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平凡的重生日子-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宪宗在大明宫筑道场,在万民欢呼、声震天地的礼佛声中五体投地,叩头拜佛。接着是后宫嫔妃、文武百官跪地拜佛,整个道场一片沸腾。随后,宪宗将佛骨留于皇室。第二天,宪宗宣布夜里看到了佛指舍利大放光明,满朝百官伏地叩贺。宪宗于是日日素衣斋食,焚香点烛,几废朝政。
  王公士庶,奔走施舍,惟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面对皇帝、百官、百姓如此疯狂痴迷、愚蠢的礼佛之举,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忍无可忍,奋笔疾书,一气呵成《论佛骨表》,准备对这种狂热的佞佛潮流坚决抵制。
  韩愈的犯颜直谏,无疑对唐宪宗君臣如冰水灌顶,当头棒喝。满朝文武惊骇不已,皇帝更是怒火中烧,几乎昏厥过去。宪宗怒不可遏,要将韩愈处死,多亏裴度、崔群忠等营救,才将韩愈贬为潮州刺史。韩愈愤走兰关,写下了著名的《左迁至兰关示侄孙湘》一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兰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为上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自身被发配至蛮荒之野,幼女病死在被贬途中……但他正气凛然,无怨无悔。此诗云横雪拥,大气磅礴,嘱侄收骨,震憾人心。
  咸通十五年(874年)正月四日,唐僖宗李儇最后一次送还佛骨时,按照佛教仪轨,将佛指舍利及数千件稀世珍宝一同封入塔下地宫,用唐密曼荼罗结坛供养。
  1981年8月24日,宝塔半边倒塌。1986年政府决定重建,87年2月底重修宝塔。据说当时适逢四月初八佛诞日,“从地涌出多宝龛,照古腾今无与并”,在沉寂了1113年之后,两千多件大唐国宝重器,簇拥着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间!
  而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法门寺地宫也随之出现。地宫,由踏步、平台、隧道和前、中、后三室组成,在清幽灯光照射下,显得神秘非常。游客们只能排成单行,鱼贯而入。导游介绍地宫全长仅21。4米,虽然面积仅31。48平方米,但却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地宫。
  为此,修建了专门的法门寺博物馆来存放这些旷世奇珍,而馆内的主体建筑是仿照地宫出土的唐代鎏金铜浮屠的式样建造的珍宝阁,高大宏伟,别具一格,与寺院真身宝塔相辉映。
  地宫出土的文物,如双轮十二环大锡杖、宫廷秘色瓷、各类丝织品、盛装第四枚佛指舍利的八重宝函、安奉第三枚佛祖真身舍利的鎏金银宝函等,件件都是国宝,非常值得一看。
  齐晓知道,在2009年5月9日这里落成了148米的法门寺合十舍利塔,据说请了歌星王菲参加了安奉大典并在晚上的佛光音乐会上献歌。
  齐晓不知道王菲和法门寺有什么渊源,但新建成的这座菱形的金碧辉煌的巨大建筑,却让她想到了唐朝的崇佛之事。
  从法门寺出来,往乾县走,是一条2级公路,乾陵就在离乾县大约10公里的梁山上。
  他们先在乾县县城停留了一下,吃午饭。
  乾县的小吃远近闻名。在外地朋友的眼中,乾县的小吃有四宝:锅盔、挂面、嚓酥、豆腐脑。手工挂面讲究油旺、汤煎、面稀,一碗只有一筷头面,故有朋友称其为“一口香”,由于仅吃面不喝汤,就有了“吃三十碗才抬头”之说,如果佐以乾县人独创的酱辣子,那更是余味无穷。配上刚出锅的香气扑鼻的锅盔,真是享受,当地还有一种不太出名的凉菜拼盘也很不错,量很足,夏天吃十分爽口。嚓酥是油炸食品,特点是油大不腻,色黄味香,外酥里脆,倒是可以带回去慢慢品尝。甚至连豆腐脑,齐晓都点了一碗尝了尝。
  休整了一下,他们接着去乾陵。这一次,晓风和张量充分发挥了地头蛇的功用。他们没有从正门进去,而是一直将车开到了乾陵的北坡下。这里同样松柏茂密,环境清幽。
  下车后,他们就顺着山坡向陵上爬。路不陡,5分钟就上去了。到了陵上可以一览观关中及渭北的壮丽景色。然后,你就可以顺路大摇大摆的从正门出去了。
  去乾陵,齐晓就是想看看武则天的“无字碑”。对于历史上的这位女皇帝,齐晓还是很佩服的,作为一名帝王,她实在是不逊于历史上任何一位有为的明君。
  不远处,有永泰公主墓和张怀太子墓,墓道中的壁画很值得一看。有张量这位专业人士的推荐和介绍,齐晓去看了看,确实是值得。张量当导游,实在是称职。
  从正门出来后,不想走路回去取车,齐晓和晓风就在附近找了一处地方休息,让张量坐当地村民的摩的回去,10块钱就可以搞定了,多好。齐晓和晓风笑着向张量这位绅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从法门寺到西安的途中,会经过马嵬坡,杨玉环的墓就在公路边,但时间关系,就没有去。
  回到西安市,已经是华灯初上了,西安的夜景也让人目眩神迷。快要离开了,有些留恋。
  ps:今天传的早些!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三十七章 因缘,姻缘?
更新时间2010…1…27 10:54:20  字数:3200

 西安的古玩市场有好几处,比如书院门附近、化觉巷附近,但多是忽悠外地人或是外国人的,价钱要的很黑。一般本地人多是去南二环旁边的朱雀路古玩市场,张量带她们去得就是那里。但是,不管你去哪里,最好是带一个懂行的。
  对于古玩,齐晓更多的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的,并不一定要买什么。捡漏,那是要撞大运的。
  在齐晓看来,朱雀路古玩市场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古玩”,铁架子牌匾锈迹斑斑,地摊也是破破烂烂。不是周末,但是正逢假期,所以人也不少。从外面停的众多自行车来看,应该是本地人居多。不过齐晓在市场里却听到各地的方言,甚至看到不少外国游客,看来,即使是2001年,这里就已经是声名远播海外了。
  像其他地方的古玩市场一样,这里也是出售各种玉器挂件、土陶制品、各类瓷器、纯银制品、笔墨字画等。而来这里逛的,不只是退休的老人,甚至还有很多时尚的小青年。无论是卖主,还是买主,大家都是懒懒散散地,不慌不忙地。齐晓他们也是一个摊位一个摊位地转,淘宝首先要有耐心不能着急出手。
  逛古玩市场,先逛地摊,再逛“精品”,是这个行当里玩家们的习惯。所以形成了市场上不成文的规矩:地摊出得早,“精品”开门晚。齐晓他们也不着急,慢慢看着摊位上的东西。
  逛了一会儿,齐晓发现很多摊位上都摆着一种宝剑,这应该是这里的特产了。
  “这叫做‘中正剑’,”张量看到齐晓对这个感兴趣,就向她介绍,“当年,蒋介石任黄埔军校校长时,曾经为每位毕业学员配赠一把短剑,因为其剑柄上有“蒋中正赠”字样,而得名。在北伐、解放战争,特别是在抗战时期的战役中,部分军人因丢失阵地、重伤等原因而以此剑自杀殉国,此剑遂以‘军人魂’之名在军中传开,极具收藏价值。但是这里的摊位上摆着的都是仿制品。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带一个作为纪念。”
  听了张量的介绍,齐晓确实颇为心动,就询问旁边的一位摊主:“这把中正剑多少钱?”
  “一看这位小姑娘就是知识分子,是懂行的,这蒋介石的中正剑,留下来的不多,我这把可是真品,是我本家的一位大伯的,他可是当年黄埔军校的毕业生,……”摊主一听齐晓开口就知道是外地人,准备好好地宰一下。
  “得了您,直接说价钱吧!”张量不等他说完,就打断了他的话。
  这位倒是听出了这是本地人,而且是懂行的,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您是内行,咱也不说外行话,这把剑仿制得这么好,您就给200块吧!”
  “走走,换一家实诚的问问!”张量说着就带着她们要离开。
  “别急着走,您开价……”
  “15。”张亮开了一个让齐晓不可思议的价钱。
  “15?您总得让我喝口汤吧?……好好好,15就15,您拿走,哎!”摊主很是肉疼地说,要不张量就要把她们俩拉走了。
  齐晓付账拿东西,然后和晓风都很佩服地看着张量,没有想到他一个大男人这么会侃价。
  “我决定了,以后逛街都要拉着你!”晓风发下豪言壮语。
  “别,别,这只是市场行情,你们外行的不懂,不是我会侃价,……当然,风儿要逛街,我随时奉陪!”
  看到张量无奈的表情,齐晓和晓风都“呵呵”直乐。
  逛完了地摊,自然要到古玩城的精品店里去转转。只是从头到尾,张量都没有开口建议齐晓买什么东西,看来,这次捡漏是没有什么机会了。可能是古董收藏和自己就是没有缘分吧,齐晓倒是不觉得有什么遗憾,以后也不会再强求什么。
  在一家古董店门口,齐晓进门时和一个人擦身而过。齐晓楞了一下,怎么会在这里碰到他呢?齐晓赶紧回头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但是外面只有拥挤的人群。自己看错了吧?齐晓笑了笑自己,甩了甩头,接着又进了店里。
  最后出来之前,齐晓也就只是又买了一只漂亮的银簪,很传统的花的造型,显得古朴典雅,张量说是现在的新品。这倒是正和齐晓的心意,她可没有兴趣将不知道是那个坟堆里那位老太太头上的东西戴到自己的头上。
  一圈逛下来,虽然没有买什么东西,但有这位专业的人士在旁边解释,齐晓还是觉得收获颇多。尽管古玩市场上始终是假的多,真的少,但淘宝的乐趣不正是在此吗?只要你把握好本心,就能享受到这种乐趣。
  看了看时间,快要到中午了,因为齐晓他们打算第二天吃过中午饭再去华阴市,不想让行程那么紧张,所以接下来就是休整,齐晓没有什么特别想去的地方了。
  “接下来让我来安排吧!”晓风终于有机会尽地主之谊了。
  齐晓也很期待接下来的行程,毕竟主要的景点他们都已经去过了,剩下的也是齐晓不想去的。
  车开到了一处特别繁华的大街。就在这车水马龙之中,掩映着一处佛国圣地——大兴善寺。这是始建于晋武帝司马炎时期的一座寺院,距今已有1600余年。
  将车停在了附近,晓风就带着齐晓径直进了寺院的大门。在院子里有一家不太起眼的素斋馆,叫素香斋。这家店从外观上看很朴素,进了店,里面的家具、用具和灯光也很普通,甚至有些陈旧,有些已经露出了斑驳的油漆,但看上去很干净,反而有些怀旧之感。齐晓还看到有本院的僧人也来这里用餐,看来是一家正宗的素菜馆。
  找了一张四人桌坐下,齐晓有些好奇地拿过菜单,打开来看,上面的菜名很奇怪,让人猜不出是用什么做的,甚至有些荤菜的名字。旁边的服务员指点着:“点这个吧,很好吃,很像是肉。”让齐晓有些啼笑皆非,心说,我要是想吃肉,来这里干嘛?
  “我不懂,你们点吧!”齐晓把菜单递给晓风,是她带自己来开眼界的嘛!
  “佛光普照、成仙土豆丝、荷兰豆香肠、烧素鹅和三份银耳枸杞羹。”晓风很利索地点菜,根本不看菜谱,看来是常来的。齐晓很期待待会儿上来的会是什么。
  先上来的成仙土豆丝,其实就是最简单的素油凉拌土豆丝,只是大师傅刀工了得,整只土豆被切成细细的一根土豆丝,中间没有任何断落,让人想起孙悟空吃粉丝,要站在凳子上,再把手举到天花板上才行。
  那些荤菜其实就是青菜土豆萝卜蘑菇豆腐之类的普通食材做的,但是大师傅厨艺高超,味道几可乱真,真是让人吃得既尽兴,有新奇。
  吃过饭后,晓风并没有立刻带着齐晓离开,而是来到了大雄宝殿旁边的一间静室。敲门进去,里面是一间禅房,很朴素的样子,只有一位大和尚坐在里面闭目清修。
  三人进去后,晓风当先走到大师面前,很恭敬的双手合十行了个礼:“大师,打扰了。”
  “坐吧,想问什么?”大和尚没有睁眼,只是让他们坐下。三人就坐在了旁边的凳子上。
  “想问问姻缘。”晓风有些不好意思地小声说道。
  “姻缘,……顺其自然吧!惜取眼前人!”大和尚睁开眼,看了一下晓风,然后又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张量,说了这样一句。
  “谢谢大师指点迷津!”晓风想了想,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然后又转身问齐晓,有没有什么想问的。
  齐晓沉吟了一下,走到大和尚面前,也双手合十行了个礼:“大师,我也想问姻缘。”
  “你今天已经遇到过你的命定之人了,他是随你而来的。”大师端详了齐晓几分钟,然后说。
  “我还能再遇到他吗?”齐晓急切地追问。
  “该来的都会来的,要慎行!”说完大师又闭上了眼睛,转动着手中的念珠,口里念念有词。
  齐晓还想再问什么,晓风拉了拉她,三人一起出了禅房。
  “我们今天运气不错,大师只见有缘人,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在房间里。”晓风倒是显得很轻松地说着,带着她们就出了寺院大门。
  “接下来去哪里?”想了想大师的话,也许今天看到的就是他吧?可是他怎会在这里呢?一切都不可琢磨了。那么未来还是自己可以把握的吗?幸好大师还说该来的都会来的,算是一个安慰吧!齐晓干脆也不想了,该是自己的,跑也跑不掉,只要自己尽了努力,剩下的就听上天的安排吧,想来,上天把自己安排到这个世界,不会就是为了折磨自己吧?
  “逛街,让你看看时尚的西安,年轻的西安。”晓风大手一挥,三人听从指挥。
  Ps:看了大家很多中肯的批评,虫虫觉得很感谢,也很愧疚,这几章确实写得不太满意。虫虫在简介中提到这本书会写到齐晓行走天下的内容,而且虫虫也发现起点的文中写旅游的不多,就想写出自己的新意,但由于初次尝试写这么长的文章,很多地方把握地不太好,尤其是虫虫本身生活圈子很小,单纯喜欢旅游,就想把自己旅游的经历和喜乐分享给朋友们,并不是为了注水。
  再次谢谢大家的批评和意见,虫虫会更努力的。今天上午就更出来这一章,有意见大家接着提啊。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三十八章 出发
更新时间2010…1…28 16:51:13  字数:2426

 西安是古典的,它曾经有这个国家最优秀的男人、女人、城市,但是那只是属于过去。现在的西安呢?齐晓倒是不曾想过。
  这次,是真正的“逛街”,而且是女人们的“逛街”,晓风带齐晓去得是一些特别奇特的小店,在当时的时空,是只有北京、上海那样的大都市才有的时尚小店。
  “桃之妖”,这是一家纯手工木质饰品店,木质以桃木为主,包括手链、发夹、发簪、指环、梳子、家饰等。齐晓为自己选了一根很漂亮的桃木发簪和一对情侣指环,又选了一些其他的物品。
  欧易格饰品,这是一家专卖店。风格是那种欧洲王室式的,十字架、花朵、心形,玫瑰红、古铜金、羽毛翠、高贵紫、湖水绿、晶莹白,重叠繁复的花纹,炫目耀眼的色彩,可以圆一个灰姑娘的梦,像公主在期待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