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臣-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没有,每当提起这件事情时。他们全部都是不执一言,沉默不语。任由百官吵闹不休。”朱厚不满说道:“朕问策之时,也是唯唯诺诺,语焉不详,说了半天根本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就是因为他们这样纵容,百官这才争论起来的。”
    “可能事情真的十分复杂,几位学士暂时没有办法解决。”张信轻轻说道:“毕竟这事涉及天下地宗室勋爵。”
    “有朕在背后支持,他们有什么可害怕的。”朱厚心中一动,马上明白张信话里的意思,当下语气坚持的说道。
    “皇上可以再与几位学士商讨下。只要皇上表示自己的态度。相信几位学士肯定会明白皇上的苦心。”张信进言说道。
    “黄锦,去把几位学士请来。”思考片刻。朱厚吩咐说道。
    “既然皇上要与几位学士商议国事,那微臣就此告退了。”张信行礼道,不想参和到这件事情来。
    事实证明张信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听到张信地进言之后,朱厚诚恳地和几个内阁大臣商议起来,几人感受到朱厚的坚持,迅速达到统一意见,在第二天朝会的时候,宣布即日起开始清丈天下田地,首先从直隶入手,然后再一步一步的推及到各省,让各省的官员做好准备,消息传开之后,郭勋立即把自家地田地数额上报给户部,补上亏欠的田租,然后上表请罪,朱厚当然不会有任何责斥,还予以嘉奖。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像郭勋这样聪明地,当知道真的要清查田地之后,纷纷上表给朱厚,说自家的田地都在户部已经备案,不用麻烦官员再清量了,朱厚当然是置若罔闻,还特意吩咐官员在清量时特别留意这些人。
    有了上次清庄田的经验,户部当然很快的在直隶八府开展行动,当地百姓当然非常乐意配合,但是当清查到地主勋爵的耕田里,却倍受拦阻,有人还仗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让家丁把清量之人拒之田外,不许他们丈量,当然也有些手段温和的,提着礼物到主管官员那里,希望他们可以手下留情。
    可惜在张信的提醒下,朱厚已经料到有这个情况,吩咐都察院出动全部御史,严厉盯住那里的情况,要知道都察院地御史可是出了名地不近人情,敢指着皇帝的鼻子大骂,上到内阁大臣,下到九品小吏,都受过他们地弹劾,在他们的注视下,负责清量的官员哪里敢有所动作。
    同时朱厚还打着祖制的旗号,下令各地百姓,只要发现有人贪污受贿,马上可以向当然的御史汇报,一经核实,马上予以嘉奖,在这个时候,百姓对皇帝的信任度还是有的,有的时候还真抖出几件事情来,让接到消息的御史大喜过望,当即让官员予以夸奖。
    至于胆敢拦阻清量官员办事的勋爵,朱厚知道之后也没有为难他们,只不过是把这些人都招进宫来,亲切的和他们谈话,希望他们明白,自己这样做也是为了朝廷社稷,在朝廷百官和若干锦衣卫的注视下,这些人纷纷承认自己的错误,表示以后一定洗心革面,不再犯这种糊涂了,请皇帝原谅,朱厚也不停的安抚着,表示自己一定不会责怪的,最后还依依不舍的,安排锦衣卫护送这些勋爵回家。
    而那些敢贪污受贿的官员就没有这么好运了,朱厚让御史把贪污官员名单交给自己,根本没有让刑部或者大理寺出动,直接命令当地的锦衣卫把人捉起来,之后再也没有人知道这些人的下场到底是怎么样的。
    其实清量额田的事情这么容易顺利进行,说明大明朝廷对直隶的掌控力非常强,若是换成其他地方,恐怕可不会这么轻易的处理完成,要知道有皇帝和朝廷大臣们同心协力盯住,京城中的权贵勋爵哪怕心再有不甘,表面上也只能退让,当然背后肯定会弄出小动作来的。
    正文 第一百五十八章 主事
     更新时间:2009…7…5 8:47:55 本章字数:7176
    工部,六部之一,长官为工部尚书,在六部之中权势最低,因为明朝的六部尚书没有定制,连为皇帝修筑陵园的工头匠役,有时候也可以挂上一个工部尚书的官衔,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办法的话,朝廷的官员一般不会到工部任职的,或者说只是在那里持个职,然后几个月之后再调走或者提升,这样还可以接受。
    大明的工部设有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个清吏司,每司设有郎中、员外郎、主事,其中郎中、员外郎各一人,而主事却没有定额,尚书和侍郎都接受皇帝直接管辖,一般具体负责工部事务的是四个清吏司。
    而如今,经过杨廷和的吩咐和乔宇的推荐,张信光荣的兼任工部营缮清吏司主事,虽然朱厚是不怎么愿意的,但是在乔宇的坚持下,询问过张信之后,这才同意起来,就算成为工部主事,不过张信还是正六品,没有升级,也不值得庆贺,所以低调的张信只好默默的在清晨,冒着严寒风雪走进工部官署去向尚书林俊报到了。
    “下官参见林尚书。”毕竟是自己的上司,张信可不敢无礼,以后还要在人家低下任职,可不能轻易得罪。
    “张主事有心了。”林俊点头说道,脸上并没有露出多过的情绪,既没有高兴张信的到来,也没有表示反对。“下官初来驾到,若是有疏忽之处,还请大人多多指点。”张信谦恭的说道,这次自己来真的是来历练的,对工部的运作情况一点也不了解。
    “只要张主事能在处理公务时认真琢磨,多向同僚请教,就不会出现疏忽的。”林俊淡淡说道。
    “谢谢大人指点,下官会时刻铭记的。”张信恭敬行礼道。
    “这里记载着工部的一些情况,张主事可以拿去观看,如有不明之处。可以询问本官,也可以向你的上司讨教。”有些满意张信的有礼,林俊从书案下拿出一本书籍递给张信。
    “下官明白,谢谢大人。”张信双手接过,感激笑道。
    “以后同在工部为官,不必这么客气。”看到张信身上还挂着翰林院侍读地官职。林俊当然明白皇帝的心思,只要张信没有无礼骄横,林俊也不想为难他。
    “是的,大人。”张信微笑道,礼多人不怪,自己刚来可不能给人留下坏印象。
    得到工部尚书林俊地认识。张信在工部地第一天上班总算有个好地开始。再在几个小吏地引领下。张信沿着工部四个清吏司一一拜访。认识以后地同僚以及上司。在张信热情洋溢地招呼下。各司地官员浩浩荡荡地在中午时分来到京城太白楼联络感情。
    虽然在结帐地时候让张信有些肉痛。但是效果还是很明显地。第二天再上班地时候。张信马上感觉同僚热情许多。比起昨日地冷漠。今日见到张信起码还点头示意。虽然不清楚人家在背后怎么议论自己。但是只要不在自己面前明说。张信也不会计较这么多地。
    工部地主事。其实也没有多少事情有做地。连续几天。张信都是在浩瀚地文档资料中度过。在了解清楚工部营缮清吏司地工作程序之后。张信这才明白自己这些天简直就是白忙活。看了这么多地注释其实对自己一点帮助也没有。
    营缮清吏司。就是掌管典经营兴作之事。凡是要大明各地要建筑宫殿、陵寝、城郭、坛场、祠庙、仓库、廨宇、营房、王府邸第之类地事情都与营缮司有关。就是要负责购买材料。或者派遣官吏去监督建造地进程。或者有无偷工减料地情况等等。就连官衙里面地刑具也是由营缮司负责制作地。
    当然。这些都是由专人负责建筑地。像张信这样能担任主事以上地官员。自然不会亲自出马。最多遇到大型建筑物地时候。才会根据皇帝或者尚书地命令前去视察。如还在修建完善之中地康陵。连尚书林俊也要不时前去督促检查。至于京城街道哪个地段地路面有损之类地小事。派些未入流地小吏前去解决即可。
    像主事这类官员。在工部之中地位非常尴尬。大事轮不到他们出马。办些小事也有失身份。平日里就是在工部之中抄抄写写而已。记录一下某项工程地进度。或者当某个工程顺利完工。主事前去祝贺。顺便上工头签字确认。连结帐也不属于营缮司地管辖范围。这是人家都水司地事情。可不能越权。
    有时候干脆把记录的事情丢给手下的文案去做,主事就负责最后确认上报,那真的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了,现在张信就是这个情况,开始的几天还兴致勃勃的翻阅档案资料,现在却坐在椅子之中无聊叹气,想找个人来聊天,却了现同僚似乎有许多事情要忙,埋头工作之中,张信也不好打扰。
    实在清闲的情况下,张信拿出工部尚书林俊给的工作手册,想看看自己管辖之内还需要做什么事情,经过仔细的查阅,张信终于留意到一条内容,主事有闲暇之时要监督司下各个所局作坊地运作情况,张信一看,哪里还按捺得住,连忙向同僚上司打个招呼,叫上两个熟悉门路地小吏,开始巡视督察工部的作坊起来。
    神木厂、琉璃厂、颜料厂、台基厂等等,只要是营缮司管辖地机构部门张信都走访过一遍,转了一圈下来,张信却没有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务,不过既然已经出来,张信也不打算这么快就回到官署之中去,自然而然的想起好友李构来,心中意起,张信马上转道前去李构任职的地方。
    工部虽然以四司为主要部门,但同时还管辖着文思院、皮作局、鞍辔局、宝源局、军器局、节慎库、织染所、杂造局等部门,而李构如今在军器局之中任职,张信虽然是营缮司的主事,职权虽然比军器司官员要大,但是毕竟不是同一部门,而且军器局也是属于禁地,所以来到这里的时候也只能乖乖的向守卫说明来意。
    怎么说张信也是名义上的上级。守卫当然也不敢得罪,客气的将引入官署内厅,小心提醒张信不要胡乱走动,自己就去汇报情况了。
    看到这里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情形,张信心里非常满意,虽然朝廷里的那些文官们不喜欢奇技淫巧之物。但是对于军用之物还是很重视地,没有自己想像中的可以轻易从中窃取机密,然后从容逃离的情况。
    “子……张侍读。”不久之后,李构喜悦的走进内厅,见到张信连忙招呼起来,话刚出口就觉得不妥,连忙改口起来。
    “李大人,今日本官奉令前来巡察军器局,还请李大人指引一番啊。”张信轻轻眨眼笑道。上前几步靠近李构,既然来了,自然要好好见识下大明朝兵器的风采。况且只要是男人,难免会对武器有几分向往的。
    “奉令?”李构有些疑惑,当看到张信身上地官服时候,这才明白过来,“张侍读,你什么时候改到工部任职了?”
    “也是前不久的事,如今我可是营缮司的主事,以后就是你名副其实的上司了。”张信悄声笑道,脸上露出得意之色。
    “张侍读。你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怎么被降职了?”自从帮张信解决府邸的问题后,李构一直在军器局之中忙碌,对张信的事情一点也不了解,所以这才担忧的询问起来,要知道翰林院侍读和工部主事相比,虽然大家的品佚一样,但待遇可是天壤之别啊。
    “承受皇上器重,让我进工部兼职历练。”张信微笑小声的解释说道。表示自己还是翰林院地下属官员。
    “原来是这样,那我就放心了。”李构松了口气,只要不是被贬就好。
    “进了工部才知道那里比翰林院还要无聊,所以就出来走走。”张信报怨起来,然后轻轻笑道:“如今来到你的地盘,你可要让我好好见识一下啊。”
    “没有问题,既然张主事奉令巡察,那请出示通行令牌。”李构笑了起来,虽然义正词严。但是声音却不大。
    “进去参观还要通行令?”张信惊讶问道。这军器局的管理比自己想像中地还要严格啊。
    “那当然,如果没有皇上的旨意。或者工部尚书的批令,其他闲杂人等一律不许随意进出军器局,这里可是军事重地啊。”李构小声笑道:“连我们出入都要经过搜查,就是害怕有人把军物携带出去。”
    “这么严厉啊。”张信轻轻嘟喃起来,随后说道:“看来今日我只能失望而归了。”
    “那也只能如此了,这个我也没有办法。”李构点头说道,脸上露出歉意,就算自己是军器局的官员也不能无视规矩。
    “居然这么神秘,那么我一定要进去看看。”张信笑道:“明天我可能还会来的,李大人可要做好接见的准备哦。”
    “那下官恭候张主事前来啦。”李构也没有怀疑张信的话,礼貌的把张信和两个小吏送出军器局,然后挥手告别。
    回到工部官署之后张信也没有耽搁,直接找到工部尚书林俊,先是向他汇报自己近日来的工作情况,然后再禀明自己今日地行程,最后才小心翼翼的说明自己对军器局非常好奇,恳求林尚书给一个通行批令。
    看着张信充满期待的眼神,林俊有些哭笑不得,还以为是什么事情呢,原来是想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真是不够沉稳啊,林俊在心中评价道,虽然很想直接拒绝张信的请求,但是想到皇帝近日来暗示自己要顾虑下张信,林俊为难起来。
    按理说自己可以直接拒绝一个下级官员毫无理由的申请,但是考虑到皇帝的态度,林俊心中有了决定,反正已经有几个月没有到军器局巡视了,权当让张信代自己前去吧,林俊微微摇头,提笔写好一份批令,吹干墨迹之后,再附上自己的印章,然后递给张信。当张信千恩万谢的离开时,林俊更加叹气起来,越发认为张信没有培养地前途,不过起码不是一个骄纵之人,这点值得肯定。
    翌日,张信准备出现在工部官署。然后把昨日积压的文档处理完毕,再向同僚打个招呼,接着就兴冲冲的带着林俊的批令向军器局走去,当然,雪天路滑,心里再怎么兴奋,张信还是注意脚下的。
    拿着批令经过守卫地检查之后,张信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走入军器局内院,在李构的陪同之下。开始先从兵器库参观起来,与张信料想的一样,兵器库内十八般兵器样样具全。张信好奇地随手拿出一把刀,仔细地观看起来,当然也不免对着空处比划几下。
    “李兄,这把刀刃质量怎么样?”虽然对怎么鉴定兵器一无所知,但是张信也感觉到这刀应该不错,劈向空处地时候非常顺手,只不过这刀和陆炳身上佩带腰刀相比,似乎显得非常轻巧。
    “还行,比铁片锋利一些。”李构轻蔑说道。脸上露出不屑一顾地表情,“要是使劲用力的话,应该可以砍断枯枝树叶的。”
    “不是吧,这么差啊,看起来应该很锋利的啊,刀身亮白顺滑的,不就是你常说的寒光闪闪吗?”张信抚着刀问道。
    “我在兴王府时随手打造的柴刀也要比它锋利。”李构笑道:“两者若是对砍的话,我敢保证,断地肯定是这把刀。”
    “居然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张信失望之极,随手把刀放好问道:“难道诺大的仓库全都是这种货色不成?”
    “当然不会,你随我来。”李构微笑说道,上前几步把张信带到一个隐秘的暗房之内,然后点燃放置在墙壁四周地油灯,借着灯光,张信仔细的观看起来,出乎他意料的是,暗房之内只是摆放着许多大小不一的盒子。根本没有兵器。
    “不错。”张信摸着盒子赞叹不已。“做工非常精美,可见是下了大功夫的。”
    “你能把盒子看穿?”站在一旁的李构惊奇问道。
    “没有。我是在说这木盒。”张信面不改色的说道,随后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