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农家乐(wan)-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最后,只有自己家里,谁想戴,谁有功夫,就做两副,想挣钱,只怕就难了。

秀瑶顺路去了大哥家,门锁着,她只好又家去,却见大嫂也在,正和娘在拆棉袄棉裤的,打算洗洗晒晒,重新缝起来。

看她回来,她们都跟她打招呼,秀瑶笑了笑,就进屋去做自己的事情。

柳氏道:“瑶瑶,回头干了你和三姐俩缝呀,一人一半。”

许二妮笑道:“娘,还有我呢。”现在柳氏不许她下地,寻思着快有身孕了吧,还是在家里做点家务好,反正现在地里没有什么活儿,他们爷们儿也能干过来了。

天越来越热,知了一声比一声长,新房子窗外的树还没长起来,屋里也热的慌TXT下载。秀瑶就让爹和大哥帮她们在场里打了个棚子,四面里通风,只要遮着阳光就行,她和三姐还有大嫂在底下做针线活儿。

秀容做一会儿就和秀瑶比比看看谁做的好,还让大嫂评判评判。许二妮笑道:“三妹妹做的花哨,四妹妹做的稳扎,都好看。”

秀容一撇嘴,笑道:“大嫂,我们都觉得你和二姐一样,大喇喇的没什么心眼呢,可我看你心眼多呢,谁也不得罪。”

许二妮委屈道:“你看看你这个小姑,人家都说小姑难伺候,我哪里耍心眼了,我还能说你做的不好还是瑶瑶做的不好?我看着就是好呀。我除了咱自己家的,别人家我可不怕得不得罪。”

秀瑶笑道:“大嫂,我三姐就这样说话呢,说我们也是的。”她给三姐使了个眼色,让她不要说大嫂。

秀容又笑,让大嫂说故事给她听,许二妮就把自己村里有些人家的闲话当笑话说说。这时候张桂芳领着冯掌柜和一个妈妈过来,几人忙起身招呼。

张桂芳笑道:“你们聊,我家里还蒸着饽饽呢,先家去了。”

秀瑶就请冯掌柜屋里说话,又亲自沏茶。

柳氏见了也过来招呼了,就躲开去让他们说话。

冯掌柜介绍了一下,那个妈妈姓郑。

郑妈妈看起来比那几个更体面,头上插着金钗,她一脸和气,跟秀瑶见了礼,将一个木匣子放在炕上。

冯掌柜笑道:“瑶瑶,咱们可是老关系了,你不能说冯叔不向着你。你给二奶奶后来的那些,二奶奶喜欢得很,这是给你的谢礼。”

郑妈妈笑道:“秦姑娘心灵手巧,为人又实在,那几位妈妈回去说了,姑娘尽心尽力,二奶奶高兴。二奶奶说也不能让姑娘亏了,就当时一次把方子卖给我们,二奶奶也给了补偿。二奶奶说,虽然不多,可也是她的一点心意,等她赚了钱,还有谢礼呢。”

秀瑶忙起身道谢,这钱也是她该得的,所以她也没有推辞。打开匣子一看,里面是整整齐齐的白花花的纹银,底下垫着黑丝绒布,看起来真是富贵深沉。

她拿起一只看了看,底下分别镌刻着济南府、荣昌盛、二十两等字样儿,她看了看竟然有十个,那就是说这一共是二百两!!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有些人一辈子也见不到这么多银子。这要买多少粮食啊。秀瑶心里激动起来,却又强压着不表露出来。

郑妈妈看她神色还寻思她可能嫌少,犹豫着,却听秀瑶道:“二奶奶真是客气,这么多银子。”

郑妈妈松了口气,冯掌柜笑道:“二百两,我也觉得不少的。二奶奶为人向来大方,只要是跟她好的,莫不受惠。瑶瑶你也不比客气,这是你该得的。”

秀瑶笑道:“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她正好需要银子,毕竟家里也得有一样长久可以做的营生。她一直在考虑,还没有想清楚,只能一步步地看着来。

冯掌柜笑了笑,“就该如此,你要是跟我推辞,我还不知道如何是好呢。”

秀瑶起身,道:“冯叔,郑妈妈,时候不早了,你们也别拒绝。就在我家吃饭。”

郑妈妈道:“桂芳还让我们去呢。”

秀瑶笑道:“以往都在俺婶子家,今天我也赚了钱,哪里还让她招待你们,自然是在我们家的。”她下去找柳氏说了一下,柳氏道:“自然要留饭的,我去安排。”

秀瑶笑道:“娘,你去陪着说说话,我去叫俺爹和大哥回来,让俺大嫂安排就好。”毕竟家里现在有两个女主人,娘已经是婆婆,可以让大嫂学着安排的。

柳氏笑道:“也好。”她就进屋陪客人。

秀瑶找了许二妮和秀容,把请客的事情说了一下,让许二妮拿钱置办。

许二妮笑道:“咱菜园子里有各种菜,就是去割两斤肉,买条鱼,最好再买点烧肉。”

秀瑶笑道:“大嫂,你决定。”

许二妮就去柳氏放钱的钱匣子里拿了几百钱,出去找大业让他置办。秀瑶去就去找正在和二叔、秦德才几个人垒院墙的秦大福回来陪客人说话,顺便叫了二叔一起过来,秀瑶又去叫秦产来。

秦产已经大了,也该接触接触人,见见世面。

冯掌柜见秀瑶带着秦产过来,礼貌性地寒暄了几句,听说他在织布,又好奇地看了几眼,笑道:“真不简单,织得什么布?”

秦产道:“是俺秀瑶妹妹去布庄看的,回来俺们学着织,就是六综的小格子布。”暗格子提花,其实还有别的变换,是万字纹的。

冯掌柜惊讶道:“了不起呀,我倒是要看看。”乡下人家里织布,都是普通的平纹布,就算有点变化,也是拿染好颜色的纱线织成条纹的色织布罢了。

秦产立刻去把已经织好的一捆小一点的布用小推车推过来,然后抱过来放在炕上给冯掌柜看。

冯掌柜看了看,连连夸赞道:“真是好手艺,织了多少年了?”说着又对秀瑶道:“瑶瑶,你们有这么好的布,怎么也不跟我说?”

秀瑶笑道:“冯叔,我们也才开始呢,不过是去年冬天开始的,到现在也就是四机布。”

冯掌柜一拍手掌,“哎呀,都这么多了,怎么也不跟我说。我们也正要这种布呢,我跟你说呀,丝绸的,现在是真不缺,江南各种织锦缎美得不得了,反而是这种棉布好看的少。”

秀瑶心下一动,问道:“冯叔,冯家没有织布作坊吗?”

冯掌柜摇头,“冯家主要是开铺子,种地,下面的油坊、糖坊等都不是本家的呢。”

秀瑶哦了一声,笑道:“这布我和哥哥给你们送过的,你们掌柜的给钱少,我们就去了林记。”她说了价格,冯掌柜点点头,“林老板做生意实在,给的价格不错。”

秀瑶笑道:“是呢,他现在都给我们长了呢,冯叔,这种布如果多的话,你们能要多少?”

冯掌柜笑道:“要是给我的话,当然是有多少要多少,我们铺子多的很,我们的生意不只是在咱们本地做,最主要的是外地。东家有船每天不停地运货,南来北往,东进西退的,捯腾货,更赚钱。”

这就是互通有无了,秀瑶笑道:“那等我们这边的水道通了,你们的生意可就更好了。”有了水路,自然更方便。

冯掌柜笑起来。

秀瑶又跟他商量,如果自己布多的话,他收不收。

冯掌柜知道她想折腾人一起织布,笑道:“你放心,我保管收。就算东家不要,我也绝对会帮你卖去别地,钱绝对不比你给林记布庄少一个子。”

秀瑶一听,笑起来,“冯叔,那我可找人忙活呢,到时候一个月要是出百十匹布,你能不能要?”

冯掌柜笑道:“瑶瑶,你出的多还好呢,我跟你说,这布现在紧缺呢。你一个月出五百匹我也能要。”他拿了货,到时候四下里一发,一点都不亏,纯赚呢。这小丫头,一个月也就能折腾出两百匹布。

许二妮和秀容两人合作置办酒菜,夏天热,屋里基本不烧火的,外面垒了灶台,做饭就在外面,既不炝黑屋子,还能保持屋里凉爽。

秦业割了两斤烧肉,买的五花肉,一条大鲤鱼。许二妮杀了一只公鸡炖上,另外还炒的时令小炒,也是满当当的一大桌子菜,有肉有鱼,非常丰盛,以前想也不敢想的。

张桂芳因为两位不去她那里,特意送了一些肉和酒来,秀瑶让她喊周强来吃饭,她就去叫了。另外这里是秦大福、秦业、秦二贵作陪,秦产和秀丽自然也跟着在下面吃,独独没有叫二婶。

二婶虽然觉得没脸,只是想着儿子男人都给大房干活,他们还算计自己,竟然不尊重她,她又恨得牙痒痒,气得抬脚就找三婶了。

等冯掌柜和郑妈妈吃了酒菜,大家又说话,看看时候差不多,冯掌柜两人就告辞。

夜里剩下的酒菜柳氏就让秀容去叫了爷爷嬷嬷来又吃了一顿,还把张桂芳送来的肉给了张氏两斤,把张氏乐得合不拢嘴。

柳氏提醒她,“娘,夏天热,这肉回去赶紧吃,可别留得下蛆。”

张氏嘴里喊着好好好,拎着就走了。其实不止一回了,柳氏给她点肉,她有时候不舍的吃,放在那里,结果屋里都是些大苍蝇,等着吃的时候都有小白蛆了。

夜里秀瑶把钱给柳氏看,让她收起来,好准备着做点事情。柳氏就把银子连同小箱子都放在东间北边桌子底下的一个洞里。这是盖房子的时候她特意让秦大福悄悄挖的,里面用青砖砌了,不会有老鼠。另外上面盖了板子,还压上杂务,别人也想不到的,何况盖子上都有锁,钥匙藏的地方就她和秀瑶知道。

200织坊雏形

今年麦收的时候秀瑶和张篾匠合作,也赚了二十几两。现在麦绰子到处都是;别人也会做;可张篾匠那里还是有订单的。所以秀瑶也能继续赚,据说短短的时间麦绰子就风靡了整个山东地区。那些地主大户,因为有冯家作为榜样;都调整了和帮工们的合作方式,改为按亩数付钱;倒是也没造成最开始那种矛盾。

因为麦绰子除了可以收麦子;其实也可以收割谷子,所以一年两季都可以用。生意就不会断;不少篾匠、铁匠都因此赚了钱。这种技术有好有坏;有人做的麦绰子就传出了名声;比别人做的就顺手好用,大家都愿意订做。

张篾匠就是有名的好篾匠,等秋收谷子的时候,大家还是要用,所以他的生意忙个不停,不但扩大了门面,还教了几个徒弟呢。

也因为这个原因,麦绰子虽然是农具,却在篾匠店里卖,以后也逐渐成了一个习惯。

这日秀瑶让秦业送她去县里,找到了张篾匠,张篾匠将她的钱都装好了,笑道:“秦姑娘,如今朝廷放松了银子的限制,咱们这一次都是银子,一共是八两。快要割谷子了,来订做的人多。”

秀瑶道了谢,聊了几句道:“张大叔,我想请你帮我做点织布机上的东西,像综框这类东西。”

张篾匠笑道:“秦姑娘,这个你得找木匠做呢。”

秀瑶道:“我知道呢,但是那个综你可以用竹篾做的,你做好了,到时候我在找木匠做其他的。”

张篾匠自然答应,给秀瑶还便宜,这个不是高技术的活儿,不用他亲自动手,指点一下儿子和徒弟都能做。定好了,秀瑶又去铁匠铺逛逛,回来经过木匠坊,秦业看到有卖现成水车的忍不住道:“瑶瑶,咱是不是得买架水车?”

家里如今地多起来,反正水多,该浇地的时候就浇地,平日庄稼就不会再干着。尤其是沙河村那边的二十亩地,靠着河,更加方便。

而且有了水车,也能帮着乡邻们浇水,免得大家还要担水浇地,累得慌。

秀瑶沉吟了一下,道:“大哥,咱们去看看,你想买什么样的?”

秦业道:“咱姥娘家那车就不错。”那是人力龙骨翻车,只要浇地就需要人的,这种小巧的价格要便宜,若是高转翻车,或者是水力筒车,就要贵得多。

秀瑶道:“大哥,我觉得咱们可以找姥爷他们帮忙做一架大的水车,到时候用牲口转,人力的话太累了。”

秦业一想也是,爹以后年纪大了,自己的手还不行,二弟读书没有人干,他不禁有点黯然。

秀瑶看在眼里,笑道:“大哥,你不要老想着自己动手干这个干那个,就算咱们雇人也没几个钱。到时候你赚的钱可比这个多的多呢。咱们肥水不流外人田,就让三姥爷找几个木匠一起,帮咱们做牲口水车。”

秦业有个疑问:“瑶瑶,那水车得固定按下去,咱是按在场里还是河边?”

场里旁边有大水井,沙河村那边靠着河,要说起来,都需要浇水。

秀瑶笑道:“这个不是问题,咱们每个地方都做一座地盘,到时候哪里需要就把水车拉过去。”这水车看着大,其实跟磨也差不多,是可以拆卸的。不过秀瑶倾向于家里装一座牲口拉的水车,因为那种深井适合,效率快。而河边则适合装水力的筒车,慢悠悠地,虽然浇地慢,可日夜不停,也不少呢。不过现在舍不得一下子买两架,只能慢慢攒钱再说,秀瑶也就没说出来。

在县里木匠坊定做了一些东西,秀瑶又和大哥去了姥爷家,到了杨柳村也差不多傍晚时分。

落日余晖,在盛夏的傍晚给天地间涂抹上一层温柔的色彩,连树丛间的知了也歇了嘶鸣,偶尔叫一声。晚风没有了暴烈的日头相助,也变得温柔多情起来,轻轻地拂动着人的鬓发,送来淡淡地凉意。

如今柳家磨坊那里也盖起来一排青砖瓦房,跟秀瑶家一样,还没有成型,只是有两排三间的瓦房,没有耳房也没有院墙。

秀瑶去的时候老柳头正在葡萄架下的摇椅上休息,累了一天,闭着眼打盹呢。一嘟噜一嘟噜的葡萄垂下来,在翠绿的叶子里格外喜人。

秀瑶看有小虫子在咬他,就拿了一旁的蒲扇给他扇了扇,老柳头却醒了,看秀瑶来,笑道:“丫头,你有日子没来了。”

秀瑶这些日子忙着处理二婶那摊子烂事呢,她笑道:“姥爷,其实也没多少天。”主要是以前隔三差五就来,这一次快一个月了,老柳头都想她呢。

两人聊了聊最近的事,秀瑶就跟他说请三姥爷做水车的事儿,老柳头笑道:“这个你三姥爷会,让他给你们忙活,咱们省点,他也赚点。”老柳头去年养猪多,一年两茬,加上粉条、磨坊,也攒了不少钱。家里的饥荒已经还了,另外还存了一些。

他道:“我帮你出一半。”

秀瑶笑道:“姥爷,不用,你留着做别的吧。”她又把县里到时候还要修水道的事跟老柳头说了一下,道:“姥爷,到时候你们这里就是个机会,你趁机多买几亩地吧,到时候这里就是抢手的。”

老柳头一听心动了,“丫头,这消息可靠?倒是有人来找我买地呢,都不是什么好地。”

秀瑶笑道:“姥爷,就算这两年不会,早晚也会的,况且咱们家这附近,也需要地不是。”

老柳头觉得丫头说的很对,他道:“那我就应承了,把地买下来。”他又领着秀瑶去看那片猪大棚和蔬菜棚,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

今年这里也种了一片苜蓿草,所以老柳头也养羊,都用绿篱围着呢。

秀瑶看姥爷家养了近五十头猪,笑道:“姥爷,你可小心不够吃的呢。”

老柳头挠挠头,嗨嗨笑道:“是有点呢,幸亏今年也种了草,还有那么多菜呢。”

秀瑶笑道:“姥爷,我正在考虑建一座池子呢,如果成功了,到时候跟你说。”

老柳头又好奇了,他这段时间都有点恹恹的一直提不起精神来呢,丫头都好久没跟他商量做什么新东西了,一听秀瑶这么说,他又激动起来,追着问是什么。

秀瑶笑道:“姥爷,我也还没想好呢,不知道成不成。”

老柳头只好按耐住了好奇,“那你快点呀,还不如跟我说说,我和你一起忙活呢。”

秀瑶想了想也是,她道:“姥爷,不过我现在现在去三姥爷,你要不要一起?”

老柳头笑道:“那是自然的,走吧,你三姥爷最近没什么事干呢,你正好给他送活儿去,让他忙活忙活。”

秀瑶和老柳头赶着驴车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