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在台湾 完-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带看到那名助手在艾斯勒身旁报告完毕之后,乔治才在艾斯勒一副极度气愤的表情之下。打开了最后那一份决定【美国广播公司】前途命运的文件。

“这一份就是【美国广播公司】前任总裁,也是ABC的创办者高得森先生的股份转让证明。这份文件中,高得森先生的所拥有的百分之十六的股份,将以入股的形式转移出售给我们【北美星空传媒公司】。与此同时,这部分股份将不再以【大都会通讯公司】的名义所持有。”

此言一出,除了艾斯勒面色苍白以外,其余的众人都被这个消息所震惊。没有多久,就见一名董事疑问道:“前任主席高得森先生不是已经去世了吗?”

乔治笑眯眯的回答道:“可是他的公子西德尼先生却还在呢。”

这样重新计算起来,【大都会通讯公司】只拥有【美国广播公司】41。7%的股份了。而【北美星空传媒公司】则上升到42。95%。

可以说,这一次收购【迪斯尼公司】失败了。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不在于那百分之一点几的差别。而是,迪斯尼公司是收购了【大都会通讯公司】的绝对股份,而不是【美国广播公司】的股份。也就是说,【大都会通讯公司】所持有的股份是属于公司所有,而不是属于艾斯勒所有,因此,在这之前,【迪斯尼公司】也只能说“间接”的收购【美国广播公司】。

可是到了目前为止。【北美星空传媒公司】直接掌握了ABC的大部分股份,如此一来,【美国广播公司】就直接被乔治所收购。

可以说,在迪斯尼公司花费了十九亿美金收购了【大都会通讯公司】之后,连同前期的股票大战,艾斯勒总计在这次收购中损失了将近#亿美金。当然,【大都会通讯公司】地股票还可以套现。

但问题是,没有了ABC控股权的【大都会通讯公司】地股票,还值十九亿美金了吗?

艾斯勒有了一种想要吐血的冲动。

而【北美星空传媒公司】在乔治剑走偏锋般的指挥下,终于以将近三十亿美金的数字成功地入主总收购资金超过一百九十亿美金的【美国广播公司】。另外。请各位注意,其中官方显示的三十亿美金中,有很大成分上,并没有占用【华夏集团】的收购资金,因为这里面涉及了“商业欺诈”、“恐吓威胁”以及“出老千”等一系列地不入流的违法手段。当然了,被指控的对象只是乔治先生而已,并非【北美星空传媒公司】。

可以说,经过将近一年的运作。乔治终于完成了当初对赵文凯所做下的承诺,成功的把收购资金控制在三十一美金之内,完成了这笔总资金超过一百九十亿美金的庞大收购计划。

与之前的趾高气昂不同,艾斯勒终于承认了自己地失败。然后在乔治和在场的董事眼前,带着迪斯尼的一干人员,沉默的离开会议室。

出奇的是,这一次乔治并没有做什么表示。没有出言讽刺,更是没有假装好人。只是默默的看着迪斯尼的众人离开。就在艾斯勒与乔治擦肩而过之时,艾斯勒忽然开口说道:“你是一个好对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这间房间。

等到迪斯尼的人离开,乔治才恢复了那副嬉皮笑脸的模样,对着在座的众人说道:“那么。请让我们继续上一个话题。”

“上一个话题?”当然就是艾斯勒刚刚不久才提出的主席换届地问题了。只不过,这一次大家都不由自主的转头看向会议室大门。

乔治见此笑道:“不用看了。一共就这些股份,再也不会有第二位像我这样英明神武地绅士了。”

1994年12月7日,就在美国【迪斯尼公司】宣布收购【大都会通讯公司】,并且间接控股【美国广播公司】之后,短短不到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

【美国广播公司】的情势就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逆转,之前已经被人认为“完败”的【北美星空传媒公司】以直接控股的方式,击败了气势汹汹的【迪斯尼公司】,正式接管了【美国广播公司】的控制权。

到此为止,这起全世界传媒业内最大的收购终于宣告完成。总收购资金超过一百九十亿美金的数字,立刻将这起收购案推上了“历史第一”的高位。并且在后来,这件案例也成为商业教科书中的经典案例。

当消息传到亚洲,传到台湾之时,几乎所有人,都被这个消息所震惊。

甚至很多人都难以置信的拿起电话打到了【华夏信息传播集团】旗下的各个公司,并加以询问这条新闻的可信性。

令人遗憾的是,因为时差的问题,很多电话都没有人接听。因为大部分公司此刻都已经下班,就算是值班人员全加起来,也应付不了如此众多的电话。

当消息灵通人士都得到一个由【华夏信息传播集团】做出的官方肯定答复之后,几乎都有人都快为这个肯定的回答给惊呆了。

也就是在1994年12月8日的上午,【华夏信息传播集团】正式宣布于当天的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这次【华夏信息传播集团】收购美国【American Broadcasting pany简称(ABC)】(美国广播公司)的相关事情对所有媒体做出当面回答。

八号的这天,可谓是【华夏信息传播集团】客服部的“大灾难日”。几乎在这一天内,公司上下的所有咨询电话都快被人打爆了。

很多公司的工作电话都打不进来,而且相关的电话也打不出去。也可算是一时之奇观了。

赵文凯和叶枫目光都有些呆滞的,看着眼前这份有关美国方面的收购资金详细账目。这里面记载了在这段期间,乔治利用职权所使用的所有款项的出入进账详情。

可以说,在刚接到传媒消息声称,美国方面的【星空传媒】以三十亿美金收购【美国广播公司】的时候,赵文凯和叶枫是真的不相信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即便是当初乔治信誓旦旦的坐了担保。

“看来你这位同学,真不愧是一位天才。不过听说这个天才已经被人告上法院了?”赵文凯揉了揉太阳穴对叶枫问道。

叶枫点点头,有些麻木的说道:“罪名是商业讹诈。不过他们没有证据,官司也打不了多长时间。”

赵文凯笑道:“看着乔治做出这么大牺牲的份上,我决定了,律师费就由公司负责给他全部出了。”

“这就完了?”叶枫立刻说道,难不成乔治费这么大力气,就是为了一笔律师费?

“你也别说我小气,收购资金百分之五的分红,怎么样?不低了吧?”赵文凯笑道。

百分之五?多少?三十亿的投资来计算,百分之五就是一亿五千万,这笔钱乔治就算数到下辈子估计都数不完。

叶枫点点头,觉得这个数字还算理想,然后又问道:“那我的那份呢?”

“你的?”赵文凯歪着头想想,然后点头说道:“好,你新买的那条游艇连同保养在内,所有费用我都替你出了。如何?”

叶枫闻言苦笑道:“不会吧,游艇的保养人家出厂就送一年,你这也太小气了啊!”

“愿要不要,不要更好。”赵文凯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看着眼前的财务账目,笑得眼睛都迷成一条缝了。

“账目投资数额三十亿美金,实际投资二十六亿美金,前前后后没有花多少钱,就得到了一家总值一百九十亿美金的大公司。”

赵文凯转头腆着脸对叶枫问道:“现在的世界首富有多少钱?”

叶枫闻言,只把头转到另一边,装作不认识这个人。

 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的世界首富

1994年的世界首富是谁,恐怕所有人都会带着羡慕、嫉妒和惊异的语气告诉你,94年的世界首富就是那个靠着编写软件程序起家的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

在九十年代,很多人都难以想象这个看得见摸不着的产业,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庞大的财富,以至于在今年【微软】联合【华夏科技】共同研发推出视窗操作系统“windows95”以后,微软的股票如同绑上了火箭一样直线上升(【华夏科技】由于没有上市,预计上市之后公司股票会产生比【微软】股票的价值更高,这一次比尔盖茨也算是借了【华夏科技】的光了)。

如此一来,在这一年之内,拥有了【微软】大量股票的比尔·盖茨的个人财富就突飞猛进达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一个“天文数字”,八十三亿美金。

八十三亿美金的巨大财富,把这个靠软件起家的三十六岁年轻人,一举捧上了世界首富的宝座。而美国的股票大亨巴菲特则退居到第二位。

可就是在1994年12月,94年的最后一个月,新的世界级富豪终于又将诞生。那个人就是赵文凯。

拥有着【微软】百分之二十股份、【美国广播公司】百分之四十二的股份,并且拥有着亚洲最大的传媒集团【华夏信息传播集团】的赵文凯,在94年最后的这一个月里,剥离掉“灰色收入”(大概有三十亿左右的美金没有合法的来源解释),赵文凯的个人总资产大致计算起来也足有将近超过一百亿美金的“惊人数字”了。

这条具有爆炸性的新闻是在【华夏信息传播集团】在12月8日下午举办完成新闻发布会之后,所有财经杂志通过粗略地计算得出的结果。

如果这个数字没有意外的话,赵文凯即将成为全世界最年轻,也是唯一的一位华裔世界首富。当然,最让媒体所注意。最最关键的是,他的公司至今还没有上市。

“哎,这个称呼让我感到毛骨悚然。现在我就可以感觉的到,似乎所有地恐怖分子都想绑架我。”赵文凯心情又是激动,又很是忐忑的对叶枫等人说道。

众人闻言不约而同的点头表示同意。可不是,要是能把赵文凯绑架了,那赎金岂不是想要多少有多少?

“啧啧。世界首富啊!”叶枫一对眼珠子提溜乱转,嘴角边赵文凯都可以看见有口水的痕迹了。如果不是叶枫现在不缺钱的话,估计第一个动手绑架自己地一定是这个大光头。

再去看身边的其他的先生和女士,赵文凯只能感叹一声,现在这些家伙看自己地眼神和看一大块钻石几乎没有什么分别了。

其实。知道自己即将成为世界首富的消息,还是在下午发布会上才忽然被人提醒才想到的。

当时,发布会现场可谓是人山人海。几乎是全世界所有能赶到地媒体记者都已经聚集在台北了。据有关数字统计,1994年台湾旅游人口数字比往年上升百分之8。78%,其中有3。56%都是集中在12月份的8号这天。

因此到了后来。【华夏信息传播集团】的总部大楼也成为了台北的一处重要的“人文景点”。原因无他,几乎所有来台北的人都想看看世界首富的公司是啥模样地,随便也沾点“财气”,当然,有这种想法的大多数都是东方人居多。

作为【华夏信息传播集团】新闻发言人的是雷柔,相信让雷大美女做新闻代言,可以起到“形象代言人”的良好宣传功效。

可以想象当雷柔出现在发言讲台前。那些媒体记者手里的闪光灯会有什么样地反应,那可真是一点都不心疼胶卷啊,如果有修真之辈在此估计都要高呼“飞升”了。

总之看着电视直播的赵文凯等人都是心中同情而已,像这样地事情,有叶枫等人应付就是。要是真麻烦了自己这个当大老板的,那岂不是证明他们很没有用?

不管怎么说。雷柔还是在第一波的闪光袭击之下坚持了下来,然后脑子里略微带着一丝眩晕的对着所有媒体记者说道:“现在是【华夏信息传播集团】为解答所有媒体疑问而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因为时间有限,在此期间,每家媒体只允许提问一次。现在我宣布发布会正式开始。”

然后就见此女不等下面的人反应,就开始大声的看着手上的文件宣读了起来。这一份报告主要内容就是,【华夏信息传播集团】在1994年对【美国广播公司】收购计划的大致介绍。然后正式的承认了这一次收购的信息的准确性。

情况大概跟某某地区发生恐怖袭击,然后有恐怖组织宣布对此事负责的情况相差无几。

那意思就是正式的告诉所有人,这件事情的确是我们干的。

于是,当得到正式的答复之后,可以想象,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里。大概从这间新闻发布厅里最少打出去上百个电话。

全世界的新闻媒体都对此消息进行了跟踪报道。报纸杂志更是加班加点的,重新构思头版头条的内容。

总之一句话。赵文凯这一次风头是出大了。当然,准确的说是【华夏信息传播集团】的风头一时无二,从这一刻,更是成为了全世界数一数二的传媒巨头。

美国纽约,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的总部大楼里,默多克一言不发,面无表情的看着电视机里【华夏信息传播集团】的新闻发布会的转播。

在此之前,默多克对于这间公司可谓是“恨之入骨”,一直都认为赵文凯是钻了一个空子,侥幸的赢了自己一局。而且以双方的实力对比来看,处理完手头上的工作之后,自己很快就会有时间来好好教训一下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子。

可是现在。默多克不由得一声叹息。这个自己只是忽视了不到几天地“小对手”如今已经可以和自己并肩而立了。

一切都仿佛昨天一般,转眼之间,一棵小树长成了参天大树。这如何不叫默多克感到世事无常,感到造物主的神奇。

而且就当自己快要忘记这个对手的时候,赵文凯却已经杀到了家门口,默多克不由得开始审视,是不是要竭尽所能的对【华夏信息传播集团】进行打压了。

要知道【新闻集团】百分之七十五的盈利都来自美国地区。如今赵文凯横空出世插了一脚进来,这块蛋糕只会越来越小,对自己,对所有传媒而言,赵文凯都不是什么好鸟。要是现在还以为赵文凯是好欺负的。那么等待自己的无疑就是失败。这一点迪斯尼公司地董事长艾斯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据说,艾斯勒已经向迪斯尼公司董事局递交了引咎辞职的辞职信。

就在全世界的眼光都聚焦在【华夏信息传播集团】的时候,作为东道主地台湾政府更是不会把这样一个大财神爷轻易放过。

要知道。以台湾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地理环境而言,像【华夏信息传播集团】这样的【国际大财团】一旦出于“理智”地考虑,必将会把总部和主要资产转移到一个适合自己集团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去。

现在很明显。台湾还不具备这样一个“战略高度”。首先最关键的一条就制约了大财团会把总部设立在台湾地信心。那就是“台海危机”,只要这个危机一天不解决,恐怕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一家集团愿意头顶上顶着一颗炸弹,白痴一样的困死在这座海岛之上。

这点问题以前赵文凯考虑过,只不过有种种需要解决的问题存在,所以一直没有提及。如今,赵文凯是没有记起。反到是台湾政府担心了起来。

因此当接到台湾政府要在几天以后,特意为了【华夏集团】成为国际级大企业举办庆祝宴会的消息的时候,赵文凯想了想还是决定把出席的机会让给了陈旭,这人现在和台北的官员最熟,由他出马应该会很容易解决一些问题。

短短一个半小时地新闻发布会实在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可越是如此,媒体记者才越会追着你问。对于深知传媒宣传之道的同行来讲。雷柔还觉得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太长。

最起码现在的她只要一看见闪光灯就想躲,心中顿时就明白了为什么叶枫和陈旭这两个平时十分高调的人不愿意出这个“风头”地原因。果然是“风头浪尖”,这种感觉希望不要再来一次了。

借着【美国广播公司】的声望和地位,【华夏信息传播集团】终于被世界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