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色警戒-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么心灵部队和敌后特别行动大队将在美国东部时间26日晚上分散空降到芝加哥附近,再由我们地下的同志接应前往北方岛附近潜伏。30号西方首脑在芝加哥约翰?G?雪德水族馆(JohnGSheddAquarium)举行会议。我们的心灵部队和敌后特别大队则在会议举行时突袭梅瑞尔?C?梅格斯机场,并建立起心灵控制塔。”
    元帅故意顿了顿,“杜根和西方帝国主义的头头我们就可以一网打尽了。”元帅显得十分得意。
    “您真地认为这个计划可行吗?”尤里依旧十分平静,元帅是个能异想天开的人,他很清楚,想得好未必能做得好。
    “敌后特别行动大队早已经准备好,并进行了针对性演习。大将同志,现在就等您的心灵部队承担起这次战斗的主攻任务了。”
    尤里看了看杯中剩下的红茶,有如鲜血一般。“元帅同志,我想知道您的那支敌后特别行动大队的指挥官是谁?”
    “鲁斯兰?康斯坦丁诺维奇?伊戈尔中校!”
    “为什么不是大队长布拉莫夫?米契上校呢?”
    “米契上校已经调进最高统帅部警卫团了。”
    “好吧。”尤里把杯中剩下的红茶一饮而尽,“我的部队将全力配合,不过我只执行最高统帅的命令。”
    “当然。”科西金脸上堆满笑意说。
    第二章 蓝光 第十八节 危急关头
     更新时间:2008…12…28 14:34:10 本章字数:2484
    虽然罗曼诺夫对杜根的兴趣大于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广大土地。
    但出于天生的占有欲,他既同意了总参谋长科西金元帅的计划,同时又反对他放弃伯明翰和亚特兰大乃至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密西西比、阿拉巴马、佐治亚三个州的建议。
    当然这完全可以理解,这三个州有着广袤肥沃的土地,对任何一个侵略者对是极大的诱惑。最高统帅给维拉迪米尔大将和彼得洛夫的命令是死守住每一寸土地,不许后退!
    维拉迪米尔大将在8月26是下午4时接到了来自莫斯科最高统帅部的电报。同意提前发动“双头鹰”计划中的总攻是意料中的事,但大将没想到一向高瞻远瞩的最高统帅部会命令防线已经支离破碎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死守阵地。
    在美加明军凌厉的攻势下,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已经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
    正面防线上的第71坦克师和第102坦克师已经覆灭在罗德里格斯上校的光棱坦克团密集耀眼的激光束下。
    只剩在空袭中挣扎着进入伯明翰市区的第113坦克师、第61步兵师的残部和第61集团军指挥部以及它的警卫团。
    临时抽调的第67坦克师在莫尔顿以东遭到了加拿大陆军第1集团军以逸待劳的痛击。这支赶了一夜的路的疲惫之师被素有“红魔”之称的加拿大人迅速击溃,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左翼已经暴露无疑。
    在右翼,第411步兵师被加拿大第4步兵师拖入可怕的阵地战中。而第90坦克师在美国陆上国民警卫队第6集团军发起进攻后急忙回防亚特兰大,但却在雪松城(Cedartown)中了国民警卫队的第4装甲师和第11装甲师的埋伏,全军覆没。
    在亚特兰大正面对抗美军进攻的第313步兵师从阿戴尔斯维尔一直退却到维宁斯,主力丧失殆尽,现在苏军第33集团军防守亚特兰大的就只有集团军司令部和它的警卫团以及一些只会对占领区老百姓狐假虎威的傀儡治安部队。
    可以断言右翼已经完蛋了!
    还不到一天时间,这个曾经攻克了第三帝国的首都,在北美又所向披靡的集团军群就这样失去了四个师。
    彼得洛夫将军手上唯一的预备队就是驻守塔斯卡卢萨隶属于第65集团军的第81步兵师。
    维拉迪米尔大将涅钦科上将非常清楚,形势十分危急——这是远在万里之外的最高统帅部不能认识到的。
    “维克多?弗拉基米洛维奇,我认为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现在应该撤退,否则将会全军覆没。而且整个北美形势也会发生逆转!”涅钦科紧张地对维拉迪米尔大将说。
    参谋长现在十分忧虑,可怜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已经遭受重创,如果还让它坚守阵地的话,等待这支光荣的军队将是被围歼的命运。
    这还不止,无论是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坚守城市还是被歼灭,对于“双头鹰”计划的成功也将构成巨大的威胁。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左翼已告崩溃,美国人和加拿大人完全可以集中力量对孟菲斯发起强大的进攻。
    如果行动迅速加上有足够的后援,那么强大的盟军完全可以从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薄弱的右翼切入杀进孟菲斯,越过密西西比河再沿着阿肯色河北岸一路向西,将红军的前沿迅速摧毁直抵塔尔萨和俄克拉何马城。
    接着攻势转向南方进入沃斯堡和达拉斯,最后直下圣安东尼奥和休斯敦。
    盟军还可以绕过伯明翰和亚特兰大直接闪击新奥尔良,然后沿着风景秀丽的墨西哥湾北岸向西攻击休斯敦、圣安东尼奥,再接着北上包抄苏联红军。
    甚至他们如果有足够多的兵力的话完全可以从上述两个方向同时发动进攻,届时整个密西西比河流域将重新飘扬着夺目的星条旗!
    参谋长越想越感到恐怖,战略主动权已经完全落到敌人手上!
    “索洛夫维奇,你说得很有道理。”
    维拉迪米尔两手撑着硕大的上半身俯看着画满了密集的红蓝两色箭头的地图。
    虽然总攻能提前,但那是明天凌晨5点的事,漫长的8月25日还有8个钟头。
    不过就是总攻发起后即使进展很顺利,但孟菲斯方向的右翼因为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溃败变得非常薄弱,成了致命的软肋,一旦美军集中力量发起攻击的话,形势无疑会是逆转的。
    仅仅不到一天,捷报频传的苏联红军一下子就处于十分危急的关头。
    “司令,我建议我们在密西西比河以东重新建立两道防线。”莫洛斯?索洛夫维奇?涅钦科说着走到悬挂在墙上的大地图前比划。
    “第一条从拉塞尔维尔(Russellville)到哥伦布(Columbus),这里作为重点防守,保护孟菲斯的右翼。第二条以默里迪恩(Meridian)为连结点,从哥伦布到彭萨科拉,作为缓冲敌军进攻,如果敌人进攻势头很强就将防线向西延伸,将连结点从默里迪恩逐步后移到杰克逊(Jackson)。”
    “这样一来,既可保证孟菲斯的右翼,又可将敌人的进攻矛头引导到阿拉巴马和密西西比南部,并使之陷于我军的南北夹击当中。”参谋长又紧张又兴奋。
    “好!”维拉迪米尔眼前一亮,激动地大叫,真是柳暗花明啊,“索洛夫维奇同志,就这么办!”
    原本红军在伯明翰-亚特兰大-彭萨科拉形成一个巨大的突出部陷于对手的半包围当中,现在要反其道而行,让美国人形成一个突出部陷于红军的半包围当中。虽然会丢掉大片土地,但目前要保证“双头鹰”的顺利展开,在目前的颓势下已经是能想得到的最好的办法了。
    “但最高统帅部会批准吗?”涅钦科有些担心地说。
    “你马上拟好计划,争取五点前交给我。最高统帅部方面由我来处理。”维拉迪米尔毫不犹豫地说。
    “是!”涅钦科坚定地回答。
    第二章 蓝光 第十九节 挣扎
     更新时间:2008…12…28 14:34:10 本章字数:2872
    尽管对美国人来说,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的形势现在是一片大好,尤其是苏军整个侧翼的危机已经出现,但阿利?布隆伯格将军和琼斯将军并没有意识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就在他们眼前闪过。
    美军的进攻依旧按照原计划展开。8月26日下午4时正,就在维拉迪米尔和他的参谋正在商讨下一步行动时,做了短暂休息的美军前锋再次发起进攻。
    罗德里格斯上校率领他的第31装甲团调转矛头,迅速攻下富尔顿戴尔以西的弗里斯特戴尔(Forestdale),第7装甲师的余部紧随其后,向西南攻击前进。
    在东面,第4装甲师攻陷穆迪(Moody),并向南前进。第36步兵师也开始向伯明翰城区渗透,准备攻城。陆军第3集团军按照原来的计划展开行动,准备包围伯明翰。
    与此同时,对亚特兰大的包围行动也在展开。
    国民警卫队第4装甲师和第11装甲师在雪松城成功地伏击了红军第90坦克师后,向东南挺进,不仅解放了卡罗尔敦(Carrollton),还进一步前出至纽南(Newnan)。
    这样一来,美军不但把亚特兰大通往伯明翰的所有交通线切断,还封锁了城中守军退往西南阿拉巴马首府蒙哥马利(Montgomery)的退路。
    彼得洛夫上将很快就意识到自己无比危险的处境。他马上给维拉迪米尔打电话,要求撤退。
    “大将同志,敌人正从东西两面包围我们。”彼得洛夫非常紧张,“亚特兰大已经被包围了。请您允许我军进行突围和撤退!”
    “彼得耶维奇同志,我已经制定好了撤退计划,现在我还要请示一下最高统帅部。”维拉迪米尔镇定地说。
    他深知陷入敌军重围时的恐慌,他自己就是在1941年那场举世闻名的基辅大包围中逃出生天的。
    “你现在做好撤退和突围的准备,等候我的命令。”
    “弗拉基米洛维奇,我与第33集团军的一切联系已经被切断了,他们通住西南后方的道路也被美军截断了。”彼得洛夫的声音近乎绝望,“再不行动的话,光荣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就会被敌人毁灭了。”
    “奥列格!”维拉迪米尔愤怒地直呼手下的名字,“镇定!你可是位上将!肩上可是顶着三颗星的!一点小小的挫折就哭爹喊娘的。”
    “是,司令员同志。”彼得洛夫被上司这一吼倒有些清醒了。
    “马上去做好撤退准备的工作!想办法恢复与亚特兰大的联系。”维拉迪米尔清楚地指示,“在没有下达撤退命令之前一定要坚守阵地,哪怕剩下一兵一卒!”
    “是,司令员同志!我这就去准备。”彼得洛夫还是显得口气不足。
    维拉迪米尔愤愤地挂上电话,“一堆狗屎!”他不顾指挥部里人员众多狠狠地骂一句。
    与自己不同,彼得洛夫出生在一个生活宽裕的中层干部家里,只是迫于父亲的压力他才来从军的。
    维拉迪米尔还清楚地记得在1943年冬天列宁格勒的战壕里,这个刚入伍的青年被饿得哇哇大哭,要不是自己把从一具德军尸体上搜到的一点点黑面包给他,这个如今的陆军上将可能就哭死在那场惨烈的战役里。
    可就是这种人卫国战争胜利后却平步青云,先是进了军校,出来后一直升官。
    当第一次红色战争暴发时,维拉迪米尔指挥一个二线步兵师冒死在布列斯特重新创造一个布列斯特奇迹时,彼得洛夫却在远东军区担任一个悠哉的政治部主任职务。
    如果不是罗曼诺夫慧眼识英才,说不定堂堂的大将维拉迪米尔现在还只是“那堆狗屎”手下的一名师长。
    “司令员同志,最高统帅的意见怎么样?撤退吗?” 涅钦科走过来问。
    “他去休息了,我打电话给科西金,他只说最高统帅反对任何撤退。”维拉迪米尔极为不悦。
    与自己耿直的性格不同,科西金在罗曼诺夫面前永远只有顺从,当然那是狐狸对老虎的顺从。
    “科西金肯定也看出当前的危险的。”大将攥紧右拳狠狠地打到地图上,“混蛋!又回到了1941年了!”
    涅钦科想了想说:“那只好让彼得洛夫同志死守阵地了,等到总攻发起后看形势的变化再做决定。”
    “那样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会被葬送掉的!”维拉迪米尔气愤地对参谋长说。
    “那可是我们最光荣的部队,你在那里呆过,我在那里呆过,科西金也在那里呆过,就罗曼诺夫没有。”
    “可是……如果撤退的话我们可就是……”涅钦科为难地说,上将并不愿意看到维拉迪米尔违抗军令,这样对所有人都没好处——当然除了敌人。
    维拉迪米尔盯着桌上的地图想了想,说:“亚特兰大已经被包围了。就算撤退,第33集团军也很难保住了。”
    这是多么艰难的一天啊,早上七点时维拉迪米尔还踌躇满志地调兵遣将准备扼住盟军的进攻,现在还没到傍晚,形势就变得如此严峻,真可谓朝不保夕啊。
    可如果抗令不遵,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倒不是说罗曼诺夫的手段有多么可怕,而是会给苏维埃联盟和红军带来极坏的影响。
    提前发动“双头鹰”计划的总攻维拉迪米尔已经显得有些擅自主张了,不过终究是利大于弊,罗曼诺夫也就欣然接受。可是当前的情况大大的不同。
    “弗拉基米洛维奇,要不我给总参谋长同志再打一个电话,详细说明情况。”涅钦科说。
    他很清楚维拉迪米尔与科西金的关系,也深知两人的性格与为人。
    科西金虽然能经天纬地,但对个人恩怨也是睚眦必报,现在的形势下,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的失败已成定局,这都是维拉迪米尔要负的责任。如果这种失败再搭上一个光荣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话,弗拉基米洛同志不但责任更大。
    而且军中的诸多德高望重的老将与退伍元老就不会再支持维拉迪米尔,转而支持“学院派”的科西金。当然不许撤退是总理的命令也不是元帅的意思,到时他完全没有责任,成为这场权力角斗的胜利者。
    “不用了!”维拉迪米尔直起身来说,“索洛夫维奇,把撤退计划发给各个部队。”
    “这是命令,我已经拟好了。”参谋长把夹在文件夹上的撤退命令递给大将。
    “好!”维拉迪米尔扫一眼,说着就掏出钢笔准备签名。
    “等等。”涅钦科说着从司令员的手上拿回命令,“弗拉基米洛维奇,由我来签署吧。您知道紧急状况下我也有这个权力。”
    “什么话!”维拉迪米尔夺回命令,“上军事法庭你也别想走在我前头。”他爽快地签上自己的大名维克多?弗拉基米洛维奇?维拉迪米尔。
    第二章 蓝光 第二十节 绝望与胜利
     更新时间:2008…12…28 14:34:10 本章字数:3192
    涅钦科的撤退计划是由第81步兵师抵抗来自北面的美军攻击,保住塔斯卡卢萨(Tuscaloosa)到伯明翰的通道,掩护第61集团军的余部撤退到塔斯卡卢萨。
    而第113坦克师则在入夜后,从伯明翰向亚特兰大方向突击,以接应第33集团军向伯明翰方向的突围。
    为了缓解守军的压力和减轻撤退的难度,第20集团军也停止了向孟菲斯的前进,转回突佩罗向伯明翰方向推进,攻击加拿大第1集团军,以牵制美军的右翼。
    彼得洛夫虽然在维拉迪米尔看来有如一堆狗屎一般,但他对撤退倒是非常在行。
    第61集团军司令部和一些后勤部队很快就在下午5时离开了伯明翰,飞奔在通往塔斯卡卢萨的20号州际公路上。
    但美军速度也很快,第31装甲团在太阳下山时到达了北约翰斯(NorthJohns),离20号高速公路的直线距离不过5英里(约8千米),而东面第4装甲师也已经光复了伯明翰东南的贝斯玛(Bessemer)机场,对伯明翰的合围很快就将完成。
    双方都十分紧张,都在和时间赛跑。
    就在这时候,也就是18时,西边的晚霞在夕阳的余辉中显得灿烂多姿。
    红军第113坦克师集中了剩余的近两百辆坦克和装甲车从铁谷(Irondale)出发,仅仅半个小时后便轻而易举地重新攻陷穆迪,并沿着20号州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