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农家乐(wan)-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五见老柳头这态度也知道自己要高了,不好意思地笑,只是那笑比哭还难看,“四叔,四叔,要不这样,我便宜点,你都要了吧。”

老柳头没说话,只是看了他一眼,柳五狠心道:“四吊。”

老柳头摇头,柳五就要哭了。

秀瑶拽了拽姥爷的衣袖,道:“姥爷,不如咱们再商量商量吧。”

老柳头点点头,对柳五道:“小五子,你先回去,咱们再说吧。”

柳五一听急了,扑通就给老柳头跪下了,“四叔,四叔,你救救我吧,除了你没人买那地,要是不卖那地,我就得卖别的,我,我……”七尺的汉子就呜呜地哭起来。

老柳头叹了口气,“小五子,不是我不帮你,你说我要是真有钱,我就去买十两一亩的,对吧,既然要买那样的,也是我没钱。”

柳五惊慌地看着他,眼里露出绝望的神色,之前他想把地卖给任家,人家开价是一吊钱,那还是看在大家乡里乡亲的面子上帮他的忙,人家说的是再过两年,一吊钱说不定能买两亩呢。

他不舍得卖就求里正帮忙看看别人有没有要买的,恰好老柳头去问,他就过来了。

“四叔,四叔,我不要四吊,这样好了,三吊,三吊行不?”他声音里带着哭腔。

老柳头弯腰扶他,“小五子,你先起来,先家去,我也商量一下,回头给你个信儿。”

柳五却觉得如果商量的话肯定就不要,说不定也要给一吊钱,那还不如杀了他呢,他眼神越来越绝望,让秀瑶都不忍心看。

不知道怎么的,她就想起了爷爷,当年他是不是也是这么四处求人,家里破落的要命,却又不能不活下去,所以必须要低三下四呢?

这么想着,她对老秦头的芥蒂就少了许多。

柳五抹着泪儿走了,老柳头叹了口气,大舅看到了,问道:“爹,他干嘛呢?”

老柳头摇头,“没啥,家里靠河那几亩地想卖给咱,价钱有点贵,咱买不起。”

大舅道:“爹,咱磨坊好好的,地也够种,不买也罢。你要实在想买,咱们再攒点钱,过两年买也是一样的。”

陈氏也道:“爹,过几年他那地,白给都没人要了呢。”

老柳头没说话,转身回去屋里,李氏看他想事儿呢也不打扰他。

秀瑶给他倒了一碗水,“姥爷,虽然咱家钱不是白掉下来的,可我觉得呢,这价钱已经比买正经地低了好多好多,如果再等些时候,我就怕咱虽然捡了便宜,可也太伤和气。否则咱不如不买他家的,也不去占这个便宜。”

老柳头摸了摸她的头,“丫头,你说的对呀。”

秀瑶笑道:“姥爷和姥娘都是心善的人,自然不会占人的血汗便宜。我看咱不如这样,变个法子帮他。”

老柳头好奇地看着她,“咋变”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婆婆不舒服,俺带了一天宝宝,娃儿真是难带果然吃不消都没有时间码字,晚上终于挤出点时间来码字更上。有点晚,抱歉。

80、第80章

80、第80章

秀瑶道:“姥爷;你想啊,咱到时候养猪;开磨坊;是不是得雇人啊;否则什么都是大舅几个干,累死也忙不过来啊。”

老柳头一拍大腿,“是呢,只是……”他又有顾虑;要是雇人干,那可就不一样,会不会得罪人呢?这磨坊虽然规模变大;也改进了工具;可如今还是自己家忙活呢;根本没想过雇人,要是雇人让家人闲着,那几个儿子孙子也不同意。

秀瑶不解道:“姥爷,不行吗?咱家不能雇人吗?任家不是雇了好多人吗?”

老柳头叹了口气,“丫头,咱家和任家不一样啊,任家是大户人家。”

秀瑶笑道:“姥爷,这有什么不一样的,雇不雇人,不是咱家是不是大户人家,是咱家需不需要,有没有这个能力罢了。”

她这么一说,老柳头也笑起来,“对,丫头你说咋办。”

秀瑶道:“姥爷,咱这样啊,我说说看,你再跟我姥娘和大舅他们商量一下看看行不行。我是觉得咱就给他三吊钱好了,这钱买他的地不算太便宜但是也不贵。而且我们不能只是买地,到时候咱要他帮忙,秧地瓜、养猪,都得他帮忙,他家不是还住在那附近吗?还得让他帮咱看地呢。”

老柳头又嗨嗨笑道:“你这个鬼精的丫头,多花两吊钱,把人都绑住了。”

秀瑶不好意思地笑道:“姥爷,别说的我好像很会算计一样我不是想怎么才能帮人,咱又不吃亏嘛。”

老柳头笑道:“就这么办,我去跟他们说。”

晚饭的时候,老柳头把决定跟老婆子和几个儿子说了一下,李氏向来大事儿听他的,两个儿子也向来听他的,就是陈氏有点疑问,觉得三吊钱买那地不值当的,不如添点钱买好地,或者等过两年便宜买那种地。

老柳头就把什么乡邻有难能帮就帮的话说出来,然后又把秀瑶的主意说出来,陈氏一听还有后招呢,买了地还让人帮工,算是自己家不吃亏她笑道:“爹,还是您算得好。”

大舅笑道:“那是,爹能白吃亏嘛,你就多余问。”

陈氏有点不好意思,秀瑶笑道:“大妗子不也是为家里好嘛,万一有什么想不到的,大妗子想到了,咱家不就能少吃亏了嘛。'~'”

大妗子忙给她夹了块烧肉,笑道:“这小丫头,怪道大家都喜欢,说话就欢喜人。”

大家都笑起来,赶紧吃了饭又各自忙活去。

老柳头对秀瑶道:“丫头,走吧,咱去跟柳五说说,三吊买他的地。”

秀瑶喜滋滋地应道:“好嘞。老爷子,您走着!”说着弯腰跑上前做了个请的礀势,老柳头嗨嗨地笑着,揪了揪她的小丫髻。

去了一趟柳五家,老柳头和秀瑶觉得心酸酸的,从前柳五家也是不错的人家,这两天却着实破败了,那几件屋子好些没有修葺过,窗户直漏风,山墙上都是漏雨时候流过的水渍。

老太太躺在炕上气息奄奄的,看起来就是在拖日子,见了老柳头的时候她竟然睁开眼,深思清明地叫了他一声,“四哥,你来啦!”然后让儿媳妇将她扶着坐起来,笑微微地看着老柳头和秀瑶

之后等老柳头说愿意三吊钱买地,又提出让柳五到时候给帮忙之类的话来,老太太才呵呵笑了两声,还说了声多谢,然后朝秀瑶笑了笑,说了句什么,秀瑶也没听懂,虽然老太太瘦得眼睛凹陷着看起来挺吓人,秀瑶还是朝她笑了笑,说了句,“有了钱,嬷嬷的病就好了。”有钱看病抓药,就该好了吧。

等老柳头和秀瑶告辞走出大门口的时候,就听见屋里传来柳五媳妇大哭的声音,柳五脸色一变,声音都发抖了,“四叔,侄子就,就不送了。”说着哭喊着“俺的亲娘”就跑家去了。

老柳头摸了摸眼睛,又摸了摸秀瑶的头,声音里带着颤音,“丫头,走吧。”

秀瑶轻声地问:“姥爷,你说那个嬷嬷是不是一直辛苦地忍着不敢死啊。”她怕死了,家里没钱办丧事,儿子为难,把一家子逼上绝路吧。

老柳头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

对于老柳头花三吊钱一亩买河边那几亩地,三姥爷等人都说他傻,可老柳头第二天就带了钱去里正家和穿了一身孝的柳五办了交割事宜,签订了文契,又将地契在里正那里备案,届时到县衙那里去备案入花名册。

那六亩地老柳头都买下来,不过要分两次付款,先付给他三亩地的钱,让他给娘办丧事,剩下的等过两个月磨坊里收了钱再凑凑给他。老柳头不想做出自己有闲钱买地的模样,让人家觉得他都是佘着才好,免得会生出其他的事儿来。

一转眼,秀瑶就在姥爷家住了好几天,柳五娘的丧事办完了,他就主动要给老柳家帮忙,老柳头就让他帮忙把那几亩地耕一下,然后一起打地瓜垄。

柳五人实在,既然老柳头帮了他,他又受了娘的临终告诫,就死心塌地地给老柳头帮忙,不多话,只知道干活儿,老柳头很满意,和秀瑶商量到时候也让他秧几垄地瓜,起码可以补贴补贴粮食,秀瑶自然同意。

这日秀瑶照旧和柳絮在家里研究织布机,晌午的时候柳飞和秦扬回来,秦扬手里捏着本书,蹦进屋里,笑哈哈地道:“我这里有本好书,有没有要买啊。”

秀瑶扭头去看,见他举着本画满了图的书卷,一打眼就能看见上面画着一架织布机,她大喜,“小羊儿,快舀来给姐姐看看。”

秦扬得意地摇头晃脑,“嘿嘿,你舀什么换?”

柳絮喝道:“小羊儿,你给我滚进来,胆肥了啊。”

秦扬敢跟姐姐嘻嘻呵呵,可不敢跟小姨太过分,立刻老老实实地进来,把书交给秀瑶,笑道:“小姨,是任先生给的,姐姐之前要借的。”

秀瑶舀过来一翻,喜道:“小姨,你看啊。”这上面竟然很详细地画着各个部件,甚至还有如何制作的画图,这就是一本制作各种织布机的说明书啊。

柳絮也很高兴,舀过来看了看,虽然能看出来是织布机,却看不明白,因为她不识字,“瑶瑶,你讲讲这都是些什么。”

秀瑶已经基本认了个大概,她叫秦扬来讲,秦扬挠着头,为难道:“姐,我哪里能学那么多字啊,好多不认识啊。”

秀瑶也挠头,“我有些也不认识。”

他们叫了柳飞来,可惜柳飞也好多不认识,毕竟他现在主要学的是磨坊的东西,关于纺织机这样专业的东西接触都没接触过呢。

柳飞道:“要不你们跟我们去学堂,跟先生请教请教不就好了。”

秀瑶一想也对,跟柳絮道:“小姨,行吧。”

柳絮犹豫了一下,她怎么说也要嫁人的,虽然自己不愿意,可也不能做对老柳家名声有损的事情,她道:“要不,你和你三哥去,回来跟我说好了。”

秀瑶嗯了一声,晌饭后就跟着三哥和秦扬一起去了学堂,任先生见了她倒是也不惊讶,去给学生们上了课,回来书房就给她讲书。

他看了秀瑶一眼,笑道:“你小小年纪,倒是有心。”

秀瑶笑道:“先生,是我小姨想到的呢,她可是织布能手呢,看到那些绸缎的边角料自己就想把织棉布的方式也改改。”

任先生呵呵一笑,“这种花楼织布机,江南的纺织作坊里多的是呢,不过主要是用于绸缎的织花,棉布倒是没听说过。”

顿了顿任先生继续道:“据我所知,棉布的以印花的多,还有染了棉纱再织布的,这种直接织花的倒是少见。”毕竟提花锦缎工艺发达,有钱人都愿意穿那个来提升档次。

81、第81章

81、第81章

秀瑶详细地把那个水磨的部件都画出来;连尺寸都分毫不差地标上,这样有利于让三姥爷做出相应的改动。一连忙活了两三天;甚至晚上都让小姨帮她把窗户蒙上躲避姥娘的唠叨;秀瑶终于把图样画出来。

她顶着两只熊猫眼儿找到老柳头;“姥爷,你还记得我跟你说的那个水磨吗?”

老柳头之前听她说过,也是很感兴趣,如今见秀瑶又问她;不禁问道:“丫头,有门道了?”

秀瑶笑着摇了摇手里的纸,“都是任先生帮忙。”说着就把那图样舀给姥爷看;老柳头看上面画着个图;像车轱辘一样;一个个部位,还画着尺寸,但是没几个字,想必是小丫头能写的字不多。

秀瑶一一给他解释,哪个是什么部位,多少尺寸,什么作用,叫什么名字。解说完了,她问道:“姥爷,您都记住了?”

老柳头摇了摇头,指了指,“这个是什么来着?”

秀瑶笑道:“姥爷,这个是水轮。”她没有写字,但是写了拼音的首字母,姥爷当然看不懂,可有些字她也没学过,她觉得还是不写的好,反正好多手工业者不识字也照旧能做好活儿,比如说三姥爷。

老柳头笑道:“还真是,要是纺线车子的,就是纺线轮子,要是驴车的,就是车轮子,这是水磨的,就是水轮子,我可记住了。”

秀瑶道:“姥爷,咱要不要让三姥爷给咱开始做水磨的部件,到时候咱们就去河边开水磨坊?要是水磨坊可比咱这个更好,你看这里。”秀瑶翻出书来,上面有画图,一个人可以管一座小型磨坊,起码有□盘水磨。而水磨多少,单看资金是否富余了。

除了水磨,还有水面罗,也是用水车控制,根本不用人拉着罗费劲地摇来晃去的。

老柳头惊得哎呀了一声,“娘嘞,真的?要是这样……”他算了算,“咱家这些磨坊还不够你那个水磨塞牙缝的呢。”

秀瑶笑道:“姥爷,如何?”

老柳头一捶腿,“丫头,咱豁出去了,做!”

既然想好要做,他就把儿子们叫一起商量,两儿子哪里有不听他的时候,自然是随便他怎么捣鼓。跟大家通了气,老柳头就去找他三哥,两人又嘀嘀咕咕的,完事了他跟三姥爷笑道:“三哥,要是我这个水磨坊开起来,十里八乡可都到咱家来推磨。到时候你也搬去河边,咱们兄弟俩一起,我还要养猪呢,咱们合伙养。”

三姥爷一听,以为老柳头钱不够找他借钱呢,忙摆手道:“老四,你自己折腾吧,你要是缺钱,我给你打家什儿不要钱,就算是支持你,我可没有余钱折腾。再说,你折腾没了,到时候没饭吃我还能救济你两口,咱俩一起折腾,都折腾穷了,这两大家子人口怎么办,你还是自己折腾吧。”

老柳头知道三哥固执,既然不答应也就不强求,反正最初规模小,自己家也能看得过来。

三姥爷一边看那图纸,一边道:“老四,你说你开这么大个磨坊,就咱们这些村来,你能赚多少钱?”

老柳头笑道:“三哥,不大呢,一两个人儿就能看住,靠着水边,要多少磨都能按多少,你可给我保密啊,别让人家学了去。”

三姥爷嗤笑道:“去你的,让我学我都不惜的学,我就怕你到时候没生意。”

老柳头道:“三哥,不怕啊,咱们把磨坊盖在河边,到时候县城都划船到咱家来推磨呢,咱的面可比他们的都白,去年冬天县里的点心铺子还来看过呢,说咱的面比他们的细,白,作出来的饽饽都格外好吃。”

三姥爷倒是蘀他高兴,“你还别说,过年的饽饽是比往年白,吃起来还甜呢。”他看完了图样,见上面写的很清楚,他脑子里也基本有了大概的形状,“行了,我先做个小东西给你看看,要是成,我就给你按要求做大的了啊。”

老柳头喜道:“三哥,很好做?”

三姥爷笑道:“你三哥我的手艺,你有什么不放心的?当时俺师傅就说我,别让我看见,只要我脑子里有这么个东西,我保管给它做出来。就是木头什么的得备足了,还得买桐油生漆,这些也不便宜,你可算好了。”

老柳头连连说自己都打算着呢,商量完了他欢喜地回去跟秀瑶一说,秀瑶也开心得了不得。

夜里老柳头又盘算自己家多少钱,过段时间能攒多少钱,去那里盖磨坊得多少钱,除了磨坊还得搭个小码头,自家和划船来推磨的人用。

找了个时间,老柳头带着秀瑶去考察河边,秀瑶原先选好的地方老柳头问过了,那里不能自用,因为那里地势更低,能分担很大一部分水量,一旦河水泛滥,那里是要被决堤泄洪的地方。这样就算再大的暴雨,河水再怎么泛滥,也不会冲到高地的村庄去。

最后两人共同选定了柳五家那几亩地的位置,那里有条河从北往南流入了大清河,那条小河虽然不大,水流却急,而且水量稳定,是从北边的康河、沙河流出来的分支,慢慢地变细,到了这里汇入了大清河,到时候他们可以引河水入磨坊,在磨坊里挖一片水塘子自用。而之前自己家那几亩地就留作秧地瓜、沤肥之用。

老柳头笑道:“丫头,看来这地咱买对了呢。”

秀瑶扑哧一笑,“姥爷,赚便宜了吧,这地种庄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