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竞芳菲BY 蔷薇柠檬-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腊月初六,皇后生辰。

    这一日,秦皇后早早便醒来了。

    她从帘幕重重的宫床上坐起来,轻轻撩开床外的纱帘,立刻便有小宫女们过来服侍她起身。

    朱毓昇前一晚,也宿在皇后宫中。此时皇后一起来,他便也睁开了眼睛。

    秦皇后忙向朱毓昇告罪。朱毓昇没有理会,却问外头的宫女如今是什么时辰了。

    “唔,朕也该起来了。”朱毓昇从床上下来,看向穿着雪绸中单、披着织锦绒袍外裳的皇后微微垂首恭立在一旁,脸上神色稍稍柔和了些。

    “行了,今儿是你的好日子,你也别拘着了。虽说宫里如今事事节俭,该办的仪式什么的,也别省着。你毕竟是朕的皇后。”

    “臣妾谢皇上恩典”

    秦皇后听到朱毓昇最后一句,心中是又喜又酸。喜的是皇上这些日子总算对自己宠爱了一些,酸的是自己熬了这几年,才得了皇帝少少的几句好话……算了,也比一句没有的强。

    对于朱毓昇这样的冷面帝皇,要求不能太高啊。

    “对了,你这帐子里熏的是什么香?”

    朱毓昇随口问道:“似乎不是以前常熏的那些。这味道淡淡的倒好。”只是闻着有些熟悉……好像什么地方闻过似的。

    秦皇后愣了一下,她从没和朱毓昇这样“闲话家常”,一时有些难以适应。

    她想了想,才说:“这是昀宁县主送我的寿礼,说是京城里一家新开的铺子做的玫瑰香露。以前昀宁自己也用过的,臣妾觉得也颇雅致。”

    怪不得……

    朱毓昇恍然大悟。

    是了,几个月前皇后在宫里办七夕宴的时候,昀宁就是熏着这个香入宫……当时昀宁便说,这是一位“陆宜人送的”。

    是芳菲做的香露呀。

    朱毓昇脸上神色如常,只有极熟悉他的人,才能看出他眼中涌动的波澜。

    “对了,好让皇上欢喜。那替昀宁送礼的家人,还带了个好消息过来。”秦皇后努力寻找话题与皇帝丈夫“聊天”:“听说昀宁又有了身子,才刚刚一个多月。”

    “是吗?”朱毓昇挑了挑眉毛。朱宜真四处求子的事情,他未必听说多少,不过定远侯家眼下没有儿子支撑门户却是知道的。

    是了,好像萧卓跟自己提过,昀宁是去找芳菲“求子”的……

    不过这么灵吧?

    朱毓昇对芳菲的种种神秘之处更加起疑。

正文 第二百六十九章:漩涡

    第二百六十九章:漩涡


    入了腊月,自然更是添了十二分的寒意。一如往年般,这冬月里日日都是雪花满地,寒风萧萧。若不是有必要的事情,人们都不想出门,只想避在家里躲冷。

    陆家上下自然也不会例外。吃过晚饭后,芳菲就与陆寒回了主屋。

    主屋的窗户都糊着厚厚的窗纸,门帘自然也用的夹心棉绒,将寒气都挡在了屋外。

    与外头呵气成冰的寒冷完全不同,这屋里是又暖和又热闹。

    屋子的四角都摆上了烧得旺旺的炭盆,用的自然是上好的无烟银丝炭。墙边的小火炉上烧着开水,大大的铜壶壶嘴往外冒着一股股的水汽。兽炉里熏着淡淡的牡丹香,被水汽一裹,便渐渐在屋子里匀开了,让人闻着十分的舒坦。

    在主屋外间有好几个丫头在走动着做事,或是看火烧水,或是收拾杂物,或是坐在大炕上赶做针线。

    而在里间,则是陆寒与芳菲和几个孩子在一处挤着取暖说笑。

    陆寒与芳菲一人坐着一只花鼓墩,轻轻挨在一块儿。柳儿靠在芳菲怀里磨蹭,缠着芳菲说些新奇的故事给他听。

    而已经七八个月的三胞胎兄弟们,全都坐在地下铺着的羊毛厚绒毯上,抓着那上头摊开的积木块玩儿。

    他们都已经能做得很稳了,爬起来的动作也相当利索。刚出生时一模一样的相貌,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变得有些区别。

    “还是大头长得最壮实啊。”

    陆寒看小名大头的三儿子——大名叫陆梓卿的,一手一个把他的哥哥志儿与小白推开,将积木都搂在自己面前,不由得感叹了一声。

    “嘿,真是个小霸王。”芳菲又好气又好笑,不过对于一个才几个月大的小孩子教育什么“兄友弟恭”的,也太夸张了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只是凭着本能行事罢了,能责备他什么?

    “唔,大头弟弟好凶。”柳儿笑着耸耸肩,回头又继续缠母亲:“阿娘,你说的故事最好听了,再说一个嘛……”

    芳菲看的杂七杂八的书多,讲起睡前故事什么的,算是很拿手,柳儿最爱听她说的故事了。

    “讲什么?”

    芳菲宠溺地掐了柳儿的小脸蛋一把。

    柳儿很认真的想了想,说:“外面在下雪,阿娘说个下雪的故事吧。”

    下雪啊……难道要说雪女么。呃,要不要跟柳儿说,很久以前有个地方叫雪之国,雪之国里有个雪女生下了一男一女两对双胞胎,把带有强大妖气的哥哥给扔下山了……后来这个叫雪菜的妹妹就到处去寻找叫飞影的哥哥……的故事?

    算了吧。

    陆寒一听什么“美女蛇”就脑仁疼,不赞同地看了芳菲一眼。芳菲微微吐了吐舌头,相公毕竟还是儒家子弟,对于这种怪力乱神的东西很反感么?

    “好吧,乖儿子,娘给你说个‘乌鸦喝水’的故事……”这总该适合小孩子了吧?她斜瞥了陆寒一眼,陆寒笑笑,伸出手来握住了她的。

    陆寒的手干燥、柔软而温暖。

    这是一双文人的手,但……也很有力量。芳菲怀里抱着大儿子,手里牵着温润和静的夫君,眼前是三个牙牙学语的稚儿……

    这一刻,她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福。

    柳儿听着听着故事,终于顶不住困意睡着了。梅娘赶紧过来接手把他抱了下去,那三个小的也早早被他们的奶娘抱回西屋了。不多时,屋里就只剩下了陆寒与芳菲依偎而坐。

    “相公,今天下午,铺子里的盘点总算结束了。”

    芳菲手里拿着一叠账本翻看着,边看边对陆寒说:“济世堂今年赚得还行,春天和秋天给北疆送了两次货,那边结账还算快的,起码是在年前给结清了……但是呢,今年又买了田地、庄子、别院,可花了不少钱,光是修葺那处别院就花了差不多上千两银子……”

    “还有就是年末才开的香草堂,要用钱的地方太多,几乎把济世堂账面上可以动用的钱都抽空了……这么算下来,今年最后能入库的银子还不到一千两,刚刚够过这个年。不过,等开春以后会好点的……”

    陆寒含笑看妻子说起这些。芳菲也只是随意地说着,并不是用汇报的态度对陆寒说的,只是——只是她觉得应该告诉陆寒,好歹陆寒才是一家之主嘛。

    陆寒知道芳菲可以把这些事处理得很好。这是她真正喜欢做的事情,做这些事的时候她真是全心投入的,每次能够获得一点小小的成功,她在外人面前装得云淡风轻,却到他面前来“炫耀”,期望着他的鼓励与赞誉。

    芳菲还在断断续续说着,大致上都是关于明年的计划。她给每一户人家送的年礼里头,都有香草堂的***茶。等大家都用了这茶,正月里各家的春宴一开,这***茶应该会成为社交圈里的新话题吧,何况她还有“托儿”……那几位姐妹都是大家主母,人脉广得很呢。

    而且先前送到宫里去的那一批***茶,听说皇后是喜欢的,到时还能借借这势头再宣传一番。

    等***茶的名气一打开,再慢慢铺货上架,然后再卖香露也不迟……春天,花儿开了许多,香露也有原材料了……

    “相公你觉得怎么样?”芳菲说得有些兴奋,两眼亮晶晶地看着陆寒。

    陆寒唇上浮起淡淡的笑意:“只要你认为可行便好了。”

    他一贯落力支持她做事。

    “相公对我真好”芳菲两手合在一起,把陆寒的一只手包在自己的掌间,用力握了握。

    她知道,能够嫁给陆寒为妻,的确是她的幸运。

    即使在她上辈子生活过的那个时空,有多少男人肯这样无条件地支持妻子呢?许多男人根本不愿意看到妻子获得什么成功,妻子越是卖力做事,他们越是冷嘲热讽:“女人家在家相夫教子就好了……”

    芳菲不反对女子应当重视家庭这一观点,可是,能够拥有自己的事业,同样很重要。

    她抬头正想和陆寒再说些什么,却看见陆寒出神地看着前方,看起来有什么心事似的。

    “相公……可是有什么心烦的事情?”

    芳菲担心地问陆寒。

    陆寒沉默了一小会儿,“嗯”了一声,算是承认了自己有烦心事。

    能让他心烦的,肯定是公事了。芳菲不太过问陆寒在外面做事的细节,不过能让豁达的陆寒这般牵挂,应该是很大的事情吧。还是问问为好。

    “相公,可以和我说说是什么事吗?”

    陆寒本来也没想要在家里掩饰自己的烦恼,只是朝外间看了看。

    芳菲会意,走到内门前将帘子挂了起来。丫鬟们知机,大多都退了下去,只剩下碧青碧桃两个亲近的在屋里等主人随时喊她们进去伺候。

    这阵仗,应该是老爷和夫人有要事商量才是。不过做得贴身丫头的,不会一点眼色都不懂,她们对望了一眼,也不敢出声说话,只默默低头坐在炕上缝制几位小少爷过年穿的衣裳。

    芳菲亲手端了一杯热茶给陆寒。陆寒用了半杯,思量片刻,方才开口:

    “这事,其实和娘子你也有些关系。”

    “和我有关?”

    芳菲脱口而出喊了一句,她是真的很惊讶。

    陆寒烦恼的到底是什么事,怎么还是从自己身上起来的了?

    “娘子可还记得,那几个西洋传教士?”

    芳菲点头道:“记得。只不过是几个月前的事,想忘记都难呐。”

    陆寒轻叹一声,接着往下说。

    这些日子以来,皇上一共召见了三次那些传教士。

    次数说不上多,可是陆寒打听到,皇上交代下来,要那些传教士绘制详尽的世界地图。

    更重要的,也是真正让陆寒笃定了自己的想法的……是朱毓昇今天下朝后,让人传令给兵部尚书,叫兵部把“太祖海图”找出来。

    “太祖海图?这是个什么东西。”芳菲对于这个世界的大明的历史,并不是特别熟悉。闺学里不上历史课,她能大致了解下本朝以来的皇帝年号谥号就不错了。

    陆寒解释说,太祖海图,是太祖时派船队到海外巡游时,由当时的带队官员绘制出的大量的海洋地图。

    有了这海图,大明的船队才能安全出海,到达他们想要到的各个国家。

    “太祖海图,已经近百年无人找过了。人人都以为是兵部在保管着……确实兵部那里也有一部分……”

    陆寒的声音越来越低,低到几乎如同蚊子的响声一般:“……或许只有我知道,太祖海图大部分是收在司经局的库房里。”

    “司经局?库房?”

    芳菲轻轻掩住了嘴巴。

    “嗯,我任职司经局洗马的时候,不是查过他们盗卖古籍的事情吗。后来就是因为这件事,我下了大工夫,把‘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八个书库的书都彻查登记了一遍。在最后一个‘荒’字库里发现了七个大箱子,箱子上的土有一寸厚。打开箱子后,里头都是奇怪的图纸……那些人都不认得这些是什么,然后我就让他们重新上了封条,把箱子锁了封了,照样放了回去。”

    陆寒说:“我在阳城的时候,看书杂……住在乡下备考的那几年里,和村民们倒也常来常往。村里住着一些从前跑过海的渔民,我就在一位老渔民家里,见过类似的东西,只是没有那么精细。所以我当时就知道,那些一定是海图……”

    芳菲还是没反应过来,陆寒这么神秘兮兮的说着“太祖海图”,那“太祖海图”到底有什么可保密的?

    “那皇上不是找海图嘛,你就告诉兵部那边说海图在司经局里好了。”

    芳菲一看陆寒的表情,就知道自己说了傻话。

    “呃,我说的不对吗?”

    陆寒微微摇头:“不对。我现在不能说。现在的形式……有人已经品出味儿来了。我估计,皇上在兵部那边,得不到海图的……兵部尚书……即使有海图,可能也会被他们销毁了。”

    “我实话跟你说了吧,据我估计,皇上现在是想重开海禁。而开海禁,谈何容易……多少人拦着呢……”

    重开海禁?

    兵部尚书,居然会偷偷抗旨,销毁海图?

    芳菲听着这些国家大事,感觉自己的智商貌似不够用了。她努力想了一下,理了点头绪出来。

    大明从太宗以后禁海,这个她是知道的。而朱毓昇现在让传教士们画地图,又去兵部要海图,是准备要重开海禁,破了老规矩。

    然而,重开海禁不仅仅是祖宗规矩的问题吧。听陆寒这么说,也许,重开海禁,关系着许许多多官员和大家族的切身利益。

    芳菲对现在大明的政治构架算是知道个一鳞半爪。起码懂得,皇帝地位虽然至高无上,却不是能够**一切的,他还必须得到文官集团的支持才能把自己的政令推行下去。

    当皇帝的旨意与文官们的需求相悖的时候,会在朝廷上掀起一阵巨大的风波……

    “算了,这里头的事很复杂,不是我一时半会能说清的。总之,你只要知道我现在还不能说出海图在哪里就行了。”陆寒又叹了一口气。

    芳菲看着陆寒说:“那相公是在烦恼这堆海图的事情吗?怕被缠到这个漩涡里去?”

    陆寒和芳菲对视了一眼,又扭开了头,脸上表情越发沉重。

    随着陆寒脸色越来越不好,芳菲的一颗心也变得沉甸甸的。看来,不止是这么简单?

    “娘子……”

    关于这件事,陆寒犹豫着该不该和芳菲说,但最终还是开口了。

    “我不是怕被缠到这里头去。”

    “而是……我怕是要……主动跳进去了。”

    一时间,屋里安静下来,静得……让人有些窒息。

正文 第二百七十章:结发

    第二百七十章:结发

    “我不是怕被缠到这里头去。”

    “而是……我怕是要……主动跳进去了。”

    芳菲直愣愣地看着陆寒,过了好久,才觉得一股冷意从脚底慢慢朝上冒起。

    她的身子微微颤抖了一下。即使她对朝堂大事再不清楚,也知道陆寒说出这些话,意味着什么。

    陆寒没有再出声,也不敢与芳菲对视。

    “相公……是支持重开海禁的,是吧。”

    良久,芳菲才轻轻说了一句。

    “……嗯。”

    陆寒其实已经不需要回答。他的态度早就表明了他内心的想法。

    芳菲咬了咬下唇,想了一想,才问:“相公,能跟我说说,这海禁是从何而起吗?”

    “这个嘛……说来话长了。”

    是真的说来话长,毕竟已经是一百多年的事情。

    陆寒简略的说了一些。太祖时,大明水师的实力已经很强劲,也有了很详尽的海图,当年排遣了三次大船队航游四海,真是威慑远邦,万国来朝。

    “那后来为什么禁了海?”

    “表面上的原因,是那三次大航海耗资太大,拖得国库连年赤字,又因为当年海盗众多,东南沿海深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