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风流-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威……武……”
林成斌的话音一落,自有数名王府侍卫押解着全身重枷的贺兰敏之从大堂外行了进来,一众站在堂下临时充当衙役的王府侍卫们见状,立马齐声呼起了威来,声音虽不如常干此道的衙役们那么齐整动听,可杀气却是重了不知凡几,不说堂外围观的牢子们惊心不已,便是久历公堂的侯善业都不免为之一诧,眼中飞快地掠过一丝异色,但很快便沉静了下来,只是望向贺兰敏之的眼神里明显多了几分的杀意。
“下跪何人?”
待得众王府侍卫们将贺兰敏之摁跪在堂下,李显拿起惊堂木,轻轻一拍,照本宣科地冷哼了一声。
“某,周国公武敏之,蒙冤至此,还请英王殿下为某家做主。”
贺兰敏之乃娇生惯养之辈,这几日的牢房生涯下来,气色自是相当的不好,可口吻却依旧是那等骄横状,回答起李显的问话来,毫无人犯应有的卑谦。
“嗯。”李显不置可否地吭了一声,接着自顾自地往下宣道:“监察御史萧明弹劾尔十大罪,尔可认罪否?”
“某不敢认!”
贺兰敏之一耸肩,坏笑了一声,一派满不在乎状地回答道。
“大胆狂徒,安敢藐视公堂,其罪难容,来啦,重刑侍候!”
一听贺兰敏之如此应答,李显似乎火大了,猛地一拍惊堂木,断喝了一嗓子。
“诺!”
李显既已开了口,一众王府侍卫们自是不敢怠慢,蜂拥地冲上前去,架起贺兰敏之便要拖下堂去。
“殿下且慢。”
眼瞅着李显摆出了副严刑逼供的架势,刘祎之与侯善业登时便有些子坐不住了,飞快地交换了个眼神之后,由着刘祎之出言劝阻了一句道。
“嗯,刘给事中此为何意?”
李显一压手,示意众王府侍卫们缓行,而后斜眼瞪着刘祎之,一派极为不悦状地吭了一声。
“殿下海涵,下官以为三木之下,每多冤屈,实非问案之良策,乃不得已之手段,今问案伊始,实不宜施之重刑,当容其自辩为荷,望殿下三思。”刘祎之受了武后的密令,想要尽快结案不假,但却绝不想见到案子真似萧明的弹章那般个结法,该对贺兰敏之怀柔之时,自是不会放过,这便作出一派恭谦状地畅畅而谈了起来,浑然一派为贺兰敏之撑腰之状。
“哦?侯大人也是这般看法么,嗯?”
李显并未因刘祎之的插手而动怒,只是从鼻孔里哼出了一声,没理会刘祎之的恭谦,扭头瞥了侯善业一眼,不动声色地问了一句道。
“回殿下话,下官以为刘大人所言甚是。”
侯善业本不打算如此快便冒出头来,然则李显有问,他也不得不答,只能是躬身拱手地回了一句道。
“三木之下必有冤屈?嗯,说得好,孤倒要听听人犯又是如何个自辩法。”李显嘴角一撇,露出了丝不屑的冷笑,也不管刘、侯二人脸色如何,拿起惊堂木便是一拍,而后断喝了一声道:“武敏之,尔且说说这‘不敢认’是怎个说法,若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休怪孤治你个藐视公堂之罪,说!”
“殿下息怒,某说的是不敢认,并非不认。”
贺兰敏之自忖必死无疑,自是放得极开,丝毫不在意堂上的微妙气氛,坏笑着解说了一句道。
“嗯?此言怎讲?”
李显眉头一皱,似乎很诧异贺兰敏之的说法,迟疑了一会儿,这才谨慎地出言询问道。
“某怕有人借审案之便图谋灭某之口。”
贺兰敏之紧咬着牙关,满怀怨怒地回答了一句道。
“大胆,尔这是欲诬陷本王么,嗯?”
一听贺兰敏之如此说法,李显登时便怒了,猛地一拍惊堂木,断喝了一声道。
“非也,非也,某岂敢诬陷殿下,殿下莫急,且容某从头说起便是了。”
贺兰敏之纯属死猪不怕开水烫,丝毫不管李显的脸色有多难看,摇头晃脑地回答道。
“讲!”
李显冷冷地盯了贺兰敏之好一阵子之后,这才从牙缝里憋出了一个字来,语气阴森无比,显然心里头已是动了杀机。
“某自出仕以来,屡受圣恩,颇得宠信,所求之事莫有不允者,此本陛下爱重之意,某终生不敢或忘,只是,唉,某自身不慎,误交小人辈,以致辜负了陛下厚望,实是惭愧不已……”贺兰敏之一脸子沉痛状地述说着,宛若真心忏悔一般。
“够了,说重点!”
李显似乎极为的不耐,不等贺兰敏之将忏悔之言说完,便一拍惊堂木,毫不客气地出言打断道。
“那好,某说便是了,某之所以会落得如今这般下场,皆是受小人教唆之所至,其中便有侯主审在列!”贺兰敏之阴冷地一笑,曝出了句惊天之言。
“你胡说,本官何时教唆于尔,放肆,来啦,拖下去,给本官重打五十大板!”
侯善业原本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在听审,却万万没想到贺兰敏之居然将矛头捅到了自己身上,这一听之下,顿时惊怒交加,拿起惊堂木,重重一拍,不管不顾地便呼喝了起来,奈何堂下站着的都是英王府侍卫,自是无人理会他的命令。
“殿下,下官乃圣上钦命之副主审,非是犯官可以轻言侮辱的,还请殿下为下官做主!”
侯善业嘶吼了一嗓子,见下头半点动静全无,这才醒悟了过来,不得不强压住心中的怒火,对着李显一拱手,面色铁青地说了一句道。
“侯大人还请稍安勿躁,是非曲折孤自会判断。”李显眉头一扬,神情淡然地吭了一声,而后,也不管侯善业脸色有多难看,眯缝了下眼,不动声色地开口道:“武敏之,尔可知晓当庭指控主审官可非小事,若无实据,便有扰乱公堂之大罪,数罪并罚之下,尔怕是难得好死。”
“某敢言此,自然有真凭实据在,殿下若是不信,大可彻查好了。”
贺兰敏之满不在乎地耸了下肩头,大刺刺地应答道。
“哦?证据何在?”
贺兰敏之话音一落,李显立马截口问了一句,配合得极为默契,不给刘、侯二人留下丝毫插嘴其中的余地。
“殿下明鉴,某向有记账之嗜好,但凡旁人送来的重礼皆有记录可查,殿下若是不信,大可派人去某府上查好了。”贺兰敏之笑了起来,阴森森地回答了一句道。
“很好,孤还真的好生查上一查,来人!”
李显面色一板,猛地一拍惊堂木,断喝了一声。
“末将在!”
在堂下待命多时的林成斌一听李显呼喝,自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忙领着数名侍卫冲上了大堂,高声应命道。
“林典军,孤令尔即刻率部前往周国公府上,无比查抄出记账本之所在!”
李显霍然站了起来,一挥手,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下达了将令。
“是,末将遵命!”
林成斌高声应了诺,而后凑到贺兰敏之的身边,由着贺兰敏之在其耳边絮絮叨叨地说明了账本的所在,这才大步流星地冲下了大堂,领着一众王府侍卫们策马呼啸着向周国公府赶了去。
“殿下,奉圣意,此番乃是审明萧明弹劾武敏之一案,如此横生枝节怕是不妥罢?”
眼瞅着事态有失控之虞,刘祎之自是坐不住了,忙不迭地站了起来,对着李显一躬身,言辞恳切地出言劝谏道。
“孤岂是不知轻重之辈,今案情将明,何来横生枝节之说,刘给事中未免杞人忧天了罢,孤意已决,此事休得再提!”李显决心已下,哪会被刘祎之话里潜藏着的威胁之言所动,眼一瞪,毫不客气地反驳了一句道。
“啊,是,下官失言,下官失言。”刘祎之一见李显语气不善,自不敢再多啰嗦,忙不迭地告了声罪,有些子颓然地坐了下来,与同样心神不宁的侯善业一对眼,彼此间飞快地便达成了一个共识……
第二百五十四章公堂上的较量(中)
高宗自幼身体弱,一向便不喜欢早起,除非是躲不过去的大朝,若不然,总得睡到日上三竿方起,今日并非朝日,高宗自然也就没早起的欲望,纵使此际太阳都已升到了老高,可高宗却依旧仰躺在宽大的木榻上,舒舒服服地睡着,倒是武后起得早些,此际正端坐在铜镜前,任由几名宫女侍候着梳妆打扮,脸色虽淡然如常,可双眼的深处却满是忧虑之色。
“禀娘娘,有消息了。”
正当一众宫女们忙碌个不停之际,却见满头大汗的孙全福从寝宫门口的屏风处转了出来,疾步走到武后身后,低声地禀报了一句,语气里满是焦灼之意。
“都退下!”
武后没有回头,只是身子却很明显地颤了一下,沉默了片刻之后,也没急着问孙全福所带来的消息,沉着声吩咐了一句道。
“是,奴婢遵命。”
武后既开了口,一众正忙活着的宫女们自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紧赶着应答了一声,各自躬身退出了房去。
“娘娘,事情是这样的,昨夜……”
孙全福自知事关重大,不敢有丝毫的耽搁,待得一众宫女们退下之后,忙不迭地抢到武后的身边,几乎是贴着武后的耳边,将昨夜行刺失败乃至今日一早李显审案的消息一一禀报了出来。
“哦?”
听完了孙全福的禀报,武后并没有急着下一个决断,而是轻吭了一声,回身看了看兀自酣睡不起的高宗,而后略一沉吟,款款地站起了身来,微皱着眉头,瞄了孙全福一眼,旋即移步便向外殿行了去,丝毫不管此际一派披头散发的形象有多不雅。
“娘娘,来者不善啊,奴婢以为案子不能再这么审将下去了。”
孙全福默默地跟在了武后的身后,来到了空无一人的外殿上,等了好一阵子,见武后始终不发一言,登时便有些子吃不住劲了,低声地提醒了一句道。
“嗯。”
武后朝堂争斗的经验丰富无比,哪会不知眼下局势险恶,又何须孙全福来提醒,然则真要下决心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毕竟此际三王联手之势已成,纵使强如武后,也深为之忌惮不已,在武后看来,此番要想全身而退恐已是难了,所需考虑的是该如何止损的问题,偏生止损也没那么简单,武后不相信三王会点到即止,真要是一溃千里的话,前半生的经营怕就要彻底付诸流水了的,此情此景之下,武后第一次有了力不从心之感,心情烦躁之下,自是懒得去跟孙全福多啰嗦,不置可否地吭了一声之后,自顾自地在大殿上急促地来回踱着步。
“娘娘,要不奴婢先去传旨,暂停审案,再议后续可成?”
孙全福见武后半天没个决断,自是清楚此事恐难善了,这便牙关一咬,再次进言道。
“也罢,你且去走上一遭,就说是本宫的旨意,此案重大,须查明了实据再审!”武后沉吟了良久,始终找不出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没奈何,也只能同意了孙全福的提议。
“是,奴婢这就去!”
孙全福不敢怠慢,紧赶着应了诺,匆匆离开了大殿,领着几名小宦官策马向大理寺赶了去……
东宫德昌殿中,一身正规朝服的太子李弘面带焦躁之色地在前墀上来回踱着步,一派心思重重的样子,殿下左右分站着阎立本、乐彦玮等数十名太子一党的朝臣们,人人面带焦虑之色,目光时不时地投向殿外,似有所期盼之状。
“禀殿下,蛇已出动,正在向大理寺赶去!”
就在一众人等等得心焦之际,却见王德全狂奔着冲进了殿中,连行礼都顾不上,急吼吼地便出言禀报道。
“哦?”李弘闻言便是一愣,眼珠子转了转,却并没有立马下个决断,似乎尚在犹豫之中。
“殿下,事不宜迟,可以开始了!”
阎立本一见李弘面带犹豫之色,立马便有些子急了,忙不迭地站了出来,出言催促道。
“好,那就开始罢,传孤之命,摆驾大理寺!”
事情实在是太重大了些,自由不得李弘不谨慎小心,然则在一战功成的诱惑之下,李弘也没犹豫太久,这便一咬牙,下定了决心,领着一众朝臣们径直出了东宫,各自乘车浩浩荡荡地向大理寺衙门赶了去……
大理寺的公堂上,李显老神在在地闭着眼,既不理会下首的两名副手,也不管堂外围观百姓的议论之声,更不曾对跪倒在堂上的贺兰敏之多看上一眼,一派养神之状,然则,当林成斌领着一众王府侍卫们走上大堂之际,李显紧闭着的眼却猛然张了开来,奕奕的眼神里杀气不加掩饰地闪烁着。
“启禀殿下,末将幸不辱使命,已将账册带到,请殿下过目!”
林成斌大步走到堂上,手捧着一本厚厚的账册,对着李显一躬身,高声禀报道。
“递上来!”
李显寒着声吩咐了一句,林成斌自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忙不迭地上前数步,将手中的账册递到了李显的面前。
“显庆三年元月初二,大理寺正侯善业送金佛一樽,值钱三百贯;显庆三年七月初七,侯善业送绢帛十匹、象牙雕两件、金手镯两只;显庆四年,侯善业送钱三百贯……”李显接过了林成斌手中的账本,飞快地翻动了起来,不数息,便找到了关于侯善业所送之礼的那一栏,脸色瞬间便是一厉,冷冷地扫了侯善业一眼,语气平淡地照本宣科了起来,末了,合上账册,冰冷无比地看着侯善业,语带杀气地追问道:“侯大人,对此可有甚解释么,嗯?”
“殿下,这是诬陷,下官、下官绝无行贿之事,此皆是武敏之一面之词,做不得数!”
侯善业自打入了仕途便是在大理寺这衙门里厮混,可谓是半辈子都在审案,又哪会不知此账册的杀伤力几何,事到如今,哪肯轻易就范,毫不迟疑地便张口否认道。
“哦?是么?武敏之,侯大人说尔这是在诬陷,尔有甚可说的么?”
李显没急着反驳侯善业的辩解,而是轻吭了一声,目视着一派得意洋洋的武敏之,声线漠然地问道。
“殿下明鉴,某已是待死之身,诬陷侯大人又有何好处来着,再者,此账册是真是假,找个仵作来辨认一下,不就知真伪了罢,嘿,何必多费唇舌。”贺兰敏之满不在乎地做了个鬼脸,笑嘻嘻地应答道。
“嗯,来人,传洛阳府仵作上堂!”
李显没去理会贺兰敏之的放肆,一拍惊堂木,高声喝令道。
“殿下且慢。”
李显话音刚落,刘祎之已是坐不住了,忙不迭地出言打岔了一句道。
“怎么?刘大人对本王之令有异议么?”李显横了刘祎之一眼,毫不客气地出言训斥道。
“岂敢,岂敢,下官只是觉得此事重大,时涉主审,终须得有圣命方妥,下官以为不若暂停审案,待禀明了陛下之后,再行定夺可成?”一见李显面色阴沉,刘祎之心头不禁为之一颤,然则却不肯就此放弃了拯救武后一党的最后希望,这便笑着解说了一番。
“孤既已奉旨查案,自当有定夺之权,莫非刘大人欲越俎代庖不成?”
李显丝毫不给刘祎之留半点的脸面,寒着声便叱问道。
“下官不敢,然,朝堂自有法度,似此等涉及主审之事宜,自当有圣命断夺方可,还请殿下三思!”事到如今,刘祎之已是没了退路,纵使被李显身上的杀气冲得双脚直打哆嗦,可口中还是很强硬地顶了李显一句。
“刘大人这是欺本王不懂《大唐律》么,嘿,好一个朝堂法度,敢问刘大人,此案到底孤是主审,还是刘大人主审,又或是侯大人主审,嗯?”李显这些年来可不是白过的,为了对付狠辣无比的武后,自是没少研究律法,一本《大唐律》不说倒背如流,至少也是熟烂于心了的,此时一听刘祎之张口闭口便是朝堂法度,简直就是在班门弄斧,登时便是一阵火大,这便冷笑了一声,毫无通融之意地喝问道。
“这,这,这……”
刘祎之本人虽也熟读过《大唐律》,可论及熟悉程度来说,自是远不及李显,此时一听李显如此说法,登时便彻底慌了神,结结巴巴地答不出话来。
“让开,都让开,皇后娘娘有口谕到,尔等还不退下!”
就在刘祎之目瞪口呆地不知该如何回应李显的喝问之际,堂口处突然一阵大乱,一个尖细的嗓音在嘶吼个不停。
“殿下,娘娘有口谕,您看是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