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农家乐(wan)-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了一会儿,雨还是没停,她犹豫着,冲进雨里,大雨泼在身上,一下子浇了个透湿,她骂了一声,然后拎起草苫子顶头就往外走。

就说路上摔了跤,草苫子摔坏了。

刚出大门口,突然听得秦二贵怒喝声,“你这个懒婆娘,死哪里去了?”她一抬眼就看他像个金刚夜叉一样出现在她面前,她刚要说话,他扬手一巴掌,“啪”的一声,狠狠地将她**在地,还不解恨地骂道:“你整天攀这个,嘟囔那个,我寻思女人就这样,不和你计较,你看看你这副德性,临到要紧时候,你还在这里耍心眼子,场里等着用草苫子你不知道?”

二婶被他打得也疯了,跳起来就跟他打,以往秦二贵都让着她,每次都是以她得胜告终,这一次他似乎也是真发怒了,扭着她的胳膊将她掼在地上,拎着草苫子就走。

二婶疯了一样冲上去,嘶叫着,“秦二贵――你这个混蛋!”

秦二贵将他一推,“你他娘的再发混,就滚回你娘家去,我们家穷,养不起你。”说着就大步跑远了。

二婶站在雨里,眼泪雨水混在一起,都是咸涩的,怎么都分不清什么是什么,这个愣头青,竟然这么对自己,以前都是她占上风,挠他,现在竟然打不过他。

要是娘家要她,她早跑回去了,可娘家也不要她,她能去哪里?

秦二贵,秦二贵,恨死你了!

她想了想,还是冲向场里,那里一片混乱,家家户户都是人仰马翻的。

这场雨来的太突然,之前都是日头毒辣辣的,晴空**,谁也没想到会有大暴雨的。

场里一摊子的粮食,刚收回来没铡的,铡了还没压的,压了还没晒的,晒了还没收的。总之,就算你抢了这头,还有那头,家家户户都有点被雨淋了的。

而老秦家,损失有点重。

晒的麦子赶紧堆起来装进布袋子里抗去场屋子里放着,正在打场的那些也匆忙地收了个大概,可剩下的没铡的和铡了没压的却因为草苫子不够没盖好,淋了一垛。

老秦头阴沉着脸,比那天还要沉几分,这些粮食,刨除交租子的,自己家剩下的一年都不够吃的,如今又淋了一垛,怎么都要损失一少半,交租子的肯定不能少,要少也只能是家里的口粮。

今年,更吃不饱了。

他拉着脸,瞪着场屋子外面哗哗的雨柱,嘴里说不出的苦涩,不说被淋的那一垛,单说收回来的这些,要是晾晒不及时,还得发霉,那就更麻烦。

这不是大面积遭灾,朝廷是不会减免的,只能自己想办法。

秦大福伸手摸了摸口袋里的麦子,这些麦子晒得很热,然后再一受潮,很容易发霉发芽的,可看爹那样,他也不敢吱声。

老秦头扫了一眼,看二婶一身泥狼狈地站在角落里,一双眼睛还不服气地胡乱转着,瘪着嘴角,一副恨恨的样子。老秦头突然就怒了,骂道:“让你回去拿草苫子,你拿到哪里去了?要是有那一卷苫子,哪里至于这样?”

实际上就算有这个苫子也只能降低损失,不可能避免,但是老秦头心里疼得要命,恰好二婶又因为分家的事儿触怒了他,老秦头就把火气撒在了她身上。

秦二贵也狠狠大的瞪了她一眼,目眦欲裂,这个懒婆娘,竟然回去偷懒去了,娘和秀瑶几个小丫头都知道冒雨来帮忙,她倒是好!

“爹,家里没有粮食吃,就把她卖了换粮食吧。”嫁来的媳妇就是秦家的人,只要不休,娘家就没有权力过问,灾荒之年,卖老婆孩子的多的是,所以秦二贵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对。

却把秀瑶吓了一跳,原来一个媳妇这么没地位?说卖就卖了?她倒不是对二婶有什么同情感,而是有一种对未来的恐惧感,以后自己长大了,是不是也得嫁人,万一碰上渣男贱男,可怎么办?

二婶跳了起来,几乎要崩溃了,骂道:“秦二贵,你敢,我有儿有女,还有娘家,你凭什么卖我。”

秦二贵气道:“你整日价偷懒耍滑,挑拨是非,把你赶回娘家,你娘家只怕也得卖了你。”他倒不是真的想卖了她,不过是吓唬吓唬她,否则她整天没个老实时候,他也头疼。她闹分家的事儿,虽然张氏不让说,可家里那么多人,嘴又杂,他早知道了,当时恨不得回去砸杀她,又被秦业拦住,让他看在孩子的份儿上,他只好忍下去装作不知道,没想到才几天,她又开始犯浑,大雨倾盆的场里需要苫子,让她家去拿,秀娴和娘都来了,她竟然还在家里躲雨,真是气死他了。

二婶还要闹,老秦头把眼一瞪,吼道:“再闹就立刻滚回去!”现在老二有儿有女,真是想把这个女人赶回去,蠢货!

张氏赶紧道:“快别吵吵了,赶紧想想办法,只要天好,出了太阳扒开一晒就好了。”夏天暴雨来得快去得快,赶紧摊开晒晒,还是能抢回来的。

张氏虽然也心疼得要**,可真要是休掉儿媳妇她还是不舍的,毕竟家里出了聘礼的,而且赶走她,家里也没钱给老二娶新的,再说了,都有儿有女的,吓唬吓唬行,真赶她也不干。

不过,怎么也得好好教训教训这个老二家的,四六不懂的货儿,下大雨还在家里躲雨,就她怕淋?

好在大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下了半个多时辰就停了,一下子云开日出,大日头又挂起来,恶作剧一样俯瞰着满场有点迷惑的农人。

大家都站在场里往天上看,白云朵朵,日头烈烈,什么情况?

哗啦来了一片云,把他们累得晕头转向的,还没收拾好,呼啦啦洒下一片雨,淋了一些粮食,然后又呼啦一下子,云断雨收,晴天了。

要不是地上**的,粮食垛上水珠还哗啦啦的流,大家都不相信刚才下过雨了。

老秦头骂道:“他娘的,就为了把粮食给淋一遍?”真是气死人了!

可天要下雨,谁也没有办法。

瞅着被雨淋的那一垛麦子,老秦头既心疼又气闷,加上来日来的辛苦劳作,只觉得胸口被一块大石头压着一样沉甸甸的,双腿一软,“扑通”一下子跌倒在地,慌得秦大福等人赶紧将他扶回场屋里。

老秦头头重脚轻,迷迷糊糊的,“老大,去,去麦地里看看,剩下的那块地麦子倒没倒。”这么大的风,这么急的雨,那块地只怕也难保啊。

秦大福答应了,让二贵赶紧把爹送回家歇歇,他又让三顺领着秦业几个把苫子盖起来的麦堆赶紧打开晾凉,别捂了再发了霉。

所幸那急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并没有再卷土重来,而老秦家场压得平实如今也现出好处来了,没有任何存水,太阳一出来,地面很快就干了,又赶紧把场压了压。大家都说也算是老天开眼,不想断了老农们的活路,下场雨就走了没有连着下。暂时不能打场,却可以把麦堆稍微摊开晒晒,不至于发霉发芽,这样就算是天又不好,收拾起来也快。

而剩下那块麦地,不出老秦头所料,倒伏的非常厉害,如果不敢进抢收回来,只怕就要烂在地里。

老秦头一头栽倒之后就没起来,回家就发起了烧,张氏几个忙忙叨叨地,嚷嚷着又是请郎中又是抓药的,可老秦头一听见请郎中抓药又睁开眼骂人,“我还没死呢,请什么郎中抓什么药,都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地里的麦子快抢收回来。给我炖碗杂豆葱根水喝喝就好了。”

张氏见老头子没烧糊涂,喜极而泣,骂道:“你这个老不死的,病了还这么熊人,你这病来得那么凶险,要是不看郎中,厉害了怎么办?”

老秦头嘟囔道:“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这罪还没受完,老天爷不会收我的,你快点吧别磨蹭了。叫孩子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去,病了一个还跟着一堆伺候的,我又不是什么老爷。”

张氏听他骂人,就赶紧让大家去干活,“都别杵在这里了,想偷懒是不是啊,快去干活儿。”

老秦家没有黑豆,张氏又让三婶拿鸡蛋去周家换,恰好郭氏听后就立刻送了来,家里都忙着,她也没多说,放下就走了。

张氏把抓了一小把黄豆,一捏绿豆,一小把黑豆,然后一根带须根的葱白,放在瓦罐里用温水泡,然后小火慢慢地熬,三碗水熬成一碗左右,等豆子软了就倒出来,端给老秦头让他连汤带豆子的都吃完。

到了夜里他就开始发汗,还惦记着地里和场里的庄稼,一遍遍地问。

张氏没好气地道:“都这样了,还操不完的心。有老大领着,你有什么不放心。老大领着老二、大业几个去割麦子了,老三领着几个在场里拾掇,你放心吧没事的。虽然下了雨淋了个麦垛,不过后来老天好,大太阳火辣辣的,很快就又晒干了,没祸害一个麦粒。”

69、第69章

69、第69章

老秦头松了口气;“这就好。”说完,一歪头就睡了;这一睡就又香又沉;痛快地发了一通汗;第二天一大早天还不亮,浑身轻快,爬起来就又去下地。

张氏气得追着喊道:“你个死老头子,才好点你就不能歇歇;怎么也吃点饭。”

老秦头道:“哪里那么娇气,老大他们是不是还在地里?让人去送饭不就好了。”说着就去找自己镰刀,张氏喊道:“秀娴替你割麦子了;你急三火的干嘛?没了你人家也照样收麦子。”

老秦头这才站住了挠了挠头;也对;没有自己,难道孩子们还不活了?他叹了口气,这才又回来。

之后一直天气晴朗,日头毒辣的,农家们一口气把粮食打出来晒干了准备交租。不过虽然如此,老秦家比之前预计的还是少了几斗米,场里被雨淋了一场,怎么也糟蹋了一些。尤其是那块还没收割的麦田,倒伏的,折了穗子的,踩进泥里就没用了。

秀瑶也看过,这些麦子的品种不能跟现代比,产量本来就低,又不是很抗倒伏,在耐虫害上也差,所以有个风吹草动的就会损失产量。可她不是研究种子杂交的,一点忙也忙不上,只能帮着大人尽可能地挽回损失。

地里已经收拾好了,场里的麦子等着明儿一早交租,周家的就当场用斗量出来装进周家麻袋里,然后由他们的人用车运回去。整个桃源村几乎一大半都要种他家的地,所以周家大管事带了人赶着车转场子一样收租子。

而官家的租子,则由里正领人称量,量好了也装进麻袋,到时候送到县里去由县衙派人集中往官府粮仓里送。原本都要家家户户自己去送的,但是不可能每家都有车,后来就改为里正组织车辆往县衙统一送,各家只要出点份子钱就好,没钱的用粮食顶替。

桃源村的里正也是周家的人,如此一来,两边的租子都由周家大管事周尖带人收。

秀瑶本想着跟着去看看他们怎么收租的,也了解一下古代的度量衡,看看那些石、斗、盛、合之类的,结果第二日一大早,张氏又拿着笤帚疙瘩挨屋敲,“起来了,起来了。”

秦大福几个起来要去场里,对张氏道:“娘,让孩子们多睡会儿吧,这一些日子,他们也够折腾的,反正地里麦穗都捡完了。”

张氏喊道:“睡什么睡,谁不累啊,咱们家的捡完了,还有别人家的呢,去,拾麦子去。”刚收了粮食,有不拾麦子的人家,也有来不及拾的,张氏就赶着秀瑶她们去拾麦子。

二婶三婶几个,场里不需要他们帮忙了,就继续去棉花地里锄地,既是为了松土除草又为了防虫害,同时如果有虫蛾等出现,也能尽早捉拿。

秀容现在又可以在家里做饭了,而秀瑶却不行,她又不想和秀美几个一起,所以就拎着麻绳背着一只破旧的口袋自己出发了。

现在麦田基本收割殆尽,而棉花、高粱等地的作物还没起来,一眼望去,视野开阔几乎没有什么阻隔,隐隐能看到天边气流水波一样晃动。

蓝天白云,飞鸟低回,还有农人在地里忙碌,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之感。

经过忙碌的春种,累脱皮的麦收,如今的秀瑶已经被磨练出来,拾麦子算什么,这是休息。

她一连找了几块麦茬地,里面都干干净净的,别说麦穗了,麦草都没一根,看来大家生活都不是那么好过。走了许久,她才捡了一小抱,一把把地用麦草捆着,然后用麻绳总得捆起来。

秀瑶便走边捡,不知不觉地就走出了好远,突然,她就看到一个圆滚滚的东西,“哇,西瓜?”秀瑶忙跑过去,发现麦地里长了一颗西瓜,上面竟然结了几个不大不小的西瓜,还是花皮的呢。

看着这西瓜,虽然不是正经的瓜地出产的,可古代的西瓜天然无农药化肥无膨大剂,就算是野生的也好吃吧。想着西瓜鲜红的沙瓤,甜美的汁水,她觉得自己原来口渴的厉害。她看了看,四周没人,又不是西瓜地,吃了白吃,她上前就摘下一个西瓜,比正常卖的瓜小了很多,攒着拳头,“砰”一下,没裂。

“砰砰砰”一连三下,终于裂了一点缝,有瓜汁流出来,带着一股淡淡的清甜味道,秀瑶咽了口唾沫,忙将西瓜放在膝盖上一磕,“咔嚓”就裂开了。

“啊?竟然是**瓤,”看起来还不怎么熟啊,秀瑶有点失望,可实在太磕了,让了又不舍的,毕竟入夏这么久,就算是麦收那么忙那么累,也没能吃上一口呢。

她低头啃了一口,嗯,也不是那么难吃,至少还甜甜的,有西瓜的味道,比起那些看着鲜红却没有西瓜味道的激素瓜来说,还是好吃的很。

一会儿她就把一只瓜吃完了,又看剩下的,自己是吃不掉了,可如果留下,肯定就被人家摘走了。

这要是在从前,她不会对这么几个西瓜动心的,可现在,她恨不得连根都刨走的,不过那也不现实,她没带工具,而且这瓜也不可能在移栽了。

不怎么熟,留下?留下就没了,熟了自己也吃不到了。

不熟就不熟吧,秀瑶做了那么几秒钟的思想斗争,就将西瓜连藤蔓也摘下一截,然后拎去自己的麦堆那里。等麦子捡得差不多了,看看天也要晌了,她归置了一下自己捡的麦子,也有一捆了,加上西瓜她有点拿不动了。

可要是扔了,她实在不舍得,后来便拎着两个,剩下那个拴在绳子后头用肩膀拖着走,等到了自己家棉花地的时候,看见二姐在锄地,她放下西瓜大喊道:“二姐,二姐!”

秀娴听到声音,四下里看了看,就见一个小小的身影在路边朝自己挥手,认出来是秀瑶,她以为秀瑶不舒服呢,就提着锄头快步出去。

到了地头,秀娴看秀瑶脚边三只西瓜,惊讶地喊道:“小妹儿,哪里来的西瓜?”

秀瑶咧嘴笑道:“哎呀,累死我了,二姐,这个给你吃吧,我拎不动了,累死了。”那只肯定更不熟吧,否则拖了一路都没破,哈哈。

秀娴一听有瓜吃将锄头一扔,蹲下就捧起西瓜挨个敲,敲完了选定一个,“就这个吧。”说着拳头一砸,“啪”的一声,瓜就裂了,红色的瓜汁流了满手。

秀瑶扑上来,“哇,竟然是熟的,我也要。”

秀娴看了她一眼,“你弄来的瓜,熟不熟你不知道,哪里来的?”

秀瑶笑道:“我拾麦子,在一块地里摘的。”

秀娴啊一声,“小妹儿,你偷瓜呢。”

秀瑶忙摆手道:“不是不是,是麦地里就那么一棵,应该是野生瓜的。”

秀娴哦了一声,笑道:“不是野生的,估计是粪堆里的。”

秀瑶正啃那块瓜呢,甘甜可口,真是两辈子吃过最好的瓜了,一听这话,她就有点不对劲了,“啊,粪里的?”

秀娴嗯道,“干嘛,你不吃啊?粪里的怎么啦?咱家的粮食,哪一棵不是用粪堆出来的,真是假仙!”

秀瑶嘿嘿笑了笑,秀娴又道:“你看这瓜水灵灵的,别瞎想了,粪里长出来的才好吃呢,不加粪做底肥,这瓜就长不旺相。”

秀瑶点点头,暗暗道:矫情什么啊,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