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世三国-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放箭!”看匈奴人扛着云梯进入了弩箭的射程,张辽便急忙发令。
    于是,二百五十支弩箭从天而降,冲在最前面的一百多个匈奴人被钉在了地上。
    见有很多弩箭落空,张辽便道:“都瞄准了再发射,别浪费箭枝。”
    踩着同伴的尸体,后面的数千匈奴人又蜂拥的冲了上来。
    弩虽然比弓的射程远,但装换箭枝却颇费时间。所以,发完一支弩箭以后,要用一点时间来装下一支弩箭。
    利用弩兵装箭的空隙,匈奴人向前冲近了二百步。
    “发石!”张辽大喝!
    话音落地,五个滚圆的巨石便飞向了匈奴兵。
    五个巨石在匈奴兵的中间滚动了十几丈以后才停下来,而匈奴兵的惨叫声却传出了老远。
    发射巨石的东西,正是刘晔发明的投石车。
    原来,刘晔到了并州以后,便献出了投石车的图纸。于是,陆风便命郑浑加紧时间打造,以为守城之器。而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打造,陆风终于有了一百多架投石车。
    边地四郡,每郡二十架。而剩下的便都留在晋阳了。想不到这些投石车在今天终于有了用途。
    而一见到投石车的威力,定襄城里的百姓和士兵无不欢呼雀跃,士气大涨。当然,匈奴人却都杀红了眼,因为他们的弓箭暂时还对定襄城构不成威胁。
    于是,左贤王大旗一挥,命令匈奴士兵大举进攻。
    又向前二百步,匈奴兵出现在了弓箭的射程范围。
    于是,城上弓弩齐发,投石不断,匈奴士兵死伤枕藉,惨叫不断,哀嚎遍野。
    见此情景,左贤王大怒,竟催马来到阵前指挥,当然,他却站在了弩箭的射程之外。所以,一见左贤王老奸巨滑的样子,定襄城里的众弩手都恨得牙直痒痒。
    终于,在付出了将近三千人的伤亡以后,匈奴兵终于架上了云梯,开始向城头爬去。
    于是,张辽令旗一挥,各级军官便马上编组士兵。
    两个长枪兵,两个长刀兵,一个弓手,一个弩手,再加上几个健壮的百姓便成了一个守城小队,负责把守一个垛口。至于灰瓶炮子、滚木檑石等物,早已准备完毕,分派妥当,由百姓传递到士兵们手中。
    而此时,定襄的守军也终于出现了伤亡,匈奴人毕竟人多势众。
    而此时,并州的后勤兵也终于派上了用场,拖走死者,扶起伤者,迅速下城。
    在城下临时搭建的医疗站,轻伤的士兵正在接受敷药包扎,处理完毕,士兵们竟又返回了城头。而在城里的医院,重伤的士兵也都得到了妥善的治疗,因为陆风的战争宗旨是尽量避免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伤亡,毕竟抚恤金是很贵的。
    和南门的战事一样,其他城门也和匈奴兵开始了城头之战。
    有的匈奴兵刚爬上城头,便被无情的刀枪捅了下去;而有的还在云梯上,便被滚木砸了下去。
    在短兵相接的过程中,双方的死伤开始加剧了,鲜血染红了定襄的护城河水,也染红了定襄城头。在凛冽的秋风中,浓重的血腥味伴着寒冷的杀气开始弥漫、飘散。
    几个时辰过后,左贤王终于感到厌烦了,便下令鸣金收兵。
    面对如潮水一般退去的匈奴士兵,张辽又送给了他们一批纪念品。
    尽管战事紧张,但定襄城里的百姓们也没有忘记给他们的子弟兵做饭。所以,战事一停,热乎喷香的饭菜便端上了城头。那热气,那香气,在寒风中传了老远。
    定襄的士兵们含着热泪接过了饭菜,而定襄的百姓们也是含着热泪送上了饭菜。但匈奴的士兵们,却不得不忍着辘辘饥肠自己埋锅造饭。
    吃过饭菜,修整完毕,张辽便等着匈奴人的新一轮攻击。
    可张辽等了半天,匈奴人却没有什么反应。
    因为,此时左贤王拉吉的中军大帐,却乱的翻了天。
    匈奴人马虽多,但统属却不甚合理。他们大都是以部落为行军单位,而各个部落之间的统属关系也不是十分明确,大都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即小部落依附于大部落,大部落再依附于比自己更大的部落。
    此种军制,得胜之时各部自然可以一同奋勇向前,可一旦遇挫,各部便会开始打自己的算盘。而今天攻城之战的失利,使各部又开始了对自己前途的思考。
    所以,此时拉吉的大帐之中,众将便又开始了互相倾轧。
第六十七章 战事狐疑
    只听一将说道:“今日攻西门,我军为前部,死伤惨重,所以,我军一会儿不能再为前部了。”
    而他刚说完,便有几人附和道:“确实如此,汉人的弓弩和滚石太厉害,要轮番冲锋才行。”
    接着,自然便有人指责他们道:“我们都是草原上了英雄,怎么能如此不济,一场失利你们就怕了?”
    这人的话音未落,便有人反驳道:“你不怕?你不怕下次攻城你当前锋。”
    “我当前锋也行,可谁来指挥攻城?让你来,你行吗?”
    “怎么不行,你指挥了一天,不是也没有爬上定襄的城头吗?”
    就这样,大帐里吵的不可开交。
    “叭!”盛怒之下,左贤王拉吉用力的拍了一下桌案。
    一见单于发怒,众将也都平静了下来。
    “都吵什么,有什么好吵的?不就是攻城失利了吗?这本来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我们本来就不善攻城,而对方的守将却是一个智勇之将,城防严密得体,整整有法。所以,我们的失利是很正常的。而我们的任务,也就是要造成强攻定襄的假象,引出陆风的云中守军,以达到歼灭陆风的目的。所以,你们有什么委屈的?”顾不得自己的手疼,拉吉便生气的指责众将。
    众将沉默了半晌之后,一将起身说道:“单于,可现在是我们在这里虚耗兵力,而别人却坐享其成。要不,让于扶罗来攻城,我们去伏击陆风,如何?”
    这将说完,众将便都抬头注视着拉吉,希望拉吉能有所表示。
    见众将都看着自己,拉吉便道:“地瓜说的有道理,可我已经和于扶罗约定好了,我占定襄,他伏击陆风。而我们如果擅自改动约定,恐怕多有不妥。”
    原来,刚才说话的那个匈奴将军竟然叫地瓜,这名可真有意思。
    而拉吉的话刚说完,地瓜又道:“单于,于扶罗早有吞并我们的野心。如今他如此安排,就是要虚耗我们的兵力,削弱我们的实力,以达到兼并我们的目的。如此阴谋,还望单于明察!”
    说完,地瓜竟跪在了地上。
    而同时,营中的其余将领也都跪在了地上,口中大呼:“还望单于明察!”
    无奈,拉吉扶起众人说道:“我也知道于扶罗的诡计,可如果我们不加紧攻城,我们恐怕都回不去草原了。并且,我们的粮草也不多了,而这些粮草,还是于扶罗的馈赠呢。”
    拉吉说完,地瓜想想说道:“单于,我们可以将计就计啊,虽然在这里加紧攻城,但却不必一定要伤亡累累。”
    一听地瓜这么说,拉吉便道:“地瓜此话怎讲?”
    地瓜道:“虚张声势。”
    拉吉想了想,笑着拍手说道:“妙!妙啊!”
    而张辽在城头上等了半天,也没见匈奴人有什么动静。
    见天色已晚,张辽想匈奴人可能也是太累了,或者是正在研究新的攻城方法,所以,一时是不会再攻城了。
    于是,安排好晚上值夜的人手,张辽便下了城头,回到了自己太守府。
    回府以后,张辽又赶紧召集侯成沈石宋天等人商议军情。
    几人到齐以后,张辽便道:“匈奴人虽然停止了进攻,但我们还是不能大意,一切以小心谨慎为上。”
    张辽说完,几人也点头称是,表示赞同。
    而侯成又道:“只是,匈奴人为什么不继续攻城,一鼓作气呢?怎么会忽然停下来呢?”
    侯成的疑问,也是众人的疑问。于是,几人便都开始沉思了起来。
    半晌过后,张辽道:“不管他进攻与否,我们都要守住定襄。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一听张辽这么说,侯成几人也起身说道:“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好!诸位有此决心,辽甚感欣慰。这里,将是鉴证我们的荣耀和功勋的地方。”
    随即,张辽又道:“各位都分头去忙吧,箭枝滚木等守城物资,一定要准备充足,以备万全。”
    张辽说完,侯成几人便应了一声诺,转身告辞而去。
    而这一夜,竟平安的过去了。
    第二天,匈奴人果然又开始了大举进攻。
    不过,一进入弩箭的射程之内,匈奴人便开始后撤,如此反复数次。所以,第二天的攻城,更像是一次虚假的军事演习。尽管城下的号角声惊天动地,可“打”了几个时辰,双方也没有伤亡一兵一卒,只是城上的守军损失了几支弩箭。
    就这样,一天便又平安的过去了。
    这让张辽大惑不解,而侯成等人也是惊疑万分。而经过商议,众人还是不明白匈奴人的意图,所以,还是认为要坚守到底。
    而第三天,依然重复了上一天的过程。
    无奈,张辽只好在万分狐疑下提醒定襄的士兵和百姓一定不要掉以轻心,还是要小心谨慎,坚守城池。
    而此时,不仅张辽等人对战事很是狐疑,陆风等人对战事也开始迷惑了。因为徐晃和高顺的部队到达了云中。
    高顺到了云中以后,便把定襄的军情一五一十的向陆风禀报了一番。
    自从接到陆风注意定襄的任务以后,高顺便加派斥候打探定襄的军情。虽然云中和定襄的联系被匈奴人掐断,但五原和定襄之间却没有被匈奴人隔断,因此,虽然匈奴人围住了定襄,却没有围住五原,高顺仍然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定襄的军情。
    而一听说匈奴人开始假攻城,陆风便赶紧召集众人商议军情。
    与此同时,陆风也接到了雁门的军报。
    从顾雍的军报上,陆风便得知侵犯雁门的五千匈奴骑兵竟然去增援定襄了。
    既然匈奴人已经开始了假攻城,那为什么又要向定襄增兵呢?
    所以,陆风便急命管亥北上,增援云中,希望能对战事有所帮助。
第六十八章 战前危机
    众人到齐以后,陆风便把眼前的形势和众人说了。
    鉴于眼前的形势,虞翻主张应立即出兵,驰援定襄,提前和匈奴人决战。因为,从匈奴人假攻城的情形看,匈奴人可能已经知道了五原和朔方两郡空虚,掉头去劫掠两郡了。而之所以假攻城,就是在拖延时间,掩人耳目。如果陆风出击稍晚,那两郡恐怕就不保了。
    而贾诩、沮授、刘晔三人,却沉思不语。当然,陆风自己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因为如果能晚出兵一天,自己的胜算就会增加一分,可自己承担的危险也会增加一分。弄不好,定襄、五原、朔方三郡,可能会全破,自己可能会大败一场,民心尽失。而如果自己和匈奴人决战太早,自己又没有太大的把握一定能打赢匈奴人。
    而营中的众将,也都清楚眼前的形势,也都眉头深锁,手心汗湿。
    陆风现在,其实就是在孤注一掷,在进行一场赌博。
    陆风在赌什么?赌的就是匈奴人的目标是干掉自己,而不是劫掠并州。
    如果匈奴人的目标是想干掉自己,那么,匈奴人就会加紧进攻定襄,以胁迫自己尽快出兵;而如果匈奴人的目标是劫掠并州,那么,五原和朔方可就危险了,而二郡一破,定襄也守不了多久。所以,这场赌博的代价可是边地的三个郡啊。不仅如此,如果边地的三郡被破,那并州就会屏障尽失,门户洞开,匈奴人便可长驱直入,内地也就危险了。
    一想到这里,陆风不禁也有一些后怕。
    而从眼前的定襄战事来看,匈奴人的目标似乎是劫掠并州,而不是干掉自己。否则,匈奴人应该加紧攻城才是啊。
    一时间,议事大厅竟鸦雀无声,静得出奇。
    半晌过后,贾诩抬起头,神情凝重的看着陆风。
    陆风知道贾诩有话要说,而又事关重大,便点头说道:“文和有何想法可直言,风洗耳恭听。”
    得到了陆风的首肯,贾诩便起身说道:“如今的形势,虽然危机,却并非一定要出兵。”
    一听贾诩这么说,众人便都惊讶的看着贾诩:形势如此危机,朔方五原二郡朝不保夕,竟然还不出兵?
    诚然,众人大都是赞成出兵的。
    贾诩道:“匈奴人虽然开始了假攻城,但却不一定是知道了五原二郡的空虚而去偷袭二郡。
    因为,从五原到云中,只有一日的路程,而高顺将军却走了三日,为何?因为高将军是绕路而行,让匈奴人以为是内地的增兵,而不是五原的守军。
    高将军为人严谨精细,我想,匈奴人是不会看出破绽的。而朔方离云中较远,匈奴人也应该不会有所察觉。所以,诩以为,匈奴人暂时还不知道五原二郡的空虚。
    并且,匈奴人善野战,不善计谋。所以,对于先前的一系列障眼法,诩以为,匈奴人的谋略已经是到了极至,不可能再有作为了。而从先前的一系列障眼法来看,匈奴人此次入侵并州的目的就是为了主公,就是要和主公决一死战。所以,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匈奴人是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的。
    而匈奴人之所以假攻城,诩以为,此应是匈奴攻城之军想保存实力的做法。各位都知道,匈奴各部,实际上并没有十分严密的统属关系,多是大小部族相互依附。所以,一见攻城战损失太大,攻城之军便开始自保实力,虚张声势。
    所以,诩以为,现在出兵还为时尚早。”
    众人想了想,也都觉得贾诩说的有道理,也都点了点头。
    不过,既然现在不能出兵,那什么时候才能出兵呢?
    有了疑问,便会有人发问。
    只听太史慈问道:“那贾军师以为,我们应该什么时候出兵呢?”
    贾诩道:“一日后。”
    “为何?”
    其实,这两个字,即使太史慈不问,也会有人问的,因为大伙儿都想知道贾诩为什么要拖延一日再出兵。
    贾诩道:“匈奴攻城之军如此假攻城,必会引来其他匈奴各部的不满,所以,不出一日,在匈奴其他各部的压力下,匈奴人自然还会加紧攻城的。到那时,定襄城的压力会骤加,所以,借着这个机会,我们一日后便可顺理成章的出兵了。
    而我们的行军,是要步步为营的,因为我们不能以疲惫之军对抗匈奴人的铁骑。所以,我们还是要尽早出兵,以防万一。同时,早一日出兵,也可暂缓定襄城的压力。太晚了,恐怕定襄城难保啊。虽然张辽将军是大将之才,可毕竟匈奴人有数万之众,敌我兵力相差悬殊。
    当然,我们拖延一日再出兵,也可以等等管亥将军,多了一个人手,我们也多了几分胜算。”
    听了贾诩的一番分析,众人都大为佩服,军师就是军师,不同反响啊。
    沮授也暗自感叹,感叹贾诩的惊世之才,感叹陆风的识人之明。
    而陆风也是十分的欣慰,这个贾诩,没白绑来呀,自己损失的那点名誉实在是太值了。
    于是,陆风便高兴的说道:“文和真吾之子房啊。有文和在,匈奴的十万铁骑又何足惧?”
    一听到陆风的夸奖,贾诩便连忙谦恭退让,神态很是怡和。
    一见贾诩宠辱不惊,陆风心里便更加的感佩。说道:“如果诸位没有什么异议,我们就这么定了。一天后出兵。”
    见众人都没有什么异议,陆风便宣布散会,让众人分头去准备了。而虞翻虽然想说什么,却也没有说出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