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靖难天下-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月初五。山海关的冰终于凿开了,两百艘运输舰鱼贯而入,在码头搭载兵马上船,水道上不时有浮冰出没,十分危险,运输船一艘一艘进入,海上还有些风浪,就这样日夜不停装船,头一批上舰地人出发三天之后,羽林右卫最后一匹马才嘶叫着上了船。这一过程十分不顺利,三天里有十五匹马堕海,七名士兵掉进海里阵亡。定辽中卫的时间同样十分浪费。铁铉对这样的情况没有一点办法。
    朱植专门从金州赶来观看装船,坐在泰山号的尾楼。望远镜里如蚂蚁搬家一样地速度,让朱植格外烦躁。看来所有陆军卫接受两栖作战训练是很重要的,否则在海上颠簸得七晕八素还打什么仗了。1*6*K小说网更新最快。不过转头一想。这样也的确很难为他们,对于仍处在冷兵器时代的军队来说,两栖作战的确有些拔苗助长。
    辽东军艰难地在海上颠簸的时候,守卫东昌府的南军突然发现燕王的帅旗出现在东昌城外。本来离着前线还有几百里,守卫东昌的是由散兵游勇拼凑成的东平卫。当他们看到漫山遍野地燕军杀奔而来的时候,早被燕军打得肝胆俱裂的散兵游勇们不顾长官地阻拦,打开南门一哄而散。
    二月二十燕军继续南下夺取东平,这个消息传来天下震动!这是燕军第一次打到离应天那么近的地方,求援地军报雪片一样飞入皇宫大内。朝廷除了最后十来万老弱病残的京营之外,已经无兵可调。
    方孝儒、黄子澄和齐泰三人一合计,一方面命令湖广、江西福建的卫所起兵进京,另一方面挑选京营中还能出动地五万人马由齐泰率领北上扼守燕军南下的必经之路徐州。同时严令徐辉祖率领济南军回军夹击燕军。杨靖又向建文帝建议,此时能抵挡燕军的只有朱植,建文帝早已六神无主,立刻派人八百里加急赶往登州乘船到辽东命令辽王调兵南下,勤王京师。
    就在燕军夺取东平的同一天,铁铉率领两个卫在登州登陆,只是经过五天的海上航行,无论人马都疲倦不堪。连铁铉自己也号称晕船过度无法作战。两万人马只得在登州就地扎营休整。
    朱棣这次看来是铁了心要南下,他仅仅在东平休息了一日,立刻轻兵倍道南下,一路连克东阿、汶上,兵锋直达沛县。沛县乃徐州北大门,地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守令颜伯伟本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后人,本来他招募民众五千人组成民团,并修筑七个堡寨抵御燕军。但前线连场败仗,民团青壮大多调走充实前线卫所,留下的大多是老弱病残,谈何战斗力。燕军突然而至,颜伯伟知道是不可为,他一方面派人往徐州示警,一方面率民团据城死守。但燕军到达之时,指挥王显率众开门投降。颜伯伟无奈,走入县衙朝京师方向叩拜后自经而死,其子也一同殉难。
    过了沛县等于敲开了徐州的大门,朱棣率六个卫长驱徐州,二月三十到达徐州东北。此时齐泰率领的援军才过了长江,鞭长莫及。朱棣亲自擂鼓,助部下攻城。只是徐州城高壕深,守将死守决心很大,燕军攻了五日折损近千人仍然没有成功。道衍献计,像徐州这样的坚城不能攻下就放在一边,大军不应为一城一地所碍,应该直取京师。
    朱棣心领神会,率军绕过徐州直下宿县,宿县城小望风而降。朱棣料定徐州守军可能出兵追击,派都指挥金铭率领一部埋伏道中,等徐州守军六千余人出城之后,在秦沟埋伏,只等南军渡河,半渡而击,徐州守军大崩。
    至此朱棣正月十五出兵,一路南下纵横千里。为时两个月,连下东昌、东平等七八座城池。燕军转战千里之后也非常疲惫,随留在宿县休整了十日。
    接到京师急报的徐辉祖被迫无奈,除留少数人马守城之外。亲率四万人马出城南下追击燕军主力。朱能见徐辉祖出城,也不管他,连夜督促大军攻城,两日后济南终于被拿下。
    燕军在宿县等待十天。齐泰终于率领他地人马赶到,进驻灵壁,隔着汴河与燕军对峙。另一方面徐辉祖的兵马也昼夜兼程赶到徐州,两军一前一后夹着燕军,但谁都不敢贸然出击。
    接到朝廷调令,朱植终于笑了,这正是他要等的东西。立刻命令小马王,率领复州卫、三万卫、剌鲁卫赶往冀东,汇合第二军火速出兵,大张旗鼓进攻北平。三月初一小马王的大军已经杀过香河。这里地情形与山东相似,只是换了一方,辽东军势如破竹。燕军反而一泻千里。燕军张信协助世子朱高炽守卫北平,一方面派信使通知尚在济南的朱能。一方面整顿兵马据城死守。三月二十,燕军休整完毕,出宿县准备渡过汴河。朱棣命都督陈文督促辅兵在河上架桥,然后先派一个千户过河守卫桥头,掩护大军辎重过河。
    列阵南岸的南军大将何福见燕军辎重半渡,率领所部骑兵掩杀浮桥桥头。燕军守备猝不及防,被南军击溃,何福斩陈文于桥头。燕王见此,率燕山左卫骑兵涉渡汴河企图营救,刚刚上岸,朱棣坐骑却被南军射死,幸亏指挥王旗搭救,燕王换马挺刀亲自冲锋,才将何福的骑兵击溃。此时河南岸燕军不多,齐泰见机会难得,亲自擂鼓助威,许下杀燕王者赏黄金千两封万户侯。南军鼓起勇气蜂拥而至,将守卫桥头地燕王围在当中。燕王且战且退,率部撤回北岸,何福率军一马当先在后追赶,幸亏燕将韩贵率领一军斜次里杀出才将燕王接下。双方在汴河两岸厮杀一日,重新回到出发位置,燕军据北岸,南军守南岸。
    汴河一战是燕军南下首次遭遇挫折。燕王一方面派兵在正面疑惑南军,另一方面率领主力从河下游连夜涉渡,于第二天早上出现在齐泰军营后侧,于黎明时分率军突击南军营寨。正当南军坚守不出,负隅顽抗的时候。徐辉祖率领济南来的援军抵达战场,燕军一下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燕王只得收拢战场上的燕军撤出战场移驻齐眉山。
    四月初一,徐辉祖和齐泰合兵一处,号称二十万,循齐眉山而来,双方在齐眉山下激战终日,虽然燕军取得小范围的突破,但在徐辉祖的死战之下,南军幸得没有崩溃。南军兵多但训练一般,北军兵少且转战千里相当疲惫,双方在山南山北再度形成对峙。
    四月的南方,阴雨绵绵,燕军大多是北方人,也不适应。众将见部队疲惫不堪,齐泰、徐辉祖又紧追不舍,都有些气馁,请朱棣北撤一点,寻找其他水草丰美的平原就食。关键时刻,朱棣拍案而起扔下一句“两军相对勇者胜!事已至此,我军只有有进无退才能杀出一条血路,直进京城。”
    正在双方对峙之时,黄子澄竟然认为燕军师老疲惫,必将北撤,同时京师无大将,建文帝遂将徐辉祖调回京城。杨靖仰天长叹,天要亡建文,他知道,黄子澄向建文晋言,徐辉祖统兵讨逆半年,却无法阻止燕军南下,要提防他与燕王沟通。就这样一些捕风捉影的传闻,让建文下了旨意。如果说徐辉祖是京师门上最后一道门闩,就这样被黄子澄轻轻拔走。
    五月初五,粮饷不济地南军只得离开齐眉山前往灵璧就食,朱棣敏锐地察觉到南军的困顿,立刻派出李斌率偏师截得南军粮草五万石。齐泰率领近十万大军困守灵璧,朱棣反而率军围攻。齐泰又在城中坚持了五日,粮草逐渐告罄。迫于无奈命部下三日后听号炮出南城突围。
    也许真是天该绝建文,第二日燕军又来攻城,鸣号炮三响,城内南军以为突围信号提前,纷纷打开城门往外冲。城外的想进来,城里地想出去,双方城门处挤成一团。南军本来就是逃跑谁知道被人堵在门口不能动弹,军心士气顿时崩溃。何福率军从北门冲出想冲击燕军营寨,被枪炮轰死;齐泰在亲兵掩护下从东门跑出,落荒而逃。可怜建文皇帝指望的最后阻挡燕军地力量在灵璧一扫而空。
    灵璧大战结束,朱棣面前再也没有阻止他的力量了,五月十二燕军避开中都凤阳,进军泗州,由此渡过淮河,陷于台。五月二十六陷高邮州,应天的门户扬州完全暴露在燕军面前。经过将近两年鏖战,以靖难起事地燕军终于饮马长江。
    PS:骑兵新书《明吏》16040,今夜零时冲榜,希望老兄弟们能拉骑兵一把,届时还在的朋友过去投下票,拜托大家了。
第四十七章 浮生六劫(1)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瓜州古渡,金山远望。江南的仲夏,炎热异常,几匹战马飞奔冲上金山山顶,眼前豁然开朗,宽阔的大江如同一条白练静静东去,奔流入海。
    当中一人乌纱黄袍,面圆口方,胸前飘撒着络腮长须。不是别人,正是靖难始作俑者燕王朱棣。在他左边马上坐着一名老僧,正是道衍和尚,在他的右边是悍将邱福、谭渊。
    面对滔滔江水,朱棣心潮翻滚,他先是下马朝应天方向拜了三拜,然后站起来用手中马鞭指着长江道:“不渡此江数年矣,却不知道还有今日。”
    众人一起下马,站在他的身后,道衍和尚三角眼似睁非睁,嘴里吐出几个字:“天命所归。”众将一同行礼:“殿下天命所归。”
    朱棣突然哈哈大笑:“孤今日站在这里,还有谁能阻挡!”
    三日前,燕军抵达扬州外围,燕王派都指挥吴玉道扬州诏谕。扬州卫都指挥王礼早被燕军军威吓得魂飞天外,便力主举城投降。监察御史王彬和指挥崇刚立刻将王礼下狱,王礼的弟弟王宗煽动扬州卫兵马造反,买通王彬身边贴身护卫,在王彬沐浴之时,护卫撤走,乱兵攻入府衙捉住王彬,崇刚率本部人马力斗哗变官兵,力竭而亡。王宗救出王礼献城降了朱棣。
    扬州历来是拱卫金陵的江北重镇,此刻一降立刻在江北诸城产生骨牌相应。泰州、通州望风而降。六月初三,燕军攻下仪真,立大营于长江北岸。此时地燕军已经不是离开北平时的六个卫三万人,一路南来望风归降的南军纷纷加入军中。兵力已经膨胀到八万之众,燕军集沿江船只于江上,往来穿梭,旗鼓遮天。
    应天皇城的知了年复一年地叫着夏天。映衬着知了地鸣叫,上书房内鸦雀无声。朱允瘦弱的脸庞更显消瘦,他呆呆地看着在座诸人,左手起是方孝儒,黄子澄,卓敬、练子宁、杨靖、驸马梅殷还有魏国公徐辉祖。
    众人一言不发,同样呆呆地看着地面。朱允长叹一声,这些人平日争权夺利个个争先恐后,此时燕王大军兵临城下,却无一人献一策。
    朱允道:“众位爱卿。电脑小说站http://wwP。z…z…z…c…n。c…o…m更新最快。事已至此,各位可有退敌良策?”说着眼睛看着方孝儒,他目前是大学士之首。
    方孝儒脸上大汗淋漓。他擦了擦汗水道:“事急矣,宜以计缓之。遣人许割地求和,拖延时日。东南募兵降至,辽王之兵不日南下。况且应天之北还有长江天堑。北兵不善舟楫,城中禁军可与之决战江上,胜负仍未可知。”
    此言一出,练子宁冷笑两声,不再做声,朱允道:“练爱卿,有何良策?”
    练子宁起身行礼道:“燕逆是傻子吗?此时此刻还思求和,无异于缘木求鱼。东南募兵?却是镜花水月,永远来不了了。至于辽王,嘿嘿,是谁到了紧要关头还想着办法分拆辽东军力?!
    为今之计,皇上只有移宫他走,或西入南昌,或南下广州,缓得一时,再振臂一呼天下勤王之师云集,或可与之一战。”
    一说到出走,朱允脸立刻黑了下来,不再答话。黄子澄见此跳起来指着练子宁道:“荒唐,堂堂天子,危难之时只有坐镇京城,号召天下兵马勤王。如若他走,君不见宋朝事乎?”
    杨靖咳嗽一声道:“皇上,黄大人说得也有道理,臣有一策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允道:“杨大人还客气什么,快说啊。”
    杨靖道:“大王子也有三龄,不如封了他为太子,派其出京城监国。”杨靖的话意思很明白,就是留一手,万一京师被攻破,好歹还有个挑旗的,只要是朱允地太子,天下仍会奉其为正溯。
    杨靖话刚说完,黄子澄又怒道:“杨大人,你安的是什么心,所谓天无二日,唐朝……”
    杨靖霍然起身回敬道:“少跟我丢书袋,唐朝玄宗亡蜀之事靖也知道。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大王子年幼也无法再立朝廷,只要皇上在,哪里能有二日?现在靖难之乱糜烂至此,尔等仍不思良策,还在这里咬文嚼字,尽说虚言。难道真要燕逆打开城门,你们才知道掉泪吗?
    皇上,臣一片忠心,请皇上明鉴。”说着跪在地上就拜。
    朱允叹了口气:“杨爱卿快快请起,朕准了爱卿所奏,派大王子监国也是老城之策,尔等不得胡乱猜疑杨爱卿。”
    朱允想了想又道:“朕想下一道罪己诏,诏告天下揭露燕逆嘴脸,并诏四方忠义之士举亲王之兵。众卿以为如何?”众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已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第二日,朱允立刻做了三件事,第一件在皇宫之内举行了一个草草的仪式,册封长子朱文奎为太子。并颁诏书,命杨靖与驸马梅殷护送太子南下广州相机行监国事。
    第二件下罪己诏,诏中言:燕人不道,擅动干戈,虐害百姓,履兴大兵致讨……壮勇之士,赴阙勤王,以平寇难,以成大功,以扶宗室。呜呼,朕不德而致寇,固不足言,然我臣子其肯弃朕而不顾乎?此诏一出,人心更加惶惶,有臣求得诏书,说是出城招募壮士,建文帝方寸已乱,也由他们去了。
    第三件事,是暗自请来庆城公主,让她前往燕师议和。许割地划江而治。庆城公主乘一叶扁舟渡过长江,至燕军大营求见朱棣。朱棣立刻让公主进营,庆城公主乃朱元璋哥哥的女儿,燕王堂姐,自幼与燕王最善。两人相见自然流泪唏嘘。
    燕王擦干眼泪问道:“姐姐前来,可是为侄子做说客的?”
    庆城公主点点头道:“皇上着我前来,是想带个话与燕王,皇上愿缚黄齐二奸臣于殿下帐前,划江北于燕王而治。只要燕王仍尊应天为帝即可。”
    燕王嘿嘿冷笑:“先帝奉燕地与弟弟,他却被奸臣撺掇着来夺我的土地,是他不义在先,我若是连自己的土地都保不住,要他割地何用?弟弟起兵南来,就是为了除奸臣,安社稷,岂是在乎皇位土地?
    姐姐可回去与他说,只要除掉奸臣,弟弟拜谒过先帝孝陵,依然拜他为天子,只求恢复祖宗家法,免了诸王之罪,即可返回北平。”
    朱棣这么一说,庆城也不知道该怎么接茬。顿了片刻,朱棣又道:“周王齐王二位兄弟现今如何了?”
    庆城公主道:“周王已招回,只是仍未复爵;齐王仍关在狱中。”
    “弟弟们受苦了,我来晚也。”朱棣潸然泪下,隔了一会又道,“姐姐前来都是奸臣之计,不过还幻想着远方之兵来救,我岂能被这样的招数骗过。姐姐回去之后代为谢天子,并转告诸弟妹,赖宗庙之灵垂佑,相见有日。”
    庆城公主叹了口气道:“既然如此,姐姐就去了。只望弟弟进得京师,履行诺言,留大哥之后一条活路吧。”
    庆城公主回到应天,将朱棣的话原原本本复述给朱允。他听完仰天长叹,眼泪不自觉地留了下来。
    自从燕军打到仪真,应天已经乱成一团。一些下级官吏偷偷顾上马车送家眷出城,每天四通车马行里门庭若市。熊度神情严肃地坐在柜台内,看着那些贪生怕死地官僚们求着伙计们为他们寻找一辆马车。
    一名灰衣家丁打扮的人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