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耽美 炊烟起-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南淑根本不回头,章日心里更慌,连说话也不敢说,拼了力气,跑出去,拽住南淑的衣角。
  南淑低头看看章日,一张倔强的小脸,两眼红红的,想哭却不敢哭出来。南淑心里丝丝的疼,却坚持不说话,不安慰章日,就这样往外走。
  老张头父子三人追出院子门口,被南淑挥手止住,“张初和张小牛带我四周走走就可以了。你们有事要做,先去处理事情吧。别耽误了。”说完,南淑不管老张头夫夫作何反应,直接让张初在前面带路。
  乡间多仅容一辆马车通过的小路,到了田边,就是两人并肩走的路。张初先带南淑到章家的十亩地边转转。
  张初,张小牛走在前,南淑牵住章月走在中间,章日落在后头。
  章日饿着肚子,又是一个人走在后头,心里越来越觉得委屈。肚子里空荡荡的,走一步都得花上全身的力气。开始还能勉强跟上南淑,后来就是一步身体一歪,最后腿脚一软,噗通一下,整个人摔在地上。
  “阿玛,阿玛。”章日扯了嗓子大哭,手脚好疼,脑袋好晕,“阿玛,阿玛,好疼,好疼啊。”
  南淑听见章日的哭声,回头一看,发现小孩子手脚趴在地上,昂起的小脸蛋上一道泥迹。南淑心里疼啊,脚下却不动,只吩咐张初,“家里有熟鸡蛋吗?如果有,取两只给我。”
  张初连连喊有,一手拉住弟弟,立即往家里跑。
  等张氏兄弟跑了,南淑才走到章日身边,扶起小孩子,用手帕给章日擦擦脸。
  “知道错了吗?”
  章日把小脸蛋埋在南淑腿间,不答话。
  “知道错了吗?”南淑托起小脑袋,不让章日逃避。
  “知道。”章日鼓着小嘴,含糊不清应了。
  “错在哪里?”
  章日苦了脸不答话。
  南淑知道不能逼地太急,搂住章日轻声安慰,“你看不起张氏兄弟,并且把轻视放在脸上。你觉得老张头对阿玛恭敬有礼,所以就自认为比张氏兄弟高一等,是不是?”
  章日垂下小脑袋,不答话。章日不笨,南淑问他知不知道错,他就猜测阿玛不喜欢他对张氏兄弟的态度,但是这不是他的错,这本来就是事实。
  “你看看这块田地。章家的收入全靠它了。你一年的衣裳,饭食,你弟弟的,都得靠这块地生产出来。谁在耕种这块地,是张氏兄弟和老张头父子。”
  “可以找别人种。”章日垂着脑袋,说得极快。南淑却敏感捉住其中关键词。
  “当然可以找别人。然后你再用同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再把人赶走,难道你还准备不断循环下去,不断找人?”
  “我没说要赶人走。”还是含糊不清应着,小脑袋却抬起头,眼睛忽闪忽闪看向南淑。
  “傻孩子,张氏父子耕种多年,比你我,比起别的人更懂这块地。即便你没赶他们走,但你对他们的轻视,足可以让他们在耕种的时候,不用心。想想看,一亩地,如果用心耕种,可以出一筐的稻子,如果敷衍了事,可能只有半筐。你想想,最后损失的是谁?既然要让对方尽心为你效力,就不能生出轻视之心,此为其一。其二,三人行,必有我师。这话你可听过。张氏父子熟知农事,你在这点就远远比不上其他。别人的长处,自己的不足,就应该好好学习。”
  章日张张小嘴,想辩驳,却被南淑制止。
  “你想说你不需要懂农事,不需要学习,因为你根本不需要下地种田。对吧?”
  章日鼓鼓小嘴,不甘心地点点头。
  “如果有人对你说,一亩地只能收三分之一筐的稻子,你是相信,还是不相信?”
  章日张大嘴巴,呆呆看着南淑。
  “如果你不知道农事,就会随便被人欺负,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没辩驳,找清事实的凭证。章家不是大门大户,靠的就是这十亩地为生。收成好了,日子自然过得好,收成不好,我们父子三人的日子就不好过。所以,不单我要知道,你是我的长子,以后继承家业的人,更加要知道。”
  章日哑口无言。南淑说的话,章日似懂非懂,只知道,阿玛说那张家父子对他们很重要,要从他们身上学东西。学东西是不是要把他们当成先生来看呢?章日虽然未接受启蒙,但是也听说过一次教学识的人就是先生,先生必须要尊敬。
  章日很纠结,自己到底要不要尊敬那张家父子呢?
  南淑也不知道自己解释得合不合适。城里长大的孩子最担心的就是眼高于顶,目空一切,自以为天下第一,但其实什么都不是。章日已经有这种倾向,他必须扭正过来。但现在看来,这教导的效果似乎不明显啊。
  




  游乐

  咕咕。
  南淑的纠结也没持续多少时间,章日的小肚子响亮地唱起小歌。小孩子红着脸,捂住小肚子,嘴巴里蠕动着。
  南淑心痛地抱住章日,“再等等,张初已经回家,很快就有鸡蛋吃。小日乖,再等等。”
  章日咽咽口水,搂住南淑脖子,“阿玛,我饿。”
  南淑心里疼,暗暗怪自己刚才不应该只顾着生气,忘记偷偷带一件小点心出来。现在想给小孩子暂时填填肚子都做不到。
  “这是小山村的花果子。”章日眼前一花,一个浑身通红的果子放到眼前。小肚子不争气地鼓鼓作响,越闹越大声。章日抬头一看,发现正是那天送阿玛看大夫的男人。
  这时南淑也抬头,看见是游甯,南淑心里就不愿意,身体侧侧,想避开他。
  “孩子肚饿,这个能暂时支撑一会。小山村的人都吃这种花果子,别担心,这种花果,即便空腹吃,也是可以的。”
  咕咕,章日肚子的声音似乎更大。
  饿自己也不能饿孩子啊。南淑接过游甯手上的花果,要找地方清洗,却发现果子皮已经被人清理过。南淑递给章日,让小孩子捧着小口小口咬。
  南淑看着游甯,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还是游甯首先打破沉默,“章游两家的田地是挨在一起,我要到田上去看看。”
  “哦哦,是这样,我们也是要去,不过……”
  “一起吧。”
  南淑的不过没说完,就被游甯截断。南淑看看张氏兄弟跑回去的方向,估算两人来回需要的时间。未等南淑算出个所以然,那边游甯又说话。
  “就在田边走走,那对兄弟回来,要找你们也很容易。”
  南淑看看四周。确实,一望无际的田地,分割田地的就是两人并肩走的小路,张氏兄弟要找自己三人,确实很容易。这下南淑连推托的理由都没了。
  “好。”
  南淑这边刚答应,那边游甯已经抱起努力啃花果的章日。在南淑惊愕的目光中,不紧不慢回答,“路上多泥,多水坑,小孩子走路,一时半会还行,时间长了,容易摔跤。”
  南淑低头看看小路,又看看章月,果然小鞋子上沾满了泥水。南淑干脆自己抱起小章月。只是这样一来,就变成游甯和南淑并肩走。南淑又不愿意了。
  “想看黑米吗?”游甯怎会给机会南淑犹豫,立即向小孩子下手。
  “想!”章日章月异口同声,他们可没忘记在车子上的问题。
  “我带你们去看黑米。”游甯抱住章日,大踏步往前走。南淑跺跺脚,在章月不断挥舞小手催促中,紧紧跟上前。
  “这就是黑米。”游甯遥指田地上,青黄色的幼苗。
  “绿色,阿玛是绿色的。”
  “你怎么知道这些就是黑米。或者你在诓我们。”章日小家伙立即反问。
  游甯意味深长看一眼章日,“你怎会觉得我在诓你。我说是,这些自然就是。”
  “因为你欺负我和章月不懂。”小孩子说完,眨眨眼睛,看看南淑,不说话。
  “那我们去问人。”游甯跨过田间小路,快步走到田地另一侧,找上一个正在耕种的男人,“这位大叔,那边田地里种的是什么?”
  男人抬头看看几人衣着,抹一把汗水,“还能是什么?还不是城里大户人家种的黑米。”
  章日抿了抿小嘴巴,脑袋扭向一边不说话。游甯走到另外一块田地,向在地上耕种的老人询问,得到同样的答案。
  落在后头的南淑见游宁东奔西跑问人地上种什么,心里一动,脚步不自觉慢下来。等游甯抱住章日返回小路,只见小孩的嘴巴闭得紧紧的,手里捧着的花果也不吃了,眼睛看向田上青黄的幼苗。
  “恩,为什么不是黑色的,家里吃的都是黑色的。”
  良久,小孩子嘴里含糊不清地问。
  “黑米成熟后,结出的颗粒的确通体呈黑色,因此民间定名为黑米,但你看见的是幼苗时的黑米,黑米的禾秆在幼苗时是青黄,它会不断吸收地上的养分,慢慢长大,直至禾秆变成淡黄色,这时候,地上的禾秆就能收割,收割后,经过打谷,磨稻,三道工序,出来的就是你看见的黑色米粒。”
  游甯不紧不缓的语气为章日解释。小孩子皱紧了眉头,游甯说的话他都懂,但是组合起来,又不完全明白。稻子是青色的,长好后就是黑色的。章日咬着嘴唇,眼睛巴巴看向南淑。
  南淑点点头,“好好记下来了。”
  章日小孩子点点头,“黑米不是黑色的。我错了。”
  游甯没让小孩子完全沉浸在失望当中,又指指另外半块田地,“那是草木灰。农家用草木灰为田地储肥。储肥后田地不可以马上耕种黑米,只能种一季薯米,等第二年冬天,才能种植。”
  章日乖巧地点头,时不时提出一两个小问题。游甯没嫌弃章日问得简单,耐心回答,甚至亲自跑到田地,捉起一把草木灰,放到章日小手里,让他看清楚草木灰是什么。
  张氏兄弟气喘吁吁跑到田边,一人手里拿一只鸡蛋。“主家玛玛,吃这个吧,这个能撑肚子。”张初又从腰间取小一个水壶,“阿玛装了一壶子热水,少爷可以就着喝。”
  南淑让游甯和章日回来,看看章日脏兮兮的小手,干脆把章月放到地上,让他拉着游甯的裤脚,自己动手剥开鸡蛋,喂到章日嘴边。
  章日吃了一个花果,肚子填了一半,但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过了一会儿,章日的小肚子又有空虚的感觉,看见送到嘴边的鸡蛋,张大小嘴,啊呜一下,咬去半个。
  “慢点,慢点。阿玛就在这,不会跑了去。吃慢点。”南淑吓得轻轻拍打章日后背,生怕小孩子囫囵吞下去。
  “来,喝一口水。慢点慢点。好,再吃一口鸡蛋。”
  游甯侧头看着南淑小心翼翼喂章日吃东西,柔和的光线洒在南淑侧脸上,画出淡淡的红晕,眼角眉梢间的宠溺,温和让人陶醉。
  小淑真的变了。从前的他不是不喜欢小孩子,但从来不会这样喂小孩吃东西,不会耐心教导孩子认识农事,那张清秀的小脸上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温馨。
  小淑变了,游甯有些迷茫,这样的小淑还是自己喜欢的那个小淑,还是自己心心念念的小淑吗?
  小淑变了,但这种变化似乎不错,似乎比原来更容易接近。
  游甯低头,把眼底的迷茫深深埋起来。脱去清高的外表,染上人间烟火气息的小淑啊,真让人不知如何是好。
  
                          
作者有话要说:日更太有难度了,努力做到一周四更,争取在周五到达3万五千字。握拳,加油!




  疑问

  南淑喂章日吃了两只鸡蛋,摸摸小肚子,鼓鼓的,不错。又让小孩子喝一口水,才把水壶还给张氏兄弟。
  “每年田地储肥后,都会中薯米吗?”南淑问得状似无意。张初却是脸色一僵。
  “主家玛玛,我,我们……。”张初犹豫了一下,偷偷看看南淑的神色,并无奇怪的地方,心里一阵挣扎。南淑或者不懂,但他身边的人……
  “主家玛玛,我家每年都有用半块田地种薯米。但薯米买不到钱,所以,所以我们就用做家里的口粮。但是,但是,薯米的禾秆,我们都有留下来烧草木灰,给地里存肥。而且,田地已经超过十年的时间,就算原来是富田,每年耕种一次黑米,十年下来,地里的肥力本来就不多,即便全部种上黑米,产量也不比五亩田地种黑米,五亩休耕产出的多。”张初豁出去了,开始说得结结巴巴,后面越说越流利。五亩休耕就是完全不产出,让田地休息,但张家是用五亩种薯米,做自家口粮。张初在这里打了一个小小的埋伏,准备南淑进一步质问,就大声说出来。
  薯米难吃,但从上到下都有肥田的作用。
  南淑听完,点点头,“原来是这样。”
  张初顿时觉得一拳打在棉花上。一时摸不准南淑的态度,主家玛玛到底怎么想的。同意?还是不同意?
  不过无论南淑怎么想,这时他没质问,以后再问起来,张家就可以以当时已经向南淑禀告作为推托部分责任的借口。
  “家里就只有你和你爹在耕种?”南淑让章日,章月下地活动一会。小孩子挺沉实,不就一会儿功夫,南淑已经觉得手臂酸疼。
  张初示意弟弟跟在两孩子身后。这一举动让南淑又多看他一眼。
  “家里有一头牛,一只驴,春耕的时候,家里会请两个人帮忙。就在村子里请,工钱不高,十天,一筐磨好的薯粮。”张初故意把薯粮两个字,说重了一些。
  南淑这回认真看看张初,十一二岁的年纪,大了点,倒是他的弟弟五六岁更合适。张小牛精灵不怕人,就是不知道有没他哥哥那般稳重。想到这,南淑眼里不由得流露出可惜之意。
  “想继续读书吗?”
  “啊?”张初吃惊地瞪大眼睛,看向游甯。张初见过游甯,但只是远远看上几眼,知道他是村里另外一处田庄的主人家。
  “还是你想跟掌柜学算数?”
  这次连南淑也吃惊地看向游甯,这家伙是在撬墙角吗?
  “我,”张初低头想了想,噗通一声双脚跪地,“我,我年纪大,念书念不进去的,请大人好心,让我的弟弟张小牛跟掌柜学算数。”
  南淑歪歪眼睛,看看,都让人家小孩子跪下来了,你惹出来的事,自己处理好。田边耕种的人一时没注意到,但时间一长,肯定发现,看你游甯怎么收拾。
  “走吧,带我们到别处看看。”游甯开口,没说可以,也没说不可以。只让张初带他们到别处走。张初站起来,一脸失望。
  南淑喊两孩子回来。但章日章月弯腰看张小牛趴在地上捞田螺玩。听见南淑喊他们,飞快跑过来,一个赛一个大声嚷嚷,“阿玛,田螺,好肥的田螺啊。”
  张小牛跟在后头跑过来,衣服下摆挽高,湿漉漉的,不断有水往下滴,“今儿早饭,我让阿玛炒田螺给你们吃。”
  “好。”章月拍着小手掌,蹦蹦跳跳。章日微红了脸,冲张小牛点点头。
  小山村邻近县城,田地肥沃,这里多大的地方都是县城里有钱人家置下的田庄。就章家田地旁边,一连过千米,全是田庄。绕了一道弯,往前走一会儿,就到了山脚。
  仰头看,这座小山不过百来米高,山脚从青草郁郁,鸡只家禽在草间慢慢散步,牛只呶呶叫着,甩着尾巴,慢悠悠走动。鬓角小童在草丛打闹嬉戏。稍大一点,爬树摘果,捡了小石头,你丢我一下,我踢你一腿。
  章月羡慕看着蹦跳的小孩,章日瞪大眼睛,原来树是这样爬的,原来草地可以这样宽阔,可以在上面打滚。
  “去吧。”轻轻拍拍小孩子肩膀,两孩子看看南淑,见阿玛微笑看着自己,欢呼一声,往前小跑几步。
  很快小孩停下来,迷茫看向四周。这里一个小孩子都不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