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未央七年(清穿)-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看着窗外:天湛蓝的没有一丝瑕疵,如同一匹上好的丝绸挂在空中。
  人心,若是这般简单就好了。
  “胤祥,我很幸福。或者曾经单纯的日子更无忧无虑,但我却不想停下来。我很好,四爷…… ……他也会好,你也会好。”
  胤祥听着,有意无意地扣着桌面,修长的手指略显苍白,“我明白,如今你是十四弟的媳妇儿,过往的一切也毋须再提。只要,你还记着他的好。”
  “我都会记得。所有的好,我都愿意记得。”我挑了一块桂花糕送进口中,“就像这桂花糕的香甜,我也是一直记着的。”我递了块给胤祥,他接过尝了口,皱了皱眉又放下了。
  “太甜。你还是和从前一样喜欢这么甜腻的点心。”
  “胤祥不也和从前一样,一见着甜食就皱眉。有一回皇阿玛寿辰把他最喜欢的糯米糍赐了给你,你咬了一口就给吐出来,连皇阿玛的面子都不给!”我还记得他吐出来的那一刻,皇阿玛的脸极不自然地抽动了一下。
  “你还提!还不是之前你为了四哥做点心拿我当试验品,害的我见着甜的就害怕,直到现在我都不敢碰!”
  “可我叫你的时侯你跑的也挺快啊!你还说下次有什么好吃的第一时间要通知你,可后来我每回找你你都推脱,没义气!”
  “我——哈哈哈哈!”
  “哈哈!”我们相视一笑,美好的回忆重新在脑海里回放,唤醒了那段竹马青梅的记忆。
  “真好!还是我认识的胤祥!”去年太子被废,皇上怪责胤祥“知而不报,居心叵测”,我本担心年那半个月的闭门思过会打击他的斗志,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
  “玉瑶,我一直记着你的话。小时候我想让皇阿玛看得见我,现在我依然想得到皇阿玛的器重。为皇阿玛办事,为大清效力,我矢志不渝。我相信有一天皇阿玛会看的见,会为有我这个儿子感到骄傲。”
  “吾驾不可回?”
  “什么?”他抬头看着我,我努努嘴,他循着我的视线朝墙上看去,“是!吾驾不可回!”
  我端起茶杯敬向他,“那就以茶代酒,且共欢此饮!”
  “饮!”
  自小建立的情谊无需多言,跌倒时一个眼神的鼓励就是最大的支持,胤祥给我的感觉永远是舒服的,可以不带任何目的,抱着一颗赤诚的心来相交。我万分感激上天赐给我这样一个知心的朋友。
  我们闲聊起来的时侯,眉荫和小川子回来了,胤祥另要了间房换衣服,不知为何,叫了眉荫去伺候。回来的时侯,眉荫像是轻松了许多,竟然带着一丝笑意进屋。我把胤祥拉到一边悄悄的问:“你跟她说了什么?她怎么这副表情?”
  “说了你想说又不知怎么说的话,放心吧,她想开了。”说着,便坐下自顾自喝起茶来。
  回去的路上我问眉荫胤祥跟她说了什么,眉荫回答我的居然是:“十三爷说这是秘密,不要告诉小姐。”
  胤祥并不知道眉荫为了从前的事不肯答应致廷,也不知道我带她出来是想劝她珍惜眼前的幸福。我实在想不通,缠着眉荫问了好久,她才说道:“小姐,眉荫想通了。与其把自己困在痛苦里,不如笑着去面对人生。眉荫有幸才得到幸福,该好好珍惜才是。”
  这话一定是胤祥教的,看到眉荫重展笑颜的样子,压在我心里几天的石头终于放下了。“可惜啊,致廷给你的信你给撕了,我要怎么再跟他开口呢?”
  眉荫红着脸扯住我的衣袖道:“小姐,那信…… ……我留着了…… ……”
  我拉着眉荫的手大步向前,“眉荫,回家!”
  一回到家我就急着找致廷,眉荫怕羞死活不肯跟我一起去,我软硬兼施才拖着她到了致廷面前。其实两人早已对彼此有意,如今眉荫一点头,这档婚事立马就成。曹致廷动作也快,才两天的功夫就置齐了婚嫁物品,因为眉荫没有亲人,我们预备就在清竹轩里给他们举行一场简单的婚礼。
  眉荫出嫁的那天清早,我亲自替她梳妆打扮,带着她进新房,把她的手郑重地交到致廷手中,我看不到盖头底下眉荫的表情,可我看到了因为感动而热泪盈眶的致廷。
  我和胤祯分坐在高台两侧,致廷牵着眉荫的手双双跪下,把对我们的感激都融在了那个响头中。
  对于眉荫的婚事,我忙上忙下全部亲自操办,还特地给眉荫打造了一对龙凤镯和一对吉祥如意锁作陪嫁。连着忙碌了几天,直到把他们送进洞房我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婚后的眉荫有致廷的呵护常常露着笑,一段时间下来丰润了不少。因为致廷的老家在四川,胤祯特许了他告了假带眉荫回乡省亲。清竹轩本就人少,眉荫一走更显得冷清。胤祯调了原先给他整理书房的丁香和丁菊暂时替代眉荫的工作,两姐妹整日一唱一和倒也热闹些。
  正月里恰逢太后七十大寿,皇上除了免去京城百姓半年的赋税给太后祈福外,还特别在宫里摆了宴席替太后祝寿。当日胤祯带着我入宫拜寿,见太后神采飞扬,众人甚是欣慰。我找了很久都不见一直在旁侍奉太后的兰姑姑,与兰姑姑许久未见,我甚是挂念她。晚宴过后,太后留下众人一同听戏,我告知了胤祯,便偷偷离了席去慈宁宫看望兰姑姑,却被告知姑姑在数月前已经搬离慈宁宫。我找来了与兰姑姑一同伺候太后的福公公问个明白,才知道兰姑姑已得皇上应允,住进了当年苏麻嬷嬷住过的屋子。
  “福公公,姑姑可是出家了?”
  “回福晋,奴才不知。奴才只瞧见那日皇上来的时侯姑姑跪在里头,皇上走了没多久姑姑就拜别了太后。奴才也是听人说起才知道原来姑姑去了苏麻嬷嬷的屋。”
  “是这样。那烦请公公带路,我想去看看兰姑姑。”
  “嗻。福晋请。”
  福公公提着灯笼在前头带路,我跟着他来到一座小院,屋里头点着灯,表示主人还未就寝。
  “福晋请稍后,由奴才去通报一声。”

  如愿

  李遥病痛,医生交待卧床一月,很抱歉,暂停一月,等身体康复就回来。这是李遥第一次写文,希望把这件事坐好,绝不会弃文。
  ------------------------------------------
  等了快有小半个时辰,福公公才从里头出来,我迫不及待走上前去问道:“公公,我是否可以进去了?”
  “福晋请留步。这个锦盒是兰姑姑托奴才交给福晋您的,姑姑说身子不适不方便见客,福晋请回吧。”福公公做出“请”的动作,我无奈,只好收起了锦盒随他离开了小院。回到畅音阁的时侯大戏正演到□,我却无心看戏,心里始终挂念着那只锦盒。好容易等到散场,我拉着胤祯急急告退。
  回到府里我直奔清竹轩,打开锦盒一看,里头放着的是一封信和一串佛珠。
  “玉瑶:
  馨兰一切都好,不必挂心。并非不愿相见,只是馨兰如今已心无杂念,除每日吃斋念佛为大清祈福,不再另做他想。玉瑶是通透之人,只是会兜转于身边之事而妄自烦恼。往后馨兰不会再离开小院,这串佛珠便当作相识一场的纪念,若玉瑶受烦恼所困,也可持锦盒里的佛珠前往回清寺找鉴壹大师解惑。
  馨兰另有一事相求,若有朝一日馨兰先于他离世,请玉瑶转告于他:馨兰与他没有谁欠谁,对馨兰而言,此生能与他相遇相知,已余愿足矣。
  馨兰上。”
  我想兰姑姑是真的释怀了,不论当初她与皇上、与德妃之间有多少纠缠不清的恩怨,随着她的退隐一并烟消云散,她用她的豁达换取了三人的自由,结局总算是圆满。兰姑姑的信除了对我们多年相识做了交待,还提醒了我一个被遗忘许久的名字:回清寺。十几年前我就是在回清寺里撞到个奇怪的和尚才来了这里,如今再次听到这三个字不免有些感慨。在我心里我也隐约感到这中间必有某种联系,而如今我已抛不开这里的人和事,因此也不敢再次去访。我把信和佛珠一并放回锦盒仔细收好,对胤祯只是交代了兰姑姑的事,而回清寺则是只字不提。
  自从兰姑姑离开太后以后,我便常常入宫探望太后,太后如今年事已高,身边侍奉多年的人又离去,难免会觉得孤单,我能时常陪伴在旁也是替胤祯尽一份孝心。
  今年入秋以来虽不算太冷,天气却总是阴沉沉不见好,昨日连着下了一整天的雨,我从宫里探完太后回来就觉得浑身无力,晚膳也懒得用就一觉睡到今天早晨。我醒来的时侯胤祯已经上朝去了,丁香端了水伺候我洗漱,丁菊则端了早点进来。
  “今儿个天气倒好了,福晋睡了一宿可好些?厨房预备了小米粥,奴婢加了点红枣进去,福晋要不要尝尝?”
  我觉着还是四肢无力,便说:“不必了,睡了太久感觉昏沉沉的也没什么胃口,还是不吃了罢。”
  “是。”丁菊担忧地看了看我,撤了早点就出去了。
  丁香一边替我梳头一边说道:“福晋昨晚个没用晚膳,连带爷也没了胃口,用了两口就在屋里头陪着福晋。奴婢昨晚夜半起身的时侯还瞧见屋里头点着灯,今儿个一早爷又上朝去了,这样下去可不行。福晋还是多少用点,爷看了也好放心啊。”
  我想想也有理,便说:“那好吧,你让丁菊给我弄点金桔水喝,喝完我再吃。”
  丁香应了我出门,刚好撞上急步进屋的胤祯。
  “怎么就起来了,不是不舒服么?七儿你有没有怎么样,要不要叫个太医来看看?还是你想吃什么,我叫他们去弄?”胤祯一路赶回来,额头上还带着汗珠,我拿了帕子替他抹了汗,笑道:“你问这么多问题,我该回答哪个呢?我好的很,就是连着几日进宫累了些,睡上几天就好。”
  胤祯把手放在我额头上,反复确认我没有发烧才安心,一手搂着我的腰,一手刮了我的鼻子一下,“我这几日多了几件差事办没好好照顾你,你定是出门也不多加一件衣服着了凉,这丁香丁菊怎么伺候的,我得好好教训她们才是。”
  我勾上他的脖颈笑说:“你放过她们吧,每回我进宫你都要叮嘱她们好几遍,她们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这两个丫头虽然年纪不大,人倒是心细的很,是我自己嫌麻烦才少穿了些,你可别怪她们,要怪就怪我好了。”我故意撅起嘴装出可怜的样子。
  胤祯最见不得我这个表情,在我的唇上轻啄了一口说道:“自然是怪你,还要好好罚你,罚你今晚好好伺候你的夫君!”
  我佯装委屈地说道:“那妾身就勉为其难,答应夫君大人一回吧!”
  两人正笑闹着,我突然一阵眩晕差点跌倒在地,幸而胤祯及时抱住我才没事,胤祯看我脸色不好坚持要请太医来看。
  太医一边摸着山羊胡子,一边替我把脉半天也不出声。胤祯一脸的焦急,抓着太医的衣领连声询问:“严太医,怎么样?可是有什么不妥?”
  严太医巧妙地拿开了胤祯的手,跪下答道:“回十四爷,侧福晋身子无碍,而是喜脉!”
  喜脉!!!脑中突然闪过“嗡”的一声:我有了孩子,我终于有了胤祯的孩子!胤祯闻言,拉起跪在地上的太医反复确认:“可是真的?是喜脉?确定是喜脉没错?”
  太医看胤祯的兴奋的样子努力忍住笑,答道:“确是喜脉,不会有错。从侧福晋的脉象来看,已是一月有余。”
  胤祯激动地冲过来一把抱住我:“七儿!太好了!你听到了吗,你有孩子了!属于我们的孩子!”他笑地像个孩童一般,抱住我的双手微微有些颤抖,“七儿,我等这一天等了太久了!”
  众人见到这副情景都识趣地退出门去,胤祯抱着我迟迟不肯放手,嘴里还喃喃念叨着:“该派人去禀告皇阿玛,还有八哥八嫂…… ……九哥那儿也得通知…… ……还有额娘…… ……”
  我轻轻拍着胤祯的背,想象着肚子里孩子的长相,想着自己就要当额娘,喜悦感动交织在一起的心情难以言喻。“胤祯,你说这是个男孩儿还是女孩儿?”
  “七儿想要什么?”
  “我要男孩儿。”这是我小时候就想好的事,我要先生个儿子,然后…… ……然后再说。
  “七儿说男孩儿就男孩儿,只要是你的孩子,都是我的宝贝。”胤祯轻柔地放开我,拿了件长褂替我披上,说:“从这一刻起,为了孩子,为了你自己千万要小心身子。刚才太医交待了,说你身子寒气重受不得凉,从今儿个起,七儿就暂时委屈一下别出院子了吧。”
  “那不是要闷死了!”我抗议,我坚决抗议。
  “不许乱说!”我还要开口,被胤祯以吻堵上了嘴,好半天待我涨红了脸才放开我。我突然想起了什么,凑到他耳边戏虐道:“今晚可罚不成了!”
  “留着日后一并偿还!”胤祯轻抚着我的小腹,甜腻的吻落在了我的发间。
  自证实我怀孕以来,宫里头的赏赐源源不断地送进府里,连带各位亲王贝勒的贺礼加起来足足堆满了一间房,我笑说孩子还未出世就给他阿玛大赚了一笔。随着贺礼一同送进来的还有一个消息,即是雍亲王府的格格钮钴禄*瑶霜经太医证实怀有身孕,算算日子她的孩子和我的应该在差不多的时侯出生。雍亲王府一直人丁单薄,这回终于迎来了好消息。
  因为同时有两个儿媳妇儿有了身孕,皇上龙颜大悦,不但命德妃好好照顾,还特别下诏自康熙五十年开始,普免天下钱粮,三年而遍。直隶、奉天、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九省地丁钱粮,察明全免。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侯我正在屋里和胤祯争辩要不要喝补药的问题,听得因为我儿子的到来给百姓带来了福祉,不由的自鸣得意。
  “爷,德妃娘娘派了人来了,送了好些东西过来。”丁菊在屋外喊道。
  “我去去就来。丁菊,”丁菊应声入门,“进来伺候福晋,记得盯着福晋喝下去,福晋要是不喝,你今儿个就不准吃饭!”
  丁菊不怒反乐,忍着笑意道:“奴婢知道。”
  胤祯走后,丁菊就端着苦兮兮的药可怜巴巴地看着我:“福晋,奴婢早上也没吃,您就行行好喝了它,赏奴婢一顿饭吃,行不?”我咬牙切齿的接过药一口气喝下,愤愤道:“你个丁菊!你就知道我受不了你这一套!明天,明天我肯定不喝了!”
  “那可不行!刚才宫里头还送来了好些补品呢,若说爷的话福晋还能打个折扣,德妃娘娘的话福晋可不可不听啊。”
  她这么一说倒是提醒了我,这已经是德妃第四次送补品过来了,就是雍亲王府也没见有这么多。德妃虽然不待见我,但对胤祯一直是疼爱有加,胤祯的孩子多加关心也是正常,只是短短半个月连送四次,想必任何一个福晋都没有这样的待遇。
  我问丁菊道:“都是娘娘差人送来的?”
  “是。听一同来的公公说,头一回那些是娘娘给福晋的,后来两回是雍亲王妃给福晋准备的,说是两府同喜,互相庆贺来着。还有这一回是雍亲王府的李福晋送的,好像说是与福晋很是投缘,送来给福晋补补身子的。福晋可不知道,不止雍王妃细心,知道福晋底子寒,送的都是补气温中的良药,这李福晋也是出手阔气,她送的那些个人参、鹿茸什么的都是稀罕药材,可不是普通铺子里的补药可以比的,听说对产妇的身子极好呢。”
  “是嘛。”雍亲王妃?李福晋?不过是有过一面之缘而已,恐怕她们背后的才是那真正有心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