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御医-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详细检查询问之后,凭借着丰富的坐诊经验,谢玖思索一番,就订出了一个详细有效的治疗方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说服没接触过西医的太宗陛下和长孙皇后接受这个治疗方案了。
    斟酌一番,谢玖道:“陛下,娘娘,娘娘的病情,我已经确诊,并制定出一个能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只是,陛下和娘娘能信得过我们夫妻的西医吗?”
    太宗陛下沉吟着,表面不露声色:“此话怎讲?朕于医道不明,需要详细解说方能明了。”
    谢玖道:“娘娘的气疾,不管在西医还是中医上,都是一种需要长期持续的治疗才能有疗效的病症,但是,这种病,是无法断根的,只能从预防、控制入手,只要严格按照我的方案执行,虽然不能断根,但绝不会危及性命。”
    “接着说。”
    太宗陛下摸着胡须道,长孙皇后淡淡微笑,拍拍丈夫的手背,目光温和的看着谢玖。
    “我的方案,从三方面来,西药、针灸、食疗。重点就是西药,分两种,口服药丸和针剂,针剂需要刺入娘娘的肌肉血脉中注射,我认为,需要先向陛下和娘娘解释清楚。”
    谢玖冷淡的说道,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太宗陛下看了看她,道:“所谓针剂就是用一根细细的针头刺进肉里?”
    “回陛下,正是。”
    “朕知道,朕派人去试过。”
    太宗陛下不停的踱步,走了几个来回,又问:“你们西医馆开馆之后,有多少病人用过针剂?”
    “五位,都已治愈,唯有一位受了外伤,伤口化脓,危及性命的,如今还在我家居住,继续治疗。”
    “朕听说过,这件事儿在长安城内传得很开,人人都说卫螭卫医生是华佗在世,能从阎王手里夺人。”
    “陛下过誉了,不过是伤口感染,不算难治。”
    太宗陛下似乎还是拿不定主意,把目光投向躺在榻上的长孙皇后:“观音婢,你的意思呢?”
    长孙皇后温润的目光迎向丈夫,又看了看低头的谢玖,笑道:“陛下,臣妾想试试。这么多年来,卫夫人是第一个敢说出所有实情并应承治好臣妾的医生,且又与臣妾一般同为女子,她的眼睛让臣妾选择相信她。”
    谢玖暗自松了口气,她本就不是多嘴胡言的人,没有把握的事情,她绝不会去做,她是真心不想这位名垂千古的杰出女性早逝,真心的希望能用自己的医术保住她的性命。
    太宗陛下目光细致的看了妻子良久,方才威严而又郑重的道:“好吧,既然观音婢你已做出选择,那朕就答应,卫谢氏,朕和皇后的未来,你们夫妻和孙道长的未来,就把握在你的手中,切记切记。”
    谢玖信心满满:“请陛下放心,我知道的。”
    “如此就好。”
    “陛下,能否把我夫君背来的医疗箱带进来?我要用的药品和器具,都在里面。”
    “朕准了,来人,去把卫夫人的医疗箱背进来。”
    皇后身边的宫女连忙出去,去取卫螭背来的医疗箱,谢玖这才暗自吐了口气,总算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第一卷 大唐的春天 第二十一章 问诊长孙(下)
     更新时间:2008…6…2 0:04:43 本章字数:3318
    安然从医疗箱里取出一干用具,早几日,听孙思邈的描述,谢玖就对长孙皇后的病情心中有了个大概的判断,今天的检查,只是确认病情及制订具体治疗方案,带来的药品多是能用上的,准备周全。
    “娘娘,请不要紧张,我要扎针了。”
    配好一组针水,谢玖冷淡的语气终于有点柔和,目光温和。长孙皇后轻轻笑着道:“无妨,夫人不用太顾忌本宫,按照平时的方法做就是。”
    谢玖看长孙皇后确实没有紧张的样子,没再多说,开始扎针。她和卫螭都不是专业护士,俩人又没有太多病人来练手,当初为了能熟练掌握打针技巧,她和卫螭互相给对方对了N多的生理盐水,才练出这么一手堪比熟练护士的技巧,以致卫螭每次说起打针都是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
    找血管,扎针,吊点滴,一切都很顺利,自始至终,长孙皇后都没有惊讶到肌肉紧绷或是露出一点担忧的表情,镇定自如的样子,就像一个见惯了打针的人,让谢玖暗自佩服不已,实在是西医馆开业后,见多了一打针就紧张的古人,一下子还有点适应不来。
    “观音婢,感觉如何?痛吗?”
    太宗陛下看着刺入血管的针头,满眼怜惜。长孙皇后微笑着摇摇头,温声道:“没事,皇上不要担心。”
    吊上针水,开药的时候来麻烦了,卫谢俩人都不会用毛笔,能认出一部分,某些太生僻或是与现代不同用法的字,俩人就理解不了,卫螭就常感叹,俩人在现代社会也算高级知识分子,穿越到古代之后,都成半文盲了。
    翻出药,谢玖皱着眉头,交代一旁负责服侍皇后的女官,让她记下服药的避忌和方法。长孙皇后见她没有写下的意思,问道:“夫人未曾学过写字?”
    “回娘娘,我们夫妻只认得一部分汉字,不会写,我们在家族中属偏房,地位低微,没有资格习汉字,我们只会海外文字。”
    这是卫螭的主意,反正不会的东西就推到地位上,封建社会讲究这个。现在交通不发达,又不可能去求证,无法解释的,都推到海外去。
    谢玖生性不喜多言,如无必要,绝不废话,又交代了一些平时生活起居应该注意的问题,便默默跪坐在一旁,低着头,等待着吊完针水。
    太宗陛下看了一阵,听到前殿的谈话声,待听到卫螭讲关于泰山的话后,看了谢玖一眼,谢玖不动声色,依旧保持着面无表情的冷淡模样。
    太宗陛下问道:“尔一族自汉年间退出中原西迁,历经数代,对中原历史仍有如此造诣,何故?”
    谢玖表情不变,道:“西方有位叫培根的哲人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词使人巧慧,算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先祖深以为然,并曾言,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自己。身为炎黄子孙,无论身在何方,地位如何,家国的历史,是族中子弟必学。”
    “好!好个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自己!鲁氏一族未能全部回归大唐,朕深以为憾,如此俊杰才士,不能为朕所用,可叹可惜。”
    太宗陛下击掌叹息。谢玖行礼感激:“能得陛下此语,我族子弟在天之灵足矣。”
    太宗陛下道:“天下如此之大,江山如画,朕只有一人,常感人力有时穷,朕愿得天下俊杰共治之,与朕一起开创大唐盛世。”
    “陛下英明。”
    太宗陛下的胸襟、见识,确实是很多帝王比不上的,单凭这份气魄,难怪能留下名垂千古的贞观之治。
    “朕观尔夫妇,除了一身医术,才学也是不凡,鲁氏一族的其他俊杰,才能更是如何的卓著,可惜,可惜。”
    “陛下,有六部奏折到。”
    正说着,内侍承了奏折来,太宗陛下向长孙皇后说了一声,举步转回前殿,继续打理朝政,谢玖要给御膳房介绍长孙皇后的食疗食谱,也跟着出来。
    “……经过就是这样。”
    慵懒的躺在软椅中轻轻摇着,谢玖淡然说道。卫螭摸着下巴,琢磨道:“照你这么说,李二陛下应该对我们感到好奇才对啊,为啥不留下我们问话,反而啥话都不说的打发我们回来呢?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帝王心术,搞不懂啊搞不懂!”
    “我也想不通,陛下甚至连什么叫逻辑修辞都没问。”谢玖也百思不得其解。
    “搞不懂!古人就是喜欢搞高深莫测装神秘,貌似历史上有名的厉害人物,都是一副莫测高深的样子,夫人,你说,我们要不要也学习一下?”
    对卫螭时不时冒出来的奇思妙想,谢玖啼笑皆非,嗔道:“我们像神棍吗?”
    卫螭反思一下,确实不像,不说俩人的真实年龄,就现在的外表而言,人家不把他们俩当小屁孩儿就好了,还高深莫测?唬鬼都不见得能行。卫螭开始怀念以前的成熟相貌,返老还童不是谁都喜欢的。
    接下来几天,卫谢俩人每天都被人接入皇宫,去给长孙皇后看病打针,卫螭基本每次都是充当背医疗箱的小工角色,到了皇宫,内宫他又进不去,每天就在立政殿前殿给李二陛下与长孙皇后的孩子讲故事,和他们玩游戏,搞得他极度怀疑是不是被人当成了幼稚园老师或是免费保姆。
    “……各位殿下,如果你是司马光,你有什么办法救出掉进大水缸的小伙伴儿呢?”
    前殿各位大臣在与陛下商议朝政,卫螭不想掺合,干脆自觉的承担起保姆的角色,领着一场孩子去外面,随意的坐在台阶上,给他们讲故事,故事内容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司马缸砸光”的故事。
    “叫侍卫去救!”
    一位年纪和李治差不多的小正太道,卫螭认得他,他是最近才跑来的纪王李慎。母亲就是长孙皇后死后主掌后宫的韦妃。长孙皇后生病的时候,一直是韦妃在照顾,卫螭有幸见过一次,是个大美人,完全没有掺假的美人。
    “呃……纪王殿下说的好,年纪小的时候,力量有所不足的时候,要适当的学会借助别人的力量,不错,不过,司马光旁边没有侍卫,只有小伙伴儿。”
    卫螭斟酌着用词,表情不变,满脸诚恳的道,不能打击人家小朋友的自信心,要用鼓励教育法。
    “跑去找大人来救!”
    “又是一个好办法,懂得量力而为。可是,大人有点远,等大人来了,恐怕就晚了!”
    “那跳进水缸捞出来!”
    “这位殿下真勇敢,不过,殿下会游泳吗?”
    “不会!”
    “殿下,生命很宝贵,您爱护小伙伴的心是好的,不过,咱不会游泳就不要跳进去了,好吧?好孩子要听话。”
    ……
    听着越来越有创意的答案,卫螭的心情那叫一个纠结啊,算了,还是赶快揭开答案吧,再听下去,太考验心脏了。
    “各位殿下,平时掉进水缸里,会危及生命吗?”
    “不会!”很整齐的回答。
    “很好!那现在为什么危险了呢?”
    “我知道,因为里面有水!”
    “啊!晋王殿下真聪明!那怎么才能解除危险,救出小伙伴呢?”
    “把水倒掉!”
    “可是水缸太大,水太多,司马光小朋友人小力弱,到不出来。”
    “我想到了!想到了!”
    “什么办法?”
    “把水缸砸了!”
    “啊!真聪明!司马光当时就是那么做的!”
    终于引导出来了,保姆难做,皇帝儿子的保姆更难做!
    第一卷 大唐的春天 第二十二章 成为大唐公务员
     更新时间:2008…6…2 0:04:45 本章字数:2809
    连续好几天,谢玖、卫螭,还有孙思邈都被接入宫中,谢玖、孙思邈去给长孙皇后打针,卫螭就给诸位皇子皇女讲故事,谢玖进内宫,他就在前院,见这些小屁孩的时间比见李二陛下长,搞得诸位皇子皇女喜欢他喜欢得不得了,他不想做孩子头啊,肚子里有再多的故事,也有讲完的一天,搞得卫螭没办法,只好想方设法的搞了个玩具出来——跳棋。
    这个小玩意儿整出来,一下子就吸引了不止皇子皇女们的目光,还有诸位大臣,甚至李二陛下的注意力,难度比不上围棋、象棋,很适合孩子们玩,获得了大唐朝廷从上至下的各位大臣们的好评,认为很适宜小孩子们玩。
    自从“发明”了这个东西,卫螭终于从保姆的窘况中摆脱出来,升级到幼儿园老师,虽然地位只有一点点提高,但也算是实质进步,值得为此拍掌欢庆一下了。
    卫螭这边情况比较凄惨,谢玖那边的治疗,效果倒是越来越好,缠绵病榻半年余的长孙皇后,病情有了显著好转,按照谢玖的方案三管齐下,气色越来越好,咳嗽的状况也减轻了许多,喜得李二陛下决定重重奖赏她。
    “卫医生再见。”
    吊完针水,谢玖和卫螭离开的时候,一干皇子皇女们挥手向卫螭道别,卫螭笑着摇摇手,随着内侍离开。
    “父皇!”
    “小兕子,玩得开心吗?”
    “恩!卫医生讲了好多故事。”
    小晋阳公主笑呵呵的扑在父亲怀中,撒娇着。立政殿朝议已散,只有长孙无忌留了下来还未走。
    哄着小公主玩了一会儿,让奶娘带着离开,立政殿里,只有既是君臣,又是亲戚的李二陛下与长孙无忌在。
    “无忌,你说,这卫螭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李二陛下凝望着前方,问道。长孙无忌微微一笑,道:“臣不知,算是一妙人。”
    “妙人?!恩,有趣的说法。”
    ***********************************************
    终于终于,在连续十五天之后,卫螭被告知,可以从悲惨的幼儿园老师的行列中脱身出来了,长孙皇后的主治医生谢玖同志告诉他,长孙皇后的病情已经控制住,可以停针了,以后的问题,主要是食疗保养,不用谢玖再亲自进宫了。
    “终于盼来解放了!”
    卫螭那个激动啊,几乎是热泪盈眶。
    谢玖呵呵轻笑:“你不是很喜欢小孩子吗?”
    卫螭苦笑:“我是喜欢小孩子,但是,也要看是什么身份的小孩子,陪着随时可以要我脑袋的小孩子玩,太考验心脏强度了。”
    “我以为你陪得很快乐呢。”
    “拜托,那是皇子皇女,就算我心里想哭,脸上也只能笑啊,夫人。”
    夫妻俩坐在进宫的马车里,戏言玩笑,在这古代给皇室治病,虽然荣耀显赫,但也压力巨大,那是一点差错都出不起的。
    鉴于这是最后一天进宫,卫螭拿出所有热情,兴致大发,一连开了一个时辰的故事会。一个时辰,是长孙皇后吊盐水的时间,完了就真正的得到解放了。
    “卫螭,卫谢氏,朕的皇后能恢复健康,两位功劳巨大,朕要封你们做太医,要大大的奖赏你们,说说,你们想要什么?”
    长孙皇后恢复健康,李二陛下很高兴。卫螭和谢玖对望一眼,卫螭道:“陛下,我们不想做太医,行不?”
    “为何?”
    “陛下,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能让更多的人享受健康的生命是我们的志愿,能为陛下效命,是我们以往想都不敢相的事,陛下的厚爱,实在让我们夫妻惶恐,常思报答陛下,可我们除了这一身医术,再没别的本事,所以,我们请求陛下不要封我们做太医,而是让我们继续留在民间,为更多的人治病,为了我大唐子民的健康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求陛下恩准。”
    卫螭和谢玖跪着,请求道。李二陛下没有生气,叹了口气,道:“孙道长是如此,你们也是如此,或许好的医生,都是这样。罢了罢了,朕既然准了孙道长,也不能厚此薄彼,朕也准了你们,但是,封赏不能不给,说吧,你们想要什么?”
    卫螭嗫喏,试探道:“真的什么都可以?”
    “只要是朕能办到的!”
    卫螭定定神,一本正经的道:“草民求陛下赐给我们夫妻一个户籍吧!”
    “什么?!”
    李二陛下与长孙皇后同样惊讶。
    “陛下,我们从海外回来至今,还是黑户儿,连户籍都没有落就被陛下召进宫来了,求陛下赐我们一个户籍吧!”
    “哈哈……卫螭啊卫螭,你叫朕怎么说你呢?端是一妙人尔!”
    李二陛下心情大好的仰头一阵豪迈的大笑,道:“卫螭听封,朕封你为尚药局郎中,太医博士,承议郎,赐银鱼袋……”
    李二陛下噼里啪啦说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