没什么关系,而且她也不说陆暖一个字的坏话,只是说陆暖见到云氏的时候根本不跟云氏见礼。
  “这个逆女!真是气死我了!”陆朝东心知自己这弟妹不是一般人,弟妹一家人早晚要回到属于他们的位置上,恨陆暖脑子里是空的,到处得罪人,比六岁的陆金瑶都不如。
  李氏也是一个劲儿摇头:“这孩子啊……今年她过年回娘家,当家的,你得好好说说她。”
  “她再做蠢事跑去刁家认亲戚,我就打断她的腿!”陆朝东跟弟妹一家一样,恨刁家入骨。陆暖居然跑去跟她亲爹的仇人认亲戚,陆朝东没跟陆暖断绝关系就算不错。
  陆金瑶也不说话,跟陆寒枫安装好了暖气,这就告辞离开。
  第二天陆金瑶带好了给李氏、陆朝东准备的药,陆炳文和连素素带着另外三个孩子,提上一些年货,一起去了陆朝东家。
  陆朝东没想到能吃到这么多的海珍品,听说是纯阳观送给弟妹一家的,心中更是替弟妹一家高兴。
  李氏看着那些海珍品,有些不好意思道:“这些东西,俺都不会拾掇,该咋吃啊?”
  陆金瑶就大体把这些东西的做法说了一下。
  陆朝东道:“咱家也吃不了这许多,留着些年后回镖局的时候,我带去点儿。”
  “嗳。”李氏答应一声,把海珍品全都存放了起来。
  陆朝东又留陆炳文一家人吃了饭,聊了一下午。
  腊月忙碌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飞快过去,一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三。
  有童谣唱:“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前朝祭灶是腊月二十四,本朝开始定为腊月二十三,民间有“腊月廿三,灶王爷上天”之说。
  传说,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汇报结果跟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息息相关。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所以,祭灶时用来供奉的,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就是糖瓜。
  糖瓜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扁圆型的糖,用又粘又甜的糖瓜祭祀灶王,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等到所有的祭祀完毕,就将供奉一年的灶神像揭下焚化,祭祀便告结束。
  祭祀活动完毕之后,全家人分吃了糖瓜,全都被粘住了牙,居然还把陆金瑶嘴里一颗正在晃动的乳牙给黏住,最后掉了下来。
  那颗牙偏偏是门牙,陆金瑶嘟着嘴,心道:早不掉,晚不掉,偏偏现在掉下来,过年给人拜年的时候多难看。
  陆家人却都很高兴,让陆金瑶自己拿着那颗掉下来的牙齿,努力丢到房顶上,寓意让牙齿快点长出来,然后叮嘱陆金瑶千万不可以用舌头去舔新长出来的牙齿,还把陆金瑶的糖瓜给没收了,更是禁制她过年串门的时候吃糖。
  陆金瑶欲哭无泪,可怜巴巴的坐在一边看家人吃糖瓜。
  陆寒枫憋着笑,掰了一条鸡腿放到陆金瑶碗里,算是安慰她不能吃糖。
  “现在是小年了,从明天开始,谁都不兴骂人,也不兴找骂,注意着别打碎东西,多说吉利话……”陆炳文叮嘱四个孩子,最后道,“明天早上全都早起扫房子,谁都不许偷懒。”
  孩子们答应着,各自去歇息。
  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以祈新岁之安。”
  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扫房后,全家就要请香蜡纸码、供品,写对联、剪窗花、买挂钱、年画、鞭炮……
  陆金瑶早早的就给家人都准备了口罩,还有几块花布做成的头巾,来阻隔灰尘和病菌。口罩不过就是一块布加上两根带子,陆金瑶还是能做得好的。
  全家齐上阵,从里到外将家里打扫了一遍,边边角角全都扫到,整个屋子焕然一新。
  陆银玲自告奋勇负责贴年画,陆立群在旁边帮忙。
  对联是陆博明写的,磅礴大气;窗花则是连素素剪的,栩栩如生,最后陆寒枫去放鞭炮,孩子们全都又蹦又跳。
  到了腊月二十六,全家再次进县城,等着腊月二十七的大集。
  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例如:鞭炮、春联、香烛、烧纸、猪肉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玩具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
  卖各种东西的应有尽有,陆金瑶拍着胸脯保证自己不会走丢,也不会给人拐走,但连素素还是不许她自己去转,生怕她个子小给人挤倒、踩伤。
  陆寒枫笑道:“那我跟金瑶一起去。”
  连素素这才同意。
  陆银玲和陆立群也想一起去,连素素却是说什么也不许他们乱跑。
  陆炳文沉下脸:“你姐姐是去买年货,你们不要去捣乱,人多了二叔看不过来,到时候走丢了我们还得去找你们。”
  陆银玲和陆立群只好乖乖听话。
  “金瑶,你想买什么?”陆寒枫就知道,陆金瑶绝对有自己的如意算盘。
  “二叔,你想不想吃全羊宴啊?”陆金瑶笑得很天真,露出缺了口的牙。
  陆寒枫就是个吃货,忙不迭的点头。
  陆金瑶指着人群那头道:“哝,我来的时候,看见那边有卖黑山羊的,咱们去买几头,回去做全羊宴吃。跟普通的羊比起来,黑山羊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膻味极小,营养价值还高,能滋阴壮阳、补虚强体、提高免疫力、延年益寿和美容呢。”
  陆寒枫听的是心动不已,当下问道:“那这全羊宴……你打算怎么整治?”
  陆金瑶前世曾经吃过临朐的全羊宴。这临朐全羊宴起源于民国,根据全羊躯干各部肌肉组织的分布不同,用不同的烹调方法,做出色、形、味、香各异的各种菜肴,并冠之以吉祥如意的名称,所有的菜名里均无羊字,一只羊做80多种菜肴。
  而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更是创造、翻新到了128道菜。
  当下她思考了一会儿,随后笑道:“一只羊做一百二十八道菜,二叔您就瞧好吧。”
  陆寒枫差点儿扑腾到地上去。
  “一,一百二十八道菜,一只羊?你能行吗?”
  工作量虽然有点大,不过陆金瑶有空间,可以提前在空间里把一切都准备好,甚至直接在空间里把菜做好,然后装模作样的端出来就行了。
  不过,这个她可没法说出来。
  陆寒枫早就猜到自己这侄女身上怕是有什么秘密,却也不追问,而是问道:“咱们先买羊多有不便,你还有什么想买的不?咱先去买那些去。”
  陆金瑶想了想,摇头道:“没有了……不不不,还有一样东西,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卖的。”
  “是什么?”
  “干紫菜。”
  陆寒枫笑道:“这个肯定有卖的。”
  陆金瑶真正想要的东西,并非是干紫菜,而是海藻粉。
  紫菜属于海藻类,也可以凑合着用。
  海藻里有胶状物质,对陆金瑶来说很有用。这也是她最近才想起来的,就赶紧来买了。
  别说,不愧是第一大集,卖这个的还不少。陆金瑶豪爽的买了三大袋子,弄得陆寒枫还以为她要改行去卖紫菜。
  陆金瑶只好借口说这是为了制药用的。
  随后,他们又回去买了几头黑山羊,在早就说好见面的地方等着陆炳文一行人。
  陆炳文他们要买的东西就更多了,费了好久才从人群中挤出来。
  全家稍作歇息,吃过饭,径直赶回村子。
  眼瞅着就要过年,腊月二十八还要做各种过年用的面食,可没时间耽搁。
  只是那几头黑山羊,实在是不好带着上路。
  没办法,陆寒枫道:“我走着把它们赶回去,晚上就在镇上住一晚,明天一早再回家。”
  “也只好如此了。”陆炳文拿出干粮和水壶给弟弟,余下的人带着大包小包上了马车。
  再一转眼,就是除夕夜,摆设天地供桌、辞岁、守岁、迎岁……
  陆家人在家门口放了鞭炮,又在院子里点了烟花,随后全家人坐在屋子里包饺子。
  大年初一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
  春节的饺子里,大多包有钱、枣、花生、栗子等,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百岁;吃到钱,就能发财。
  如果是家里的小孩吃到了钱,长辈会更高兴,认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励以外,还要赏钱,以示祝贺。
  今年的饺子是肉三鲜的,里面放的是猪肉、白菜、鸡蛋、木耳,还有胡萝卜。
  一家人说说笑笑,坐在一起谈论着家中的事情,期待来年会更好。
  陆金瑶在家里闲了几天,那叫一个舒服:不用干什么活儿,也不用早起制作药膳。
  日子就这么晃悠晃悠的到了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日就是元宵节,百姓们吃元宵,象征举家团圆;或是饮酒吃饺子,合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从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城镇里各街市肆,多张灯火,举办龙灯会,舞彩龙、跑旱船、踩高跷、跑小毛驴、玩车子灯等等。沿街灯火辉煌,火树银花,五彩缤纷,争相观看,叫做闹元宵。
  在乡间,晚上家家上灯,并提灯四照,意为不生虫孳;三晚无风为“收灯”,象征五谷丰登。并有“头灯芝麻末灯黍,中灯收了菽粟谷”之说。白天就地搭台,唱小戏,演杂耍,到处呈现一派节日气氛。
  正月十四那天,陆家人去了镇上,看了闹元宵的表演,还给四个孩子每人买了一个做工精致的灯笼。
  陆博明虽然看着老成,内心却依然还是个孩子,得了一盏麒麟灯,爱不释手。
  陆金瑶得了一盏莲花灯,做工精美,让她无比佩服古人的巧手技艺。
  陆银玲得了一盏走马灯,上面是白蛇传的故事,看得她挪不开眼。
  小娃娃陆立群得了一盏金鱼灯,造型可爱。
  连陆寒枫都厚着脸皮,手上拿着一盏老虎灯晃来晃去。
  一家人玩了一晚上,十分尽兴,很晚才回到家里,所以第二天起得很晚。
  陆金瑶是被一阵紧促的锣声和梆子吵醒的。
  村里一般出什么大事的时候,才会这样吵闹,她从床上坐起来,穿好衣服跳下床,跑到门口去看外面的状况。
  一脸惊慌,身穿新衣的马长远正从陆金瑶面前跑过。
  陆金瑶急忙叫道:“长远哥哥,村里出什么事了?”
  马长远看到她,急忙冲她摆手:“瑶妮子,快把门关上回家里去,外面有疯牛,到处顶人呢!”
  陆金瑶吓了一跳:“疯牛?哪里来的疯牛?”
  “不知道啊,陆爷爷家的牛,好端端的就从棚里冲出来,见人就踩,见人就顶,伤了好多人哩!我得赶紧去请郎中爷爷去救人。”
  说着,马长远跑远了。
  陆金瑶一皱眉:陆爷爷?全村就两户姓陆的,如此说来,那不就是自己大爷爷家吗?好端端的,牛怎么会疯了呢?
  她急忙把门关上,回屋子里把这件事告诉已经起床的家人。
  陆寒枫听完后,回自己房间,把外面宽大的衣服全都脱了,只剩下里面的一身短打,随后把百宝囊、镖囊、暗器全都装备上,手里提着长剑走了出来:“疯牛在村子里伤人,这事情不能不管,我去看看,大哥在家里守着娘和嫂嫂、孩子们。”
  “牛一旦疯起来可不是闹着玩的,你万事小心。”陆炳文摇头,一回头却发现陆金瑶手里提上了采药的篮子,竟是穿戴整齐,正准备往外走。
  “金瑶!你要去哪!”陆炳文差点儿没吓死。
  陆金瑶认真道:“爹,刚才长远哥哥说,疯牛伤了好多人,郎中爷爷一个人肯定救治不过来,我得去帮忙。”
  “不行,你不许去。要去也要等抓住疯牛再去。”陆炳文坚决不让,宝贝女儿只是一个小女孩,外面这么危险,万一有点闪失,磕着碰着是小,被牛伤了可怎么办?
  陆寒枫也不赞同陆金瑶现在出去。
  陆金瑶想了想,道:“那我去大爷爷家看看大爷爷和大奶奶有没有吓着或者是受伤,反正现在疯牛肯定不在他们家。”
  陆炳文想了想,这倒是,便让陆寒枫把陆金瑶送过去。
  陆寒枫施展轻功,把陆金瑶送下之后便去寻找疯牛。
  陆金瑶在确认陆朝东和李氏没有受伤,只是李氏受了点惊吓之后,不由得开口问道:“大爷爷,牛怎么会突然疯了呢?”
  ------题外话------
  _(:з」∠)_今天有万恶的体能测试,还有八百米……
  过了年之后,女主一家就要搬去城里了~
  谁来猜猜牛为什么会突然发疯?

  ☆、九十三、疯牛事件现疑点,陆金瑶救活垂死人

  好端端的牛突然疯起来,李氏被吓得不轻,有些手脚发软,闻言虚弱的说道:“鞭炮……许是鞭炮声响吓着了。”
  陆金瑶觉得这个解释有些牵强。
  若说是鞭炮声吓着牛了,那年三十晚上,全村放了一晚上的鞭炮、烟花,动静比今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