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风流-第3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一,高智周在朝中虽一向与郝处俊等中立大臣相善,可实际上却是越王李贞所布下的暗手,其人早年中进士之后,第一任官职便是在越王府中任参军,后又在李贞手下当过一任县令,其能步步高升,除了本身确有才干之外,也与李贞在暗中推手脱不开关系,尽管二者间表面上看看起来似乎无甚亲密之往来,可实际上高智周却是不折不扣的越王党,此事乃是越王府的核心机密,知情者不过寥寥数人而已,可此际却被李显当场点破,李贞自不免吃惊不小,至于其二么,倘若高智周真能上位,越王一系在政事堂里的力量自是将空前高涨,隐隐然已是有了与武后及东宫分庭抗礼的本钱,这可是从天而降的巨大馅饼,李贞不可能不动心,只是在动心之余,却又难免狐疑万分,各种情绪缠杂之下,整个人不免就此呆愣了去。
“怎么?八叔对高智周可是不甚看好么,嗯?”
李显好整以暇地品着茶,任由李贞在那儿呆愣了好一阵子之后,这才随手将茶碗搁下,不紧不慢地地开了口。
“啊,不,不,呵呵,老臣实无准备,乍然闻此,惊诧走神了,殿下海涵,海涵。”
李显的声音并不算大,可听在李贞的耳中却有若惊雷一般,浑身一哆嗦,猛地醒过了神来,满心眼里直想赶紧应承下此事,可转念一想,又觉得这事情透着古怪,自是不敢随便答应下来,这便紧赶着含糊应答了一句道。
“哦,如此说来八叔也觉得高智周可行喽,本宫没会错意罢?”
李贞尽管可以含糊,可惜李显却没打算让其含糊到底,截口便往下追问道。
“啊,这个,呵呵,殿下明鉴,兹事体大,老臣一时难以遂决,不知殿下可否容老臣思量一二,回头再与殿下准信可好。”
被李显这么一逼,李贞自是无法再继续含糊下去了的,可又实在不敢当场给出个明确的回复,无奈之下,也只能是满头大汗地使出了拖延之策。
“这个自然,折子,本宫便搁在此处了,八叔联署与否,大可自定,时候不早了,本宫就不多打搅八叔调养身子骨了,告辞。”
能将老奸巨猾的李贞逼迫到这等狼狈之地步,李显也算是出了口郁闷之气,左右该说的都已说过,李显也不想再多逗留,这便哈哈一笑,从宽大的衣袖中取出了本黄绢蒙面的折子,随手搁在了几子上,一挺腰板,站起了身来。
“老臣恭送太子殿下。”
李贞这会儿心痒正自难搔,着急着回后院去与两大谋士商议,自是巴不得李显赶紧走人了事,这一见李显要走,自是不会有旁的想头,紧赶着也站起了身来,居然连句挽留的客套话都没说,足可见其心中的焦躁已到了何等之地步。
“八叔留步罢,本宫等着八叔之好消息了。”
李显并未去责怪李贞这等很明显是失礼的言行,微微一笑,抬脚便行出了厅堂,任由李贞一路相伴着出了越王府,也没多废话,只是淡淡地交待了一句,便即乘上金铬车,径自去得远了。
“父王,可是出了甚事了?”
“父王,那厮来此何意?”
“父王,那厮又想整甚勾当来着?”
李冲等人既不知相位争夺之事,也不知晓李显此来的用心何在,可个中自有蹊跷却是清楚的,先前李显在时,诸子并不敢乱问,只能是私下乱议不休,却茫然不得头绪,这会儿一见李显已去,哪还按捺得住,纷纷围到了李贞的身旁,七嘴八舌地乱问了开来。
“嗯!”
李贞这会儿心正乱,哪有心思跟诸子多瞎扯,不耐地冷哼了一声,一拂大袖子,连个交待话都没有地便向后堂赶了去,那等匆忙之状一出,登时便令诸子尽皆傻了眼。
“哟,王爷回来了。”
书房中,陈无霜与裴守德正自闲聊间,突然间见李贞疾步行了进来,二人自是不敢怠慢了去,各自起身见了礼。
“都坐下罢,呼……”
李贞虚虚地压了下手,随口吩咐了一句,脚下却是没停,大步走到上首的几子后头,一撩起衣袍的下摆,重重地跌坐了下来,毫无形象可言地大喘了口长气。
“王爷为何如此,莫非陈某料错了,那太子殿下竟不曾挟礼前来么?”
一见李贞如此失态,原本笃定无比的陈无霜自不免犯起了猜疑,这便出言问了一句道。
“好叫先生得知,礼倒是送了,可孤却不知该不该接。”
李贞显然还没从复杂的情绪中平复下来,苦恼地摇了摇头,脸色阴晴不定地回答道。
“哦?王爷此言何意?”
这一听李贞话说得蹊跷,陈、裴二人不禁为之惊愕不已,彼此间飞快地交换了个眼神,由着陈无霜往下追问道。
“那厮提议由高智周出掌中书省,呵呵,孤还真不是这礼该如何个收法来着。”
李贞再次长出了口大气之后,这才摇着头解释道。
“嗯?”
“厄……”
饶是陈、裴二人都算得上智者,可乍一听此等消息,却也不禁为之一愣,惊呼之声清晰可辨。
“太子殿下当真好气魄,此乃驱虎吞狼之策也,这是要我等与武后对搏朝堂了,犀利,着实是犀利得很啊!”
陈无霜到底智算较高,率先回过了神来,只是脸上的神色却是极其的古怪,口中呢喃地念叨道。
“嗯,那厮便是这么个用心!先生以为孤该收是不收?”
李贞先前便已看破了李显的用心,只是看破归看破,却并不代表其能放得下,要知道这可是中书令之高位啊,掌握着诏书的拟发大权,真要是将中书令拿下了,他李贞便有了与另两方鼎足三分之可能,不说别的,只要中书省不加盖印章,无论是太子所出的谕令,又或是武后所出的懿令,都没了正当性,似这般权重之位,说要舍去,李贞又怎生舍得,可接么,却又担心李显另有埋伏,万一要是偷鸡不成蚀把米,那后果可是不堪得紧了。
“收,该收!送到口边的肥肉,哪有不吃下肚的道理!太子殿下这是病急乱投医了,嘿,驱虎吞狼么?换个地儿来看,又何尝不是饮鸩止渴乎?他既是敢送,王爷只管接了便是,大不了日后再行设法与娘娘处沟洽一番,许些便宜也就罢了,左右有了两相之力,娘娘处到时未必便敢真计较太多!”
陈无霜略一寻思之下,已然有了对策,这便一击掌,慷慨激昂地出言建议道。
“好,那就这么定了!”李贞本心里原就倾向于接受李显的这份大礼,只是顾忌太多,有些子放不开罢了,此时一听陈无霜分析得如此透彻,又哪有不乐意之理,这便猛地一拍大腿,很是兴奋地吼了一嗓子,然则他的兴奋劲也没能持续多久,突然间又醒起了一事,脸色瞬间便有阴晴不定了起来,患得患失地开口道:“按时间算,此时懿旨该是已到了郝处俊手中,他若是不肯封回,这诏书一旦下了,事情怕便难为矣!”
“王爷过虑了,此事太子殿下自会去料理,原也无须王爷出面,倒是陛下处,怕就得由王爷出面方妥,依陈某看来,此去宜速不宜迟,迟则唯恐有变。”
李贞的担忧自是不无道理,然则陈无霜却并不以为意,微微一笑,自信无比地出言开解道。
“哦?先生之意是……”
一听陈无霜如此说法,李贞不由地便是一愣,实是想不通自个儿为何要急着去见高宗,皱着眉头想了片刻,还是茫然不知所以,不得不开口问了一句道。
“太子殿下既是给出了如此大礼,自是不虞王爷不收,这一条怕是其早已断定了的,换而言之,欲与王爷联手之势成,那便须得先行说服了郝处俊方可,某若料得不差,此时太子殿下必是已赶往郝府了的,至于陛下处么,太子殿下却是去不得的,即便是去了,除非强闯,否则的话,断无法见到陛下的面,自然只能是王爷自去,概因此事归根结底还是须得陛下点头,一切方可做定论,有王爷出面,陛下那头也就好说话了,倘若去得迟了的话,娘娘那头一反应过来,必锁宫禁也,怕是连王爷都入不得内了。”
陈无霜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将个中情由细细地解说了一番。
“原来如此,孤知道该如何做了,好,孤这就进宫面圣去!”
李贞本就是聪慧之辈,自是一点就透,也没再多耽搁,霍然站起了身来,双拳一握,便打算就此赶去大明宫。
“王爷且慢,不妨将折子一并带了去。”
面对着天大的诱惑,李贞的心情难免急躁了些,走得极之匆忙,便是连搁在几子上的折子都忘了带,直到陈无霜出言提醒,这才赫然一笑,也没再多言,拿起折子,匆匆看了几眼,用笔在折子末尾署上了自个儿的名,端详了一下,吹干了墨迹,往袖子里一塞,紧赶着便行出了王府,乘车往城外的大明宫赶了去……
第六百五十六章相位之争(四)
正月的天还是有些冷的,尽管不曾落雪,可风却是不小,呜咽地狂啸着,哪怕天已是近了午时,气温却依旧低得紧,本就体弱的高宗自是懒得动弹,猫在暖和和的被窝里,看着闲书打发时光,偶尔看至会心处,还时不时地发出一两声轻笑,心情显然是相当的不错,颇有种偷得浮生半日闲之悠然。
“启禀陛下,越王殿下在宫门外求见。”
正值高宗看得入神之际,却听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响起中,一名中年宦官已从屏风后头转了出来,但见其疾步行到了榻前,恭敬万分地躬身禀报道。
“哦?那就宣罢。”
高宗虽已是久不理政务,但并非处于避世隐居之状态,平常时分也没少召集些亲近大臣谈天说地上一番,越王李贞便是其中的常客之一,正因为此,高宗对李贞的到来并不觉得有甚奇怪的,随口便吩咐了一句道。
“诺!”
高宗既已发话,那名前来报信的中年宦官自是不敢怠慢了去,紧赶着应答了一声,匆匆退出了寝宫,不多会,便已陪着一身整齐朝服的越王李贞从外头行了进来。
“老臣叩见陛下。”
一见到高宗的面,李贞便已是疾步抢到了榻前,恭敬万分地行礼问安道。
“免了,八哥今日当值么?怎么,可是出了甚事了?”
一见到李贞满身整齐的朝服,高宗不由地便是一愣,疑惑地出言探问道。
“回陛下的话,今日老臣确是当值,遇有一碍难处,实不敢专断,特来禀明陛下。”
高宗这么一问,李贞的脸上立马便露出了丝为难之色,以犹豫的口吻回答道。
“哦?何事为难若此?”
这一见李贞面色不对,高宗心中的疑虑自不免更浓了几分,眉头也因之微皱了起来。
“陛下,今日晨间,娘娘召中书令李敬玄问责,因其诸子横行不法事,已将其贬为虞州刺史,而今中书令已是出了缺。”
李贞作出一副谨小慎微之状,呐呐地解释道。
“嗯?竟有此事?唉……,敬玄一生唯谨慎,临到老却栽在了儿女身上,当真是可惜了哉,唔,中书令出缺可非小事,终归得有人补上才是,八哥以为谁人可任此?”
高宗还真不知道李敬玄被贬官一事,这一听之下,先是大吃一惊,接着又感叹了起来,末了却是问出了李贞最想听到的问题。
“这个……”
高宗虽是有问,可李贞却并不想立马作答,而是故作迟疑地沉吟了一下。
“此处无外人,八哥有话只管说好了。”
高宗对于李贞的犹豫并未感到奇怪,只因立相之事重大,乃帝王专断之事,非他人可以随意者,此时见其支吾着不肯吐实,便即出言宽解道。
“那……,老臣就斗胆放肆了,御史大夫高智周德才兼备,又深韵政务,实是最佳之人选,不禁老臣如此看,太子殿下也是一般,此处有太子殿下与老臣之联名奏本,还请陛下圣阅。”
李贞闻言,略退了小半步,从宽大的衣袖中取出了本黄绢蒙面的折子,双手高举过了头顶,而后咬了咬牙关,似乎在下一艰难决定一般地开了口。
“哦?高智周么?唔……,媚娘那头有甚看法么?”
这一听李显与李贞居然联名上了本章,高宗心里头立马滚过了一阵疑虑,轻吭了一声,伸手接过了折子,随意地浏览了一番,迟疑地问了一句道。
“回陛下的话,老臣只是听到了些流言,并不敢确定,据说娘娘属意刑部尚书武承嗣接掌中书令一职,也不知是真是假。”
高宗此言一出,李贞的心登时便是猛地一眺,好在城府深,倒也没露出甚破绽,只是微苦着脸,紧赶着回答道。
“武承嗣?荒谬,他一个乡村野夫,文都不通,能拟甚诏书,这当真……,罢了,此事朕知晓了,回头朕在与媚娘商议一二好了。”
一听武后要提拔武承嗣接掌中书令,高宗登时便是一阵无名火狂冒,气恼万分地骂了起来,只是骂到半截子,惧内的老毛病却又是犯了,到了末了,愣是没敢直接同意李显与李贞的联名折子。
“陛下圣明,老臣也以为此事须得慎重,不若早朝时议之可也。”
高宗的话里已是带着逐客之意了的,可李贞却并不打算就这么走了,这便假作听不懂,谄笑着出言进谏道。
“如此也好,后日便是早朝了,朕自去罢。”
对于武承嗣这个人选,高宗自是十二万分的不赞成,而对高智周么,同样也存在着疑虑,倒不是瞧高智周不顺眼,而是怀疑李显与李贞之间别有默契,当然了,若非要做一抉择的话,自然是选高智周无疑,只是该如何在保持现有的朝局平衡的前提下选定中书令,却是令高宗颇为头疼的,故此,尽管高宗心里头其实并不想上早朝,却也只能是无奈地应承了下来,大体上是打算到时候看情况再做个决断罢了。
“陛下圣明,老臣告退。”
眼瞅着要说服高宗当场拍板已是没了可能,李贞的心中不免微有些失落,只是事已如此,他也不敢强劝,再说了,只要高宗肯出面主持早朝,于李贞来说,便已是足够了,有着东宫与他越王府两大势力的合力,朝争中必可稳居上风无疑,他也实无必要在此时玩甚子强谏的,这便躬身告了个罪,自行出宫回府去了。
“来人!”
高宗并未去送李贞,而是独自盘坐在榻上,愣愣地想了好一阵子的心思,脸色阴晴不定地变幻个不停,末了,突然提高声调断喝了一嗓子。
“奴婢在!”
听得响动不对,随侍在寝宫外的大小宦官们自是不敢怠慢了去,尽皆涌进了室内,各自躬身应答道。
“去,给朕将娘娘请了来!”
高宗烦躁地起了身,在寝室内来回踱了几步,一拂袖,神情颇为激动地下了令。
“诺!”
眼瞅着高宗气色不对劲,一众随侍宦官们尽皆惊诧莫名,可也没谁敢乱问的,只能是各自躬身应诺而去不提。
“臣妾见过皇上。”
高宗有召,武后自是来得极快,不多会便已领着一众大小宦官们匆匆行进了寝宫,一见到高宗正满面焦躁地在榻前来回踱着步,眼中立马便有一丝阴霾闪过,但却不敢因此而失了礼,但见其莲步轻摇地行上前去,款款地朝着高宗便是一福。
“媚娘来了,唔,李敬玄一事究竟处置得如何了?”
高宗原本是打算一见到武后的面,便追问武后提拔武承嗣那等废物的用心何在的,可真见着了武后的面,高宗的胆气却又不翼而飞了,只是干巴巴地问了一句道。
“启禀陛下,早间臣妾接到侍御史李適的弹劾本章,言及李敬玄纵子为恶,鱼肉乡里,臣妾自不敢轻忽了去,这便急招李敬玄前来问明详情,经对质,李敬玄对所犯诸案尽皆认罪,臣妾以为其教子不严,是有大过焉,念其多年苦劳,不忍重责,是故,贬其为虞州刺史,量刑虽是稍宽了些,却也不算太过,臣妾本想午时用膳之际再禀于陛下知的,却不知是何人瞒着臣妾胡乱传话,竟叫陛下着急若此,其心当诛!”
武后可不是甚温柔的主儿,解释归解释,却没忘了一上来便给李贞定上条乱传话的罪名,这摆明了是要来上个先发制人了的。
“这个……,唔,朕也就是问问罢了,媚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