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农家乐(wan)-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楼书办完成了任务,县老爷也会奖励不是。”

楼书办就瞪大了绿豆眼儿,瞥了秦大福一眼,“行,我知道了。”

然后就不理睬了。

周里正也尴尬得很,又亲自把秦大福和秀瑶送出去。

秀瑶虽然也生气,但是她对周里正还是很感激和尊重的,笑道:“爷爷,又不是你的错。回头说不定他还要找我们呢。”

说着就告辞回家了。

番麦的事情,整个济南府也就她家种了,如果要是推广,有经验的自然是很吃香的。

这个楼书办一看就是财迷心窍了,还想从他们这里拿好处,等他完不成任务的时候,再来说话吧。

家里有活儿要忙,他们自然不浪费时间。

如今为了省力气,家里是不种棉花的,只种番麦、小麦、地瓜,除此之外,根据需要可以种一点其他的作物。

反正粮食在乡下稀烂贱,花钱买也没几个钱,所以根本不用像往年那样什么都种。

过了几天,她看家里差不多了,就让秦德才送她去姥爷家。

秦大福还得在家里看着的,雇工们刚来,好多事情不习惯,需要他随时在家,过个半年基本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了。

老柳家更不得了了,如今磨坊做得有声有色的,靠着大清河,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了。平日里做挂面,冬天做粉条,生意做到了四外县里去,好多大货商都直接来订货。

大清河的小码头不够用了,那些货商还出钱帮着老柳家修了新的码头,如今船只来往络绎不绝的,生意好得不得了。

去年秀瑶帮老柳头弄的沼气池也可以投入使用了,因为当初建造的时候就没省钱,所以现在倒是非常安全。

老柳头跟秀瑶嘀嘀咕咕地说着,“咱们那个大大的沼气灯,夜里据说十里八乡都看得见,亮堂得很呢!”他颇为骄傲,那灯的确是很好,大清河过往的船只都受益,夜里周围做活的农人都直说好,比自己家挑着个破灯笼亮多了。

秀瑶看着老爷自豪的样子也很开心,小正正手里拿着一串自己家腌制的果脯,大声地道:“姐姐,还有那个找鸡翅!它喂大的果子格外甜,人家都来买呢。”沼气池他说不利索,总是找鸡翅找鸡翅的。

说着就把手里的果脯往秀瑶嘴里塞。

秀瑶笑呵呵地将他抱起来,小正正也大起来,已经开始咿咿呀呀地读书,但是任先生说他还小读书再等等,所以没去学堂。

其实老柳头也知道,是说小正正资质差点,不必那么急着读书,大一点再说也行。

秀瑶哄了小正正一会,又跟老柳头说那沼气池,那是秀瑶的生态农场初级步骤。

她的理想就是在桃源柳乡将自己现代工作的生态农场给复制出来。

虽然没有高科技的现代化,但是起码可以建造初级的农场,利用生物链建造的生态农场,到时候非常节省资源,而且效益很高。

如今沼气池,主要是提供沼气,另外还有沼气渣和沼气液可以用。

沼气渣可以用来喂猪、喂鱼、做肥料,沼气液可以做肥料,更可以作为古代绿色农药,洒在作物叶面当做叶面肥料和农药,还可以洒在根部,既能提供养分,还可以防止病虫害。

这些都是秀瑶教给老柳头的。

今年种地,就派上了用场,而且去年秋天沼气渣液做肥料的果树,结的果子格外甜,大家都惊讶得很,好多人还特意去老柳家拿钱买了果子,当做礼物去送给县里的亲友呢。

秀瑶领着小正正,又和老柳头去转悠,跟他说那边挖一片鱼塘,到时候可以在鱼塘里养鱼,上面养鸡鸭鹅,旁边就是猪大棚,还有蔬菜棚。

过去就是沼气池,这样就可以连起来了。

猪粪可以往沼气池里进,沼气池里的渣夜又可以提供给养殖场,肥料提供给菜园、果园等地里。

如今间作的果木、银杏都都长起来了。

之前老柳头听秀瑶的建议又买了二十亩,如今一大片全是老柳家的。都被因地制宜地安排起来,土质肥沃的就种作物,土质差的就做别的用途,他们盘算着,过几年说不定还不够用的了呢。

秀瑶逛了一圈,直夸老柳头打理得好,尤其是那么多大肥猪!

秀瑶没忘记提醒他下半年可以少养几头,免得到时候有冲击。

老柳头笑道:“瑶瑶,不要紧吧,我也没养多,就那么几十头呢,附近做烧肉的人家都来咱们家买猪呢。要是不养的话,那生意上了门,不是亏了。”

秀瑶提醒他,“姥爷,那人家跟你签文契了吗?他们若是下半年也跟你预约猪,有没有和你签文契呢,单单口头说了要,万一到时候猪肉便宜了,他们不肯要了呢。”

经常会有这样的事情,之前说得好好的,可市场瞬息万变的,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到时候万一真的猪肉便宜了很多,人家肯定不会用原价来买,到时候反而可能压价,所以还是事先约好最好呢。

老柳头觉得也是个事,但是有点为难,“毕竟咱们多少年的邻居了,不好开这个口。那瑶瑶你说,要是到时候便宜了,又怎么弄?”

秀瑶笑道:“姥爷,肯定是比照现在的价格,定一个大体的价位的,可以说明的,如果到时候涨价或者降价,在现有基础上浮动一下就好了。反正就是保证他们要这头猪就好了,免得猪出栏了,咱要是卖不掉,那不是耽误了。”

老柳头觉得这个办法不错,“那我回头就问问看,他们愿意签我们就签一下,这样他们不会愁买不到猪,我们也不用愁卖不掉。”

操作起来肯定还要斟酌,但是好在都合作很久了,都是四邻八乡的,和老柳头关系不错,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而秀瑶家的主要就是卖给刘岩,她也算是有保证了,所以也不担心。

商量定了,秀瑶就列了单子,让老柳头帮她打沼气池需要的一些用具,还要请技术过硬的酒窖师父。

这些老柳头比她熟悉,早就找好了的,什么时候开工,去叫一声就成。

到时候老秦家的自垦田那里就可以直接开工。

秀瑶早就计划好了的,自垦田那里是靠着大井的,但是水源不那么方便,倒是沙河村那片地要好得多。不过,反正现在是迷你型的,自垦田那里沼气池自然也是可以用的。

过几天就要去开工的,事先准备工作也都要做好,免得到时候有什么差错。

住了几天,秀瑶等准备工作都差不多了,就要回去。

这日她去拜访任先生,询问了一些秦扬读书的事情,又旁敲侧击地问问能不能让二哥也来。

虽然秀瑶对那些四书五经不是很感兴趣,但是也能看出来二哥的先生是比不上任先生的。

虽然小羊现在不学那些做文章的东西,只是背书讲书,可有时候她听着,小羊比二哥都厉害一些。

二哥的路子太窄了,要是这两年就下考场,她觉得根本没戏的。

但是又怕二哥会太紧张,所以想着能不能请任先生给二哥上上课。

任先生却忌讳这个,他笑道:“瑶瑶,不是我不同意,而是不同的先生风格不同,你二哥若是适应了周先生,再来我这里,反而不好。”

不只是风格不适合的问题,最主要的还是到时候如果有什么问题,人家会说闲话。

一般人挑先生谨慎,换先生那就要更加谨慎了。

除非是非常不合适的,基本是不轻易换的,换就要有理由。

尤其是乡邻之间的,又不是外地请来的先生,说打发就打发了。

其实最主要的任先生没有说,他见过秦显几次的,他不是很看好。

他如今的精力主要花费在秦扬身上了,没有过多的精力去照顾别人。

他那里的那些学生,真正能走仕途的少,资质也一般,期望也不是很高,倒也不费心思。

若是秦显来了,他非常渴望考中,起步又晚,到时候少不得要将全部精力来培养他。

那秦扬这里又不够,所以他想也不想,还是选择秦扬。

这孩子他就看对眼了,看着嘻嘻呵呵的很调皮,可实际又很忠厚,小小年纪,颇有正气。

秀瑶自然也就不强求,本来就是问问的。

她也就没有替齐风问,毕竟秦扬已经够麻烦人家的了,而且齐风也没明说一定回来,他那么厉害的人,肯定有自己的本事的。

他住在县里,那里的先生自然更好的,不劳她操心。

秀瑶告辞了任先生,又悄悄去看了看秦扬。

秦扬坐在靠窗的位置,如今书房里的学生也换了些人,他不再是年纪最小的。

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小小年纪坐在那里,倒是给人四平八稳的样子,读书也不像他们那样摇头晃脑的。

不过,秀瑶发现了,这小子还是会发呆的,读书的时候时不时地会走神。

看他托着下巴,眼睛望着外面的天空,不知道想什么,想着想着,还会自己咯咯地笑。然后跟做贼一样,再赶紧收敛表情,四下里看一眼,任先生不在跟前,他就吐吐舌头,继续开始读书。

秀瑶忍不住笑,这个小羊儿!

她正要走呢,就在学堂门口跟人撞上,来人是柳飞,急火火地叫她,“瑶瑶,快点家去,急事儿呢。”作者有话要说:越来越好,朝着结局赶紧跑,他们都说这文是我的真爱,花最多的心思,花最长的时间……我也发现了。O(∩_∩)O哈!

220

秀瑶诧异地看着柳飞;他跑得急匆匆的,脸上都是汗;喘着大粗气;一副家里起火的样子。

柳飞是个比较稳重的小伙子;秀瑶还很少看他这样呢,那双眼睛里倒是还带着点害怕的意思。

“柳飞哥;你急什么呢?”她往他身后看看,试试能不能看见个鬼影子;把他追成这样。

柳飞却顾不得开玩笑,一把拉住她;“快,快走。”他一把拖住秀瑶就往磨坊去;秀瑶只好小跑着跟上。

路上柳飞给秀瑶讲了缘故;县里的书吏特意来了杨柳村找秀瑶呢,说是要请教番麦的事情。

秀瑶一下子顿住脚步,“是不是那个长了一双绿豆眼,提溜转的那个?”

柳飞点点头,“是他,一进咱们磨坊就找你,茶也不喝,听见你不在就拉着脸不乐意呢。”

秀瑶就加快步子,和柳飞一起去了磨坊。

一进磨坊就听见堂屋里有道公鸭嗓子在扯,“秦秀瑶呢,怎么还没来?咱们可是办公差的,耽误了谁负责任?”

任里正和周里正正陪着,老柳头虽然是主人家,却没资格上前说话。

他气鼓鼓地在院子里,一个劲地往外张望,看到秀瑶回来,立刻就给她打招呼。他先把秀瑶领到一边,叮嘱了几句,“甭怕,知道的就说,不知道的就不知道。”

秀瑶笑了笑,看着姥爷一副为她担忧的样子,笑道:“姥爷,不要紧的,他们就是问问咱们怎么种那个番麦呢。”

她去洗了把脸,然后掸了掸衣裙,就随了姥爷去见那个楼书办。

楼书办一见她,就扯着脖子瞥了一眼,“啊——你就是那个秦秀……什么来着?”

方才还问秦秀瑶呢,这会儿正主儿来了,他又立刻失忆不知道人家名字了。

两位里正心里瞧不上,只是这次是县老爷亲自吩咐的,让几位书吏下乡帮忙督促番麦事宜,他们虽然瞧不上楼书办,却不能不给县老爷面子。

周里正立刻笑着介绍,“楼书办,这可是咱们桃源村的人物呢,秦家四姑娘。”

虽然乡下人都叫名字,可人家小姑娘还没出阁呢,周里正见楼书办那样子,更不爱给他介绍名字了。

楼书办就哼了一声,瞪大了小眼儿看着秀瑶,“你把那个番麦的事儿给本书办讲讲。”

秀瑶落落大方地行礼,态度不卑不亢,然后口齿清楚伶俐地讲了一些。

很快,那楼书办就打断她,“本书办瞧着你这样不对,不都是要春种秋收吗?你干嘛要夏天种?那不是晚了?西北风都喝不上。”

秀瑶看他就像是个善于跟着县老爷拍马屁的,肚子里虽然有几本书,却未必有真材实料,只是听了一点种地的知识就开始对人指手画脚。

她朗朗道:“楼书办,春天种自然是可以的,但是夏天种也不差,这样收了小麦种番麦,大家可以不必再种低产量的谷子,是非常好的一样庄稼呢。”

楼书办却不同意,非要说她不对。

秀瑶就不说话了,任由他自己嘟嘟囔囔。

楼书办自己嘟囔了半天,看秀瑶不说话,就知道她是乡下野丫头,畏畏缩缩拿不上台面的。

他不屑地道:“大家都种惯了谷子,你怎么让他们不种谷子种这个野麦子?”明明一大个棒槌,非要冒充麦子,吃起来还粗糙不堪。那天他为了试试看,特意让秦家送了点玉米面,结果吃起来发现真是不好吃。

还真是贱民的粮食!

他更不爽的是这个秦大福一家很不上道,见了自己几次,一点表示都没,不但没有送银子,连点干货都没。

周里正看他又一副瞧不上人的样子,和前些日子一样,不禁心里也不爽快,前些天要人家到跟前,结果没说一句话给人打发了。过了两天自己又抽风一样说要找秦秀瑶问番麦的事情,结果一见面,又是没两句话便一副瞧不上的样子。

周里正真是不爱跟着他丢人,不说你是个小小的连朝廷俸禄都没有的小书吏,真正的一辈子的贱民;还整天拿乔做大充自己是二老爷县丞呢。

要不是番麦之事非常重大,朝廷都卯足了劲说是要靠这个来制造一个盛世无饥馁的繁荣景象,造福黎民百姓,圣旨下发到各县,责令必须办好。周里正才懒得跟着一个书办丢这个人呢。

楼书办瞧不起归瞧不起,却不能不办差,这几天他就要将附近几十个村子的里正归拢起来讲这个番麦,还是要秀瑶帮忙。

秀瑶懒得和他费口舌,直接道:“楼书办,我让哥哥和弟弟们帮着我整理成了一份册子,不如给书办看看,你也可以按照这个来宣传。”

楼书办听她不用您对自己好像没那么尊重,越发不高兴,哼了一声说行。

那本册子是秀瑶为顾宁准备的,在之前的基础上更加细化、分了条目的,怎样培育种子、整地、下种、护理、收割一目了然。而且秀瑶一点都不藏私,她觉得这是有利于大家的好事,写得非常详细,甚至还把应该和什么轮作、套作等等的信息都写在上面。

楼书办不说她心细,反而嗤笑她啰嗦,将书卷扔还给她,“去,重新誊一份,要把如何改变庶民的日子写清楚,这些种地的粗活以后再说。”

秀瑶就知道他这是要面子工程了,也越发的瞧不起他,人家知县老爷都说了要宣传番麦的好处以及种番麦的方法,这样等收了麦子以后朝廷发了番麦种子下来,那是要直接开种的。

这个楼书办在这里叽歪些细枝末节,到时候种地出了问题,他可休想赖到她的身上来。

她直接道:“楼书办,小女子只会种地,哪里能写出什么锦绣文章来,还是楼书办您文采斐然,亲自捉刀吧。”

楼书办少不得被她气了,周里正和任里正又赶紧打圆场,两人是知道秦秀瑶的,他们可是眼瞪眼看着柳家、秦家的变化的,不只是他们,还有好多农户跟着受益。

原本吃不起饭的现在也顿顿白面卷子呢。

而且,就冲着她这么一个小姑娘,和小齐爷、顾少爷、冯家那些人的交情竟然能让朝廷将埠头修在柳家磨坊门口,将水渠引到桃源村秦家自垦田边上。

就可见,这小姑娘的厉害了。

不过两位都是人精,才不会去跟楼书办说太多呢。

等秀瑶拿到了姥爷给她准备的那些工具,她就让柳飞给她一并送去。

回了家,也不浪费时间,她就按照自己之前的设计让人在自垦田原先预留的地里挖坑。很快老柳头帮忙找的酒坊专门打酒窖的师傅也到了,原先就说的给工钱高高的,秀瑶一家又待人尊重,好酒好饭地伺候着,那师傅自然乐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