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风秦楚-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然,打过多次交道。”
    “赵成这人……?”上古师对赵成这人很难下断语,既感到他是一个忠直之士,又感到他是一个特别难对付的对手。所以她说,“我看是一个非常精明强悍的人。”
    “对,这是一个极其狠毒,无所不用其极的对手。”黄公虔对此人知之甚深。如今知道可能是他在主持这祭剑、大比之事,更添了一份担忧。他又问道,“难道你就没感到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吗?”
    “老夫子又突发奇想了。”哈婆婆又奚落起黄公虔来。
    “你就别再疯疯癫癫的了,这是大事。”
    “什么大事?你无非是说,这是一个阴谋。阴谋也好,阳谋也好,对我来说,全一样。反正我是一定要去的,总不能让天下人笑话!”哈婆婆意思很明白,对于这样王剑工布出世的大事,象她这样的剑坛宗师是不能不去的。那怕就是刀山火海,也得奔赴一次,方能显得出她那大海般的浩然本色来。
    “你哈婆婆是死是活我不管,我只想事先多了解一点,多准备一点,有备总比无备好。”
    “那倒没有,”依梅庭接过前话说,“不过,有件事,很是奇怪,就是中尉中司马徐延龄在望夷宫,卫尉令丞黄均在兰池宫,他们在那一带训练兵马,有数千人之多。据传闻,这仅仅只是为了防范、维持……”
    “这就来了,是不是?”黄公虔觉得这就是事实。
    “那徐延龄、黄均是什么样的人?”上古师问。
    “二位老将军,人品、剑艺、治兵、带兵都是无可厚非的。”
    “我说呢,老夫子是否多虑了,”上古师说,“这可是朝廷,岂会出尔反尔,失信于天下。”
    “你看看,是不是又来了,她就信了,你这个愚腐之极的老虔婆。”上古师说了反话,想宽慰大家的心,因为她也是不能不去的。哈婆婆一看上古师改变了立场,也立即就改变了自己的立场来驳斥上古师。
    “你们朝廷中有些什么人?这次大比,自然是誓在必得。”哈婆婆轻篾地问。
    “这一点,万不可小觑,有龙应奎、芒显,还有,对,还有青城公主。”
    “龙应奎算个什么东西?”曲云芳鄙视道。
    “不能这样说,”上古师立即止住她,说,“我见识过他的剑,决不在我之下。”
    “我已听小玉说过了,只是不信。”曲云芳很难想象。
    “他的内力极深,我与他一接剑,就感到了。”
    “青城公主是怎么回事?”哈婆婆虽然知道青城公主,却知之不深。
    “大荒散(嫠,女改水)之猿公是她的师傅。对了,洗姐姐,她可长得象你呢,说话、走路、姿式都象,个子也差不多”。依梅庭看着洗心玉,想到青城公主,心中有丝留恋。他感到很奇怪。
    “怎么会这样?”哈婆婆不解。
    “那青城是燕太子丹的女儿,”黄公虔说,“小玉又长得象燕姜夫人……”
    “越说越奇了。”
    黄公虔就把青城公主的身世说了一遍,又把北门晨风所说小玉长得象燕姜夫人的话也说了一遍。最后他说,所以那公主长得象小玉,是自然的。
    依梅庭这时在说公主的剑艺,当哈婆婆听到青城公主的剑艺已臻一流时,她尚且不信。但依梅庭说,一流也无法来说定她。这就不得不引起她的关注了。
    “这次大比,我想,就当它是一个阴谋来准备,万万不可大意。”黄公虔说。
    “但愿这不是真的。”上古师长叹了一口气。
    “你是怕了?不敢去了?”哈婆婆讥刺道。
    上古师不去理她。
    “你这是干什么?”黄公虔见哈婆婆如此狠毒,不觉也深表不满。
    “不就是死个田悯吗!”哈婆婆立即来了个回马枪。
    “田悯”二字一出,黄公虔就象打了个寒噤,他恶狠狠地盯了哈婆婆一眼,不说话了。
    上古师和安仪师回房间的路上,洗心玉问师傅对这事的看法。上古师说:“这自然是很可疑的,本待不去……”
    “是不是哈婆婆激了你一下?”二姑娘辛琪快人快语。
    “为师岂是激得起来的?但为师的自然得去,这是剑坛大事,我岂能不去?尸后的意思也是这样。你们不要听她胡说八道,其实她心里非常清楚,那怕就是刀山火海,我和她都不能不去。再说,田悯和飘零子也只有这最后一个机会了,我又怎能放着不管?只是,你们……”
    “师姐不要说了,”安仪师辛利当即打断了千空照的话,她明白千空照的意思。她说“我们不可能只让你一个人去,那至简堂还成什么?大家不都是赴一个‘义’字吗?她们也是这个意思,”她指了指众弟子,“我和弟子们都责无旁贷,到时才好救得出田悯和北门晨风,她们也正是这样来求我的……”。对于这次祭剑大比,辛利其实比千空照要清醒得多。正是,情为情所伤,义为义所困,辛利也是无可奈何。
    千空照知道无法阻止她们。
    “师傅,”采薇说,“今天,弟子见黄师伯态度好象有点暧昧……”
    “是吗?”上古师一时没反映过来。
    “没什么暧昧的,”安仪师立即代上古师回答道,“他的想法和我们一样,所以他是反对我们去的。但这事又牵涉到田悯,田悯是他对尚平君的承担,这又是田悯的唯一机会,他自然不能放弃,所以他的心理很矛盾。再说,他也知道阻止不了我们,所以只好不响作罢。”
    辛利看问题看得透彻,看这次起剑、大比,象看一池清水一样。千空照就没有去想那么多,她只是凭直觉去做事,这是秦汉的时风之一。那时的人显得有些率直、朴质、愚鲁,全不屑机变权衡。后来的项羽也是这样,他不是不懂这些,而是不屑。
    过了几天,依梅庭就辞别了众人,离开了季子庐。洗心玉送了很长一段路,一直到山路渐尽,转入大道,洗心玉才看着他上了马。千叮咛,万嘱咐,依梅庭驱马而去。这一去,先是往蓝田,然后走武关、南阳,一直到会稽吴地,这又令洗心玉不胜伤感。
五卷、三、廷争、焚书
            三、廷争、焚书
    这一年,秦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真实历史是公元前213年),在朝廷正在紧张地准备起剑、大比的时候,朝廷中发生了一件大事。始皇帝在咸阳宫中晏饮群臣时,因不几日就要举行起剑、祭剑、大比,一切均进行得比较顺利,始皇帝心中畅快。
    群臣分坐在咸阳宫大殿两旁,宫廷乐师奏《大章》、《咸池》、《承云》、《九韶》,一阙又一阙,气势宏大。有男舞者近百人跳《万舞》,赤膊,气宇轩昂,持干戚,作刑天舞,乐队奏《大武》,铁马金戈,充满了阳刚之气。继而是红粉舞女,挥舞长袖,宛若恒娥广寒,不尽幽怨。乐队奏艳俗的《北鄙》,极得郑卫柔弱之妙。然后是百戏。再后来出来男女二人,女持雉羽,男吹龠,男女对跳。始皇帝兴致勃勃。看到皇上如此高兴,博士七十余人前来为皇上敬酒。博士仆射周青臣进颂言,他说:“大秦有今天,均因陛下圣明,端平法度,立万物之纪。文韬武略,宏仪非凡。黔首安宁,德及马牛。真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臣常想,昊天惠我大秦,特降陛下。使人不敢相信,世上会有这样的圣王;待见到陛下,臣等不仅暗自庆幸,大秦幸甚,黎庶幸甚。尤其是废封侯,立郡县,真是千秋万代之伟业。臣等躬逢圣主,才能得到一展平生之学的机会。尧舜算什么?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人比得上陛下……”
    “哈哈哈!”始皇帝听了非常高兴。对于谀辞,他有时喜欢听,有时不喜欢听,全看他一时的情趣,所以君王难伺候。现在,随着年事已高,他的心态不同了,如今他对这谀辞越来越喜欢。谀辞听着就顺耳,听着就是舒服。再说,这也总比那些一天到晚攻击他的那些腐儒要好得多,“‘儒就是腐!’那些脑子不开窍的,自以为读了点百家诸子,便妄自尊大,不可一世的儒生。岂不知他们囿于一隅,所见不大,只有一得,便乱放厥辞,实在是可恨之极。”
    “哈哈哈!”他开怀地大笑起来。
    周青臣是个干瘦似竹竿的人,面目瘦鄙,薄唇尖颏耸肩,一摄鼠须,说起话来便得意忘形。见皇上高兴,他的颜面变得异常生动,眼睛放出光来。此刻,他把左手放在身后,用右手向着众就晏者一挥,说道:“是不是啊?陛下圣明,吾皇圣明!”
    整个庙堂之上一片应和。
    这时,坐在下首的博士淳于越微微翘了翘胡子,他看不惯这种阿谀奉承的样子,他对周青臣又有成见,对这样的人中狗屎,就是不齿。
    淳于越是个长者,象所有的长者一样,平实得很难让人留下印象。一头白发,着逢掖之衣,对人非常谦和。当年周青臣还是一介布衣时,想走他的门路。淳于越见此人名声不好,孝至名是周的老师,说到周,他对淳于越说:“我不知有此人”。淳于越为人心地厚道,笃信“礼之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举贤而容众,毁方而瓦舍。”的礼道。周青臣又推都推不开地恭惟他。他于是见了他,做学问嘛,总希望后进能比自己学得好,他从来不拒绝后进。再说周青臣总是做学问的人,做学问的人能坏到哪里去?所以始皇帝说“儒就是腐。”这可一点也没说错。他不知道,做学问的人,一旦坏起来,可比不做学问的人不知要坏到多少倍。他在自己的堂前接待了周青臣。结果,周青臣逢人便说:“淳于先生客我。”“我到了淳于先生的堂前,我见到了淳于先生。”
    周青臣这人聪明,学问亦不差,《论语》、《孟子》,诗、书、礼、乐、易、春秋、诸子百家娓娓道来,都不俗。他主张克已复礼,认为社会是一年不如一年,当今不如春秋,春秋不如三王,三王不如尧舜,古来一切都是好的。如今是礼崩乐坏,感叹盛世不再,世道日下,人心不古。他的这些见解,深得淳于越赞赏,淳于越以举茂才保举周青臣于朝廷,被授予博士。周青臣成为博士后,进入朝廷,才发现皇上、丞相、廷尉等全是厚今薄古之人,这样他立即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言必称法,行必申韩。淳于越发现这些厚今薄古之人,除了皇上和几个干臣外,其余的都是趋炎附势的浅薄之徒。这些人不守规矩,狂得令人生厌,且咄咄逼人,他们结党营私。如今周青臣再也不称他为老师了,他和孝至名一样,别人问起周青臣时,他也这样回答:“我不知有此人,我不是他的老师”。周青臣成了博士后,攀上了廷尉李斯。李斯这人,在淳于越看来,言辞之激烈,行动之决绝,有点不知天高地厚的味道。尤其是对他的同窗就学的韩非子之险恶,使淳于越对他敬而远之。这使得李斯难以释怀。本来李斯很难容忍周青臣来攀附,他对谗谀人也不大看得惯。正是有了淳于越,他反而容忍了周青臣,并有意在陛下面前举荐他,使他成了淳于越的上司,成了博士仆射。现在周青臣大权在握,便视淳于越为眼中钉。淳于越在心里虽然气不过,却也无可奈何,想想也只有摇摇头:“天道如此”。在博士署内,他从此不大说话,只做学问,以这态度来抵制周青臣。
    现在看见周青臣这样一付得意忘形的样子,不由得“哼”了一声。
    坐在他身后的博士叔孙义听到他这一声“哼”,马上问道:
    “淳于先生,周仆射有什么说得不对吗?”
    淳于越没想到,现在满朝都是这种人,渐成气候,他又一次被出卖了。
    叔孙义的声音很响,皇上听见了。始皇帝看向这一边。周青臣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他岂会放过这个表现自己,打击异己的机会?他鄙视地看看淳于越,挑衅地说:“淳于先生,你有什么见解?可以说出来嘛。你不是常说:‘持论不同,应该亮出来,辩一辩,越辩越明嘛’,难道,你还有什么不可说与人听的思想吗?难道你还有什么不可当着皇上的面说出来的想法吗?”
    周青臣此人狠毒就狠毒在这里。
    淳于越觉得自己脖子上的青筋都变粗了,他感到所有人都在看着自己,他感到周青臣是在有意的向他挑衅,他无法低下自己的头,也无法咽下这口气。想到这里,这倔犟的老头心一横,脖子一挺站了起来。他的话,虽说得很委婉,却很有锋芒。他说:“夏、商、周治理天下近两千年,究其原因在哪里?我想,就在于分封。有了分封,就象一棵树,根茎发达了一样,就象一个篱笆,要有三个桩来支撑一样。自己的子弟分封之后,成了朝廷的辅佐,朝中出了事,诸侯可以相救,这样,朝廷才会长治久安。没有了这些诸侯国,假如出了田常、六卿一类的乱臣贼子,连个回旋的余地都没有。分封两千年了,没听说有什么不好,一件两千年继续下来的事物,是有它的道理的,没有道理的东西是不可能生存的。所以说,上古流传下来的东西,不应该随便放弃。新出现的事物要看一看,确实是好的,可以做下去,不好的就要废除掉。做什么事都要一步一步来,不要偏激,即使是要改的,也要先承继,没有承继,哪有创新?所以不尊古而能长久,闻所未闻。”他这一番话说得不卑不亢。他又对着始皇帝一揖拜说,“皇上,法常变,民无以为凭,则乱。你看看,现在天下乱糟糟的,豪民出入祖庭,践踏庙堂。他们毁阡陌,弃井田,上上下下,尊尊卑卑,全没有了,臣为陛下忧啊!”
    “这是在攻击陛下,庶子不出,民何以耕战?”周青臣岂是软柿子。
    “阡陌不除,何以名实田?良吏出于郡县,猛将出于部伍,天下大乱,乱则治,遂达大同。”叔孙义附和道。
    这时左丞相李斯站了起来,他说:“从来五帝不相重复,三代不相因袭,治理的方法各不相同,并不是由于他们相互对立,而是由于时代在变。如今陛下开创万世不朽之基业,岂是一些无知的儒生所能了解的。淳于先生所讲的乃是三代的事情,那么久远了,怎么可以效法呢?古时分封,天下散乱,不能一统,一代为亲,三代则疏,因此诸侯混战,尾大不掉,国莫苦于此。如今天下一统,百姓黔首努力生产,天下才这样太平,百姓黔首才如此安康。现在儒生看不到这一些,一味称赞分封,他们那里知道,分封就是纷扰,分封就是交兵裂土!现在儒生不说今而说古,以古讽今,蛊惑百姓黔首,搅乱了思想。他们用自己的私学来反对皇上所进行的变法,现在皇上推行新政,明辩了是非,并规定,一切均决策于至尊。本来,新政既出,儒生就应该学习法令,防止自己去触犯律令条品,并与政令一致。可现在,一些儒生却偏偏凭藉着他们的私学来对皇上的新政进行诽谤,这些人听到新法颁布,就在各自的私学里议论。他们进入朝廷就口是心非,走出朝廷则参与街谈巷议,来发表他们自以为比皇上还要高明的见解。又发表不同于法令的政见,来抬高自己的地位,以此来迷乱群下,中伤朝廷。如果不加禁止,就会使皇上的威望下降,下面的朋党形成,新的政令难以执行,致使国本动摇……”李斯是个雄辩家,他的言辞犀利,无容人置辩,句句都是直指要害的。
    整个大殿一片沉寂,所有的人大气不敢出,只听得李斯锵锵而言。
    风吹着淳于越的白发,飘飘。绝大多数儒生都持有他一样的观点,但在这样的氛围下,没有谁敢出声。越是这样,淳于越越是不服,这哪里是议政?这不是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